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的!澳大利亞專家喊你去吃「袋鼠肉」,因為數量太多啦!

2020-11-25 每日經濟新聞

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於是澳大利亞一些生態學家和飽受"袋鼠患"的人,呼籲大家多吃點袋鼠肉,並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較為健康。但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一部分當地人還是很抗拒吃袋鼠的。

一直以來,袋鼠在澳洲廣袤的草原和叢林裡生生不息地繁衍,早已成為了澳大利亞獨有的國家象徵。

然而,據BBC新聞9月11日報導,由於野生袋鼠的數量越來越多,影響到環境可持續發展,澳大利亞一些土地持有人及生態學家呼籲,為了保護澳大利業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應該考慮多吃袋鼠!

聽到這個消息,相信大部分吃瓜群眾的內心是有點懵的——袋鼠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嫌棄它們數量太多?甚至想出「吃」的辦法!

沒錯,把堪稱「國寶」的袋鼠當作食物吃掉這件事,在我們看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袋鼠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溫順可愛,聽話地在遊客懷裡來個親密接觸,還可以閃著溼漉漉的眼睛賣萌。

然而在現實中,袋鼠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受到澳洲人民待見,因為他們見到的袋鼠大多是這樣的——一隻成年袋鼠身高可達2.6米,體重能重達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動奔跑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裡以上。袋鼠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不僅能起到平衡作用,還是進攻和防衛時的重要武器。可以說,袋鼠是打架屆的扛把子,甚至能夠打敗棕熊。

曾經有一段視頻在網上大熱——一隻強壯的袋鼠攻擊一隻獵犬,而狗的主人為了救回愛犬,不惜使出搏擊術,一拳打向袋鼠的腦袋!

2013年春天,澳大利亞曾發生過令人哭笑不得的襲擊事件。坎培拉市的市政服務部部長在晨跑時,遭遇了一隻正在吃草的袋鼠。袋鼠二話沒說,就把部長打翻在地,然後一頓猛揍。部長被打得腿部多處淤青,全身都是抓傷。有人質疑說是人幹的,部長卻十分肯定,「沒錯,那是一隻袋鼠。」

僅僅是過強的攻擊性還並不至於使袋鼠惹人討厭。更重要的原因是——澳大利亞的袋鼠實在是太多了!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大利亞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時還只有2700萬。「物以稀為貴」的新鮮感漸漸喪失,被袋鼠支配的恐懼則日益增長。身為群居動物的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在人類住宅區出沒,甚至幹擾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分析指出,袋鼠數量激增,與當地雨量增多導致食物產量同步增長有關。

因此,為了控制袋鼠的數量,澳大利亞人民可謂是操碎了心!想了各種辦法。

鼓勵公民限額捕殺

據報導,澳大利亞政府為了控制袋鼠的數量,曾鼓勵公民限額捕殺袋鼠。

澳大利亞有嚴格執行的人道屠宰動物政策,每個省份均需根據不同物種發展的可持續性,制定嚴格的商業狩獵限額。捕殺者獲得了澳大利亞法律的批准,不僅可以捕殺雄袋鼠,還可以捕殺懷有幼崽的母袋鼠及袋鼠幼崽,因此,每年大約80萬隻袋鼠幼崽死於商業性的袋鼠捕殺。

然而,由於市場需求不大、利潤不高,大部份省份發出的狩獵許可數目均未達到上限。

給袋鼠服用避孕藥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出過一些劍走偏鋒的「奇招」。

2006年,坎培拉政府推出了一項通過讓袋鼠服用避孕藥來控制種群數量的計劃:他們把口服避孕藥丸撒在草地上,袋鼠覓食時就會將草和藥丸一併服下。

2013年,墨爾本大學的米歇爾•威爾森(Michelle Wilson)主導了一項在袋鼠身上開展的迄今最大規模的現實世界激素植入試驗,將一種女性使用的避孕劑——左炔諾孕酮植入劑嵌入一群雌性袋鼠的肩胛骨下面。這些袋鼠佔到生活在維多利亞州西部平原一個200公頃區域內的雌性袋鼠的四分之三。

後續研究發現,在被植入避孕劑的75隻袋鼠中,僅有1隻在這之後懷孕。同時,該地區袋鼠種群2013年繁殖率僅是2012年的三分之一。

但是,由於這項技術過於昂貴,因此無法實現大規模推廣。

鼓勵吃袋鼠

以上方案均未能見效,袋鼠的數量又在譁譁猛增,澳洲生態學家們終於坐不住了:「請你們放開吃吧!!再不吃,咱們的袋鼠就要泛濫成災了啊!」

因為袋鼠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當地人一直頗為抗拒進食袋鼠肉。對於「多吃袋鼠肉的」呼籲,澳大利亞網友的意見分成了兩派。

有人認為:控制袋鼠的數量不能靠吃,而應該靠引進它們的天敵。如果政府也支持這種行為,人類會變得非常殘忍的。也許袋鼠像袋狼(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在政府獎勵制度下被大肆屠殺而滅絕的動物)一樣滅絕的日子就要來了。

但也有人認為,一些訪澳遊客喜歡嘗試澳大利亞特有肉類,袋鼠可成為鴯鶓(一種大型鳥類)及鱷魚以外的又一款新奇菜式。這位生活在墨爾本的網友就對捕食袋鼠持積極態度:「袋鼠肉排早就在墨爾本的一些高檔餐廳出售了,而且一點兒也不便宜!無論人們怎麼想,這個建議都是很有意義的。」

提倡食用袋鼠肉的一方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而且比養殖動物生產更少甲烷,因此十分健康。

阿德萊德大學教授柏頓(David Paton)表示,社會應該支持「袋鼠清理計劃」以控制袋鼠數量,保護澳大利亞其他地區的生態環境,否則該國的生物多樣性將大大減少。「數量過多並不是袋鼠的錯,可能是因為我們過於抗拒向它們動手。我們要採用人道的手段控制其數量,也要好好想想如何『善用』這些被獵殺的袋鼠。」

而從小幸福地生活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中的中國網友在聽到這一消息後,紛紛表示:

@大明湖畔的雙馬尾:袋鼠肉燉粉條應該不錯

@無知少女陳小花:唯一把國徽上的動物當狗糧的國家

@網際網路吐槽大師:這個全是瘦肉,考慮一下風乾

@我在三樓風好大:蒸、烹、煮、燒、燉、燜、熬、炒,沒有中國人做不好的菜

看完後是不是有一種立即飛去澳洲,為民「除害」的衝動?

來源:中國日報(CHINADAILYWX)綜合BBC新聞、中國新聞網、鳳凰網等。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請中國人民吃袋鼠肉,中國網友:5000萬隻袋鼠不夠吃!
    作為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那是妥妥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乘專機住豪宅,吃特供,這就是我們熊貓在國外的待遇,同樣是國寶,有的國家的國寶可是混的有點慘,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袋鼠了袋鼠作為國寶不但沒有特供吃,還要被端上餐桌,原因就是袋鼠的數量是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經泛濫成災了,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澳大利亞袋鼠數量即將超過5000
  • 袋鼠數量突破4500萬 澳洲呼籲民眾多吃袋鼠肉
    在全球倡導保護野生動物,少吃肉食來保護環境的同時,澳洲卻鼓勵人們捕殺袋鼠,呼籲大家多吃袋鼠肉,只因為澳洲的袋鼠實在太多了,已經泛濫成災。據說袋鼠肉營養豐富,低脂肪、低膽固醇、蛋白質比兔肉還豐富,口感和牛肉有點相似,羶味很重。好這一口的澳洲人真是有福了。
  • 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 這可能是混得最差的國寶了!澳大利亞袋鼠向中國吃貨們發出邀請:肉很嫩哦~
    環境生態學專家介紹,在塔斯馬尼亞虎滅絕後,澳洲野狗也瀕臨滅絕,袋鼠幾乎處於無天敵的狀態。由於數量太多,袋鼠對道路交通安全也構成了威脅。目前,袋鼠是對澳大利亞司機威脅最大的動物,早在十年前,與動物有關的車禍當中,70%都是由袋鼠引起的。
  • 袋鼠肉好吃嗎?中國吃貨旅遊目的地澳大利亞
    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堅持認為,這個捕殺數量是合適的,死去的袋鼠並不會被浪費。去年,澳大利亞政府曾來華推廣袋鼠肉,據澳大利亞水利與農業部部長助理安·麥克唐納博士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華人餐館裡都可以吃到袋鼠做的菜。其中一位著名的華人廚師,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製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飪方法。  遊玩推薦:澳大利亞國土遼闊,風光旖旎。
  • 澳大利亞「國寶」泛濫成災:袋鼠數量已是澳人口兩倍!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西媒稱,袋鼠在澳大利亞已經泛濫成災,目前這一「國寶」的數量已經是澳大利亞人口的兩倍。因此,澳政府呼籲多多捕獵袋鼠,將它們的皮肉利用起來。不過,由於當地人對於吃袋鼠肉一直頗為抗拒,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 去澳大利亞旅遊,吃袋鼠肉很爽啊
    去澳大利亞旅遊,吃袋鼠肉很爽啊澳大利亞是一個孤獨的過度,遠離其他大陸大洲,讓這裡的動植物和文化都自成一派。而且由於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這裡簡直是小動物的天堂。袋鼠說是澳大利亞的代表,但是居然可以搬上餐桌,想想國內國寶的地位。這差距太懸殊了。國慶節,我去澳大利亞玩了,很開心。
  • 你知道在澳大利亞,袋鼠是能吃的嗎?——南澳大利亞之旅(下)
    上期給大家介紹了為什麼要去澳大利亞旅遊的原因和部分景點介紹,本篇繼續介紹剩餘的特色景點!4. 夜空美得令人難以置信日落之後,澳大利亞的夜空會讓你更加驚奇。你能想像在寧靜的環境中凝視星星,月光將天空的美麗放大嗎?這就是你在澳大利亞露營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看到這麼多星星。這一點很難解釋,所以就讓照片和你自己的經歷來解釋吧。
  • 澳洲寵糧揭秘,袋鼠肉究竟是一種什麼肉?
    不管你是澳洲黑鷹的老粉還是萌新一定都對「袋鼠肉」不陌生,看著自家狗子吃得有滋有味,鏟屎官的腦袋裡是不是有很多問號?袋鼠肉到底是什麼味道?吃起來香麼?袋鼠肌肉那麼多,口感會不會太柴?要不要偷一口狗子的糧嘗試一下?而身為澳大利亞「國寶」袋鼠竟「淪落」為狗糧,這到底是道德的扭曲,還是人性的淪喪???
  • 澳大利亞人口有2000萬 袋鼠已經有5000萬隻
    新南威爾斯內陸布羅肯希爾附近的農民加裡·漢尼根說,該地區的袋鼠數量正在激增。「它們吃掉了所有的草類植物,草類甚至被連根拔起,連圍欄沿線都受到侵蝕。」  「東部灰袋鼠非常可愛,也是生態系統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量的袋鼠正在毀滅生態系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環境生態學專家大衛·林登邁爾教授說,袋鼠幾乎處於無天敵的狀態。
  • 澳大利亞奇葩的飲食文化:連國寶都當成食物,還有啥事做不出來?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且最近還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更多人對澳大利亞的看法發生了改變,事實上在以前還是很多人喜歡去到澳洲旅遊的,只不過現在越來越多人不願意去澳洲了,一方面是很多人發現澳洲的景色說不上多好看,再加上這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實在有點奇葩。
  • 澳大利亞袋鼠數量達人口三倍 今年擬獵殺520萬隻
    提到袋鼠,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袋鼠以其物種的獨特性,不僅登上了澳大利亞國徽,長久以來,它還受到當地人和來自全球各地旅遊者們的喜愛。日前有報導說,澳大利亞今年允許獵殺至少520萬隻袋鼠。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袋鼠產業」每年又給澳大利亞帶來怎樣的利潤?本網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澳大利亞記者陳曦,介紹相關情況。
  • 袋鼠肉將上中國餐桌 吃「鼠」應人性化可持續
    鄭佳文:我聽說在澳大利亞,很多人不喜歡吃袋鼠肉。袋鼠是澳大利亞國寶,就像我們國家的熊貓一樣,很多澳大利亞人不忍心吃。有項調查顯示,澳大利亞有將近1/5的人基於道德原因不吃袋鼠肉。這也可能是他們將袋鼠肉推廣到其他國家的原因。  蔣林:除此之外,出口的一部分動力也來自袋鼠超強的繁殖能力。
  • 澳大利亞人想不明白,袋鼠肉出口六十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這讓澳大利亞當局非常頭疼,為了治理它們,當地政府每年都要支付大量的費用。為了節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食用和出口袋鼠肉無疑是一勞永逸兩全其美的辦法。經過澳大利亞當局多番努力和推銷,終於將袋鼠肉成功出口英、美等六十多個國家,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在出口的這些國家之中,驚奇地發現沒卻有中國,這讓澳大利亞有些想不通。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如此牴觸袋鼠肉。
  • 你有給貓貓吃過袋鼠肉的fussy cat貓糧嗎?
    我跟我的朋友們給貓吃的都是fussy cat貓糧。一款來自澳大利亞的貓糧,澳洲大家都知道,袋鼠是很常見的,而這款貓糧的主食材就是袋鼠肉,袋鼠肉算是貓糧裡比較特別的食材,剛開始我還擔心我們家貓不愛吃這種口味,但沒想到的是, 它一點都沒挑食,從我們家貓的表現來看,這款貓糧的口感應該是非常不錯的。
  • 澳大利亞的皇帝蟹肉質非常的肥美
    大家好,我是嘴大吃四海,帶你領略美食的誘惑。剛好前幾年去了澳大利亞,品嘗了許多澳大利亞的美食。澳大利亞的飲食特色還是比較不錯的,融合了多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美食特色。1.袋鼠肉澳大利亞的袋鼠聞名於全世界,很多地區還是能吃到的,單純的吃袋鼠肉有些酸,但口感和牛肉差不多,烤袋鼠肉是當地一絕,有機會親們一定要嘗試下。
  • 澳大利亞袋鼠泛濫達到5千萬隻,已無法遏制其增長
    據澳大利亞ABC電視臺9月29日報導,眾所周知,袋鼠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的標誌性象徵,到澳大利亞旅遊的遊客在路上就能看到可愛的袋鼠們,但與此同時,袋鼠的大量繁殖也引起了當地農民的抱怨,他們說袋鼠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
  • 澳洲這個「王后城」,人氣超過雪梨和墨爾本,特色美食是袋鼠肉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城市。它的名字由來是英國人——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阿德萊德王后。之前寫過的墨爾本,紐約都是英國貴族的名字,阿德萊德就是個「王后城」。港真,這名字放中國,大概就得翻譯成——皇后娘娘城,英語的音譯倒是不太能讓人看出來內涵。不過既然英國人建立了這座城市,命名也是理所當然。
  • 澳洲控制袋鼠數量,蛋蛋被做成紀念品,遊客:難以下手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動物, 生活在四川、甘肅等地,是一個憨態可掬的大型猛獸,不過因為大熊貓的數量在野外十分稀少,因此我們成立了自然培育中心,就是為了保護這個物種,讓它繼續延續下去,畢竟這東西真的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