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類的群居社會,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

2020-12-04 大多數人都懂歷史

我國原始人類的群居社會,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漫長歲月。人們經過了艱苦的鬥爭和鍛鍊,得到了繁行,繼續發展下來,並在比較廣大的地區內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人類發展到這一階段,在古人類學上被稱為「古人」階段。在考古學上相當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和石器,在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發現。

一九五八年,在廣東省部關馬壩鄉山洞裡發現古人頭蓋骨的化石,被稱為「馬壩人」,距現在約二十萬年左右,屬於早期的古人類型九五六年,在湖北省長陽縣趙家堰山洞裡發現了連著兩顆牙齒的左側上頜骨和一顆單獨的前臼齒化石,被稱為「長陽人」。一九五四年,在山西省襄汾縣丁村發現並發掘了一處古人居住過的遺址,在發據中發現了三顆古人的牙齒化石,被稱為「丁村人」。

在遺址中還發現了當時人們製造和使用過的石器兩千多件,同時還有大量的動物化石出土。長陽人和丁村人都較馬壩人稍晚。這時期的古人的體質形態也比猿人有了很大的進步,他們的頭顱骨已經變薄,前額已經增高,上頜骨已不像猿人那樣向前突出。他們的體質已經與現代人接近,但比現代人還原始一些,所以稱之為「古人」。這一時則,由於人們經過長期勞動經驗的積累和勞動技能的提高,他們製造工具的技術已有很大的改進。

他們打制石器的方法,不僅繼續沿用中國猿人常用的直接打擊法和碰砧法,而且還發明了交互打擊的方法,打制出各種砍砸用的石器,這種砍砸器有單邊刃的,有多邊刃的,最顯著的進步特徵是有許多石器經過第二步加工,用起來比較鋒利。石器中除砍砸器外還有球形投擲器,以供打獵之用。另外,還有厚的、大三稜形的和小型的尖狀器,以及三角形、四邊形或圓形的刮削器,以供刮割獸肉和獸皮之用。

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用途製造不同類型的石器。馬壩人和長陽人生活在江南地區,當時的江南氣候溫熱、溼潤。山間是茂密的森林,丘陵地帶大都是碧綠的草地;在森林裡和草地上生活著各種不同的動物,這些動物大都是當時人們狩獵的對象。丁村人居住在太行山西邊的汾河流裡有豺、狼、狐、熊、象和犀牛;在山前及河水兩岸的草地上,常有大角鹿、赤鹿、斑鹿、野馬和野驢、原始牛、水牛、羊等成群地奔弛於叢草之中;

在汾裡有青魚草魚、鯉魚和螺蚌等;這些都是丁村人獵和漁撈的對象,也是他們食物的主要來源這一時期的人數已經增多,人們的分布日益廣泛,原始人群已經大大較前發展。人們的兩性關係已經離了原始群居的群婚狀態,父母同子女之間的婚煙關係已被禁止,而開始了只限於兄弟姊妹之間的婚煙關係。這種按照輩數區分的婚煙關係、叫做血緣婚姻。它構成了「血緣家庭」。

這種婚姻關係是當時人類社會的組織基礎,也是從原始人群向氏族制度過渡的重要環節。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指出:「原始群團為了生計必須分成小集團,它就不得不分成血緣家族,仍實行雜交;血緣家族是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氏族制度由此就開始萌芽了。

相關焦點

  • 人類社會形態變化:原始社會—所有文明都經歷過的社會階段!
    人類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先後經歷了猿人類、原始人類、智人類、現代類四個階段,並出現能人、直立人、智人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印尼爪哇人、德國海德堡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都屬於晚期猿人;而德國的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則屬於早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則屬於晚期智人。
  • 人類起源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了「勞動創造了人類」的理論,開啟了人類起源研究的新篇章。 人類真的是由古猿演變而來的嗎?如果是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他經歷了怎樣的漫長過程,根據近年來世界學者的研究,從最古的原進化到現在的人。
  • 中國人愛吃,那麼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飲食文化是如何進化的?
    原始人類在經歷的漫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由於對抗大自然的力量微薄,生存下去就成了原始人最重要的考驗。而生存下去首先要解決什麼?那就是食物。人類的飲食歷史經歷了一個由生食到熟食再到烹飪的複雜過程。在人類靠血緣群居在一起後就有了簡單的分工,女性靠採集野果而男性捕獲野獸生食維持生計,當時的人們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進入舊石器時代後,原始人掌握了一項對於他們來說跨時代的技術——他們學會了使用火。
  • 人類的真正起源
    工具的製造是從源到人轉變過程中的巨大飛躍,是人類誕生的標誌。到了距今300多萬年的時候,最原始的人、猿人和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原始社會形成了,從此開始了人類社會的歷史。中國最早的人類到底出現在哪裡?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變遷呢?
  • 肖戰說「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是更令人信服的
    可肖戰卻像是黑暗天空中突兀的光點、循規蹈矩生活中的叛逆、平靜湖面泛起的一絲漣漪,猝不及防的出現,告訴著人們,只要你想,熱愛真的可抵歲月漫長。肖戰,24歲出道。24歲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樣的年紀,過完了普通人該有的二十幾年,成績問題、升學壓力、青春悸動……大學剛剛畢業,初入社會,心靈還未沾染那些生活的瑣碎。
  •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一)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一) 2020-08-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原始社會起源:170萬年前的雲南,當地猿人就已掌握取火技術
    人類自從出現文明之後,就一邊探索前進,另一邊又開始尋找發展的根源,正是在這一一折一反中才有了現在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那麼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希望探索出歷史上本國人類出現的時間和文明的起源,這對於諸多領域至關重要。
  • 滅亡假設,人類消失幾十萬年後,地球上還會有人類文明的痕跡嗎?
    地球生命出現之後,在漫長的歲月之中也曾遭到過多次的滅絕災難。據人類科學家們所探究的,地球上曾有過五次生命大滅絕。離現在時間最短的一次發生在白堊紀時。而離現在最長的一次,也就是最早的一次生命大滅絕災難是在四億多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在地球大滅絕之中,沒有一個生命可以說是地球上的常住客。
  • 與現代社會不同的群居生活,遠古時代的聚落萌芽——穴居野處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想必是都認可的一種觀念。早在原始社會,原始人類就過著聚落群居的生活,只是那時候,他們住的,還是最原始的洞穴。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有關洞穴的知識吧!休憩與睡眠,是人生理的基本需求,也是人能活下去的保障條件。要恢復體力,要補充睡眠,便需要一個居住的場所。最早的人類面對各種兇猛的獸類,無疑是弱小的,他們必須選擇群居。
  •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2020-11-13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歐洲人的祖先在哪 研究確定歐最早群居現代人類
    這是著名的捷克姆拉德克人(Mladec)遺骸,它的發現對於科學家研究歐洲現代人類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些珍貴的考古發現在之後的歲月裡歷經滄桑,二戰時期遭受嚴重破壞。日前,科學家再度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使它重放光芒,吸引了科學界的高度關注。  最早出現的歐洲群居現代人類  目前,姆拉德克人並不是歐洲發現最早的現代人類,而是歐洲最早的以群居方式生活的現代人類。
  • 在漫長的歲月中,阿爾忒彌斯神廟飽經戰火的洗禮
    在建成後將近200年的時間裡,阿爾忒彌斯神廟一直 巍然屹立於高山之上,迎接著摩肩接踵前來朝覲的信徒們。每個和平年代都不缺少瘋狂的人,有個名叫赫魯斯塔特斯的年輕人,平日碌碌無為總是被人恥笑,為了讓歷史銘記自己,他將目光投向了眾人虔誠朝拜的阿爾忒彌斯神廟。
  • 湖南高考676分女孩選擇北大考古引熱議: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評價她的這種行為是「功德無量」,也因為她對敦煌的特殊貢獻,她有著很多至高的榮譽,也成為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鍾芳蓉所報考的北大考古專業到底有多牛?大學的求學經歷更多的只是求職的敲門磚,自己能否有更大的作為,還是看個人的能力。03回到鍾芳蓉的選擇上,她自己對選擇考古專業,面對輿論的質疑,直截了當的來一句:「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 恐龍存在1.6億年,沒進化出智慧,人類500萬年就做到了?
    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從猿到人不過500萬年,在恐龍們存在了至少1.6億年的情況下,為何它們沒能進化出足夠的智慧變成「恐龍文明」呢? 畢竟從「第一頭恐龍到最後一頭恐龍」之間是1.6億年的漫長歲月,而人類真正成為人類不過幾十萬年,成體系的文明一萬年前才產生
  • 恐龍1.6億年沒出現智慧,人類幾萬年就做到了
    ,在恐龍們存在了至少1.6億年畢竟從「第一頭恐龍到最後一頭恐龍」之間是1.6億年的漫長歲月,而人類真正成為人類不過幾十萬年,成體系的文明一萬年前才產生,用科學技術改天換地的時間也不過300年左右,總之所有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
  • 新石紀:發揮理科生的優勢,復興全人類,知識和意念力的強大
    樓下樟樹底下準備告白的大樹,和在研究室看狀況的千空,被一陣綠光籠罩,全世界的人類都變成了石頭。儘管有意識,但是都不能動彈,就這樣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大樹一直看著春去秋來,一直想著與槓告白的事。在經歷了漫長歲月後,在一個洞穴裡,被神秘的水擊打著,突然外面包裹的石塊碎裂,大樹就這樣復活了(甦醒)。
  • 唯有熱愛 可抵歲月漫長
    從警路上  我們懷揣熱愛  走過漫長歲月    我做了那麼多改變  只是為了我心中不變
  • 科學家模擬出人類消失1億年後的景象,證明人類並非地球唯一文明
    宇宙年齡138.2億年、太陽年齡45.7億年、地球年齡45.5億年,對於需要用「億」為紀年單位的宇宙來說,只有幾百年歷史的人類一對比還真是少得可憐。更何況仔細說來,人類從原始社會至今也不過幾千年,最早的類人猿才是300萬年的那個。
  • 2020年之後,超級太陽風暴將臨,人類或回歸原始社會,重啟需數十年
    2020年之後,超級太陽風暴將臨,人類或回歸原始社會,重啟需數十年看似溫和的太陽實際上無時無刻都在向外發射著高能輻射,如太陽風暴等。這些太陽輻射也會時常光顧地球,一般來說不會對地表造成任何影響,但如果遇上超強的太陽風暴,那可就不好說了。太陽每隔一百年左右,總會爆發一兩次超級風暴。當風暴還未發生時,我們會先檢測到太陽耀斑的增強,而這正是風暴來臨前的信號。
  • 為什麼遠古時代人類會從母系社會變成了父系社會?
    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期間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