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人在我念書的時候就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寫在了歷史課本的開篇部分,在之前我一直都是按照課本上的記憶認為元謀人就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
那麼歷史上元謀人是我們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人類嗎?根據後來翻閱的書籍裡顯示,元謀人好像並不是像歷史課本中所寫的,是我們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人類。
那麼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究竟是什麼?在境內的原始人類的順序究竟是什麼樣的?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人類擁有一個與這首詩一樣美麗的名字——巫山人。而巫山人曾經生活的巫山遺址在1985年被發現,這個發現改寫了亞洲最早人類的歷史——這項數據刷新了元謀人的歷史,大約在200萬年前,中國境內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痕跡了。
隨後,考古學家在山西省的西侯度發現了證明有人類活動的32件石製品,證明了在距今約18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這裡開始有了人類活動的痕跡。當時的人類已經掌握了製造簡單工具、它們開始使用火併且已經懂得如何保存食物了。這些在今天看來非常簡陋又原始的工具,讓原始人在殘酷的自然界競爭與淘汰中為自己贏得了生存條件,讓它們一步步掙扎進化,與其他原始人類的DNA發生交互最終成為了我們。
而在大約170萬年前,我們歷史課本上的雲南省上那蚌村旁發現了我們歷史課本上的元謀人遺址。那為何歷史課本上將它放在了第一位?我想可能是基於元謀人是我們目前能發現有確切祖先化石才會如此的吧。根據元謀人的牙齒形態來看,屬於早期直立人,在國際考古學界也是一項非常重大的發現。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玉暖日生煙。」山西省藍田縣的公王嶺和陳家窩發現了距今約98萬年的公王嶺人類古化石和距今約53萬年的陳家窩人類古化石,而生活在這裡的人被命名為了「藍田直立人」。
人類伴隨著長達百萬年的漫長進化和演變,原始人類的大多數活動足跡都已經在巨大的地理變化、環境更替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在這漫漫進化長河裡,我們如果想要通過一個相對完整的遺址來了解遠古人類的活動的話,那麼我們首選的便是聞名世界的北京周口店的遠古人類遺址。
為何這個遺址會如此出名且具備研究條件?因為此處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考古資料最為豐富、化石標本最多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而這個遺址與之前的遺址相比遺址相比數量上究竟有多大的優勢?
「巫山人」出土之時僅有一顆人類門齒和一段人類的下頜骨;西侯度遺址並沒有發現人類骨骼化石,僅有32件石製品;元謀人遺址僅有兩顆人牙化石以及一些石製品;藍田人的公王嶺今發現一個比較完整的人類頭蓋骨和3枚牙齒化石,陳家窩出土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人體下頜骨化石。
而北京人遺址是什麼樣子呢?北京人遺址前後發現了6個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以及大量的頭骨碎片、肢骨和牙齒化石,它們分別代表了40多個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個體。同時,在這個遺址裡還發現了數以萬計的石器和石製品。其數量之多,發現化石之完整,令全世界考古界都為之震撼,而北京人遺址現在也被笑稱為「北京人之家」。
這些活動在71-23萬年間的北京人屬於直立人範疇,起名「北京直立人」。
曾經人們想像人類的進化類型應該是大腦的進化快於肢體的進化,可是北京人化石的出土給了考古界一個與之前的推論完全不同的理論:人們的肢體進化明顯地快於人的大腦。這也有力地證明,人類是在不斷地勞動中進化而來。
中華大地上,許多地方都有遠古祖先的足跡,他們大多數活躍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而這些能夠直立行走的原始人,被稱為直立人或者猿人。它們能夠製造石器工具,同時懂得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中的重要過渡類型。
人類的進步就是在與自然界不斷搏殺中獲得成長的,自然界的殘酷不會給人類一點哭泣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