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遠古時代人類會從母系社會變成了父系社會?

2021-02-23 黃老邪看歷史

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期間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雖然沒有文字記載,但從人類出現的歷史上來推理,這個演變過程大概經歷了幾萬年時間,直到五千多年前,才真正成為父系社會。為什麼遠古時代人類會從母系社會變成了父系社會?我認為無外乎三個因素:一是生產力和經濟因素;二是生理因素;三是婚姻制度因素。遠古時候,人們靠獲取天然食物及種植簡單農作物為生,女人比男人能幹,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高,因而以女權為主,形成母系社會。到了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展了,大量的農耕時代出現,由於生理上男人比女人的力氣大,更適合勞動生產,因而創造的經濟價值大過女人,其社會地位、家庭地位超過了女人,逐步發展為男權為主,形成了父系社會。此外,婚姻制度的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血族婚姻、群婚到一夫一妻,形成了穩定的婚姻模式,男人在家庭中的主導地位彰顯出來。女人在家從父,出外從夫的觀念正式形成。這就是人類由母系社會演變為父系社會的主要原因。

什麼叫母系社會?主要是遠古時期,人類誕生時間不長,形成以氏族為主要形態的社會,其社會生產力低下,繁衍和生存是人類二個基本任務,而且都與母親有關。

在人類社會進化的過程中,由於人類數量的增加、生產力的提高、生產效率的提高,女性的作用被慢慢地淡化了。



人口數量的增加,為食物和地盤而鬥爭,必然引起戰爭,勝利者必然獲得更多更好的食物和更多的生殖交配機會。戰爭中,男性的作用逐漸被顯露出來,因為只有更多的男性,更強壯的男性,才能取得戰爭的決定性勝利。



人口數量的增加,同一個氏族也可能出現食物的鬥爭,氏族要獲得延續,提高生產力以獲得更多的糧食成為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人力耕田就必然要過渡到畜力耕田,需要體能和強度更大的勞動,男性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同時,在同一個氏族的內部,勞動成果、戰利品的分配,往往也會引起鬥爭,必然由原始的共產制,過渡到平均分配,直至按勞動量大小的分配,男性的作用就會受到尊重,男性的數量也受到重視。男權逐漸形成。



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生產效率就會提到議事日程。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人類獲得生活資料途徑會增多,如狩獵、捕魚、開墾土地、家畜飼養、農產品加工等等,為了提高效率,人類生產勞動會分工更細,合作更緊密,於是就出現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家庭的出現,是父權制確立的標誌,也宣告了母系氏族社會的解體。

這是因為生產資料掌握權的變化造成的必然結果,遠古男子主要從事狩獵以獲取食物,而女性主要從事耕作等比較安全可靠的生產工作,由於狩獵的不確定性和傷亡,使男子狩獵的食物無法滿足氏族的需求,逐漸由女性耕耘的植物成了氏族食物的主要來源,經濟命脈掌握在婦女手中,自然形成了以母性為主導的社會結構(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古時婚姻關係混亂,一般孩子認母不認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後來男性也逐漸由狩獵改向農耕,以男性體能的優勢,逐漸掌握了生產體系的主導地位,自然,父系氏族社會便開始形成了。中國象形文字的男字,就是象形在田間勞作的人為「男」。


相關焦點

  • 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以羅馬共和國為例,看父系社會的形成
    眾多史料記載,人類與大猩猩這樣的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但鮮為人知的是,身為高等動物的人類與憨態可掬類人猿有著相似的過往,二者曾經同樣生活在以父係為主的社會中。如今人類社會的大多數民族都是父系社會,甚至人類近親的大猩猩也同樣生活於以父係為主的社會,那麼父系社會對社會群體會帶來什麼樣的作用?
  • 所謂的「母系社會階段」其實並不存在
    人類社會按照血緣組織關係可分為父系社會和母系社會兩大類,父系社會是由同一個祖父的男性後代吸收外來女性組成,母系社會則是由同一個祖母的女性後代吸收外來男性組成。後隨著農業的發明,男子逐漸從漁獵活動轉入農牧業生產領域,男人的體力更適合耕作,成了社會生產的主要力量,從而取得權力,母系社會開始進入父系社會,而中國父系社會距今大約不到6000年的時間,在此之前人類社會都是母系社會。
  • 新石器時代末期,母系氏族是怎麼向父系氏族轉變的?
    根據人類學家的普遍觀點,在新石器時代,氏族部落往往是以母親的血緣維繫的,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母系氏族社會。這不但是因為在這個時期的人類往往採用群婚,因此他們的父親無法確定。還因為這時相對於從事狩獵的男性成員,女性成員負責的農業生產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她們是部落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自然擁有較高的地位。
  • 您了解5萬年前,人類祖先氏族社會中,母系和父系是如何演變的?
    您了解5萬年前,人類祖先氏族社會中,母系和父系是如何演變的?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最初形態。大約距今5萬年前,也就是人類發展到晚期新人時,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某些事主公社階段,距今約1萬年前,我國境內的母系氏族公社進入全盛時期。母系氏族公社之所以稱為「母系」,是因為婦女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居主導地位,享有至尊的威望。這種地位是由聯姻關係和婦女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的。母系氏族開始時實行的是族外婚,一個氏族的男子與另一氏族的女子實行群婚。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第9集 母系社會
    距今大約10萬年前,母系氏族社會開始形成,在母系社會中,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一時期,女性在社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主導權,輩分從母系計算,財產由母系繼承。這一歷史時期,考古學上稱之為新石器時代。如山頂洞人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和仰韶文化遺址等就是代表。我國新石器時代處於1萬多年前至4000年前,是氏族部落、早期文明時期,考古學家一般把陶器和農業的出現作為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開始過著定居生活,學會了刀耕火種,從事原始農業生產,並會把一些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從而有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來源。
  • 人類社會形態變化:原始社會—所有文明都經歷過的社會階段!
    不管是何種支線,在人類的進化發展史上,都曾先後出現了數個社會形態,它們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原始社會也被稱為「原始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
  • 人類史上真的有過"母系氏族"階段嗎?
    歷史教科書認為,原始人類曾經歷過母系社會階段,原始社會是由母系氏族發展而來,近幾千年才進入父系社會。這是真的嗎?
  • 嘗百草的背後,是母系社會的繁榮興旺
    而神農氏的嘗試,讓人類的很多疾病都有了藥草進行醫治,貢獻極大。但是這就牽涉到了神農氏的死因。現在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神農氏最終因為嘗到了斷腸草,腸子被毒爛了,無藥可醫,所以死亡的。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神農氏嘗百草,不慎吃了一條百足蟲,蟲子的一百隻腳變成了一百隻蟲子,神農氏最終死亡。
  • 臺灣十三大原住民族 部分仍保有母系、父系特點
    臺灣13個原住民族各有不同語言,有的差異極大,幾乎無法溝通;如撒奇萊雅族與阿美族部落,不同部落之間的溝通,後來反而是靠外來語,像日據時代靠日語,後來則是靠普通話溝通。    族群分布上,布農族在中央山脈兩側、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海拔1千至2千公尺間,是典型的高山民族。泰雅族多居於臺灣中北部山區。太魯閣族緊鄰花蓮、臺東的中央山脈。
  • 女媧的原型和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會是人首蛇身?暗藏人類發展規律
    她摶土造人、鍊石補天、治理洪水,創造並維護了人類世界。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媧又成了婚姻之神,幫助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女媧還製作了笙簧,讓青年男女歡聚的盛會,更加的歡樂、熱烈。當人類社會從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之後,又有了伏羲、女媧成為兄妹。在躲避大洪水之後,為了繁衍人類,結為夫婦的傳說。
  • 除開人類以外,為什麼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更加漂亮?
    為什麼人類又是女性比男性更漂亮呢?如果從生理角度來衡量的話其實比較好解釋,因為雌性激素的分泌會讓女性皮膚變得光滑細膩,當然雌激素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功能:促進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的生理作用,但事實上如果從漂亮的角度來考慮的話,這兩個特徵是不能計算在內的!
  • 父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是急速的
    父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是急速的。豐富的考古資料說明,父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是急速的。原始藝術和原始宗教中國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中在不斷豐富物質資料改善生活的同時,也培植出質樸的精神文明之花。到了父系氏族階段,繪畫、雕塑、舞蹈、記事符號、圖畫符號等文化藝術和原始宗教日益發展,改善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為我國後來文化藝術的發展莫定了基礎。
  • 最後的母系社會:被聯合國稱為「奇蹟」,男性屬於「珍稀動物」
    隨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進入了文明社會,男女之間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平等,但總體而言,這個世界仍舊屬於父系社會,而世界上有非常多不同的文明,在男女關係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還是有的地方依舊是女性佔主導地位,這樣的社會,我們稱之為母系社會,現在世界上,母系社會已經非常少了,而能完全稱之為母系社會的,只有在波羅的海的一個小島上,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奇蹟」的文化。
  • 「暗黑森林法則」和「含情脈脈」並存的人類社會
    人類社會就是個神奇的存在,一邊底層運行的是「暗黑森林法則」,表面到處是「含情脈脈」,到處是人性的光輝。1998年5月,美國40歲女登山家弗朗西斯安森特衛在下山途中,因缺氧虛脫倒在珠峰頂下244米處。「不要丟下我」成為弗朗西斯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 人類不是女媧創造的,她和伏羲是兄妹?他們到底誰出現的更早?
    在我們所知道的神話裡,伏羲和女媧就是上古時代最最最厲害的神了,他們一起出生,是一對兄妹,後來還結成了夫妻,就連人類都是女媧大神用泥土造出來的,但事實上,人類並不是女媧創造的,伏羲和女媧也不是一對兄妹,一直到現在,他們倆誰出現的更早都沒有人說的清楚。
  • 一妻多夫制是怎麼變成一夫多妻制的?
    這是因為「姓」源於母系社會,來自一個「女尊男卑」的年代。在那時,因為女性可以生育後代,所以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絕對的主導權,採取的也是「一妻多夫」的制度,因此,代表男性的「氏」只是姓的一個分支而已。當時的人用「姓」來代表一個族群中的女子,用「氏」來代表族群中的男子,把兩者合在一起,就能表明一個人的母親來自哪,父親來自哪,他的出身也就一目了然了。
  • 懂得利用簡單工具,進入母系社會,白面捲尾猴疑似成為新人類
    原本的目的是為了調查另外一個物種,卻湊巧發現了生活在這個國家公園的白臉捲尾猴,竟然會使用一些簡單的石器。 為了進一步調查這種猴子的進展,科學家們在這種猴子生活的環境附近,擺放了各種各樣的監控設施。這項調查一直持續到2017年,科學家們從這些猴子的身上發現了一些遠古人類生活的痕跡。
  • 從族群制到家庭制,家庭作為最小的社會單位,是如何出現的?
    人類社會之初,注重財產高於注重個體,而隨著財富的增多,人類社會也由母系社會發展到了父系社會,家庭的組成結構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最終演變為了最基本的社會單位。這種演變是在互相沒有聯繫的各個大陸的人類群體中完成的,不約而同的家庭為基礎的社會的建立,是人類私有觀念。階級觀念產生的基礎,更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 這個母系氏族的物種,交配過程卻是最暴力的,一不小心就「斷根」
    有一種動物,他們所奉行的是母系社會,且交配過程十分暴力,雄性很可能會面臨「斷根之痛」,那麼這是哪個物種呢?這個種族就是蜜蜂,別急,等我細細道來。   我們知道,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最開始我們是母系氏族的,而後又變為了男性主導的父系氏族,最後到了現在崇尚男女平等的文明社會
  • 傳說中的女媧,是人類始祖,為什麼卻是人首蛇身?
    女媧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類之母,但她好端端一個人,為什麼會是人首蛇身呢?首先,要從原始崇拜說起。那麼,為什麼人類會有蛇崇拜呢?蛻皮蛇會蛻皮,在古人看來,這是一種重生的象徵,好像會死而復活,生生不息一般,這種「再生」力量,被看作是生命的延續,因此被人們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