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很多動物都會進入到冬眠期。比方說刺蝟會縮在自己的巢穴中、熊會躲在洞穴裡,就連在夜晚出沒的蝙蝠,也會躲進人類的閣樓中或者是洞穴中睡覺,只需要休息幾個月,就可以度過漫長又寒冷的冬天。
看起來是不是非常厲害?那麼,為何人類卻沒有辦法進行冬眠呢?有趣的是,近日的一段研究發現,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也是會冬眠的,那麼,為何現在不行了呢?
40萬年前的冬眠原始人
在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堆滿了古人類遺骸化石的「骨頭洞穴」,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古人類距今已經有40多萬年的歷史,他們應該是早期的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當然,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原始人類可能會冬眠。通過對比,研究者們發現他們的身上有著很多冬眠動物才有的特徵,這意味著,當漫長的冬季來臨,原始人類在面臨寒冷和食物短缺的時候,為了活下去,曾經和冬眠動物們一樣,躲在洞穴裡睡上幾個月。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基因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那麼,為何原始人類的「冬眠基因」在現代人類的身上卻消失了呢?或者說:為何現代人類不再冬眠了?
為何我們不能冬眠?
首先,伴隨著人類的演化,我們現代人類的心臟已經和原始人類不同了,我們的心臟如果在極端寒冷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工作的,而冬眠的動物則可以在低溫環境中繼續自己的心跳,這就導致現代人類是沒有辦法冬眠的,否則我們的心臟停止就會死掉了。
此外,現代人類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和原始人類截然不同,我們擁有禦寒的地方、禦寒的設施、禦寒的裝備,同時,我們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需要為食物而發愁,特別是如今人類早已成為了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我們也不再需要用冬眠渡過其它動物很難捱的季節。
而且即使人類未來重新擁有了冬眠的技能,人類也無法做到「全部冬眠」,因為如果所有的人類都躲在家裡昏昏大睡,那麼,地球上人類的建築設施、各類儀器設備等,也都會因為沒有人類進行維護而壞掉。
這就會導致,如果人類從冬眠中甦醒,可能地球早已經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大變樣了。更加直白一點來說,如果人類冬眠了,人類文明很可能會加速倒退。
不過,雖然現代人類失去了冬眠的本領,但是一些研究者卻認為,既然原始人類和很多哺乳動物都可以冬眠,那麼,可能現代人類的身體中仍然存在著「冬眠開關」,未來如果可以找到它,那麼人類在星際航行中或許可以輕鬆渡過漫長的時間,睡一覺醒來,就已經抵達了另一顆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