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暗黑森林法則」和「含情脈脈」並存的人類社會

2020-12-05 白不凡財經

人類社會就是個神奇的存在,一邊底層運行的是「暗黑森林法則」,表面到處是「含情脈脈」,到處是人性的光輝。

1998年5月,美國40歲女登山家弗朗西斯安森特衛在下山途中,因缺氧虛脫倒在珠峰頂下244米處。「不要丟下我」成為弗朗西斯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在海拔8500米以上,人們無法苛求道德的尺碼。」《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一書作者喬恩科萊考爾說。

登山就是一面鏡子,把每個人照得清清楚楚。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性格會被放大,可以觀察到自私、欲望、浮躁……

森林法則屬於原始的,屬於最古老的法則,也是統治整個星球的法則,包括人類社會。人性的光輝專屬於人類,相比森林法顯得弱小,但是在人類社會閃閃發光;

森林法則就是力量法則,力量決定地位。動物世界裡面,稀缺資源水源、食物都是屬於強者,甚至生命權都是屬於強者的,典型的弱肉強食法則。

舉幾個人類社會裡面的森林法則。

例子一,可能很多人不信,一個家庭幾個孩子,大部分父母會更偏愛更有出息的孩子。

例子二,人類都有一個傾向,相信權威,尊重權威。同樣一句話,出自我的口,和出自那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人,影響肯定是不一樣的。社會地位,財富等級就是力量。

例子三,屌絲對女神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女神大多視而不見;國民老公也許只需要一聲招呼,女神就貼上去。人們對不同的人的期望是不一樣的,這種期望值取決於對方的力量。

森林法則是屬於底層法則,在各個行業,各種人際關係中起著最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相信這一點,而含情脈脈法則屬於頭頂上的光輝,人們大老遠看到的就是這個。大多數人的爭執討論其實都是討論這頂帽子,而忽略了底層法則。

一個女神對你愛理不理,那是因為你不夠格,你要做的就是轉身離開,讓自己強大到足夠配得上她,在這個角度上,跪舔是沒任何價值的。只有一種例外,經歷滄海桑田的人,對他好是有價值的,比如志林姐姐不是嫁給了「愛情」,這應該屬於後者吧;

我說的這個森林法則並不是宣傳人性的冷漠,我認為正確的認識一件事情和自己用什麼心態去面對是兩回事。我們一方面要能正確的看到背後的東西,同時又讓自己的人性閃閃的發光,遇到武漢需要援助,我就做「最美逆行者",不在乎安危。遇到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挺身而出,保家衛國,這就是真男兒。傻和美是兩回事,不能混淆。

01

存在的原因?

我們人類走到今天,一路坎坷,充滿艱辛,我們不僅要和大自然競爭,和野獸正面交鋒,同時人與人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現代人曾經把另外一個人種「尼安德特人」全部殺了,據說原因也很搞笑,殺光他們的原因居然是他們不愛八卦,所以大家別再抨擊喜歡八卦的女人了,愛八卦存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的。

這個故事我簡單說一下。

大猩猩、猴子群體也是有社會結構的,但是他們團體存在的基礎是要求彼此了解,試想下要把自己的後背留給別人防守,如果不是非常信任的了解的人,你願意嗎?

因為他們沒有語言,所以最大團體數大概只能是幾十人到百來人,但是我們的祖先叫智人他們喜歡八卦,沒事東家長西家短的,這樣大家了解的範圍就變大了,所以智人的團體可以大到幾千人,幾千人打幾十人那顯然很輕鬆。然後把尼安德特人團滅了。

進化的方向只有一個,就是適者生存法則,適者就是力量大的人(不是力氣,智慧也是力量,跑得快也是),所以可以改為宇宙法則就是力學法則,力量決定一切,服就服,不服就幹。

02

男女平等能實現嗎?

歷史上有母系社會,但是大部分時間是父系社會。動物裡面獅子是父系社會,大象是母系社會。

先了解下人類的母系社會的生產力水平和那時候的男女分工。那時候主要是採集,偶爾獵殺,大部分食物來源於採集,在採集方面,女性優於男性。按照以上法則,統治者屬於強者,顯然應該是母系社會。

很多人可能會說,女性那麼柔弱,幹活肯定不如男人的呀。這只能說明你腦子的局限性,在現在的某些少數民族裡面,女性力量可是比男性還大,幹活比男性還厲害。

當然,絕對力量男性肯定是大於女性的。但是又不是靠絕對力量取勝的,還有耐力呢。現在社會女孩子普遍柔弱,那是文化的影響,從小對社會對男女的要求不一樣,導致了現在的結果。

再來看看現在的社會分工。

分配鏈的等級以此是金融、科技(IT男)、服務業、製造業、提供原材料。

很顯然金融領域需要高度的邏輯思維和理性,女性不佔優。我也只聽過IT男,根本沒有聽過IT女,所以從事科技的女性也比較少。按照力量決定地位的理論,結論大家去想吧。

可能很多人會說,現在法律不是規定了男女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嗎。我們不要去理會那些,越呼籲證明越不可能平等。能自然而然的平等,誰還來呼籲這個。所以謀體和現實基本是反的,媒體天天宣傳的可能就是缺乏的。

03

「階層」能夠消除嗎?

社會上肯定是存在階層的,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總是認為人是平等的。這種階層也可以看成是各種圈子。

有一句話說,看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朋友圈就行了,他的水平就是朋友圈的平均水平。

還有人說,牛人都是獨來獨往的,那是不是從另外的角度說他已經到了孤獨求敗的階段。

一個圈子裡面的人,一定是大家力量相差無幾,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個體對彼此的貢獻度差不多,起決定作用的依然是力量。

英國為什麼脫歐,也許是因為他最強,不屑於和別人玩。

相關焦點

  • 最符合暗黑森林法則與戴森球理論的或許是天狼星?
    1844年天文學家推測出,天狼星附近應該還有一顆暗星,1928年真的發現一顆暗星在圍繞天狼星的軌道旋轉,之後就把天狼星命名為天狼a(亮的那顆)和天狼b(暗的那顆),現代天文學猜測應該還有一顆天狼c,但目前還沒有發現。
  • 黑森林法則真的存在嗎?為何人類對外發出的信號遲遲沒得到回覆?
    談起《三體》,就不得不提到「黑森林法則」。「黑森林法則」具體來說就是宇宙就是一個黑暗的森林,每一種文明都是在黑暗中緩緩行動的獵人。一旦獵人發現了其他生命,那麼就會將其當做獵物一樣消滅。另外,獵人為了保存自己,一般情況下都會掩蓋痕跡,讓其他文敏無法察覺。
  • 根據黑暗森林法則,人類向宇宙發射了大量信息,地球會被盯上嗎?
    根據黑暗森林法則,人類向宇宙發射了大量信息,地球會被盯上嗎?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黑暗森林法則,當年劉慈欣提出這個概念時,在網絡上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個理論實在是太真實了,這讓對宇宙充滿無限幻想的人類遭到了當頭棒喝,立刻對周圍的環境警覺起來。
  • 黑暗森林法則到底是什麼?人類早已暴露自身位置,危機或隨時發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黑暗森林法則?其中的寓意大致是這樣的,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的森林,而森林裡隱藏著許多不一樣的文明。而每一種文明就像是一個獵人,時刻捕捉其他獵物,一旦對方處於劣勢,就會被殺死。所以有的不怎麼厲害的獵人,為了能夠保護自己,就會隱藏自己,磨滅自己的蹤跡,消失的無影無蹤。
  • 從拼多多看人類社會中亙古不變的叢林法則
    劉慈欣在《三體:黑暗森林》中揭露了赤裸裸的叢林生存法則。當不同文明間如此,不同人類群體間亦是如此。 我消滅你,與你何幹。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加速發展,人類難免不會走向大劉筆下貧富階級懸殊的時代。作家尤瓦爾·赫拉利早就做了判斷,人類社會從饑荒、瘟疫、戰爭過渡到了充裕、健康、和平的文明年代。從狩獵採集文明時代對生存的憂慮抗爭,過渡到如何打發無聊漫長的時間。這些繁衍生息進化的人類,其祖先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對抗惡劣自然環境、兇猛野獸以及其他族群,換來的是喪失鬥志與缺乏憂患意識的現代人。
  • 社科院專家: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或真實存在
    李河則認為,「黑暗森林法則」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提法,「在十六到十七世紀,這樣的提法其實已經出現,霍布斯在《利維坦》中提出叢林法則,達爾文稍晚一點,提出進化論,後來進化論又進入社會領域,這些都和黑暗森林法則有相似性。在今天,國際政治領域中的影響,同樣也告訴人們,黑暗森林其實是可能存在的,或者說是現實的一種。」
  • 劉慈欣設計的「黑暗森林法則」還不夠黑!我們活在外星動物園裡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出了一個宇宙社會學概念——黑暗森林法則。按照「黑暗森林法則」,我們當下進行的太空探索,其實是向整個宇宙公開地球位置,人類已經暴露了!如果被更高智慧等級的外星人發現,人類將被奴役、地球將遭到滅頂之災;我們應該悄悄藏在黑暗的宇宙森林裡,不聲不響地「猥瑣發展」。
  • 對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邏輯分析
    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理論:黑暗森林法則。引起了社會各界專家以及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所謂「黑暗森林法則」是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為該理論提供依據的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 為何人類找不到外星人,相比於黑暗森林法則,這些法則也許更現實
    其中,近幾年比較火的當屬劉慈欣老師的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大概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宇宙好比一個黑森林,每一個文明好比一個帶著槍的獵人。當樹叢中有任何風吹草動,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是野獸還是其它獵人。因為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們都會先下手為強,不加思考地向那個方向開一槍,用毀滅對方的方式使自己得以生存下去。
  •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真實存在?人類文明何去何從……
    這個消息曝光之後,引起了世界各地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大部分人表示千萬不要隨意回復來自太空的信號,萬一是外星高等文明發出來的試探「釣魚」信號,很有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有的人對此表示不屑一顧,認為這是人類文明進化的必經之路。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大慈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2006年5月,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巨作《三體》開始連載更新,書中所講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更是引發了讀者激烈的討論。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成立?
    『黑暗森林法則』是《三體》當中的宇宙法則:文明以指數級擴張,物質總量卻保持不變,因此文明之間存在矛盾,由於猜疑鏈的存在,無法判斷對方文明的善意還是惡意,而對方很有可能因為技術爆炸導致科技在短時間內超越之間,所以,讓你知道我的存在或者讓你存在下去,對我來說都是危險的,因此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
  • 最符合森林法則與戴森球理論的或許是天狼星?
    1844年天文學家推測出,天狼星附近應該還有一顆暗星,1928年真的發現一顆暗星在圍繞天狼星的軌道旋轉,之後就把天狼星命名為天狼a(亮的那顆)和天狼b(暗的那顆),現代天文學猜測應該還有一顆天狼c,但目前還沒有發現。
  • 如今的網絡暴力像極了《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是大劉在《三體》第三部裡提出來的,大劉是這樣描述黑暗森林法則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 黑暗森林法則與費米悖論
    黑暗森林法則《三體II黑暗森林》中由葉文潔提出,羅輯完善的學科: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由基本公理和技術爆炸,猜疑鏈為基礎,黑暗森林法則為其結論。「費米悖論」隱含的意思是,從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21世紀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 黑暗森林法則存在巨大漏洞,情況或許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嚴重
    黑暗森林法則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彙,但卻給人們無限的遐想。星海浩瀚的宇宙,地球猶如一粒微塵般微不足道。因此外星文明的存在一直是人類熱點話題,人們開始想像宇宙間的交流,近年來黑暗森林法則開始興起,這對於人類探索宇宙或太空無疑是一種消極的影響。
  • 宇宙黑森林法則,霍金指出只要不越界,人類就沒事
    我們人類首次從宇宙中接收到這種信號的時候是在2001年,一直到現在總共發現了四十幾幅,但這種信號通常只有幾毫秒,並且還非常的微弱。首先,其他文明不一定認同這個黑森林法則,因為這個法則是來自於我們地球,但如果他認同黑森林法則,那就更好。
  • 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黑暗森林法則到底靠不靠譜?
    但科幻題材畢竟有別於其他小說,除了人物和情節之外,科學設定同樣非常重要。在《三體》中,最吸引人也是最重要的設定顯然就是黑暗森林假說。這條法則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們讀者對於它也是極度震撼。甚至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不自覺便會聯想到黑暗森林法則,繼而覺得毛骨悚然。
  • 網際網路裡的「黑暗森林」法則
    事實上,不要說宇宙,就是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也曾遭遇「黑暗森林」時刻。 1492年8月3日,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奉西班牙統治者伊薩伯拉與斐迪南之命,率船3隻和水手90名,從西班牙巴羅斯港出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哥倫布開始誤認為他西航所達之處為印度,故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
  • 黑暗森林法則,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
    霍金曾經說過不要暴露地球坐標位置,否則人類的命運有可能就是災難性的。黑暗森林法則也講到,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位帶槍的獵人。一旦有一個獵人發出了動靜,其他文明會根據猜疑鏈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消滅它。
  • 「黑暗森林法則」究竟是什麼?
    說到黑暗森林法則,一些國內的科幻迷們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即使不熟悉也肯定聽過,這是一個解釋宇宙現象的科幻理論。宇宙如此浩瀚,人類為何在發現外星文明上一直沒有進展?也沒有任何外星文明拜訪地球,要知道即使人類科技達不到,難道其他文明全部都達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