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拼多多看人類社會中亙古不變的叢林法則

2020-12-05 驚雲說

劉慈欣在《三體:黑暗森林》中揭露了赤裸裸的叢林生存法則。當不同文明間如此,不同人類群體間亦是如此。

我消滅你,與你何幹。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加速發展,人類難免不會走向大劉筆下貧富階級懸殊的時代。商業化的種種技術成果僅僅只是1%人的奢侈物,虛擬社會陣營興起,一場優勝劣汰的生存競賽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作家尤瓦爾·赫拉利早就做了判斷,人類社會從饑荒、瘟疫、戰爭過渡到了充裕、健康、和平的文明年代。從狩獵採集文明時代對生存的憂慮抗爭,過渡到如何打發無聊漫長的時間。

這些繁衍生息進化的人類,其祖先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對抗惡劣自然環境、兇猛野獸以及其他族群,換來的是喪失鬥志與缺乏憂患意識的現代人。(當然,這個階段還沒達到大劉筆下的三體文明時代)

其實,我們並沒有讓我們的祖先失望。取而代之,我們將叢林法則運用到了囊括幾乎現代所有領域:商科、政治抗衡、宗教、大國博弈、貨幣體系等等領域。

拼多多事件只能算作九牛一毛。

其擴張是建立在對獵物藐視基礎上的肆意掠奪。

總有人扮演魔鬼撒旦的角色,在資本與流量助力下,頃刻之間,完成了對獵物的誘惑與捕殺。三番五次,故技貫施。初嘗甜頭,便露出血淋獠牙。不斷擴張,連僅有的智商也被掠奪殆盡。

比這更可怕的是降維打擊,一擊即中。這位捕獵者似乎更懂得獵物的痛點所在。利用大眾的貪慾,混淆視聽,渾水摸魚。可惜獵物不都是小綿羊,其中還包括與之搶奪獵物的同類。

其上市,是對整個人類社會道德與法制秩序的挑釁。

天平漸漸失衡。一邊是無奈的商家,另一邊是惱羞成怒的用戶,旁邊是一位肆意撥動天平支點的「上帝」。

魔術師小把戲玩多了,也就沒有新意。拼多多偷梁換柱的玩法和光明正大的誘導坑殺無非是逐步把自己推向無邊火海。大數據殺熟玩過火,難免會引火自焚。

叢林遊戲過分認真,難免會眾叛親離。

前有十年前著名的軟體大戰、現有美團「二選一」政策,還有各種大數據殺熟的此起彼伏。拼多多如果不正視自己的問題,丟失的不僅是一串數字,更多的是來自各方的徵討和殺伐。

利用叢林法則迅速擴張的版圖如何控制並改良,絕非易事。如今,擺在拼多多面前的將是各種工商質監部門的介入,牽一髮而動全身。商家、用戶、合作商、投資方的損失都得由平臺來擔責,矛盾最終會如何化解

經歷過這些,我想,拼多多已經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

相關焦點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把這種情況放大,雖然圖書品類很小,我們暫且按照這個規模推算,如果社會輿論廣泛質疑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在拼多多上千個品類中有二十分之一的50個品類有類似問題,拼多多一年的GMV可能有1880億屬於這類收入。而相關行業損失一般是這個3-4倍,就是5640億到7520億人民幣。
  • 這是一個叢林法則的社會嗎?「本該如此」嗎?
    數不清多少人為叢林法則辯護過,也數不清多少人在辯護的時候用達爾文理論當過理由。
  • 拼多多漩渦背後:數字碼農,從未逃出殘酷的原始社會
    短短十幾天,從員工加班猝死,到拼多多樓下出現救護車,再到員工家中自殺,拼多多在管理上的弊病暴露無遺。  憑藉「百億補貼」大砸錢剛從「假貨門」陰影下逃出的拼多多,轉眼又陷入了「工作高壓」的漩渦中。甚至有網友感嘆:  拼多多就是個煤礦。  2  網際網路巨頭的「叢林法則」  作為電商新貴,拼多多深知網際網路世界的殘酷。  以多多買菜為例,在去年10月拼多多成立5周年的慶祝活動上,創始人黃崢就明確說「買菜是個好業務,是個苦業務,是個長期業務,也是我們拼多多人的試金石」。
  • 在崇尚叢林法則的當代社會,儒家思想是否已經過時了?
    大樹漠然地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說:「對於我來說,你的生長永遠是個威脅。這就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它最典型的特徵。」 自然界中存在叢林法則是必然的。無處不在。則剛好與叢林法則相反。 換句話說,儒家思想裡的傳統美德和當代社會盛行的叢林法則是相悖的。 不知道大家在現實中是否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和問題。
  • 收評:美國大選不過是人類社會中叢林法則的一小部分
    這樣一個大國的最高權力掌控者的變動是一定會影響到全世界,這符合人類社會中的叢林法則:某一個食物鏈中塔尖上的那層一點點變化都對其內部的底層和其他外部其他食物鏈產生影響,但是最終這也不過是水中丟了個石子,起一圈圈波瀾之後再次回歸原有的叢林法則。  很多人都知道我喜歡研究易經,因為我相信宇宙萬事萬物之間是存在規則的。
  • 人類社會就是叢林法則,就是動物世界!
    人類社會就是叢林法則,就是動物世界!表面看上去漂亮的熱帶雨林實際上是危機四伏,是人類的禁區!食人魚,鱷魚,狂蟒等恐怖的物種都統統不錯過這片動物的天堂,人類的禁區!東京上海紐約的霓虹燈,就是人類的海底世界和熱帶雨林,表面上光怪陸離美侖美奐,背後弱肉強食,血雨腥風,多少loser跳樓自殺,露宿街頭。
  • 超越「叢林法則」
    ◆月如鉤 潭影是我們的前同事,過去我們看她寫的新聞稿,現在她讓我們看她寫的小說這般的想像,自然讓我們想起非常熟悉的「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是自然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則。蒼茫大地,植物在向上爭奪陽光,在向下爭奪肥料;動物在爭搶地盤,在爭搶食物。
  • 玩轉人類的叢林法則:拋棄幻想,直抵人心
    此前,食物的供給滿足不了人口增長的需求,已經悄然發生了農業革命,在完成農業革命之後,人類第一次歷史性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從依附和適應自然轉變為利用和改造自然,實現了由採集到農耕,由狩獵到馴養動物這一過程的重大轉變。此後,人類真正走出了叢林,並一步步走向文明社會,與此同時,也擺脫了自然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 「叢林法則」適用於任何時候
    「叢林法則」是由進化論學者達爾文提出的自然界裡生物學方面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達爾文是根據自己多年在自然界的實際考察提出這一論斷的,在達爾文眼裡「叢林法則」是適用於自然界的規律,但是達爾文沒有看到的是「叢林法則」在人類社會中也是同樣適用的,這就是「叢林法則」的社會屬性。
  • 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刷新見解)
    叢林法則原本用於描述自然界的競爭狀態,其核心是弱肉強食。後來,它成為殖民主義的理論依據,今天在處理國際關係上還有人在奉行。有人把它拿來為日本侵華戰爭中的滔天罪行辯護,說日本侵略中國乃是「強勢文明」對「弱勢文明」的進入,藉以掩飾推脫日軍侵略罪行。這是完全錯誤的。
  • 人類生存的三大法則,叢林,禮法,自律
    在大自然的規則之下,隨著人類進程的向前發展,所謂人類的生存法則有三種,第一個叢林法則,第二個禮法法則,第三個自律法則。所謂叢林法則,就人們比較熟悉的的《進化論》而言及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這兩句話道盡其中關竅。至今本人奉若真理,也依然流行與世間。
  • 叢林法則大逃殺
    叢林法則大逃殺是一款大逃亡的動作射擊遊戲,遊戲中玩家將與將近五十人一起被放到一處荒廢得地方,玩家必須快速的尋找武器和裝備第一時間消滅你的敵人,喜歡這款叢林法則大逃殺的小夥伴們趕緊下載體驗吧!
  • 還是「叢林法則」?
    無論是「物競天擇」,還是「叢林法則」,都是對「進化論」的一種解釋和歸納。既然是兩套說辭,那它們的意思就一定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哪個說法,也都不能得到人類社會完全認同!因為「進化論」本身並沒有得到周延的驗證。不過,兩套說辭有一個共項,那就是「競爭」!
  • 張志恆:為什麼中國社會迷信「叢林法則」?
    共識網讀者張志恆先生,從人類社會文化的角度試圖解釋這樣的爭論,在他看來「叢林法則」和「文化秩序」的兩股力量的博弈成就了人類社會。而現代社會中「叢林法則」的力量日漸式微,人為的「有序」狀態則引領人類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中國百年來的動蕩的原因多在於迷信「叢林法則」。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破解方式
    接下來,本文作者就以拼多多為例,看思維定勢的影響及其破解方式。一、陷入思維定勢最開始看到拼多多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前幾年的時候,整個社會都在討論消費升級。很不幸的是,長久在其中,我也受到了感染,我的心智模型等都偏向於這個方面了,這導致我看問題的視角也發生了偏移。
  • 在社會上必須明白的道理,社會叢林法則
    在社會上行走久了,你有沒有發現社會的叢林法則?一個人強很多會被崇拜,強一點會被陷害,弱一點會被取代,弱很多會被淘汰。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裡,你的實力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不斷地進取,你才能在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進取心是神秘的宇宙力量在人身上的體現,為了獲得和滿足這種力量,我們甚至願意放棄舒適的生活乃至犧牲自我。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我們需要這種激勵,它是我們認識的支柱。
  • 在300000000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裡,我看懂了社會分層
    賣低價爆款的拼多多昨晚上市了,這也不奇怪。只不過拼多多的三億用戶中沒有你。在拼多多裡,你可以讀懂社會分層。拼多多:我的客戶需要我昨晚,「新電商第一股」拼多多在上海、紐約同時敲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隨著開盤價位報出,創始人兼CEO黃崢的身家達到137億美元,超越了電商同行劉強東:此刻距離京東初創已經14年了,而拼多多的誕生甚至還不到3周年。
  • 「遊戲中的叢林法則」互動展覽正在舉行
    2019年3月29日,「遊戲中的叢林法則」(Games and Politics)互動展覽開幕酒會在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成功舉行。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領事Oliver Hartmann博士在會上致開幕詞。此後,觀眾參與了現場展出的遊戲作品試玩並交流心得。
  • 叢林法則、生物鏈以及生態平衡
    一棵偉岸的大樹,長在叢林中。它的頂端極力向上,以尋求最多的陽光雨露;它粗大的枝幹儘可能地佔領著空間,以呼吸最新鮮的空氣;它的根系極盡繁茂,以汲取大地最多的精華。然而,在大樹旁邊,幾棵瘦弱的小樹卻在生存的邊緣掙扎,它們枝幹細脆,葉片已接近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