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在我國泛濫成災,中國人卻都不吃,只能出口到日本了

2020-12-05 寰宇日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羅非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在野外的一些流域甚至出現了泛濫成災的情況,但是中國人卻不太愛吃這種魚,很多人認為它有一種土腥味,不如本土魚好吃,因此羅非魚在中國的銷量並不是特別好,這也是它能在野外地區泛濫成災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羅非魚養殖業依舊進如火如荼。

原產非洲的羅非魚,被引進中國養殖

羅非魚的原產地是非洲,這是一種熱帶魚,是一種非常適合養殖的魚類,它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肉質也比較鮮美,刺也比較少,蛋白質含量還非常高,富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胺基酸,其中穀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因此是這些年養殖業的一種熱門魚類。

中國也引進羅非魚養殖很多年,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主要是我國南方地區在養殖,養殖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海南等溫度較高的地區,以池塘精養為主,中國的羅非魚養殖產量非常大,是羅非魚最大的生產國,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作為一個吃貨非常多的國家,中國人卻很少吃羅非魚。

中國人不愛吃羅非魚,出口日本卻大受歡迎

為啥羅非魚這種營養價值這麼高的魚類,中國人卻不喜歡吃呢?很多人認為羅非魚比較髒,什麼環境都可以生存,所以容易受到汙染,再加上羅非魚的味道,有許多中國人都接受不了,認為腥味太重,因此,羅非魚在中國市場前景並不是很好,但是養殖業的人卻發現了羅非魚的出口前景。

日本是中國的鄰國,也是非常愛吃魚的一個民族,日本是一個島國,平時吃海魚比較多,海魚的腥味一般都比較重,所以日本人對腥味的接受程度比較高,再加上日本對魚的烹飪手法也比較多,因此羅非魚出口日本卻大受歡迎。

除了日本外,羅非魚在海外的銷量一直很高,羅非魚被專家認定為是一種十分健康的魚類,很多國外的專家都推薦人們多吃羅非魚,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遠高於普通的魚類,因此它有著有「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在國外的受眾一直非常多,西方國家的人也十分喜歡羅非魚,他們其實對於魚味道要求不高,但卻不吃多刺的魚,所以羅非魚很符合他們的要求。

而中國人認為的羅非魚很髒,則是一種誤解,羅非魚在野外生存能力比較強,可能會去一些比較髒的地方生活,但是在養殖場的羅非魚,都是正規飼養,並不會出現衛生有問題的情況,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羅非魚泛濫成災?中國人不愛吃卻是美國人的最愛,靠出口大賺一筆
    羅非魚引進中國多年,中國人卻不愛吃羅非魚的原產地是非洲,它卻有著非常高的商業價值,因此被各個國家所引進,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好養殖,產量還高,味道也十分不錯,肉質鮮美,刺也非常少,蛋白質含量也高,因此在很多地區都非常受歡迎,有著「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
  • 羅非魚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為什麼吃貨們沒有將它們吃滅絕?
    經常會在網絡上聽到:「任何能吃的生物在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吃貨在入侵生物面前根本無能為力。就連以吃貨自稱的中國人,也面臨著入侵生物的泛濫成災的現狀。由於羅非魚生長周期短,只需要養殖6個月就可以上市,而且生長所需的能量較少,養殖10條左右羅非魚的能量才能養殖一條鮭魚,因此羅非魚非常適宜在發展中國家推廣,解決當地的蛋白質攝入不足的問題。羅非魚雖然在我國泛濫成災,但是我國吃貨們對此並不感興趣。首先是因為我國有食用四大家魚的歷史,羅非魚口感和其他魚類不同,使得難以處理。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提到羅非魚,很多喜歡垂釣的人應該恨得牙痒痒,在南方大小河流進行野釣時,十有八九都是這種魚。雖然羅非魚咬鉤能夠讓垂釣者享受到釣魚的快樂,但是野生羅非魚品質較低,大小不一,市場售價較低,再加上我國並不喜歡食用羅非魚,因此釣上來的魚只能喂喂小動物。
  • 我國最成功的入侵物種,反向出口給歐美,簡直就是「聚寶盆」
    我國最成功的入侵物種但是在我國卻有一種非常成功的入侵物種,它打破了無數的偏見,最後成功的出口給歐美國家,還每年為我國創造極其誘人的經濟價值,這個入侵物種就是——羅非魚。但是羅非魚在剛進入中國的的時候是最具入侵性的物種之一,泛濫成災的羅非魚破壞著當地的生態環境,當時在中國也很少有人吃羅非魚,因為當時大家都對它很有偏見,認為它是來自非洲的「垃圾魚」,還在它身上貼上一種廉價、低端的標籤所以在國內基本上賣不動這些羅非魚。
  • 國人口中的「垃圾魚」,有些地方泛濫成災,卻大量出口歐美,為啥
    後來了解到,由於其外形和生態習性,很像我們熟悉的鯽魚,所以在傳入我國的時候,有了非洲鯽魚的稱呼。而實際上它屬於慈鯛科,並非非鯉科,在分類學上和鯽魚相差甚遠。,有些羅非魚就借水逃逸到野外水域。眾所周知,歐美一些地區,亞洲鯉魚泛濫成災,當地人都不食用這類淡水魚,而羅非魚卻成為歐美人食用不多的淡水魚之一。
  • 中國吃貨所喜愛的羅非魚,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我國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國和加工出口國,2015 年產量達到178 萬噸,凍羅非魚出口量達到按道理來說,羅非魚在中國應該活不過童年,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羅非魚是一種入侵物種,在野外已經泛濫成災。
  • 南方河流屢現太陽魚,形似羅非魚但更兇猛,現令日本人慾哭無淚!
    甭管人為還是意外,很多外來物種在沒有天敵抑制的情況下,都對各國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曾引入北美洲的一種淡水魚「太陽魚」,近年來在我國多地水域有出現泛濫的跡象,它們不僅與本土魚類爭奪棲息地,還會吞食本土魚類的魚卵和幼魚,嚴重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咱們先說兩個事情啊,其一「羅非魚」並不是一個類似「草魚」、「鯽魚」這樣的準確描述,而是麗鯛科的麗鯛屬Oreochromis和非洲鯽魚屬Tilapia等多種被引入國內養殖魚類的一個統稱。其二提問的這個邏輯關係有點不通順,一種魚是不是被列為入侵物種,跟吃貨們吃不吃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啊,入侵物種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
  • 美國牛蛙入侵德國,在德國泛濫成災,中國吃貨:趕緊出口到中國
    美國牛蛙入侵德國,在德國泛濫成災,中國吃貨:趕緊出口到中國,想必大家都知道前些年國外物種泛濫成災的新聞時常有看到,而且很多外國朋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最後還只能是出口到中國讓中國吃貨來解決。最讓小優覺得佩服的是,不管是什麼入侵物種只要到了中國大廚的手中就會成為了盤中餐,而且還深受到中國吃貨的喜歡。像這種在美國泛濫成災的牛蛙,前段時間還「跑到」德國去了,牛蛙同樣在德國泛濫成災了。這樣的問題讓不少德國人民都非常的犯愁,德國朋友又不敢吃牛蛙。
  • 這生物在日本多到泛濫成災沒人吃,到了中國廚師手上卻變成了美味
    其實很多國家都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這兩年日本也遭受了野生生物的入侵,這種野生生物放在中國也很常見,但是中國人的眼裡不是災難,而是鮮美的美食,這個野生生物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黃鱔。在廚藝精湛的中國人眼裡,這就是營養價值非常豐盛的美食,奈何在日本大廚卻拿這些泛濫成災的黃鱔沒有辦法。
  • 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 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連吃貨都拿它沒辦法
    中國吃貨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沒有他們不敢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像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讓外國人困擾不已,但是當小龍蝦到了中國後,就被吃貨們三下五除二給解決掉了,完全解決了外國人的難題。但是這一次,中國吃貨也遇到了難題,國外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吃貨們已經拿它沒有辦法了。
  • 日本又一動物泛濫成災,不能吃不能殺達千萬隻,國人:養都來不及
    不同的國家口味上是存在比較大差異的,所以就會造成同一種生物,可能在不同的國家裡,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發展際遇,通常來說來到我國的生物,基本上都算是走了地獄級別難度的道路,也算是比較倒黴的吧。
  • 10大外來物種「入侵我國」,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
    」,如今被吃到靠人工養殖,你最愛吃哪些?,被中國廚師做成了各種美食,為了彌補市場需求,只能靠人工養殖來彌補。在我國小龍蝦因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類大,肉也相對較多,及肉質鮮美之原因,而被製成多種美食,都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人工養殖的小龍蝦價格都不菲。4、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
  • 原產北美觀賞魚,因「善意之舉」泛濫成災,或將成為下一種羅非魚
    這些年國內總是會出現很多外來物種,它們大多數都被咱們搬上餐桌,並且成為了經濟物種。在全球化的發展之下,很多物種流通也成了一個十分常見的事情,雖然國外很多物種都會成為當地最為煩惱的事情,可是在中國,那些物種只好依靠人工養殖,才能保證數量。
  • 這5種失敗的外來入侵物種,只有最後一種中國人不敢吃
    說到外來入侵物種,美國人非常厭倦鯉魚,我們的鯉魚到了美國,簡直是瘋長,而一般外來物種在本地都沒有天敵,所以這些鯉魚讓美國人很是頭疼。而在愛爾蘭,龍蝦入侵簡直是他們的噩夢,他們也不吃,因而,經常在馬路上,都是一片一片的龍蝦「浪潮」。
  • 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
    導讀: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對於外來物種的防範,一直以來都是要嚴加防範的,來往物種入侵對於當地的資源環境
  • 中國人不敢吃的「垃圾魚」,卻被越南人做成燒烤,一次抓5斤
    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所以來到中國的入侵物種不算少,小龍蝦,牛蛙等等都是入侵物種,在澳洲泛濫成災的野兔,在丹麥泛濫的生蠔,都讓中國吃貨羨慕不已,如果在中國出現,可以吃到它們靠養殖為生。不過中國吃貨也不是都能發揮作用的,中國這麼多入侵物種當中,有一個「刺頭」,被中國人當成是垃圾魚,它可怕的外表,和難以下咽的味道,都讓中國吃貨接受不了,直呼這不是給人吃的東西,但在越南。
  • 在日本泛濫成災後,太陽魚「遊」進我國並迅速繁殖,專家:莫慌
    小時候在課本中就學到,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沒有天敵的存在,在短時間內就會快速繁殖擴散,甚至造成生物災難。先前在日本泛濫的太陽魚就入侵到我國的四川省了,那麼我國也會步日本的後塵,出現太陽魚泛濫成災的局面嗎?太陽魚在日本泛濫成災全球很多國家都出現過物種入侵的事件,太陽魚原產於北美地區
  • 在日本泛濫成災後,太陽魚「遊」進我國四川迅速繁殖,專家:莫慌
    引言在如今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很多國家的交流和溝通都非常密切,這在國際交往頻繁互利互助的同時,也增加了物種入侵的風險。小時候在課本中就學到,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沒有天敵的存在,在短時間內就會快速繁殖擴散,甚至造成生物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