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農業大學師生為新疆阿勒泰地區1700頭駱駝做B超一事引發關注。11月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新疆農業大學獲悉,為駱駝做B超是該校動物醫學學院的一項研究項目中的一部分。研究團隊在介入當地的駱駝養殖業後,保證了牧民養殖成本,幫助了當地牧民脫貧甚至致富。
11月4日,新疆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學院教學動物醫院院長蘇戰強副教授團隊,為保證牧民、企業的養殖成本,為阿勒泰地區的1700多頭母駱駝做了B超,通過實時超聲畫面快速判斷母駱駝是否妊娠。
6日,蘇戰強告訴北青報記者,給駱駝做B超其實是他們學校與新疆大學、當地企業共同合作的一個項目中的一環,這1700頭駱駝只是當地一家企業所養殖的,而在當地還有更多的駱駝在接受他們B超檢查。
據介紹,該項目與駱駝奶的研究相關,「在新疆,以前當地牧民家裡養駱駝都是用來搬運東西的,牧民還會飲用自家駱駝產的奶,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當地人認為,駱駝奶非常有營養。」蘇戰強說,為了研究駱駝奶是否真的如同傳說那樣有營養,也為了幫助當地脫貧致富,在新疆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資助下,他們便與新疆大學和當地企業一起做了這個研究。其中,新疆大學主要負責對駱駝奶營養成分和功能進行研究,而新疆農業大學負責駱駝的健康養殖和疾病防控,企業則是幫助牧民將駱駝產的奶賣出去。
蘇戰強說,他們是從三年前就開始「入駐」阿勒泰地區的,每年都有師生在當地進行實地研究,「我們本科生需要在阿勒泰地區進行9個月的研究學習,研究生要進行不少於6個月的研究學習。」其間,他們不僅免費為牧民家的駱駝看病、治病,還教授牧民相關的駱駝培育知識,幫助他們科學養殖駱駝。「我們給駱駝做B超是檢查母駱駝是否懷孕。駱駝和牛、羊不同,因為駱駝要長到4、5歲才能配種,懷孕時間也比較長,在400天左右。以前,在沒法給駱駝做B超檢查時,只能靠手摸和經驗來判斷駱駝是否懷孕,這樣會存在誤差。懷孕的駱駝在飼養管理上與沒懷孕的是有區別的,『騙吃騙喝』的駱駝多了,養殖成本就增加的更多了。為了減少牧民在養殖駱駝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損失,我們便開始免費幫著牧民和企業為駱駝做檢查。」蘇戰強說,在檢查過程中,他們也可以對駱駝疾病情況早發現早治療。
「我們的項目開展後,當地牧民養殖駱駝的經濟損失減少了至少10%。」蘇戰強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科學化的養殖駱駝,當地不少牧民都脫貧了,甚至致了富。「每次我們去鄉下,當地的牧民知道後都非常歡迎,常常會煮好了肉,以最高的禮遇迎接我們,讓我們都有些受寵若驚。」蘇戰強說。
同時,蘇戰強表示,他們在這幾年的研究中,還解開了很多駱駝身上的「秘密」。「以前,因為專門對駱駝的研究比較欠缺,在駱駝疾病的治療上,有一定的欠缺,但是現在,我們研究的多了,很多發生在駱駝身上的病我們都可以對症下藥地去治療,甚至找到致病的根本原因。像去年,我們就發現並從根本上解決了一種發生在小駱駝身上口炎問題。」蘇戰強說。
按照蘇戰強團隊的計劃,今後,他們還會免費為當地畜牧養殖相關工作者進行培訓,「這樣,在我們不在的時候,他們也可以幫助牧民解決問題。」
文/本報記者 王天琪 統籌/池海波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新聞「哈勃計劃」稿件,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