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使得高齡產婦數量不斷增加,早產兒數量也隨之上升。早產兒常常會並發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疾病,比如顱內出血和腦白質信號異常等,它們是導致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這些疾病缺乏早期的症狀和體徵,因此發現不及時,以致於延誤診斷,影響了早產兒的治療和預後。因此,尋找準確和安全的檢查方法以提高早產兒神經系統損傷的診斷準確率和降低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發生對於臨床有著重大的意義。那麼面臨早產兒這些顱腦發育相關問題的時候,醫生會跟我們的寶爸寶媽們建議完善相關的顱腦檢查,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有關新生兒顱腦檢查的一些方法。
頭顱b超、頭顱CT、頭顱MRI這些都是老百姓熟悉的醫學檢查,但究竟這些檢查都有什麼區別呢?尤其是針對新出生的寶寶,我們的寶媽、寶爸們會更謹慎,那麼我們今天就科普一下這幾項常見的檢查吧!
01
關於頭顱b超
首先肯定的是超聲檢查是無輻射的、安全的!同時超聲檢查比較便捷、價廉、可在患兒床邊完成,明顯優於頭顱CT、頭顱MRI。
那麼什麼情況下新生兒需要做頭顱b超檢查呢?
1、診斷新生兒顱內出血:b超檢查能檢查出新生顱內是否出血,主要是檢查早產兒和各種疾病的新生兒。在寶寶出生後的3天內,可以做b超檢查以便篩查一下寶寶的顱內是否發生出血,然後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評估預後。
2、診斷缺氧缺血性腦損傷:新生兒頭顱b超檢查,可以檢查出寶寶是否有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如果有需要對症治療,否則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發育。
b超檢查
3、診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新生兒顱內超聲還可以診斷出寶寶顱內是否有鈣化,是否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等疾病,然後根據檢查的依據,在進行對症的診治。
4、判斷腦發育:顱腦超聲檢查,還可以判斷出寶寶大腦發育是否正常。如果寶寶的大腦正常,檢查的腦結構影像就是正常的。如果發育不好,就會顯示出影像略低回聲等其他異常。
通過頭顱超聲檢查,可以發現嚴重早產兒腦損傷的一些常見的表現,由於頭顱b超檢查便捷、價廉、安全、可床邊進行檢查等優點,因此,頭顱彩超檢查被廣泛用於新生兒篩查,它還可以預測腦損傷的預後。
02
關於頭顱CT
顱腦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顱腦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頭顱CT是一種檢查方便,無痛苦,無創傷的檢查方法,它能清楚的顯示顱腦不同橫斷面的解剖關係和具體的腦組織結構。因而大大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和診斷的準確性。總體上講,CT對人體硬組織的顯像要比軟組織的更好。頭顱CT檢查對於顱內、顱骨、頭皮的大部分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包括外傷、腫瘤、炎症、血管病變、中毒、變性和代謝性疾病等)。
CT檢查
家長們都很擔心CT輻射的問題,那麼CT的輻射量到底有多少呢?
CT輻射劑量:2-15mSv:頭顱 2mSv;胸部 8mSv;腹部 10mSv
這些數據一般老百姓當然看不懂,那麼我們就來對比一下:對一般人來說,普通人每年的正常因環境本底輻射攝取量是每年1~2mSv。對比一下這個數據,關於輻射量的問題現在是不是清楚一些了呢!
CT檢查時間大概也就1-3分鐘左右,但做檢查的時候需要身體保持不動,所以對於新生兒來說可以在熟睡的時候檢查,或者檢查前需鎮靜處理。
03
關於頭顱MRI
磁共振成像(MRI)是通過體外高頻磁場作用,由體內物質向周圍環境輔射能量產生信號實現的,成像過程與圖像重建和CT相近,利用外磁場和物體的相互作用來成像,高能磁場對人體無害。
MRI檢查
MRI具有無創和無輻射的特點,可獲得多方位的圖像,軟組織結構現實清晰,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檢查優於B超等,使其在探測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和病變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頭顱MRI早期探測對新生兒腦發育及病理學改變有較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但是MRI由於檢查時間較長(一般檢查時間大於10分鐘),新生兒要求絕對鎮靜後才能做MRI檢查,另外對比其他兩項檢查,頭顱MRI檢查價格稍貴。
以上就是關於頭顱b超、頭顱CT、頭顱MRI這些醫學檢查的對比情況和適應症,不知道寶爸、寶媽們看了之後會不會對你有一些幫助呢?或者是能否解除你們的一些疑慮呢?
讓我們每天了解一點點科普知識,做更好的寶爸寶媽!也祝福我們的寶寶都能健康、幸福的成長!
作者簡介
侯瑋瑋,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新生兒科副主任,全國新生兒科普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兒科臨床工作,曾在以色列施耐德兒童醫學中心進修,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臨床工作中能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兒科和新生兒科急救工作。尤其擅長對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黃疸、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等新生兒危重症、疑難病的處理。曾獲得「揚州市巾幗英雄」稱號,獲得「揚州市婦幼健康競賽一等獎」,兩次獲得「江蘇省兒童應急救援大賽二等獎」等獎項。工作至今在兒科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篇,同時參與兒科規培生管理和揚州大學本科生及留學生兒科教學工作。
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部分圖源網絡
編輯:蔣瀟瀟
審核:湯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