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顏值除了五官要長得好看、搭配得好看之外,頭部形狀和臉的形狀也尤為重要。在現代審美中,瓜子臉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美麗的象徵,方臉反而被認為是老實巴交的象徵。但在審美標準不同的古代,甚至原始社會中,人們對頭型和臉型的看法與現代截然不同,你能想像一個頭型向後突出的人在社會中被認為是尊貴的象徵嗎?
這樣的人如果出現在現代社會,十有八九會被認為是頭部畸形,因為正常人的頭顱後部是不會向外突出太多,但是在東北地區發現的「松花江人壹號」古人類化石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特例。他們先是在松花江附近發現了一處距今大約1萬年歷史的古人類遺址,並在其中發現了松花江人壹號化石。
起初考古人員發現這塊化石的時候,發現他的頭顱骨後部明顯向外突出,還以為他生前長了一種嚴重的腫瘤,導致頭顱變形。後來經過深入研究才發現,這塊頭顱的特殊之處是經過人工改造形成的,並非自然形成的。這讓大多數考古學家都感到不可思議,實在難以令人相信在1萬年前就出現了頭顱改造手術。
實際上這並非人類歷史上第一例人類頭顱改造案例,早在上世紀發現的古埃及木乃伊中,就存在類似的案例。它們之間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光禿禿的頭顱看起來像是外星人的頭顱。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對比分析發現,古埃及出土的畸形頭顱木乃伊在當時社會的真實身份是貴族,而在平常老百姓的骨骸中並未發現畸形頭顱的情況。
那麼松花江人壹號頭顱的真實身份會不會也是貴族或者是地位顯赫的人呢?隨著研究的深入,考古人員發現壹號頭顱的主人可能是一個35歲的男子,這個歲數的男子可能已經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了,因為普通人是沒有機會接受頭型改造的,只有首領之類的人物才享有這個權利,畢竟這項手術難度還是很大的。
那麼為什麼作為首領就要把頭顱弄到畸形呢?對此考古研究者通過對比東北地區其它地方出土的畸形頭顱發現,它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部落裡的身份地位顯赫。因此考古學家推測,這種施加在頭顱上的畸形手術可能在年幼時期就開始了,就像中國古代對女子的裹腳一樣,通過一層層布將頭部包裹起來,並長期保持對頭顱擠壓的狀態。
人處在嬰兒期是發育的起點,因此只要在嬰兒期對嬰兒的頭顱進行某個方向的改變,他長大之後頭顱就會變得與眾不同,這是很難改變的。而之所以要進行如此殘酷的改造,可能是為了獲得部落裡的人的認同和尊重。至於這種崇拜是源於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目前還無法考究,但這種做法在當今社會是不被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