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幾十萬年前,原始人類已學會冬眠,為何現在不行了?

2021-01-09 三體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一到冬天,很多動物都會進入到冬眠期。比方說刺蝟會縮在自己的巢穴中、熊會躲在洞穴裡,就連在夜晚出沒的蝙蝠,也會躲進人類的閣樓中或者是洞穴中睡覺,只需要休息幾個月,就可以度過漫長又寒冷的冬天。

看起來是不是非常厲害?那麼,為何人類卻沒有辦法進行冬眠呢?有趣的是,近日的一段研究發現,在遠古時期,原始人類也是會冬眠的,那麼,為何現在不行了呢?

40萬年前的冬眠原始人

在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堆滿了古人類遺骸化石的「骨頭洞穴」,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古人類距今已經有40多萬年的歷史,他們應該是早期的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當然,問題的關鍵在於:這些原始人類可能會冬眠。通過對比,研究者們發現他們的身上有著很多冬眠動物才有的特徵,這意味著,當漫長的冬季來臨,原始人類在面臨寒冷和食物短缺的時候,為了活下去,曾經和冬眠動物們一樣,躲在洞穴裡睡上幾個月。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基因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那麼,為何原始人類的「冬眠基因」在現代人類的身上卻消失了呢?或者說:為何現代人類不再冬眠了?

為何我們不能冬眠?

首先,伴隨著人類的演化,我們現代人類的心臟已經和原始人類不同了,我們的心臟如果在極端寒冷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工作的,而冬眠的動物則可以在低溫環境中繼續自己的心跳,這就導致現代人類是沒有辦法冬眠的,否則我們的心臟停止就會死掉了。

此外,現代人類所處的社會環境也和原始人類截然不同,我們擁有禦寒的地方、禦寒的設施、禦寒的裝備,同時,我們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需要為食物而發愁,特別是如今人類早已成為了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我們也不再需要用冬眠渡過其它動物很難捱的季節。

而且即使人類未來重新擁有了冬眠的技能,人類也無法做到「全部冬眠」,因為如果所有的人類都躲在家裡昏昏大睡,那麼,地球上人類的建築設施、各類儀器設備等,也都會因為沒有人類進行維護而壞掉。

這就會導致,如果人類從冬眠中甦醒,可能地球早已經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大變樣了。更加直白一點來說,如果人類冬眠了,人類文明很可能會加速倒退。

不過,雖然現代人類失去了冬眠的本領,但是一些研究者卻認為,既然原始人類和很多哺乳動物都可以冬眠,那麼,可能現代人類的身體中仍然存在著「冬眠開關」,未來如果可以找到它,那麼人類在星際航行中或許可以輕鬆渡過漫長的時間,睡一覺醒來,就已經抵達了另一顆星球。

相關焦點

  • 考古發現:早期人類或已學會冬眠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通過一處原始人類骨骼研究發現,早期人類可能也曾經是「冬眠人」,而且在數十萬年前,原始人類或許一直都是採用睡覺的方式,來讓自己渡過寒冷的冬天。早期人類可能也會冬眠在西班牙的背部,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骨頭坑」,這裡有很多來自於40多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碎片,通過研究認為,這些化石的主人,或許是尼安德特人,或者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 人類有可能在冬眠艙中實現冬眠嗎?
    電影《星際穿越》中馬特·達蒙使用的冬眠艙情感為何物?他只知道機器讓他知道的東西,除了外形和人類一樣,還有什麼意義?人類身體特點冬眠期間要保持生命體徵,呼吸、心跳都繼續,但是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人類經過早期智人20萬年、甚至更遠時期靈長目動物的進化,註定了今天是一種哺乳綱、溫血、高智商的高級動物。
  • 日本新研究發現:人類也有可能實現冬眠
    新華社(示意圖 圖源:東方ic)新華社東京6月1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筑波大學11日宣布,該校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可以誘導實驗鼠進入類似冬眠狀態的方法,這意味著人類也有可能實現冬眠。冬眠是部分動物的低代謝狀態。動物冬眠時體溫降低,氧氣消耗量也大幅減少。冬眠期後,動物可在毫無組織損傷的情況下恢復正常狀態。但是有關動物冬眠的機制一直並不明確。通常用於動物實驗的實驗鼠不會冬眠,冬眠研究也一直存在困難。研究人員發現,人為刺激實驗鼠下丘腦的神經細胞群,使其活躍,實驗鼠的體溫和耗氧量會在幾天內顯著下降。
  • 日本新研究發現:人類也有可能實現冬眠
    來源:新華社(示意圖 圖源:東方ic)新華社東京6月12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筑波大學11日宣布,該校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可以誘導實驗鼠進入類似冬眠狀態的方法,這意味著人類也有可能實現冬眠冬眠是部分動物的低代謝狀態。動物冬眠時體溫降低,氧氣消耗量也大幅減少。冬眠期後,動物可在毫無組織損傷的情況下恢復正常狀態。但是有關動物冬眠的機制一直並不明確。通常用於動物實驗的實驗鼠不會冬眠,冬眠研究也一直存在困難。研究人員發現,人為刺激實驗鼠下丘腦的神經細胞群,使其活躍,實驗鼠的體溫和耗氧量會在幾天內顯著下降。
  • 早期人類也會冬眠?化石上有了新發現
    作者 | 李曉航近日,西班牙的一項人類化石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 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這表明,人類的祖先們通過減緩新陳代謝和數月的睡眠來"應對寒冷的環境和食物的匱乏"。
  • 我國原始社會起源:170萬年前的雲南,當地猿人就已掌握取火技術
    人類自從出現文明之後,就一邊探索前進,另一邊又開始尋找發展的根源,正是在這一一折一反中才有了現在如此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那麼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希望探索出歷史上本國人類出現的時間和文明的起源,這對於諸多領域至關重要。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一些生活於溫暖氣候的物種也會冬眠,如生活於馬達加斯加島的希氏鼠狐猴、生活於安哥拉和辛巴威等地的南非刺蝟等。此外,冬眠現象並不局限於寒冷的月份。2015年,一項關於冬眠鼠的研究發現,即使寒冷的冬天已經結束,這些冬眠鼠仍然會繼續沉睡,有些甚至會在地下沉睡11.4個月,將近一年的時間。這是野生動物中發現的冬眠時間最長的記錄。在開展該項研究的地區,每年只有四到五個月比較寒冷。
  • 熊可以冬眠,人為什麼不行?-虎嗅網
    這也是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的原因之一,因為代謝速率過慢,導致體內的有害物質積累過多。熊:我胖我健康,你行嗎?並且,熊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前文提到說,熊在冬眠開始前,會大吃特吃,變成一個大胖子。科學家曾觀察過熊在冬眠前、冬眠中和冬眠後的血糖水平、胰島素水平、體重以及其它代謝指標。發現它們增重超過約45千克後,它們的細胞依然對胰島素敏感,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也保持在穩定。雖然在冬眠開始後,熊們會經歷暫時的、季節性的胰島素抵抗期。但當春天來臨時,一切就又完全恢復正常了。
  • 化石研究發現:早期人類通過冬眠抵禦寒冷
    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他們祖先的骨骼化石有季節性損壞,這表明早期的人類可能是通過冬眠來度過寒冬的。據《衛報》20日報導,發表在《人類學》(L『Anthropologie)雜誌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從西班牙北部一個古老的萬人坑裡挖出的化石顯示,人類骨骼生長中斷了數月。科學家們認為,早期人類骨骼化石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與其他冬眠動物骨骼中的損傷和其他損傷跡象相同。
  • 人類也可以「冬眠」了
    說起冬眠,你一定想到了蛇、青蛙、熊等動物,那你想過有一天人類也會冬眠嗎?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的現實:日前,美國探究動物冬眠基因的科學家認為,在人類體內或許也存在冬眠基因,如果該基因被激活,那麼人類也能進入冬眠狀態,這將對幫助太空人在睡眠中前往太空目的地和幫助患者保護大腦有重要意義。
  • DNA研究人類起源有新發現(組圖)
    曾經生活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就是現代人的已滅絕的「兄弟姐妹」之一。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人類進化樹(局部,小圖為進化樹全貌)。  本報綜合報導在人類考古學領域,骨骼化石一直是科學家們追尋人類祖先足跡的重要工具,骨骼化石能夠告訴我們,遠古人類何時開始直立行走、何時學會製造工具。可是,人類的老祖宗何時學會穿衣、說話、思考呢?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人類和動物還有各種植物和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壞境而不斷進化,不同的物種進化不同的能力,比喻人類,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而去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
  • 人類也可以「冬眠」嗎?是的
    他表示:如果能夠搞清楚這些基因的生物機理,以及這些動物如何調整這些基因,我們就能以醫學為目的,在人類身上操縱它們。萬萬沒想到,「屁」居然是讓人進入冬眠的「鑰匙」潛能是有了,那麼怎麼把它激發出來?實際上,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裡面,科學家一直在探尋人工誘導進入冬眠的各種方法。但有一種方法,可能是你萬萬想不到的。
  • 我們都有冬眠基因?人類的祖先或許真的會冬眠!|衛報
    最近,有考古學家研究發現,40 多萬年的早期人類似乎真的冬眠過——他們在黑暗的洞穴裡躲避嚴寒,並靠冬眠來度過漫漫長夜。這項研究有沒有科學依據?為什麼現在的人類又不需要冬眠了呢?文中的 counter-argument 是什麼意思?建議大家先一邊聽音頻,一邊獨立閱讀原文,再學習後面的講解與分析。
  • 發現180萬年前的人類在「涮火鍋」
    所以到現在我們都沒有完全搞清楚人類進化的詳細脈路。如果將人類的歷史比作一本書的話,那麼我們現在關於人類的歷史只掌握了一些隻言片語,或者是那麼零星的幾頁。而我們常常聽到的關於人類進化的完整歷史,大部分都是我們通過我們自己的邏輯、以及掌握的進化知識將化石證據串聯起來形成的人類進化史。
  • 終於知道人類為什麼不能冬眠了!
    而人類偶爾可以選擇睡上一天,卻沒有辦法一直睡。這似乎有點不太公平,到底為什麼呢?如果冬眠是有益的,為什麼人類不能冬眠?要想找出人類無法冬眠的原因,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動物為何要進入冬眠模式 1.
  • 現有技術下,人類能否使用冰凍技術在冬眠艙中持續很長時間的冬眠...
    (比如對人體組織的損傷)人類在這種「冰凍」狀態下會緩慢衰老還是停止衰老?《星際穿越》的冰凍技術人類缺少一些冬眠的關鍵能力太冷我們的心臟不能工作。人類的心臟對鈣會產生收縮反應,如果鈣太多就會造成心臟驟停。在一定溫度下,人類的心臟無法去除多餘的鈣,所以就停止了跳動。溫度在28°C以下,人類心臟會停止。
  • 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被發現,不僅如此,它還是曾經的地球霸主
    下面將要介紹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古生物,但它卻可能是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根據外媒報導,由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領銜的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團隊於前段時間在《通訊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水龍獸可能是最早掌握冬眠技巧的古生物。這種起源於2.5億年前的古生物似乎並不廣為人知,但是科研人員對它給予了足夠多的關注,那麼水龍獸為什麼可能是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古生物呢?
  • 原始人類的恐龍級研究,尼安德特人溯源
    原始人類的恐龍級研究,尼安德特人溯源 2020-06-21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原始人類為何會突然學會了耕種?
    不過,直到1萬年之前,人類的生活方式仍然非常的原始,人類獲取食物和生活信息的主要方式,都是依靠採集和漁獵活動,野生動植物是人類的主要食物來源,或者我們可以說,原始人類的一切,都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一直到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人類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才重新被書寫,從最初的原始人嘗試著在一小塊土地上播撒下植物的種子,圈起來一小塊土地飼養捕獵到的動物,人類才真正的找到了相對穩定的生活來源。可以說,人類進入農業時代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裡程碑的成果展現,也是人類文明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