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吃,那麼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飲食文化是如何進化的?

2020-12-04 品熊小姐

原始人類在經歷的漫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由於對抗大自然的力量微薄,生存下去就成了原始人最重要的考驗。而生存下去首先要解決什麼?那就是食物。

人類的飲食歷史經歷了一個由生食到熟食再到烹飪的複雜過程。在人類靠血緣群居在一起後就有了簡單的分工,女性靠採集野果而男性捕獲野獸生食維持生計,當時的人們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進入舊石器時代後,原始人掌握了一項對於他們來說跨時代的技術——他們學會了使用火。火的使用,是人類飲食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從此以後他們不用再繼續茹毛飲血而是學會將食物烤熟,這大大降低了原始人感染疾病的機率,增強了人的體質從而幫助原始人進一步進化。

就飲食的技巧來說,人們用火製作熟食,最早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燒和烤,而使用的器皿也是比較原始的石板。即便到了現代社會,一些原始部落裡仍舊保留著使用石板烹飪食物的習俗。不久後,人類又發明了陶器,使人類的飲食再一次發生了巨大的革命。

而進入農耕時代以後,糧食就成為了人類最為基本的食物,而糧食必須要有很好的貯存和烹煮才能有利於人們的健康。而陶器的出現便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陶器不僅能夠煮熟食物,同時陶器也能夠幫助人們貯存食物,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人們解決食物的存儲問題,減少了「少則飢、多則扔」的情況發生。人類開始慢慢學會保存食物、積累財富,這對於人類文明的進化來說無疑是一件創舉。

在中國的遺址中,陶器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從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來看,每個遺址都出土了大量的陶片以及完整的陶器,其中絕大多數是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工具,包括炊具、食具、盛貯具、盛水器皿等,陶罐、陶鼎、陶灶、鍋碗瓢盆等物件層出不窮。中國的陶器因為飲食而出現,又和中國的飲食一樣聞名世界。

而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演變,人類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主食來看,在原始社會早期,人們主要是靠採集果實、根莖生活,主食則以野生動植物為主。人類學著定居,進入農耕社會以後,糧食產量開始大幅度提高使得糧食開始成為人們的主食,形成了南方水稻、北方食粟的飲食文化。

而人類在副食和飲料的發展中也經歷了相當長的發展演變。

在原始社會中的採集在人類進入農耕社會中慢慢的成為了人們的副食。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培植能夠食用的、好吃的植物,最終形成了現代社會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

而人類在學會儲存動植物和水以後,存放在陶器裡的動植物慢慢發酵,有了酒的雛形。而酒,遠在5000年至3000年間就已經出現,成為了人類早期的重要飲料。酒的發明與糧食的儲存有著很大的關係,糧食在儲存中因發酵而產生酒精隨後被人發現這種液體還可以引用,於是經過一步步的改良進化,形成了有固定模板的釀酒技術。

中國有著豐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正是中國境內這些原始居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通過一代代的革新和傳承,最終將這些文化沉澱、保留下來,為現代人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也為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關焦點

  • 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嗎?原始人類時間被重新刷新記錄
    元謀人在我念書的時候就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寫在了歷史課本的開篇部分,在之前我一直都是按照課本上的記憶認為元謀人就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 那麼歷史上元謀人是我們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嗎?根據後來翻閱的書籍裡顯示,元謀人好像並不是像歷史課本中所寫的,是我們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
  • 從人類進化的歷史談飲食
    人類從何而來?問不同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宗教的信徒們依舊認為神創世人,不過主流的觀點基本上是進化論,即人類屬於靈長目動物,由類人猿進化而來。那麼人類的進化史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何關聯?怎麼樣吃喝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 從鋁管「吸吸樂」到飲食文化交流,多年來太空飲食如何進化
    太空飲食文化進化歷史我們都知道,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Yuri A. Gagarin乘坐Vostok太空飛船成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類,這創造了歷史。在軌道上,他還成為第一位在太空中進食的人,那麼當時尤裡加加林吃的是什麼呢,是怎麼吃的呢?當時,尤裡加加林是將牛肉和肝醬從鋁管中擠到嘴裡吃的。
  • 人類起源 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古往今來,面對著浩瀚的歷史長河,人類不斷的向自身,向宇宙重複著這個疑問。在歷史悠久的中國,人們對女媧造人的故事耳熟能詳。在西方上帝造人的傳說也是婦孺皆知。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一步步的揭開人類起源之謎。某些人類始祖遺蹟的考古發現,讓我們對遠古人類有了直觀的認識。那麼人到底從哪裡來?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呢?就讓我們走出神話的迷霧,首先開始探尋中國大地上古人類的發展軌跡。
  • 中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面對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們不禁疑問:人到底從哪裡來?中國人的祖先究竟是誰呢?在我國,人們大多都聽過「女媧造人」的故事,在西方,上帝造人的傳說也是婦孺皆知。我們現在大都聽說過「人類是從類人猿演變而來的」這一說法,該說法是由英國偉大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1871年《人類的起源和性的選擇》一書中提出的。在這之前,他在科學巨作《物種起源》(1859年)中闡述了生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進化過程,創立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生物進化論。人類是如何從類人猿進化為人類呢?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提到人類的起源,很多人不禁會想到周口店的猿人,這應該是亞洲人類最早的祖先。周口店遺址是世界文化遺址,享譽全球,每年都會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了解人類祖先的歷史。在1998年中國科學家利用30個常染色體微衛星位點分析了南北人群和漢民族與少數民族的遺傳結構,通過微衛星的深入分析,科學家們預測現代中國人的祖先來源於非洲,並且是從東南亞進入中國大陸的。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有國外專家在對一具人類木乃伊中成功提取了線粒體DNA,通過提取的DNA推測人類進化歷史是起源於非洲。3、北京周口店發現的猿人化石和非洲祖先夏娃有何關係?
  • 為什麼美國人歐洲人愛吃牛肉,而中國人愛吃豬肉?人類起源有關係
    美國人、歐洲人對比中國人,其實就是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網絡上也流傳這很多說法,除了飲食習慣的因素之外,還有宗教、市場等等因素,甚至還有人類進化角度的原因,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整下這些理由:1.先說一個比較靠譜的理由:宗教影響歐美人的生活被宗教影響比較大,不吃豬肉也主要是受到
  • 原始人類的恐龍級研究,尼安德特人溯源
    原始人類的恐龍級研究,尼安德特人溯源 2020-06-21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吃之有道」為什麼人類都愛吃薯片?
    中國品牌網曾做過一項調查:人們最喜愛的休閒零食是什麼?結果顯示,薯片最受歡迎。無論大人小孩,幾乎人人都愛。人們為什麼那麼愛吃薯片?難道不是愛上它咬在嘴裡喀吱喀吱脆的感覺嗎?脆是很多受歡迎食品的共性,有種說法,人類天生就愛酥脆的食物。人類天生就喜歡酥脆食物的說法很有意思。
  • 中國人的原始起源
    原標題:中國人的原始起源 遠古時期的類人猿就像其他動物一樣,全球分布著很多的種類,但是真正進化成現代人的只有那一種——非洲智人,而不是白人、黑人和黃種人各自一種祖先進化而來。 據古人類學的研究,300萬年前的東非猿人是人類的直系祖先。
  • 不同飲食文化的中西方人,一旦吃起血來,個個都是津津有味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在飲食文化方面,差異性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中國人對於飲食的觀念上,更加注重的是美味,而西方人的飲食,就更加側重於營養。中國人在飲食上,更加側重的是氛圍,但是西方人的話,認為飲食文化是交誼的一種。
  • 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和發展!
    那麼,這樣理解正確嗎?我認為不可能!1,「食不語」不符合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國人自遠古以來就有在吃飯時候教育子女,夫妻交談的習俗,鄉親的「鄉」字就象兩個人對坐在桌子前,一起喝酒交談,鄉裡鄉親無非就是經常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孔子是聖人,也是個凡人,他也有妻兒子女。所以,他不可能不管別人,獨自一人,默不作聲地吃飯。
  • 最早的人類與文化
    1.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  ⑴元謀人  1965年在雲南省元謀縣,發現了兩顆牙齒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
  • 中國境內的智人發展進程——人類在步入現代人前的臨門一腳
    在人類演化歷史的進程中,伴隨著器具的發明和火的使用,人類的身體素質和大腦技能慢慢提升,開始由猿人向早期智人過渡。在這樣的過渡期中,中國境內又有什麼樣的新發現呢?考古學家把中國境內出土的人類劃分了三個階段:猿人與早期智人之間的過渡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這三個階段考古學家又有什麼樣的新發現呢?在猿人與早期智人這個階段,考古學家發現的相對具備代表意義的遺址有金牛山人、大荔人和許家窯人。
  • 《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教案
    《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知道我國境內古人類遺址的分布情況;說出元謀人發現的經過和使用工具的特點;理解元謀人發現的意義。【過程與方法】通過觀看元謀人使用的石器、元謀人化石層中發現的炭屑等圖片,鍛鍊和提高歷史觀察和想像能力。
  • 澳大利亞人想不明白,袋鼠肉出口六十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西江月·日日深杯》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說任何食材到了中國人的手裡都能被烹飪成美味佳餚。但是有一種食材中國人卻始終不怎麼不上心。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食材讓貪戀舌尖上美味的中國人那麼牴觸呢?但是在出口的這些國家之中,驚奇地發現沒卻有中國,這讓澳大利亞有些想不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如此牴觸袋鼠肉。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如果中國人接受袋鼠肉,那麼澳大利亞的收入肯定成倍增長。
  • 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可能,進化的和大猩猩一樣「強壯」?
    人類改變飲食習慣,有沒有可能,進化得和大猩猩一樣「強壯」?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女媧造人這一傳說,曾經人類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捏造出來的。自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徹底顛覆人類的認知,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明確的指出,人類是由猿猴一步一步進化而來,期間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演變,才形成了這副模樣,逐漸褪去了身上厚重的毛髮,擁有直立行走的能力,最終成為地球上的主人,這一切都顯得來之不易。到了現代,科技發展帶動了多個行業的進步,例如食物加工業、醫學行業等等,都有了質的飛躍。
  • 中國最奇特的丹霞景觀,撞臉原始人類的「生殖崇拜」文化
    在漫漫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原始人類有著太多在當今社會看起來無法理解的行為,就比如生殖崇拜。據相關科考資料顯示,原始人類所生活的環境極其艱苦,它們不僅要面對無情的自然災害,同時還要面對野生動物的攻擊、襲擾,而對於疾病的折磨更是束手無策,再加上食物的匱乏,身體所需的營養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原始人類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 那麼多美食 為何韓國人獨愛吃泡菜
    因為韓國泡菜已經猶如炒飯必須放鹽一樣,成為韓國人生活飲食中的必備配菜。而如同韓國也常被稱為「泡菜國」一樣,泡菜甚至超越了所謂美食的範疇,上升到文化品牌的地位。那麼韓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泡菜?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文化雲客廳|辣椒如何以一己之力,改變全球飲食?
    我們人類無處安放的冒險精神和原始的決鬥衝動,是怎麼和吃辣聯繫到一起的?新京報·文化雲客廳系列直播第十六期,我們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邀請到中山大學副研究員、《中國食辣史》作者曹雨,在新京報文化客廳B站直播間分享改變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