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吃貨所喜愛的羅非魚,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2020-11-24 騰訊網

羅非魚肥大肉厚、質嫩刺少、口感鮮甜,深受全球吃貨的歡迎,以美國為例子,美國是全球美國漁業協會(NFI)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人均羅非魚消費量為1.381磅(1.25斤),羅非魚消費量位列水產品第四位,僅次於對蝦、三文魚和金槍魚。

而羅非魚在遇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料理後更是激發出無比的活力,紅燒羅非、清蒸羅非、水煮羅非......沒有它不能做的,在近兩年,可以說成為了不少中國吃貨的心頭好。

我國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國和加工出口國,2015 年產量達到178 萬噸,凍羅非魚出口量達到 39 萬噸。按道理來說,羅非魚在中國應該活不過童年,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羅非魚是一種入侵物種,在野外已經泛濫成災。

羅非魚如何入侵我國

「羅非魚」原本指的是莫三比克口孵非鯽(Oreochromis mossambicus),鱸形目隆頭魚亞目慈鯛科口孵非鯽屬的一種魚類。莫三比克口孵非鯽老家在非洲贊比西河下遊水域,通常生活在泥底質的溫暖淡水水域,也能生活在河流出海口、甚至近岸沿海的鹹水水域。

現在「羅非魚」一詞已經成了慈鯛科非鯽屬(Tilapia)和口孵非鯽屬(Oreochromis)多種魚類及其雜交後代的泛稱,共有100多種(包括亞種和雜交種),目前,養殖的主要品種為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及其各種組合的雜交後代:福壽魚(尼羅羅非魚與莫三比克羅非魚雜交種)、奧尼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與尼羅羅非魚的雜交種)、吉富羅非魚(八個來源地的尼羅羅非魚親種經家系選育的後代)、紅羅非魚(尼羅羅非魚與莫三比克羅非魚雜交的一個變異品種)。

早在1956年的時候,中國就開始引入羅非魚,因為長得像我們熟悉的鯽魚,所以傳入我國的時候得了個非洲鯽魚的別稱。

然而在養殖過程中,少數魚種從魚塘中開始混入江河湖泊,羅非魚食性雜,水中各種植物和藻類吃嘛嘛香,生長迅速,6個月即達到性成熟。

而且它們對環境適應能力非常強,在水溫變冷時,它們會潛入深水中藏匿起來,水溫轉暖後又迅速回到淺水處覓食,甚至在溶氧較少的水體也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它們產卵周期短,產卵量高達1000多顆。另外,雌魚會將受精卵放在嘴裡完成孵化過程,有效避免了魚卵被天敵吃掉和遭遇環境災害的風險。高產卵量和高存活率,賦予了羅非魚超強的繁殖力和成活率。羅非魚一年能繁殖好幾代,這也讓它們在野外泛濫。

羅非魚以其極強的生命力,遍布華南地區各大水域,野化成常見種,成為華南地區主要入侵魚類之一,珠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譚細暢等通過研究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珠江流域的分布和早期發育形 態,證實尼羅羅非魚種群快速擴張,已對土著魚種構成嚴重威脅,認為羅非魚已經成為珠江水系高危入侵物種。

莫三比克羅非魚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的《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物種》,2014年8月,尼羅羅非魚也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

為什麼不捕撈野生羅非魚

中國市場售賣和出口的羅非魚都是人工養殖的,很多人都認為野生的肯定會比人工養殖更好,但其實許多的蔬菜水果家禽魚,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以及提高肉類的品質,會對其進行人工培育。從而提高它的市場價值。

以香蕉為例子,野生香蕉布滿小孔,它們的籽很大,而且果肉特別硬,不適合食用,經過人類無數代的馴化改良,才有了現在的香蕉。

羅非魚也是這樣,野生羅非魚口味較差,含有腥味,喜歡的人較少。更重要的是,野生羅非魚體型差異非常大,導致野生羅非魚品質不一,因此價格低廉,所以即使是漁民,也不願意捕撈野生羅非魚。

而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利用尼羅羅非魚和奧利亞羅非魚進行雜交,製得90%以上的全雄羅非魚.全雄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養成規格大,抗病力強,易飼養等優點。人工培育的羅非魚個體大、背部肌肉豐滿,肉質好味道鮮嫩且體表沒有寄生蟲。

除此之外,野生羅非魚因為環境適應能力強,許多人認為野生羅非魚都是在臭水溝、化糞池、下水道等區域繁衍,很髒,所以拒絕食用,這也進一步限制了野生羅非魚的市場。

即使野生羅非魚市場廣闊,也不可能通過吃來解決它們泛濫的難題,沒有任何外來入侵物種是可以通過吃來解決的,因為人類吃的速度遠遠比不上它們繁衍的速度,和本土物種不同,外來入侵物種既沒有天敵、繁殖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又強,遠遠不是靠吃貨的筷子可以解決的。

總結

在地球上,從未有任何入侵物種,通過吃的方式被解決掉,包括在中國非常火爆的牛蛙或者羅非魚,我們平常吃的絕大部分食材都是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進入到市場之中的。

相比於人工培育的便利性、經濟性,大部分漁民也不會耗費精力去捕捉野外的羅非魚,再加上羅非魚強大的生命力、繁殖力和毫不講究的生活習性,讓他在中國生態環境中佔據了優勢,得意大量繁殖。

而作為外來物種的羅非魚,對於整個生態也起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本土淡水魚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如何保護我國主要水系魚類資源多樣性及防控羅非魚生態入侵也成為了目前中國的難題。

相關焦點

  • 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連吃貨都拿它沒辦法
    中國吃貨在全球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沒有他們不敢吃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像在國外泛濫的小龍蝦,讓外國人困擾不已,但是當小龍蝦到了中國後,就被吃貨們三下五除二給解決掉了,完全解決了外國人的難題。但是這一次,中國吃貨也遇到了難題,國外又一入侵物種,在中國野外泛濫成災,吃貨們已經拿它沒有辦法了。
  • 羅非魚在我國南方泛濫成災,為什麼吃貨們沒有將它們吃滅絕?
    經常會在網絡上聽到:「任何能吃的生物在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吃貨在入侵生物面前根本無能為力。就連以吃貨自稱的中國人,也面臨著入侵生物的泛濫成災的現狀。所以羅非魚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但是,羅非魚因為生長速度快,對環境要求低,也被稱為「21世紀魚」。我們知道,在世界很多地方都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尤其是蛋白質含量。
  • 最「逍遙」的3種入侵物種,現在還在泛濫,中國吃貨:我們認輸了
    而且入侵物種往往都會有的共同點就是適應能力強,繁殖速度也很快,所以這也就使得入侵物種都會發生泛濫成災的一個結果。不過很多入侵物種面對中國這個吃貨大國可是都有點害怕的,畢竟我們有中國吃貨這個偉大的群體在但是也有這麼幾樣入侵物種,在中國可以說是「肆意妄為」的,十分「逍遙」,因為就連中國吃貨都甘拜下風的。為什麼呢?一、清道夫清道夫的原產地是南美洲的淡水河流域,魚的形狀就像是一個半圓一樣的筒。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咱們先說兩個事情啊,其一「羅非魚」並不是一個類似「草魚」、「鯽魚」這樣的準確描述,而是麗鯛科的麗鯛屬Oreochromis和非洲鯽魚屬Tilapia等多種被引入國內養殖魚類的一個統稱。其二提問的這個邏輯關係有點不通順,一種魚是不是被列為入侵物種,跟吃貨們吃不吃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啊,入侵物種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
  • 羅非魚泛濫成災?中國人不愛吃卻是美國人的最愛,靠出口大賺一筆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中國對外貿易也越來越頻繁,也經常引進一些外來物種,雖然很多人認為外來物種會導致物種入侵事件的爆發,但更多的外來物種卻創造了經濟價值,比如說小龍蝦,雖然也曾在中國的野外泛濫成災,但如今已經是中國最受歡迎的一種美食,市場廣闊,並且店鋪開遍各個城市,創造了很多經濟價值。
  • 「最可憐」5大入侵物種,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成人們「盤中餐」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全球「最可憐」5大入侵物種,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成人們「盤中餐」1、小龍蝦首先要給大家分享的便是小龍蝦了,作為咱們國家最為「出名」的一種外來物種,小龍蝦可是被國民「吃到哭」了。它原本在美國泛濫成災,當地人拿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沒想到,引入我國之後會突然變得那麼的火爆!
  •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
    繼小龍蝦後,又一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中國吃貨:太好吃了!說道夏天燒烤攤上最受歡迎的美食,小龍蝦肯定是其中之一。如果夏天沒有吃過小龍蝦,那這個夏天算是白過了。我們都知道小龍蝦並不是我們國家原有物種,而是外來入侵物種,在別的國家很少有人吃小龍蝦,甚至都泛濫成災。
  • 聽說中國吃貨太多,入侵物種都會被吃光?
    有人說,這是因為即使有外來物種進來了,也會被中國的吃貨們吃成絕戶。可不是麼?這幾年來,一旦風聞哪個國家有動物泛濫成災,一些中國網友就恨不得馬上飛過去大吃一頓,幫助他們吃光入侵物種。國內的小龍蝦貴到飛起,國外卻泛濫成災,不用錢隨便吃,難怪中國的吃貨們恨得牙痒痒。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入侵的羅非魚 羅非魚之所以能夠在我國泛濫成災,原因是因為羅非魚是一種入侵物種,會採用口孵卵的方式保護幼崽,大幅度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
  • 4大全世界都頭疼的外來入侵物種,卻成了中國吃貨最愛的下酒菜
    外來入侵物種一直都是不受人們待見的,尤其當這些外來物種在本國內泛濫成災之時,這也是讓政府頭疼的一件事,處理這些泛濫成災的外來物種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但就算是花了很大力氣也不見得可以解決掉,各國政府在遇到某些外來入侵物種都表示很無奈,沒有解決的辦法。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物種入侵這麼嚴重,有入侵失敗的案例嗎?
    物種入侵的影響自然不必多說,過多的繁殖不僅會影響到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甚至會給另一些物種帶來滅頂之災。當初,水葫蘆作為我國第一批生物入侵的物種,在各大江河湖海泛濫。瘋狂的繁殖一度造成水中營養物質缺乏,大批魚類缺氧死亡。
  • 繼小龍蝦之後,中國最「失敗」的3種入侵物種,被吃到沒「尊嚴」
    中國吃貨的名聲是非常響亮的,因為現在的交通越來發達,各個國家之間的來往越來越多,這樣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多國家都出現了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這些入侵物種,在他的本地,可能有一些天敵,所以不能夠泛濫成災,但是換了一個地方以後,缺少了這些天敵,就很容易給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很多人都說,中國不會有入侵物種泛濫的問題,因為中國吃貨實在是太能吃了,這個也沒有說錯,
  • 連中國吃貨都無能為力的入侵物種,最後奇蹟般消失了!原因有3點
    提到物種入侵,可能只知道國外的一些比典型的案例,其實我們中國物種入侵的案例也有不少,據了解,入侵我國的生物高達一百多種呢,只不過沒有泛濫成災而已,因為面對這些物種入侵時,我們中國是不再怕的,只要是能吃的,味道好的,就通通都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所以每當外來物種入侵沒多久,就能完全被我們這些中國吃貨打敗
  • 連中國吃貨都無能為力的入侵物種,最後奇蹟般消失了!原因有3點
    提到物種入侵,可能只知道國外的一些比典型的案例,其實我們中國物種入侵的案例也有不少,據了解,入侵我國的生物高達一百多種呢,只不過沒有泛濫成災而已,因為面對這些物種入侵時,我們中國是不再怕的,只要是能吃的,味道好的,就通通都會成為我們的盤中餐,所以每當外來物種入侵沒多久,就能完全被我們這些中國吃貨打敗,最後啃得連渣都不帶留下的。
  • 這五種外來入侵物種,除了它取得了成功,其他的都被吃到依靠養殖
    ,會造成非常大的破壞,由於這些外來物種到來,天敵數量較少,加上環境資源非常適宜,所以很容易就能夠泛濫成災,像澳大利亞的兔子,美國的亞洲鯉魚,無一不是外來物種入侵導致的結果。這些年我國也有很多經過不同途徑引入的外來物種,有很多在其他地區泛濫成災的物種,但由於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入侵之後不但沒有興風作浪,反而被吃成了養殖品種。每年的夏天,夜攤上的標配,怎麼能夠少得了小龍蝦配啤酒呢?小龍蝦這種入侵物種,過去不溫不火,這些年卻成為了美食受到追捧,各種各樣小龍蝦的烹飪方式。
  • 660多種生物入侵我國,靠吃貨解決不靠譜,吃到瀕危野外依然泛濫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讓我們驚訝原來生物入侵問題已經如此嚴峻,看似軟弱無力「水土不服」的外來物種,已經有71種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此名單無異於「紅色通緝令」,在冊的入侵生物無一不是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的「危險分子」。
  • 在全世界泛濫成災的物種,肉質鮮美肥嫩,中國吃貨卻望而止步
    後來它作為觀賞性動物或是寵物、食物被一些人帶到了自己的國家,或是它的卵附著在當地出口的木材上被帶到別的國家,由於其繁衍能力太強,逐漸在那些國家泛濫成災。1966年,美國邁阿密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從夏威夷帶回三隻非洲大蝸牛作為自己的寵物,後來喜新厭舊的他將蝸牛拋棄在了自家花園裡,沒想到三年後,這三隻蝸牛的子孫就傳遍了整個邁阿密。
  • 入侵物種變異了?廣東釣友釣到8斤重羅非魚,體長近50公分
    入侵物種變異了?廣東一釣友釣到8斤重的羅非魚,魚頭快比手掌大,體長近50公分!文/釣魚七天樂羅非魚,在釣魚人的印象中,是一種非常貪吃,但體型又很小的魚。在野外可見不到這麼大的羅非魚,否則南方的釣友也不可能對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感到十分苦惱:什麼地方都是這種魚,魚餌剛扔下水,就被吃光,有時候甚至連空鉤都釣得上來。可見小小的羅非魚在南方水域,已經到了泛濫的境地。但這條能長到8斤重的羅非魚,到底來自哪裡?是不是入侵物種變異了?
  • 外來物種?釣到這種「四眼魚」求釣友驗明正身,難道羅非魚變異了
    近幾年,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時常發生,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國家,被一些外來物種弄的是束手無策,有些國家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在咱們中國,雖然也有一些外來物種,但是卻總能被中國吃貨們輕鬆消滅,比如說小龍蝦、羅非魚、亞洲鯉魚等等。
  • 號稱要把入侵物種吃滅絕的吃貨們,為何允許小龍蝦在雲南泛濫?
    去年,雲南省發布了《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該名錄將入侵生物按照危害程度高低分為5大類,分別是: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