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裡的「黑暗森林」法則

2020-11-29 騰訊網

網絡上的「獵物」

微信現在很普及了,很多人習慣在網上曬自己的動態,或是表達心情,或是分享自然風光,或是針砭時弊。例如你今天去醫院了,護士和醫生都比較忙,沒有時間和你交流,你發文表達醫院的服務還需要改進一些。

這本來就是個人心情的一個表達,但如果不小心被人截圖傳到其他微信群、微博或者貼吧等網絡空間,可能會引發一次輿論轟炸,也許你會被「不懂事」「嬌氣」「根本不了解醫務人員的辛苦」等批評聲包圍,沒有人在意你只是單純提個意見。網絡上,有些人是「槓精」,他們專門「挑刺」;有些人根本就是「噴子」,不管你說什麼都反駁你,批你一頓;有些人純屬在網絡上發洩,甚至說一些與你觀點無關的東西。你好像就是他們的「獵物」,等你一出現,大家群起而攻之。你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他們的「獵物」出現,然後再集體「開火」。等「獵物」反應過來,他已經在「口水中淹沒」了,這會給人很大的心理壓力。

隨著更多人的娛樂重心逐漸轉移到網絡,很多小事件被發布到網上後,容易吸引大量關注,形成了網絡暴力滋生的土壤。網絡暴力致死致傷事件頻發,例如:一服裝店的老闆懷疑某個顧客在其經營的服裝店試衣服時偷了一件衣服,該老闆將顧客的照片上傳到新浪微博上並直言該顧客是小偷,公然鼓動他人對顧客進行侮辱,吸引了大量關注,致該顧客不堪受辱而跳水自殺。

比網暴更可怕的是,如果網民不小心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資料,例如家庭住址、學校名稱、本人姓名等,一旦你與不懷好意的人發生衝突,他們會對你進行「人肉搜索」,網絡暴力就會演變為現實中的暴力。

網絡何其危險,簡直就是一個「黑暗森林」!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呢?

宇宙中危險的「黑暗森林」

「黑暗森林」理論來源於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它跟宇宙文明有關:整個宇宙都是一座黑暗的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森林中帶槍的獵人。獵人以打獵為生,但森林的面積是有限的,食物也是有限的,所以獵人視彼此之間為永恆的威脅,是資源搶奪者,不可能共存。消滅對方,才能保證自己的生存和安全。為了避免潛在的風險,獵人們必須尋找機會先下手為強。獵人們像幽靈一樣潛行,他們互不相識,也不敢輕易出現。如果一個獵人發現了其他獵人,他會毫不猶豫地將其打死。

事實上,不要說宇宙,就是地球上的人類文明,也曾遭遇「黑暗森林」時刻。

1492年8月3日,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奉西班牙統治者伊薩伯拉與斐迪南之命,率船3隻和水手90名,從西班牙巴羅斯港出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哥倫布開始誤認為他西航所達之處為印度,故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然而,就是這一群被誤認為印度人的印第安人,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遭受到了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還處在原始的農耕、打獵生存狀態下的印第安人,根本無力抵抗擁有槍炮等先進武器的歐洲殖民者的進攻。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歐洲殖民者未進入美洲之前,居住在那裡的印第安人的總數超過1000萬,到19世紀末期,被殺得只剩下20多萬。在整個美洲大陸,歐洲殖民者殺害的印第安人的數量達到了幾千萬。

歐洲人屠殺印第安人不是唯一的例子。人類歷史上,為了利益,有些國家、民族之間的衝突,甚至可以持續上千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典故告訴我們,潛在的敵人,比那些宿敵更可怕。你從未與他們碰面,然而一旦他們發現了你,你便在劫難逃。公元13世紀相互爭鬥的歐洲各民族,怎麼想也不會想到,來自遙遠東方的蒙古部落,居然跨越幾千裡長途奔襲而來,就跟外星人入侵地球一樣不可思議。

所以在黑暗的森林裡,寧靜是主旋律,暴露自己意味著死亡。在宇宙中生存,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情,未來人類進入宇宙時代後,要學會小心翼翼,努力隱藏好自己。

今天,「黑暗森林」法則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了網際網路中。

網際網路已經變成一個黑暗森林

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有些人朋友圈很少發了,有時發表的只是幾句無關痛癢的話。他只在他的小微信群裡和幾個最知心的好友聊聊心事,甚至於他已經習慣了「私聊」。當登錄各大主流視頻、交友等網站時,他一聲不吭,只是看看別人說了什麼。他已經成為了一隻潛伏的「獵人」,當然他不會出擊。他只是習慣於保護自己,儘量不洩露自己的行蹤和想法,避免引來覬覦、非議或者是批評。

潛伏起來的意義不僅如此,在你往某搜索網站裡輸入糖尿病並查看相關資料之後,你會驚訝於每一次你登錄該搜索網站時,會不斷發現頁面中出現一些糖尿病醫院或者是糖尿病藥物的廣告。甚至不僅僅是該搜索網站,你在其他網站上可能也會發現此類廣告。你很容易地發現,網上不僅僅有普通網民用戶,有各種試圖將你納入到他們顧客成員名單的商家,還有大量想竊取你的資料的個人或團隊。仔細一想,其實普通的你,在網上受到不可思議的「格外關注」,除非你不發出一絲聲響,悄悄潛伏。

不僅幾十億網民都置身於網際網路的「黑暗森林」中,網際網路大佬們亦不能倖免。

早期的網際網路商業生態一片和諧,由於商家少、網民多,導致市場潛力大,開發領域足,各個網際網路公司忙於深耕自己的領域——百度搞搜索、騰訊搞社交軟體、阿里巴巴搞電商。而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各大巨頭已經基本確定了自己的地盤,並繼續向外擴張——例如阿里巴巴已經將觸爪伸向零售電商、金融支付、雲計算及大數據等各個維度空間。然而蛋糕只有那麼大,各個領域的競爭者們正就如同獵人一般,難以相容。網際網路巨頭一旦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出現,必然拼盡全力進行打壓。

然而巨頭本身也是潛在競爭者最大的「獵物」——很多想進入某一領域的競爭者,會針對該領域做得比較好的公司進行分析,例如短視頻領域,原來快手風光一時,但抖音這個潛在的獵人伺機出擊,很快搶佔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一般來說,網際網路初創公司潛伏尋找機會,伺機「開槍」打倒競爭對手。近些年來,網際網路行業中的競爭者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越來越呈現水火不容的態勢。某些公司崛起的時候,可能意味著另一些與其存在競爭的公司會衰退。

網際網路只能是黑暗森林嗎?

之前,小米董事長雷軍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在金山集團戰略會上,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讀《三體》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戰略非常有幫助。」可見,黑暗森林法則的哲學思想現在已經滲透到網際網路人的思維當中,引起了網際網路領域從業者的警惕和重視。

但一定會是這樣的嗎?黑暗森林法則只是文學作品的思想,雖然網際網路在某些方面和黑暗森林很像,但現實中的世界更加複雜,不會像文學作品中設置的背景那樣簡單。劉慈欣曾在採訪中說:「科幻是一種關於可能性的文學,而在所有可能性中,《三體》展現的是最糟糕的宇宙。」所以,網際網路要是完全像黑暗森林一樣,這只能是它最糟糕的一種發展方向。

事實上,黑暗森林並不符合未來商業文明的發展方向。首先,隨著網絡的發展,交流的便捷,「獵人」之間的很多秘密可能都藏不住,很難做到完全「潛伏」。例如,「獵人」們可能相識,或者擁有共同的生意合作夥伴,而行業內的很多消息都會共享。而且,現在人才流動大,「獵人」的秘密可能就在其員工跳槽後被其他將其招聘的「獵人」知曉。而且,一個行業其實可以細化,小公司可以做大公司涉及不到的業務,逐漸做到和諧共處。

人類存在幾千年了,競爭和合作總是相輔相成,在網際網路領域,也理應如此。像黑暗森林裡的「獵人」一樣,只存在競爭關係,那樣的社會是不會存在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競爭的殘酷性,所謂「槍打出頭鳥」,不要過度顯露自己,有時是非常必要的。

相關焦點

  • 淺談"網際網路黑暗森林法則"
    今天看到了明月登樓站長寫的一篇文章《網際網路世界裡面的「黑暗森林法則」》。
  • 「黑暗森林法則」究竟是什麼?
    說到黑暗森林法則,一些國內的科幻迷們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即使不熟悉也肯定聽過,這是一個解釋宇宙現象的科幻理論。宇宙如此浩瀚,人類為何在發現外星文明上一直沒有進展?也沒有任何外星文明拜訪地球,要知道即使人類科技達不到,難道其他文明全部都達不到嗎?
  • 我也仰望星空:用黑暗森林法則看區塊鏈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在《三體》三部曲中,個人比較喜歡的是第二部《黑暗森林》。劉慈欣在《黑暗森林》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理論——「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中有三個概念:1,基本公理;2,猜疑鏈;3,技術爆炸。
  • 3Q大戰10年:叢林法則、黑暗森林與無限遊戲
    這本三部曲科幻小說,幾乎成了移動時代的網際網路寶典。大佬和創業者在《三體》小說中,找到了「黑暗森林法則」——大家通過「黑暗森林法則」,強化了競爭和挑戰的正當性。大家更認為,中國網際網路競爭的一場殘酷和慘烈,就是小說裡描述的「黑暗森林」。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成立?
    『黑暗森林法則』是《三體》當中的宇宙法則:文明以指數級擴張,物質總量卻保持不變,因此文明之間存在矛盾,由於猜疑鏈的存在,無法判斷對方文明的善意還是惡意,而對方很有可能因為技術爆炸導致科技在短時間內超越之間,所以,讓你知道我的存在或者讓你存在下去,對我來說都是危險的,因此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
  • 最恐怖的科學理論:黑暗森林法則
    這種現象,可以用最恐怖的宇宙科學理論來解釋: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像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們最初並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一旦發現對方,出於自保,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消滅對方。在我解釋這個科學理論之前,我將提供一點背景信息,以使其更具前瞻性:黑暗森林法則是眾多解釋費米悖論的理論之一。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用小說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來對這個論題提出的一種解釋。當然,這個解釋同樣存在著邏輯上的悖論。黑暗森林法則的主要內容是:一旦某個文明被發現,就必然會遭到其他文明的打擊。因此,任何文明在發展到某個程度時,必然會隱藏。這也就是解釋了費米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發現不到其他文明在太空的痕跡。
  • 如今的網絡暴力像極了《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狩獵》——人性的黑暗森林法則《狩獵》是一部充滿黑暗,讓人不寒而慄的電影,在影片的結尾都沒有給出一個讓冤案製造者們烈日灼心的結局,真相永遠泯滅,電影也充滿了科幻小說《三體》裡提出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大劉在《三體》第三部裡提出來的,大劉是這樣描述黑暗森林法則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 社科院專家: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或真實存在
    叢林進化論  黑暗森林或真實存在  劉慈欣在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概念,「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法則認為,宇宙中每一個文明都是拿槍的獵人,「被發現,總有一個被消滅」。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在網絡上受眾極廣,有網友直接表示,「趕緊停止向宇宙發射信號,抹去地球的坐標」。  劉慈欣說,「黑暗森林法則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只是我在作品中的一個設定,或者說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宇宙中的可能性是無限多的,比如說一種極端的可能,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所以不必把它當做定律,科幻作家的任務,就是把各種可能都寫出來,讓讀者有更廣闊的視野」。
  • 黑暗森林法則,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
    黑暗森林法則也講到,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位帶槍的獵人。一旦有一個獵人發出了動靜,其他文明會根據猜疑鏈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消滅它。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如果換做是你你會主動聯繫外星人嗎?不得不說用黑暗森林理論用來解釋「費米悖論」確實是很好的一種思路,但小說和現實畢竟還是有些差距的。
  • 對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邏輯分析
    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理論:黑暗森林法則。引起了社會各界專家以及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所謂「黑暗森林法則」是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為該理論提供依據的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 怎樣反駁《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大劉在成名作《三體》系列中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整套書也是圍繞著這個理論展開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 黑暗森林法則與費米悖論
    黑暗森林法則《三體II黑暗森林》中由葉文潔提出,羅輯完善的學科: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由基本公理和技術爆炸,猜疑鏈為基礎,黑暗森林法則為其結論。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 黑暗森林法則,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2008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橫空出世,隨即便吸引了一大波讀者,書中所講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更是讓廣大讀者甚至是科學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是由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引入的法則,法則認為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不變,一個文明的出現就代表另一個文明的終結,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一般潛行在林間,每個獵人都必須小心,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他們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跟吃雞遊戲是一樣的道理。
  • 劉慈欣設計的「黑暗森林法則」還不夠黑!我們活在外星動物園裡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出了一個宇宙社會學概念——黑暗森林法則。按照「黑暗森林法則」,我們當下進行的太空探索,其實是向整個宇宙公開地球位置,人類已經暴露了!如果被更高智慧等級的外星人發現,人類將被奴役、地球將遭到滅頂之災;我們應該悄悄藏在黑暗的宇宙森林裡,不聲不響地「猥瑣發展」。
  • 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黑暗森林法則含義與我們看過的很多科幻片中善良的外星人不一樣,劉慈欣在《三體》中設想的外星文明的道德高度是值得商榷的,他認為存在零道德的宇宙文明是完全可能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在《三體》系列小說《黑暗森林》中提出的,簡單點說就是在宇宙中不慎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一定會被幹掉。從作者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假說;從小說的角度看,這就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 《三體》黑暗森林法則其實就是理論化的絕地求生
    下面,讓我們通俗點講一下《三體》的核心理論之一黑暗森林法則,幫助那些有興趣但是看不太懂的朋友梳理梳理。不知道看過這本書的人有沒有玩過一款遊戲絕地求生,其實黑暗森林法則在某種程度上與絕地求生的設定非常相似,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黑暗森林法則。
  • 貫穿《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揭露了宇宙文明進化的秘密
    在目前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人科幻小說那就是《三體》,這本書中講述了宇宙中的規則以及星際文明更替的定律,尤其是在《三體》三部曲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法則貫穿了這三部曲,那就是非常著名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講述了宇宙中的任何文明,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明的失敗之上的,在看似和平的宇宙中,隱藏在許多黑暗的鬥爭之中,宇宙就是森林,內部鬥爭時有發生。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黑暗森林法則,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費米悖論的延伸。
  • 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黑暗森林法則到底靠不靠譜?
    在《三體》中,最吸引人也是最重要的設定顯然就是黑暗森林假說。這條法則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們讀者對於它也是極度震撼。甚至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不自覺便會聯想到黑暗森林法則,繼而覺得毛骨悚然。那麼黑暗森林法則,它的真實性,或者說合理性又有多少呢?這也是讀者爭論最多的地方。
  • 三體:羅輯為什麼不主動將黑暗森林法則公之於眾
    既然說到羅輯,便會有這樣的疑問:在三體文明的步步緊逼下,羅輯為何不將黑暗森林法則公之於眾,這樣他也不用站在兩個文明對峙的尖峰上,也許兩個文明可以提早進入一個威懾和平的階段,也不會爆發末日戰役。首先,先來看看羅輯摸清黑暗森林法則的時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