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阿勒泰6月22日電(阿麗婭·吐爾洪 苟繼鵬) 6月的新疆阿勒泰藍天白雲、雪山掩映。記者在阿勒泰採訪時,發現不少牧民選擇養駱駝增收致富,因為這裡的草場廣闊,適宜駱駝生長繁育,駝奶、駝毛能為牧民帶來好收益。
萬駝園裡的駱駝悠閒地吃草。 阿麗婭·吐爾洪 攝
駝奶香飄遠 福海縣牧民養駱駝致富
「以前以為駱駝只是交通工具,沒想到這駱駝渾身是寶。」21日,新疆福海縣致富能手之一的馬那提·努爾旦別克向記者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馬那提是福海縣哈拉瑪蓋鎮迭恩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老小9口人靠放牧維持生計,5頭牛、20隻羊、5峰駱駝是他的全部財產,馬那提偶爾會外出打工補貼家用,生活時常捉襟見肘。2012年,在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旺源科技)的幫助下,馬那提一家走上了致富路。
2007年,旺源科技在福海縣成立,該企業依託新疆駝奶的資源優勢,研發「有機」駝奶的生產,其產品暢銷中外,供不應求。近年來,旺源科技建立「企業+合作社+養殖基地+貧困牧民」的模式,通過企業的無息借款政策,向貧困養殖戶提供扶持資金,使他們通過養殖奶駝,出售駝奶,實現脫貧。
2012年,馬那提向旺源科技貸款購買5峰奶駝,旺源科技用1公斤10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收購其生產的駝奶,馬那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還貸款。目前,馬那提有200餘峰駱駝,其中,產奶駱駝有70峰,一天可產奶240公斤,價格也漲到1公斤40元。
「以前沒資金、沒技術、沒人帶領闖市場,現在不一樣了,政府給補貼,還有企業幫扶,生活變好了幹什麼都有動力。」2018年還完所有貸款的馬那提從氈房搬到了縣城裡的樓房,放養的駱駝群一年比一年壯大,還僱了3家貧困戶幫忙代牧和擠奶。
旺源科技副總經理許全安表示,企業先後為500多家貧困駱駝養殖戶的借款和擔保貸款共計1000餘筆,累計金額達8000餘萬元,有效帶動貧困牧民擺脫貧困,使他們成為養殖駱駝的致富能手。
旺源科技的展廳裡擺放著駝奶、駝奶粉等產品。 阿麗婭·吐爾洪 攝
駱駝變致富「寶」吉木乃縣牧民靠駱駝就業
因駱駝增收致富的不僅有福海縣的牧民們,還有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的米拉木別克·阿依提克一家。
米拉木別克一家5口人,曾居住在吉木乃縣恰勒什海鄉達冷海齊村,家有100餘只羊,靠著放牧過日子,因米拉木別克的愛人患病,為了看病治療,夫婦倆賣掉了所有羊,家裡因病致貧,成為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9年9月,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告訴他們吉木乃縣萬駝園正在招工,夫婦倆心動了,決定一起報名。經過培訓,米拉木別克夫婦正式成為萬駝園員工,於2019年12月搬到了園區,開啟了新生活。
萬駝園位于吉木乃縣東北,佔地面積約4萬畝,以「生態修復、產業扶貧、旅遊富民」為指導思想,與旺源科技的駱駝產業扶貧模式相結合,打造駱駝養殖基地和生態旅遊園區。2019年建設以來,園內駱駝放養1530峰,1026戶農牧民通過租賃草場、養駱駝打工就業、分紅等方式實現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51戶,人均年增收5600餘元。
米拉木別克來到萬駝園後,領到公司分配的27峰駱駝,夫婦倆每人每月有3000元的工資,公司還以每公斤40元的價格回收駝奶。「過去,我們過著遊牧生活,每次轉場,我和妻子一天就睡兩三個小時,辛苦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米拉木別克說。
因為有養殖經驗,米拉木別克夫婦幹起活來得心應手,他們還在園區門口開起了小商店增加收入,一個月能掙1000元。米拉木別克的兒女大學畢業後,也在該園區就業,一家人一個月的收入1萬餘元。
萬駝園副總經理馬英俊稱,米拉木別克的愛人會哈薩克刺繡,所以公司為小駱駝定製了80個馬甲,為小駱駝保暖所用,由他愛人縫製,公司決定每年都將陸續訂購馬甲。
「我很高興能過上下班回家只需幾步路的日子。」米拉木別克笑著告訴記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