在我國歷史古代,曾經出現過不少的文物。比如說越王勾踐劍,永樂劍等等。這都能夠證明古人有著大智慧,可見當時的工匠製作工藝有多麼的高超。一直到現在,這些文物都具有不菲的價值,對研製古代歷史有著重要的作用。
而釣魚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休閒活動,喜歡這項活動的人,都要擁有十足十的耐心和體力。也會分淡水釣、海釣這兩類,甚至還會講技法,比如說中層釣、沉底釣等等。因為在釣上魚之前,需要等待很長的一段時間。無論是哪個地方,都少不了釣魚愛好者的出現,可是這一次釣上來的東西可不一般,它可是一件寶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原來,在河南,有一位村民在平時非常喜歡來到河邊釣魚,這一天他也跟往常一樣,拿著魚竿來到老地方。把魚鉤扔進河裡之後,沒過多久他就發現,好像掛到了一個東西,出於好奇心。他就想把魚竿用力的拉上來。感覺好像還挺重,於是這位村民花費了不少的力氣,終於把這個「大傢伙」給釣了上來。
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青銅做成的「烏龜」。他意識到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這「龜」應該是屬於珍貴的文物。最後村民就決定把這隻「烏龜」帶給專家來鑑定。專家在接過這隻「烏龜」之後,仔細的進行了觀察。最後得出結論,它是屬於晚商年代的一件文物,全名叫做商作冊般青銅黿(yuán),在這支青銅黿上,還插著4把箭,主要是古代祭祀時所使用的物品,這一竿相當於是值18億,目前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
黿是鱉科動物中最大的一個種類,它的性情也非常兇悍。在《說文解字》中有過記載,生活在江河湖泊中,喜歡吃肉,會以魚、蝦為食物。據說,商王在狩獵的時候,在洹水一帶發現了黿,之後商紂王朝它射了一件,作冊般射了三箭,這隻黿最終被捕獲,最後被商王送給了作冊般。
而商作冊般青銅黿正是根據商王所射的黿製作而成,有著寫實的意義。所以非常的珍貴,對研究當時的歷史也能夠起到作用。在商朝前期,在青銅器上鑄造銘文的情況還是比較少,一直到商代晚期,鑄造銘文的青銅器開始變得多了起來,甚至有多過300字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