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想不明白,袋鼠肉出口六十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2020-11-08 一介書生愛麗絲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西江月·日日深杯》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說任何食材到了中國人的手裡都能被烹飪成美味佳餚。但是有一種食材中國人卻始終不怎麼不上心。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食材讓貪戀舌尖上美味的中國人那麼牴觸呢?

這種食材便是袋鼠肉,袋鼠是一種古老的哺乳動物,它們在很久以前便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而且分布全球各地。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隨著大型食肉類動物的入侵,那些生命力較弱的袋鼠便成為這些大型食肉類動物的口中餐。

逐漸的,袋鼠便漸漸地在其他大陸滅絕了。但是由於大洋洲與其他大陸分離,獨立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導致大型的食肉性動物未能入侵澳大利亞大陸,讓生存在澳大利亞大陸的袋鼠躲過了一場浩劫,從而生存下來,使得袋鼠成為了澳大利亞的象徵。

在澳大利亞,由於袋鼠沒有了天敵,處於食物鏈的頂端,袋鼠大量繁衍,甚至達到了泛濫的地步,甚至比澳大利亞的人口還要多。

這讓澳大利亞當局非常頭疼,為了治理它們,當地政府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費用。為了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食用和出口袋鼠肉無疑是一勞永逸兩全其美的辦法。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在殖民者入侵澳大利亞時,由於當時的資源匱乏,入侵者便開始食用袋鼠,進而袋鼠成為當時主要的食物來源。隨著社會的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漸的人們才開始放棄使用袋鼠肉。

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由於當地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了袋鼠肉失去了市場,人們也就放棄了對袋鼠的捕殺,這讓袋鼠再次泛濫。

1993年,為了解決鼠患,當地政府開始鼓勵當地人們食用袋鼠肉,並向世界各國推銷袋鼠肉。這樣既可以解決鼠患又可以增加收益,簡直是一舉兩得。

經過澳大利亞當局多番努力和推銷,終於將袋鼠肉成功出口英、美等六十多個國家,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但是在出口的這些國家之中,驚奇地發現沒卻有中國,這讓澳大利亞有些想不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如此牴觸袋鼠肉。中國如此龐大的市場,如果中國人接受袋鼠肉,那麼澳大利亞的收入肯定成倍增長。

中國人民廚藝精湛,有著獨特的烹飪方法,任何一種食材到他們的手中都能夠化腐朽為神奇,那麼,我國人為什麼就是不愛吃袋鼠肉呢?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袋鼠肉口感差,味道酸,腥味大很難處理。這一特質很難抓住中國人的味蕾,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烹飪出的袋鼠肉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中國人對袋鼠肉也非常牴觸。

而英美國家接受袋鼠肉的原因也是因為,這些袋鼠肉的烹飪方法是他們發明並傳承下來的,所以這些國家自然容易接受。

結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的飲食文化都是經過長期沉澱積累下來。袋鼠肉要想進軍中國市場,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 中國人不愛吃卻是美國人的最愛,靠出口大賺一筆
    羅非魚引進中國多年,中國人卻不愛吃羅非魚的原產地是非洲,它卻有著非常高的商業價值,因此被各個國家所引進,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好養殖,產量還高,味道也十分不錯,肉質鮮美,刺也非常少,蛋白質含量也高,因此在很多地區都非常受歡迎,有著「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
  • 袋鼠肉好吃嗎?中國吃貨旅遊目的地澳大利亞
    美味盤中餐:袋鼠肉  目的地:澳大利亞  眾所周知,袋鼠是澳大利亞最具標誌性的動物之一。但據外媒此前報導,澳大利亞正計劃在今年毀滅超過100萬隻袋鼠,以保護瀕危的草地和野生生態。去年,澳大利亞政府曾來華推廣袋鼠肉,據澳大利亞水利與農業部部長助理安·麥克唐納博士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華人餐館裡都可以吃到袋鼠做的菜。其中一位著名的華人廚師,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製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飪方法。  遊玩推薦:澳大利亞國土遼闊,風光旖旎。
  • 澳大利亞專家喊你去吃「袋鼠肉」,因為數量太多啦!
    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於是澳大利亞一些生態學家和飽受"袋鼠患"的人,呼籲大家多吃點袋鼠肉,並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較為健康。但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一部分當地人還是很抗拒吃袋鼠的。
  • 澳大利亞人不愛吃蔬菜
    本報坎培拉7月1日電(記者李佳彬)澳大利亞盛產果蔬,且一直暢銷亞洲和歐美市場。然而,澳民眾卻並不愛吃蔬菜。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新近公布的數據,每天攝入足量綠色蔬菜的澳大利亞人僅有6%,數量之低大大出人意料。這或許可以為當地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作解釋。
  • 澳大利亞出口遇阻,中國人春節可能不買澳洲龍蝦,愁壞當地漁民
    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就是一個典型,靠老天爺賞飯吃的國家,這個國家的資源特別豐富,農牧業資源有小麥、有羊毛、有牛肉和眾多的乳製品,而礦產資源也有鐵礦石、煤炭、黃金和鋁土礦,但很少人知道的是,澳大利亞其實海洋資源也特別豐富,地處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間,大陸四面環水,約有2萬千米的海岸線,東北部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南部則是無人踏足的南極海域,這樣獨一無二的海洋資源全球少見
  • 澳大利亞奇葩的飲食文化:連國寶都當成食物,還有啥事做不出來?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且最近還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更多人對澳大利亞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事實上在以前還是很多人喜歡去到澳洲旅遊的,只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去澳洲了,一方面是很多人發現澳洲的景色說不上多好看,再加上這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實在有點奇葩。
  • 羅非魚在我國泛濫成災,中國人卻都不吃,只能出口到日本了
    羅非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在野外的一些流域甚至出現了泛濫成災的情況,但是中國人卻不太愛吃這種魚,很多人認為它有一種土腥味,不如本土魚好吃,因此羅非魚在中國的銷量並不是特別好,這也是它能在野外地區泛濫成災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羅非魚養殖業依舊進如火如荼。
  • 澳洲「袋鼠肉」有了英文雅稱
    多年來,「袋鼠肉」的直白稱謂委實嚇跑了一些敏感的用餐者。為此,在袋鼠的故鄉澳大利亞,有美食雜誌專門舉辦袋鼠肉徵名大賽。20日,袋鼠肉終得英文雅稱「澳大勒斯」(Australus)。徵名過程中,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41個國家的2700多個提名,各種名字五花八門,有從英文「袋鼠」(Kangaroo)演變的「Kangaly」,有從袋鼠本身聯想到的「jumpmeat」(跳肉),甚至還有人提議叫「MOM」(媽媽),即「meatofmarsupials」(有袋動物的肉)的簡稱。
  • 澳洲這個「王后城」,人氣超過雪梨和墨爾本,特色美食是袋鼠肉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城市。它的名字由來是英國人——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阿德萊德王后。之前寫過的墨爾本,紐約都是英國貴族的名字,阿德萊德就是個「王后城」。港真,這名字放中國,大概就得翻譯成——皇后娘娘城,英語的音譯倒是不太能讓人看出來內涵。不過既然英國人建立了這座城市,命名也是理所當然。
  • 澳大利亞人口有2000萬 袋鼠已經有5000萬隻
    隨處可見袋鼠們在原野上肆意狂奔,因為長時間的「溺愛」,它們完全不害怕澳洲人民。  澳洲人民表示自己活得太沒有尊嚴了,國寶雖然是寶,但太多了也會心累。  科學家警告說,必須採取措施加以控制,以防袋鼠泛濫。為此,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下達捕殺令。
  • 澳大利亞袋鼠向中國吃貨們發出邀請:肉很嫩哦~
    吃貨們,這次澳大利亞人真是把肉都送上門了你準備好了嗎?歷史學家芭芭拉在她的書《大膽的口味》裡寫道:作為澳大利亞的美食遺產,袋鼠食譜經常出現在烹飪書裡,將袋鼠肉與鹹豬肉一起燉的袋鼠湯,曾備受推崇。直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移居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袋鼠肉等所謂的「叢林食物」才漸漸失寵。
  • 澳大利亞袋鼠數量達人口三倍 今年擬獵殺520萬隻
    記者:17世紀一名登陸到澳大利亞大陸的歐洲探險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塊土地好像是被詛咒了,動物只會跳不會跑,鳥兒會跑不會飛,而天鵝竟然是黑色的。我想,他提到的「會跳不會跑」的動物恐怕就是指我們現在人見人愛的袋鼠。在這塊大陸獨特的食物鏈中,由於袋鼠幾乎沒有天敵,再加上較強的繁殖能力,現如今袋鼠的數量幾乎達到了澳大利亞人口數量的三倍之多。
  • 澳洲寵糧揭秘,袋鼠肉究竟是一種什麼肉?
    不管你是澳洲黑鷹的老粉還是萌新一定都對「袋鼠肉」不陌生,看著自家狗子吃得有滋有味,鏟屎官的腦袋裡是不是有很多問號?袋鼠肉到底是什麼味道?吃起來香麼?袋鼠肌肉那麼多,口感會不會太柴?要不要偷一口狗子的糧嘗試一下?而身為澳大利亞「國寶」袋鼠竟「淪落」為狗糧,這到底是道德的扭曲,還是人性的淪喪???
  • 袋鼠肉年底有望上國人餐桌 袋鼠尾巴一根1000多元
    淘寶網上可以買到袋鼠肉(網絡截圖)   本報訊(記者 陸純)商務部駐雪梨總領館經商室近日援引當地報導稱,澳大利亞袋鼠肉有望最早今年年底走上中國餐桌,相關出口事宜都已通過審核,只是拿到全部諸如健康證明等文件還需要花些時間。
  • 樹齡長達百年的水果,中國人不愛吃,卻在杜拜意外走紅
    很多人都偏愛吃水果,每個季節都有對應著不同的水果,例如炎熱的夏天,冰鎮的西瓜就是最好的選擇。在中國,水果種類繁多,很少有水果不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即使味道極大的榴槤也是收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讚譽,不過有種水果卻是特例,這種水果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愛吃,不過它卻在杜拜意外的走紅。
  • 澳大利亞:請中國人民吃袋鼠肉,中國網友:5000萬隻袋鼠不夠吃!
    作為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那是妥妥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乘專機住豪宅,吃特供,這就是我們熊貓在國外的待遇,同樣是國寶,有的國家的國寶可是混的有點慘,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袋鼠了袋鼠作為國寶不但沒有特供吃,還要被端上餐桌,原因就是袋鼠的數量是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經泛濫成災了,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澳大利亞袋鼠數量即將超過5000
  • 美國網友: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澳大利亞網友: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在西方有很多國家認為佛教就是中國的宗教,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怎麼信佛,不過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國家文化,民族以及家族,所以很多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比如在美國論壇上,一位外國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問題:中俄為什麼不相信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