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於是澳大利亞一些生態學家和飽受"袋鼠患"的人,呼籲大家多吃點袋鼠肉,並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較為健康。但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一部分當地人還是很抗拒吃袋鼠的。
一直以來,袋鼠在澳洲廣袤的草原和叢林裡生生不息地繁衍,早已成為了澳大利亞獨有的國家象徵。
然而,據BBC新聞9月11日報導,由於野生袋鼠的數量越來越多,影響到環境可持續發展,澳大利亞一些土地持有人及生態學家呼籲,為了保護澳大利業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應該考慮多吃袋鼠!
聽到這個消息,相信大部分吃瓜群眾的內心是有點懵的——袋鼠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嫌棄它們數量太多?甚至想出「吃」的辦法!
沒錯,把堪稱「國寶」的袋鼠當作食物吃掉這件事,在我們看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袋鼠的樣子應該是這樣的——溫順可愛,聽話地在遊客懷裡來個親密接觸,還可以閃著溼漉漉的眼睛賣萌。
然而在現實中,袋鼠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那樣受到澳洲人民待見,因為他們見到的袋鼠大多是這樣的——一隻成年袋鼠身高可達2.6米,體重能重達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動奔跑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裡以上。袋鼠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不僅能起到平衡作用,還是進攻和防衛時的重要武器。可以說,袋鼠是打架屆的扛把子,甚至能夠打敗棕熊。
曾經有一段視頻在網上大熱——一隻強壯的袋鼠攻擊一隻獵犬,而狗的主人為了救回愛犬,不惜使出搏擊術,一拳打向袋鼠的腦袋!
2013年春天,澳大利亞曾發生過令人哭笑不得的襲擊事件。坎培拉市的市政服務部部長在晨跑時,遭遇了一隻正在吃草的袋鼠。袋鼠二話沒說,就把部長打翻在地,然後一頓猛揍。部長被打得腿部多處淤青,全身都是抓傷。有人質疑說是人幹的,部長卻十分肯定,「沒錯,那是一隻袋鼠。」
僅僅是過強的攻擊性還並不至於使袋鼠惹人討厭。更重要的原因是——澳大利亞的袋鼠實在是太多了!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大利亞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時還只有2700萬。「物以稀為貴」的新鮮感漸漸喪失,被袋鼠支配的恐懼則日益增長。身為群居動物的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在人類住宅區出沒,甚至幹擾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分析指出,袋鼠數量激增,與當地雨量增多導致食物產量同步增長有關。
因此,為了控制袋鼠的數量,澳大利亞人民可謂是操碎了心!想了各種辦法。
據報導,澳大利亞政府為了控制袋鼠的數量,曾鼓勵公民限額捕殺袋鼠。
澳大利亞有嚴格執行的人道屠宰動物政策,每個省份均需根據不同物種發展的可持續性,制定嚴格的商業狩獵限額。捕殺者獲得了澳大利亞法律的批准,不僅可以捕殺雄袋鼠,還可以捕殺懷有幼崽的母袋鼠及袋鼠幼崽,因此,每年大約80萬隻袋鼠幼崽死於商業性的袋鼠捕殺。
然而,由於市場需求不大、利潤不高,大部份省份發出的狩獵許可數目均未達到上限。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出過一些劍走偏鋒的「奇招」。
2006年,坎培拉政府推出了一項通過讓袋鼠服用避孕藥來控制種群數量的計劃:他們把口服避孕藥丸撒在草地上,袋鼠覓食時就會將草和藥丸一併服下。
2013年,墨爾本大學的米歇爾•威爾森(Michelle Wilson)主導了一項在袋鼠身上開展的迄今最大規模的現實世界激素植入試驗,將一種女性使用的避孕劑——左炔諾孕酮植入劑嵌入一群雌性袋鼠的肩胛骨下面。這些袋鼠佔到生活在維多利亞州西部平原一個200公頃區域內的雌性袋鼠的四分之三。
後續研究發現,在被植入避孕劑的75隻袋鼠中,僅有1隻在這之後懷孕。同時,該地區袋鼠種群2013年繁殖率僅是2012年的三分之一。
但是,由於這項技術過於昂貴,因此無法實現大規模推廣。
以上方案均未能見效,袋鼠的數量又在譁譁猛增,澳洲生態學家們終於坐不住了:「請你們放開吃吧!!再不吃,咱們的袋鼠就要泛濫成災了啊!」
因為袋鼠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當地人一直頗為抗拒進食袋鼠肉。對於「多吃袋鼠肉的」呼籲,澳大利亞網友的意見分成了兩派。
有人認為:控制袋鼠的數量不能靠吃,而應該靠引進它們的天敵。如果政府也支持這種行為,人類會變得非常殘忍的。也許袋鼠像袋狼(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在政府獎勵制度下被大肆屠殺而滅絕的動物)一樣滅絕的日子就要來了。
但也有人認為,一些訪澳遊客喜歡嘗試澳大利亞特有肉類,袋鼠可成為鴯鶓(一種大型鳥類)及鱷魚以外的又一款新奇菜式。這位生活在墨爾本的網友就對捕食袋鼠持積極態度:「袋鼠肉排早就在墨爾本的一些高檔餐廳出售了,而且一點兒也不便宜!無論人們怎麼想,這個建議都是很有意義的。」
提倡食用袋鼠肉的一方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而且比養殖動物生產更少甲烷,因此十分健康。
阿德萊德大學教授柏頓(David Paton)表示,社會應該支持「袋鼠清理計劃」以控制袋鼠數量,保護澳大利亞其他地區的生態環境,否則該國的生物多樣性將大大減少。「數量過多並不是袋鼠的錯,可能是因為我們過於抗拒向它們動手。我們要採用人道的手段控制其數量,也要好好想想如何『善用』這些被獵殺的袋鼠。」
而從小幸福地生活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文化中的中國網友在聽到這一消息後,紛紛表示:
@大明湖畔的雙馬尾:袋鼠肉燉粉條應該不錯
@無知少女陳小花:唯一把國徽上的動物當狗糧的國家
@網際網路吐槽大師:這個全是瘦肉,考慮一下風乾
@我在三樓風好大:蒸、烹、煮、燒、燉、燜、熬、炒,沒有中國人做不好的菜
看完後是不是有一種立即飛去澳洲,為民「除害」的衝動?
來源:中國日報(CHINADAILYWX)綜合BBC新聞、中國新聞網、鳳凰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