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2020-12-05 謙謙談歷史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相信大家對於澳大利亞是再熟悉不過,典型的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並且自己單獨在一個大洲,佔據很多的天時地利,澳大利亞不但領土大,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位居世界首位。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遠銷海外,受到了很多國家的歡迎,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除了大量的礦產資源以外,還擁有大量的動植物資源,在最初的時候澳大利亞是和其它大洲連在一起的,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澳大利亞與大陸分開成為了單獨的大洲,有效地避免了大量的肉食動物的侵入,而且氣候也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多古老的動物在澳大利亞都可以看到,其中最多的當屬袋類動物。

袋類動物的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白堊紀晚期和第三紀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在全球各地大量的分布,但是隨著大型肉食動物的誕生,一些生存能力比較弱的袋類動物漸漸的被大型肉食動物捕食,一度到達了瀕臨滅絕的邊緣。而澳大利亞因為與其它大陸分開,袋類動物得以保存了下來,再加上沒有天敵的威脅,在澳大利亞開始泛濫成災,其中,最為出名的袋鼠更是讓澳大利亞既愛又恨。

澳大利亞的袋鼠數量遠超他們的人口數量,因為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它的圖像更是被應有於多個行業,澳大利亞人對袋鼠已經有了深深的感情,如果採取暴力的手段去幹預的話,當地人也是於心不忍的,但是讓袋鼠泛濫成災也會影響澳大利亞的發展,每年治理袋鼠的泛濫就要花費一筆巨款,為了不傷害人們和袋鼠之間的感情,澳大利亞便把袋鼠肉像礦產資源一樣用來出口。

袋鼠肉早在英國殖民澳大利亞的時候就已經被當作了食物,因為當時的澳大利亞食物比較短缺,殖民者為了補充足夠的蛋白質,不得不吃袋鼠肉為生,後來隨著食物越來越足,人們才漸漸拋棄了袋鼠肉,一直到1993年的時候,袋鼠數量過多澳大利亞政府才鼓勵人們去吃袋鼠肉。

不過,澳大利亞本地人是不喜歡吃袋鼠肉的,更多的是用來出口,但是世界的人們對於袋鼠肉非常的陌生,之間並沒有接觸過,澳大利亞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袋鼠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宣傳,最終把袋鼠肉出口到了歐洲等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僅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客觀的利潤,還讓袋鼠的數量減少了,不過,讓澳大利亞失望的是始終都沒有打開中國的市場,因為中國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如果打開的話要遠比歐美國家的利潤大,但是中國人始終不喜歡吃袋鼠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答案非常簡單,只能說明袋鼠肉不好吃,事實也確實如此,袋鼠肉不僅粗糙、吃起來也口感也非常差、味道發酸並且腥味也非常的大,這對於挑剔的中國人來說顯然不會愛上的,而歐美國家則不一樣,因為當年殖民澳大利亞的時候他們已經認為袋鼠肉是美味了,所以按照他們的方法去製作仍然深受歡迎。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人想不明白,袋鼠肉出口六十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這讓澳大利亞當局非常頭疼,為了治理它們,當地政府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費用。為了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食用和出口袋鼠肉無疑是一勞永逸兩全其美的辦法。經過澳大利亞當局多番努力和推銷,終於將袋鼠肉成功出口英、美等六十多個國家,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在出口的這些國家之中,驚奇地發現沒卻有中國,這讓澳大利亞有些想不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如此牴觸袋鼠肉。
  • 澳大利亞政府新做出的重大決定,讓中國人和印度人都鬱悶了……
    然而,澳大利亞政府這兩天突然做出的一個決定,卻把印度和咱們中國那些希望移民澳大利亞的人,都驚呆了……事情是這樣的,澳大利亞由於以前非常短缺技術工人,比如廚師啊、泥瓦匠啊、IT民工什麼的,於是他們國家便設置了一個代號為「457」的籤證,目的是為了吸引外國的這類技術工人來澳大利亞工作,並允許他們通過僱主的擔保移民澳大利亞。
  • 袋鼠肉好吃嗎?中國吃貨旅遊目的地澳大利亞
    美味盤中餐:袋鼠肉  目的地:澳大利亞  眾所周知,袋鼠是澳大利亞最具標誌性的動物之一。但據外媒此前報導,澳大利亞正計劃在今年毀滅超過100萬隻袋鼠,以保護瀕危的草地和野生生態。去年,澳大利亞政府曾來華推廣袋鼠肉,據澳大利亞水利與農業部部長助理安·麥克唐納博士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華人餐館裡都可以吃到袋鼠做的菜。其中一位著名的華人廚師,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製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飪方法。  遊玩推薦:澳大利亞國土遼闊,風光旖旎。
  • 中國人不愛吃卻是美國人的最愛,靠出口大賺一筆
    羅非魚引進中國多年,中國人卻不愛吃羅非魚的原產地是非洲,它卻有著非常高的商業價值,因此被各個國家所引進,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好養殖,產量還高,味道也十分不錯,肉質鮮美,刺也非常少,蛋白質含量也高,因此在很多地區都非常受歡迎,有著「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
  • 澳大利亞專家喊你去吃「袋鼠肉」,因為數量太多啦!
    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於是澳大利亞一些生態學家和飽受"袋鼠患"的人,呼籲大家多吃點袋鼠肉,並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較為健康。但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一部分當地人還是很抗拒吃袋鼠的。
  • 澳洲「袋鼠肉」有了英文雅稱
    多年來,「袋鼠肉」的直白稱謂委實嚇跑了一些敏感的用餐者。為此,在袋鼠的故鄉澳大利亞,有美食雜誌專門舉辦袋鼠肉徵名大賽。20日,袋鼠肉終得英文雅稱「澳大勒斯」(Australus)。徵名過程中,大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41個國家的2700多個提名,各種名字五花八門,有從英文「袋鼠」(Kangaroo)演變的「Kangaly」,有從袋鼠本身聯想到的「jumpmeat」(跳肉),甚至還有人提議叫「MOM」(媽媽),即「meatofmarsupials」(有袋動物的肉)的簡稱。
  • 澳大利亞人口有2000萬 袋鼠已經有5000萬隻
    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  一些澳大利亞民眾和生態學家呼籲,為了逆轉這一局面,澳大利亞本國人應考慮多吃袋鼠肉。  其實,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澳大利亞土著在過去就經常食用袋鼠肉,他們尤其喜歡美味的烤袋鼠尾巴。
  • 袋鼠肉年底有望上國人餐桌 袋鼠尾巴一根1000多元
    淘寶網上可以買到袋鼠肉(網絡截圖)   本報訊(記者 陸純)商務部駐雪梨總領館經商室近日援引當地報導稱,澳大利亞袋鼠肉有望最早今年年底走上中國餐桌,相關出口事宜都已通過審核,只是拿到全部諸如健康證明等文件還需要花些時間。
  • 澳大利亞奇葩的飲食文化:連國寶都當成食物,還有啥事做不出來?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且最近還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更多人對澳大利亞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事實上在以前還是很多人喜歡去到澳洲旅遊的,只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去澳洲了,一方面是很多人發現澳洲的景色說不上多好看,再加上這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實在有點奇葩。
  • 羅非魚在我國泛濫成災,中國人卻都不吃,只能出口到日本了
    羅非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在野外的一些流域甚至出現了泛濫成災的情況,但是中國人卻不太愛吃這種魚,很多人認為它有一種土腥味,不如本土魚好吃,因此羅非魚在中國的銷量並不是特別好,這也是它能在野外地區泛濫成災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羅非魚養殖業依舊進如火如荼。
  • 澳大利亞袋鼠向中國吃貨們發出邀請:肉很嫩哦~
    一些澳洲民眾和學者呼籲:澳大利亞本國人應考慮多吃袋鼠肉。其實,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澳大利亞土著在過去就經常食用袋鼠肉,他們尤其喜歡美味的烤袋鼠尾巴。雖然袋鼠肉會作為食品出售,不過有95%都會出口至海外。非常喜歡食袋鼠肉排的人介紹:袋鼠肉很嫩,香味獨特。
  • 澳大利亞出口遇阻,中國人春節可能不買澳洲龍蝦,愁壞當地漁民
    不得不說,澳大利亞就是一個典型,靠老天爺賞飯吃的國家,這個國家的資源特別豐富,農牧業資源有小麥、有羊毛、有牛肉和眾多的乳製品,而礦產資源也有鐵礦石、煤炭、黃金和鋁土礦,但很少人知道的是,澳大利亞其實海洋資源也特別豐富,地處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在太平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間,大陸四面環水,約有2萬千米的海岸線,東北部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南部則是無人踏足的南極海域,這樣獨一無二的海洋資源全球少見
  • 澳大利亞的皇帝蟹肉質非常的肥美
    剛好前幾年去了澳大利亞,品嘗了許多澳大利亞的美食。澳大利亞的飲食特色還是比較不錯的,融合了多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美食特色。1.袋鼠肉澳大利亞的袋鼠聞名於全世界,很多地區還是能吃到的,單純的吃袋鼠肉有些酸,但口感和牛肉差不多,烤袋鼠肉是當地一絕,有機會親們一定要嘗試下。
  • 美國網友: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澳大利亞網友: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在西方有很多國家認為佛教就是中國的宗教,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怎麼信佛,不過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國家文化,民族以及家族,所以很多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比如在美國論壇上,一位外國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問題:中俄為什麼不相信上帝?
  • 澳洲寵糧揭秘,袋鼠肉究竟是一種什麼肉?
    不管你是澳洲黑鷹的老粉還是萌新一定都對「袋鼠肉」不陌生,看著自家狗子吃得有滋有味,鏟屎官的腦袋裡是不是有很多問號?袋鼠肉到底是什麼味道?吃起來香麼?袋鼠肌肉那麼多,口感會不會太柴?要不要偷一口狗子的糧嘗試一下?而身為澳大利亞「國寶」袋鼠竟「淪落」為狗糧,這到底是道德的扭曲,還是人性的淪喪???
  • 澳洲這個「王后城」,人氣超過雪梨和墨爾本,特色美食是袋鼠肉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城市。它的名字由來是英國人——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阿德萊德王后。之前寫過的墨爾本,紐約都是英國貴族的名字,阿德萊德就是個「王后城」。港真,這名字放中國,大概就得翻譯成——皇后娘娘城,英語的音譯倒是不太能讓人看出來內涵。不過既然英國人建立了這座城市,命名也是理所當然。
  • 澳大利亞:請中國人民吃袋鼠肉,中國網友:5000萬隻袋鼠不夠吃!
    作為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那是妥妥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乘專機住豪宅,吃特供,這就是我們熊貓在國外的待遇,同樣是國寶,有的國家的國寶可是混的有點慘,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袋鼠了袋鼠作為國寶不但沒有特供吃,還要被端上餐桌,原因就是袋鼠的數量是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經泛濫成災了,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澳大利亞袋鼠數量即將超過5000
  • 澳大利亞袋鼠數量達人口三倍 今年擬獵殺520萬隻
    提到袋鼠,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袋鼠以其物種的獨特性,不僅登上了澳大利亞國徽,長久以來,它還受到當地人和來自全球各地旅遊者們的喜愛。日前有報導說,澳大利亞今年允許獵殺至少520萬隻袋鼠。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袋鼠產業」每年又給澳大利亞帶來怎樣的利潤?本網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澳大利亞記者陳曦,介紹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