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人類,估計有不少人會說大名鼎鼎的「北京人」,其實不然。根據現在考古挖掘發現,遠在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出土的「直立人」化石是出現在我國最早的古人類。因為發掘地在元謀縣境內的一個小個小山村內,因此也稱為「元謀人」。那麼研究距離我們數萬年之前的古人類有什麼價值呢?下面就給大家詮釋一下。

不斷遷徙,形成最初原始社會
科學研究發現「元謀人」最初越過了浩瀚的金沙江,到達了西北部的甘肅省和青海省,在這裡逐漸演變成古羌戎民族。當然了,這些古人類遠沒有停下遷徙的腳步。還有一部分繼續朝著東北方向移動最終穿越了浩瀚的白令海峽達到了美洲。有資料顯示,這部分古人類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這些古人類距今有多少年呢?根據考古學家運用古地磁學測定,他們生存的年代約在一百七十萬年之前,那時的世界還處於遠古期。「元謀人」在這一階段繁衍生息了近數萬年之久,這也是世界史上公認的原始社會,一直到公元前2070年才告一段落。

《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用古地磁方法測出元謀人年代為170萬年。」
生活中就地取材,盡顯人類智慧
當時的雲南地區從氣候上來講還是亞熱帶,充斥著各種草原和森林。這種環境下現在鹿類、馬類的祖先角鹿和爪蹄獸都得以繁衍盛旺起來,而「元謀人」在此生活也不用擔心過多食肉動物的威脅。大量的食草動物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自身所受威脅較少,自然開始想辦法製作工具用來圍捕它們,山地森林裡的各種石塊,河流溪水邊的貝類都稱為了原材料。考古發現,當時的「元謀人」已經製作出了相當成功的石器,這是人類智慧和文明前進的重要標誌。
總結
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花很大的功夫去研究距今數萬年甚至數百萬年前的古人類。原因其實很簡單,通過這些古人類的生存方式、遷徙路線、演變過程等等,我們可以尋找到不同時期人類文明的起源和變化,也能發現古人類如何應對環境帶來的危機,這對於現代人類學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科學通報》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柚子皮皮霞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