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史前,不得不提的中國早期人類

2020-12-05 東哥聊史

你好,我是東哥。今天帶你來聊聊史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類。

關於人類是怎樣產生的?古今中外眾說紛紜,人類為了探索這個奧秘,湧現出了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在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而西方國家則一直認為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祖先。就這樣,在人類無法科學解釋自己祖先是誰的時候,達爾文的人類進化論應用而生,從進化的角度解釋了人類的產生。進化論也是較普遍認同關於人類產生的學說。


既然大多數人認同人類進化論,那我們就從這一角度聊聊史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人類。

說起史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早期人類,那不得不誇誇我們這片中華大地真是地大物博,從遠古時期就已經有大片的森林湖泊,氣候溫和溼潤不說,還有各種野生動物,你說這樣的環境下沒有人類怎麼可以呢?好了,吹噓的話我也不多說了,咱們就言歸正傳、直奔主題。

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先後發現了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良渚文化等。


資歷最老的元謀人


在距今約170萬年之前,元謀人就悄悄地出現在了我國雲南省的元謀縣一帶。那裡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如果你會穿越,說不定你會在那裡碰到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亦或者你會看到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在那裡奔跑追逐。

正因為那裡前後出現的動物以食草動物為主,大型攻擊性動物較少,所以元謀人的生存壓力比我們現代人小太多了。他們每天用石頭製作而成的工具,去密林圍捕圍捕好欺負一點的動物,回到洞穴又可以生火吃烤肉,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


逐漸變帥的北京人


聊起北京人,是不是有人會想成是定居在我國首都北京的那一部分人,那就思想走偏了啊。雖說我今天所說的北京人叫做逐漸變帥的北京人,但他們跟今天的北京人比起來還是醜太多了。

史前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大概是70萬至20萬年的時代。1921年,考古學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發掘出了3枚牙齒以及北京猿人頭蓋骨,由此推測出了北京人生存的年代和各項特徵。

總體來說,北京人比我們前面提到的元謀人帥氣了很多,但比起現代人還是差了點。北京人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他們的身高平均為157釐米,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較上肢略長,能夠直立行走。

在生產生活方面,他們還是挺會挑地方的。由於擔心虎、豹、熊、鹿、野豬等野獸的攻擊,所以北京人選擇群居在氣候溫暖溼潤、水草肥美的山洞。除此之外,他們已經學會了打磨石器、天然取火和保存火種。是不是覺得他們在變帥的路上日子也過的是有滋有味。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內涵最豐富、材料最齊全的直立人遺址。1987年入選了世界遺產名錄。


愛美的山頂洞人


我們的講述已接近文末,最後我們來談談愛美的山頂洞人。距今約3萬年的時間,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頂的洞穴裡,生活著一群古人類,我們稱之為山頂洞人。我為什麼說山頂洞人愛美呢?是因為這些人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他們已經掌握了磨製和鑽孔技術,會人工取火,也會捕魚,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已經用骨針縫製衣服,製作裝飾品,你說這不是愛美是啥?

早在那個年代,像什麼鹿角、骨頭、精美石頭、貝殼什麼的,山頂洞人統統可將它們磨得油光鋥亮,有些可以拿來捕獵,有些用來做日常生活的小工具,還有些那就是戴在當時的俊男靚女脖子上,用來臭美的。


好了,聊到這裡,我們的行文該結束了。總之,今天跟各位閒聊,探索了一下我們中國大地上祖先們生活的遺蹟,古人類在那樣惡劣的環境當中都活得有姿有色,作為現代人,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擁抱未來。

相關焦點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首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人類起源於非洲還是亞洲?李佔楊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現在,考古領域公認一個觀點:非洲是早期人類起源的地方。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在李佔楊看來,「首先是在非洲進化成現代人」,然後這些現代人開始往歐洲、中美洲、大洋洲等地擴散,「這叫『走出非洲』。
  • 中國考古走出國門 首次奔赴非洲探秘人類起源
    「許昌人」發現者講述赴非探秘人類起源:若在肯亞發現化石中國將首獲命名權近日,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組建的現代人類起源考古隊飛赴肯亞,進行為期近50天的考古發掘,尋找現代人起源的關鍵證據,探索人類起源奧秘。
  • 史前文明的證據!這些事實讓人不得不相信史前文明的存在
    今天來扒一扒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第一張圖是薩賽瓦曼遺址。位於南美洲的秘魯,可以看到這是由巨石搭建而成的城牆,但石頭與石頭之間的契合度可以堪稱完美。16世紀西班牙人第1次見到這些城牆的時候,都被眼前驚為天人的場景給驚呆了。
  • 你對史前文明有了解嗎?史前文明是早期的人類文明嗎?
    但是這些電影的確會局限我們的思維,其實對於史前文明,我們考古學校還有更多深入的發現。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究竟史前文明是什麼樣的?根據當前考古學家的發現,有關的任何的痕跡表明,很有可能,在人類文明存在之前,有更高級的史前文明存在,我們在不同的地層中發現了相關的,巨大的骨骼的化石。
  • 人類歷史缺失的一環,中科院揭秘中國史前人群遷徙動態與族群源流
    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古生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教授的研究團隊日前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新近公布的東亞新石器時代的基因組揭開了人類史前史的一塊缺失之地。這項發表在5月15日《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動在東亞人早期的遺傳史上發揮了深遠的作用。研究人員使用先進的古代DNA捕獲技術,從來自東亞北部和南部的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一個300年前的個體中提取了古代DNA。
  • 5種最可怕的史前物種,專門獵殺我們的人類祖先!
    根據發現的化石證據,恐貓擁有強大的顱骨,可以咬碎早期智人的頭骨,專門獵殺靈長類物種,包括我們早期並不強大的祖先,如能人、傍人,以及猛獁象幼崽和乳齒象。想想那個時候,我們的祖先有多麼無助,真的令人不寒而慄,而我們現在竟然還能存在,是多麼艱辛和巧合的結果啊。
  • 內蒙古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居住遺址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21日電(記者勿日汗)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員近日在內蒙古鑲黃旗草原上發現一處距今8400年—7600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這一被命名為乃仁陶勒蓋遺址的大型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內發現房址270餘座,房址內有二層臺、柱洞、火灶。房址出土遺物有動物骨骼、陶片、骨器及大量石器。考古人員根據乃仁陶勒蓋遺址出土的遺物初步判斷,其年代與裕民文化類型相當。裕民文化是2015年發現的史前考古學文化新類型,被認為是我國北方草原新石器時代的開端。
  • 史前史的啟示:人類如何演化
    500萬年之間人類與黑猩猩分開,距今300萬年前後出現眾多不同的人類演化分支,距今200萬年前人類已經擴散到亞洲,距今7萬年前非洲出現最早的藝術品,距今1萬年前後西亞與中國史前農業起源,距今5000多年前古埃及開始修建金字塔……如今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知識。
  • 探秘網劇怪獸:「史前霸王蠑螈」是個什麼鬼
    探秘網劇怪獸:「史前霸王蠑螈」是個什麼鬼 2017-02-19 14在第八集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大怪獸,它就是生活在洞穴水潭下的「史前霸王蠑螈」。我想很多朋友在看到霸王蠑螈之後肯定百度了一下這個傢伙,而許多網頁中也確實寫著這傢伙在蠑螈屬內,體長可達8至12米,在冰川時期已經滅絕了。  其實,網上的說法並不準確。目前地球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是大鯢,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娃娃魚。最大的大鯢體長可達1.8米,體重50千克,這只不過是霸王蠑螈的零頭。
  • 為什麼史前生物都很巨大?
    這種巨無霸體型,讓藍鯨當之無愧的號稱——目前人類已知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動物,對,比我們挖化石而熟知的恐龍還要大。所以史前巨獸其實有點類似偽命題,巨獸一直生活在我們周圍。那麼除了藍鯨之外,還有哪些稱得上巨型的生物,古今對比一下,我們就可以知道題主的問題到底存不存在。
  • 最新研究:中國早期人類為應對中更新世氣候轉型做出重要轉變
    (中國新聞網)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由中外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一項最新古人類研究結果表明,在距今120萬-70萬年的中更新世氣候轉型顯著階段,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早期人類為應對氣候變化,在地理分布和石器製作行為等方面做出重要轉變。
  • 土耳其和阿瓦拉克出土兩張史前地圖,證明人類並非地球唯一文明
    人類作為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體,在改造地球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藉助於發達的科學技術,人們對地球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尤其是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我們得到了更多準確的線索,為還原地球早期的歷史帶來了極大便利。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曾經出現過很多巨獸以及擁有特殊能力的人。
  • 研究揭示中國早期人類對中更新世氣候轉型期響應—新聞—科學網
    這些材料的積累為科研人員序列性地思考和認識中國早-中更新世人類演化及其與氣候環境的耦合關係提供了基礎。 10月6日,《第四紀科學評論》刊發了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大學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論文。
  • 史前文明被發現,人類已進入周期循環?史學家:進化論或被證偽
    按照達爾倫的進化論,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大猩猩、猴子也就成了人類的近親。你說進化論不科學,可大猩猩的一系列動作跟人類特別相似;你要說進化論科學,可屢屢被發現的史前文明卻解釋不通了。關於史前文明的重大發現,從考古角度來說,確實是真實存在。
  •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
  • 史前大洪水是怎麼形成的?千米海嘯陸地變澤國!人類文明出現斷層
    洪水的威力是很大的,就目前湖北地區的長時間降水和洪水,已經讓會被百萬人受災,在人類歷史上,就曾出現過這樣一次災難,當時的「史前人」直接從地球上消失,隨之緊接著就是現代人主宰地球,迅速轉變為現代文明,這種怪異不合理的新老交替,根本不符合生物毀滅和新生的規律,人類在那一刻出現了文明斷層,而在那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史前大洪水!
  • 4000公裡長的南美大隧道真相探秘,也許並非史前文明遺蹟
    我們小時候從書上看到過很多的未解之謎,常常在這種包含著史前文明的探險故事中無法自拔。而今天說的南美大隧道,可以說得上是世界未解之謎的榜首。史前隧道探秘在一九六五年的六月份,五十歲的阿根廷考古學家胡安莫裡茨,他來到厄瓜多,發現了一條來歷不明的大隧道。莫裡茨進入了這條隧道,經過數小時的勘探,發現根本找不到盡頭。
  • 海底探秘|天然之城——與那國島的海底古城
    人們猜測,這可能是史前文明所遺留的建築。幻想中的史前城市 /  人們根據傳說和海底發現的遺蹟,構想出了史前城邦的繁榮景象:它們規模宏大,鋪設著整齊的石板道路,建有運動場,挖掘了運河等,城市的牆壁上裝飾著奇珍異寶,人們過著奢華的生活……但是,這些城市神秘地沉入大海的原因還需要人們繼續探索和考證。
  • 近親繁殖或致早期人類畸形
    早期人類在離開非洲時面臨著無數的挑戰——寒冷的環境、劍齒虎,以及異常頻繁的出生缺陷,後者是對古代骨骼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的結論,這種缺陷會導致人體衰弱。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畸形為何如此普遍,但科學家認為有一種可能性很大,那就是在小型狩獵採集者群體中泛濫的近親繁殖現象。  「這篇論文代表了一個有價值的彙編。」
  • 俄羅斯兩次挖出史前產物,距今已有上億年,能證明史前文明存在嗎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公眾之中出現了一種聲音,即2.5億年前地球上就可能出現文明了,這就是所謂的史前文明。那麼這塊化石真的能夠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嗎?如果化石上的印跡真的是晶片印跡,那麼史前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如果它不是晶片印跡,那麼一切關於史前文明的想法都是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