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研究人類起源有新發現(組圖)

2021-01-15 搜狐網

  尼安德特人復原圖。曾經生活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就是現代人的已滅絕的「兄弟姐妹」之一。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人類進化樹(局部,小圖為進化樹全貌)。

  本報綜合報導在人類考古學領域,骨骼化石一直是科學家們追尋人類祖先足跡的重要工具,骨骼化石能夠告訴我們,遠古人類何時開始直立行走、何時學會製造工具。可是,人類的老祖宗何時學會穿衣、說話、思考呢?現在,科學家又引入了一位新「助手」:DNA數據。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今年2月最新開放了一個人類起源展廳。在展廳裡,DNA數據被置於與化石一樣高的研究地位。

  通過研究DNA,科學家發現了許多有趣的、顛覆性的史實:人類祖先原本是弱肉強食的受害者,經常被猛獸猛禽捕殺,但這樣反而促進了人類智力的發展;包括北京人在內的直立人並非現代人的直系祖先,人類真正的祖先直到距今6萬多年前才走出非洲,而且人數大約只有4000人;人類今天仍在不斷進化,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基因進化就發生在5800年前。

  文字:彭玉磊

  DNA發現1

  滅絕的「兄弟姐妹」

  本報綜合報導現在,DNA數據已經成為了我們揭開人類進化之謎的新途徑。過去我們一直認為物種進化、後代繼承祖先的過程是一條單行線,但是科學家逐漸發現,人類起源的大家族故事遠比預想的要錯綜複雜。

  新的研究發現,人類進化的族譜就像一株枝葉茂盛的盆景。在現代人類祖先生活的年代,地球上還同時生存著其他種類的人,但是這些人種後來逐漸滅絕了。最新研究顯示,在人類的史前史當中,不止一次出現過具有現代人特徵的人種,這些人後來又因為不明原因滅絕了。

  人類起源於東非大草原。目前,科學家對於黑猩猩和現代人何時在進化族譜中「分岔」仍然存在爭議,也沒有化石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DNA可能會給出答案。科學家用DNA的進化速度校準了「分子鐘」,來衡量DNA多久會出現一次遺傳變異。現在的黑猩猩與人類的DNA中共有3500萬個化學鍵不一樣,這表示二者大約在500萬~600萬年前「分家」,走上了各自進化的道路。

  2001年,一個科研小組在非洲查德挖出了一個號稱是迄今為止人類進化譜系中最早的原始人類的化石,被命名為「薩赫勒人查德種」(暱稱為杜馬伊,在當地土話中的意思是「小孩」)。按照上面的結論,這種古人類應該是出現在「分家」之後。可是,研究者通過測試發現,這種人生活在大約700萬年前。這說明,「杜馬伊」是另外一個新人種,只能算是現代人的近親,而非人類的直系祖先。

  DNA發現2

  蝨子DNA可以解謎

  本報綜合報導毛髮與骨骼不一樣,它們無法抵抗雨打風吹、地質巨變和時間的「侵蝕」。所以,雖然我們現在可以通過古人類的頭骨來研究人類祖先腦容量的變化,通過脊骨和髖骨來研究人類祖先開始直立行走的時間,但是沒有毛髮的考古記錄,科學家就無法知道人類祖先褪掉體毛、穿上衣服的具體時間。但是,有科學家想到了一個「偏方」:通過蝨子來解開上述的謎題。

  頭蝨寄生在人類的頭髮中,體蝨則大多數生活在衣物中;頭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而體蝨的歷史卻比前者短得多。德國科學家馬克·斯多克在去年發現,可以對兩種蝨子的DNA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體蝨何時從頭蝨進化而來——因為DNA的進化速度是有規則的。最後,他跟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考古研究所的同事得出結論:這個蝨子進化的分岔點最早發生在11.4萬年前。由於新種類蝨子的進化是因為有新宿主的出現,因此可以推斷,人類祖先就是在那個時候褪掉了體毛、穿上了衣服以蔽體保暖。

  DNA發現3

  現代人祖先不超過4000人?

  本報綜合報導在250萬年前,一個新的人種「能人」在非洲出現了。能人是首個大腦容量大於黑猩猩的遠古人種,而且也是首先學會製造工具的人種。能人的直系後代「直立人」更是邁出了進化史上的關鍵一步——走出非洲。

  雖然在200萬~100萬年前,直立人就已散布到了歐亞大陸,但是DNA卻顯示,這個人種後來滅絕了,直立人並不是我們的直系祖先。

  關於這一段進化歷史,舊有觀點是:在歐亞大陸上的直立人都發生了基因突變,最後得以進化為現代人的祖先「智人」。可是,科學家對Y染色體的研究卻推翻了這個推測。科學家發現,直立人和現代人的Y染色體大大不同。而Y染色體是由父親直接傳給兒子的,因此它可以用作追尋祖先的線索,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分子人類學家彼得·昂德希爾追蹤了來自世界21地的1062名男性身上的160個Y染色體突變。根據分子鐘技術,他的結論是這1000多人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8.9萬年前的非洲。通過計算他得出結論:當今人類的祖先直到6.6萬年前才離開非洲,這與直立人100萬年前就離開非洲的結論有著明顯不同。

  根據目前人類Y染色體的差異和種類,人口遺傳學家推測6.6萬年前離開非洲的男性只有大約2000人。假如同時離開的女性人數與男性相當,那麼當今人類的祖先總共不出4000人。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了3種在語言、文化等高級智能進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染色體。

  第一個被稱為FOXP2。FOXP2基因遭到損壞會造成罕見的語言疾病。根據科學家的推測,FOXP2最晚可能於5萬年前出現。如果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麼人類就是在離開非洲後才掌握了語言。

  第二個基因被稱為「小腦症基因」,它大約出現於3.7萬年前,那個時候的人類學會了使用符號。

  第三個基因被稱為ASPM,出現於5800年前。這個基因出現之後,智人進一步進化,人類在近東地區建立起了第一批城市。

  DNA發現4

  人類曾是猛獸獵物

  本報綜合報導 通過對DNA的研究,科學家還在去年夏天發現了人類進化的關鍵基因——HAR1。

  HAR1存在於許多種動物體內,不僅黑猩猩和人等哺乳動物有,連很多鳥類都有。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戴維·豪斯勒是HAR1的發現者,他介紹說,這部分DNA的118個化學鍵在3100萬~500萬年前只有2個發生過改變,可是在從黑猩猩到人類的進化歷程中,卻有18個化學鍵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可能就是南方古猿進化為人類的關鍵。科學家還發現HAR1在人類大腦體積增長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遺傳學家丹尼爾·蓋楚溫德正在將黑猩猩和人類的大腦皮層基因活動、高級思想活動進行組合研究。蓋楚溫德去年發布報告稱,人類擁有的「高級」基因可以影響信號從神經元到神經元的傳送速度、從而影響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還可以提高細胞之間的聯繫、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並且能夠促進大腦容量的增加。這類基因的活動形態也是從南方古猿時代開始出現的。

  這些結論解釋了現今發現的人類最早祖先——南方古猿「露西」的生存狀況。「露西」化石在1974年被發現,屬於南方古猿阿法種,會爬樹也會在草原上直立行走。阿法古猿的女性和男性直立時有3~5英尺(0.9~1.5米)高,體重60~100磅(27~45公斤)。他們的牙齒很小,以水果和堅果為食,從不吃肉。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家羅伯特·蘇斯曼表示,比起兇惡的遠古猛獸,這些阿法古猿更容易成為猛獸的獵物。許多阿法古猿的頭蓋骨化石上都留有大型貓科動物或者猛禽的爪印。

  遠古人類是猛獸猛禽的獵物,這也顛覆了人們過去的觀念——人類直系祖先在進化過程中擁有較高的打獵能力。科學家還指出,處於獵物地位的人種必須依靠智力和社交能力來生存。蘇斯曼認為,被獵食的危險給我們的祖先帶來了壓力,促使他們合作和群居。

相關焦點

  • 人類起源,又有新說法
    這比已知的可能最古老的前人類查德沙赫人還古老,很可能推翻「人與黑猩猩的分化發生在非洲」的定論。  再如,6月7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兩篇研究報告稱,在北非摩洛哥發現的5具智人化石距今已有約30萬年歷史,比此前出土的最古老智人化石還要早至少10萬年。  這些發現不僅將人類起源的時間大大提前,也使古人類學界普遍認可的「人類約20萬年前起源於東非」的學說遭受挑戰。
  • 墜落地球的隕石有新發現 有助於研究生命起源
    據外媒報導,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對該隕石的最新研究發現,它或將成為揭示地球生命起源的關鍵。報導稱,該隕石在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科學家們利用氣象雷達準確定位了這塊隕石,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在密西根州一個結冰的湖中發現了隕石碎片,並送到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進行研究。
  • 古DNA研究,解碼文明起源
    結果顯示,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但無論來自南方還是北方,今人都同時混合有古南方人群和古北方人群的成分,其中,古北方人群成分顯示出更多影響。這項研究進一步拓展了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知。【點評】從古至今,人類對早期文明的探索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些疑問,既是每個人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覺,也是值得不懈探索的科學命題。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近日評選公布了「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名單,蘭州大學張東菊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共同主導合作
  • 我國兩項研究成果入選「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DNA成果共同入選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評選的「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名單(第4項、第9項)。這一發現直接與人類進化歷程相關,因此很重要,它幫助我們了解現在未滅絕的靈長類如何倖存、繁盛和全球遷徙。 丹尼索瓦人,一支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遺傳貢獻的古老型人類。其遺傳特徵因沉積物DNA分析,首次在中國被揭開。
  • DNA深度測序揭示人類多樣性起源
    發現最古老非洲三部落曾與神秘人種「通婚」
  • 古DNA研究,解碼文明起源(新知)
    結果顯示,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但無論來自南方還是北方,今人都同時混合有古南方人群和古北方人群的成分,其中,古北方人群成分顯示出更多影響。這項研究進一步拓展了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知。  【點評】  從古至今,人類對早期文明的探索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些疑問,既是每個人生而有之的文化自覺,也是值得不懈探索的科學命題。
  • 由維京時代古屍攜帶的病毒DNA追溯天花的起源
    翻譯:Issakios原文:https://www.sciencealert.com/ancient-viral-dna-from-viking-age-corpses-just-got-us-closer-to-the-origin-of-smallpox當一批科學家們正在爭先恐後地試圖尋找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源地時
  • 復旦大學發現新證據,否認中國人是獨立起源,人類果然起源非洲?
    關於人類起源,目前國際學術界主要有兩種學說,一是非洲起源說,二是多地區起源說。
  • 中國昭通水塘壩研究成果入選 「2020年度人類起源研究十大新認知」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30日, 國際權威研究機構美國史密森研究院雜誌和網站發布了該機構評選的「2020年度世界十大人類起源研究新認知」名單,雲南省考古研究所吉學平研究員和美國賓西法利亞大學Nina G.Jablongski
  • 研究人員在人類腦細胞發現尼安德塔人DNA蹤跡
    據外媒報導,當談到地球上的動物生命時,人類喜歡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許多遠古祖先跟尼安德特人混在一起,這種「混在一起」的痕跡至今仍存在於人類的DNA中。大約十年前,人們才知道很多人體內擁有尼安德特人的遺傳密碼,而現在的一項新研究正在幫助人們鎖定這種DNA對人類身體的影響。據了解,研究人員通過培育人類腦組織在其中尋找尼安德特人的DNA。事實證明,早期人類跟尼安德特人互動的痕跡一直在等待被發現。這項研究由馬克斯·普朗克人類學進化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的J.
  • 生命起源與人類起源研究獲重要突破
    生命是怎樣產生的,人類是怎樣降臨世上的?這個千古疑謎現在終於有了一個可信的答案。中國科學家意外發現,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國數千年的歷史記載中,居然隱藏著一條生命起源與人類起源的清晰可辨的線索和大量證據。成為一個既有理論推導,又有大量事實佐證的相對成熟的生命起源和人類起源理論。並總結出了生命創生和演化的基本規律。由此提出的生命起源理論邏輯謹嚴、證據充分,足以全面合理解釋各種紛繁複雜的生物現象。該學說闡明了生命起源、人類起源必須是「從無到有」的創生,而不是「從有到有」的演化。生命發生的奧秘是「自然創生」,自然創生才是生命的活水源頭。
  •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 dna研究玩法攻略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人類遠祖起源河南澠池!盤點早期人類起源和演化研究重成果
    ▲澠池上河曙猿在動物進化史中所處梯級示意圖  ▌中國早期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是與現代人起源、農業起源和國家文明的起源並列的重大考古學問題。  但是由於早期階段考古材料(古人類化石、舊石器等)的稀缺,相關方面的研究進展較為緩慢。早在1998年初,國家科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的「九五」攀登項目「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的研究」全面正式啟動,該項目試圖在我國境內尋找和發現早於200萬年的早期人類化石或文化遺物。如果成功,那將是對佔統治地位的非洲起源說的重大衝擊,有可能使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認識產生另一次飛躍。
  • 走進51區 外星人不存在於人類已知的世界(組圖)
    在這裡有一個空軍基地,是美國用來秘密測試新飛行器的地方;但在陰謀論者的世界裡,51區是一個和飛碟、外星人、秘密研究脫不開干係的地方。圖為2013年2月26日,美國內華達州,51區的衛星圖。AP/Ralph Fountain  走進51區外星人不存在於人類已知的世界(組圖)   來源:網易資訊我有話說  政府和軍方的多次澄清和報告並未消除人們的懷疑,卻捧紅了兩個城市,內華達州的小鎮雷切爾和新墨西哥州的城市羅斯威爾。這兩個地方成為不明飛行物研究聖地和外星人文化旅遊區。
  •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介紹 dna研究玩法攻略分享
    最強蝸牛dna研究怎麼玩?dna的研究能讓你變醜或者變美,那麼我們要怎麼使用dna研究系統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強蝸牛dna研究玩法攻略 在右一屏的樓梯拐角處橫躺著一臺DNA進化模組,通過它能夠讓你變得更醜!變醜的同時也變得更強了!
  • 人類起源再起說法,科學家發現DNA被修改痕跡,人類疑被安排
    例如,人類是如何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在這個問題上,科學家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人類起源於太空,第二種觀點認為人類是地球的土著。在我們所學的知識中,人們最常接觸的人類起源理論是「進化論」。達爾文的物種進化理論已經流傳至今有幾百年了,儘管其中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仍然是一個得到大多數科學家支持的理論。
  • 中國發現東亞最早現代人類化石 牙齒尺寸較小
    47枚人類牙齒化石(劉武供圖)  高清組圖看這裡:中國發現東亞最古老現代人化石  10月15日,《自然》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武、吳秀傑等在湖南省道縣發現47枚具有完全現代人特徵的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論文,表明8萬~12萬年前,現代人在該地區已經出現
  • 挑戰「人類非洲起源說」!河北這一遺址群又有新發現!穿越160萬年前...
    日前,從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文物工作者近期在這裡發現了20餘個160萬年前草原猛獁象腳印及大量古人類打制的石器、動物化石,為進一步研究泥河灣早期人類行為、生存環境補充了新材料。草原猛獁象是生活在北方嚴寒氣候下的一種古老哺乳動物,根據最新考古研究資料,其生存年代距今170萬至10萬年。考古人員近期在泥河灣遺址群馬圈溝遺址魚咀溝1號地點發現了草原猛獁象腳印20餘個,足跡保存大部分清晰完整,周圍散布石製品、動物化石78件。經地層年代對比,研究人員推測這些猛獁象腳印的年代距今160萬年左右。
  • 最新研究或將改寫人類進化史
    近日,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研究,稱已成功測定了最古老人類DNA中的一部分基因序列,這些DNA取自西班牙北部發現的化石中的牙齒和股骨,其歷 史達43萬年之久。他們由此確定這些化石並不屬於早期的尼安德特人,而是屬於現在公認的尼安德特人,這樣的結論或可改寫人類進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