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至1994年間,中外科學家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具有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特徵的曙猿化石(澠池上河曙猿),屬始新世晚期(沙拉木倫期)任村上河動物群,距今4500萬年左右。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
由於中外科學家在澠池縣南村鄉任村村上河組發現的高等靈長類哺乳動物化石之多在中國尚屬首次,因此,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已經成為中始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化石點之一,也是國際公認的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
——倪喜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
▲曙猿復原圖(繪製者:倪喜軍)
在曙猿化石發現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發現於非洲的非法尤姆,距今3500萬年,因此,古人類學界曾認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在非洲。
澠池上河曙猿化石遺址的發現,動搖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論斷,同時也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了1000萬年。
▲澠池上河曙猿在動物進化史中所處梯級示意圖
▌中國早期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是與現代人起源、農業起源和國家文明的起源並列的重大考古學問題。
但是由於早期階段考古材料(古人類化石、舊石器等)的稀缺,相關方面的研究進展較為緩慢。早在1998年初,國家科委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支持的「九五」攀登項目「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的研究」全面正式啟動,該項目試圖在我國境內尋找和發現早於200萬年的早期人類化石或文化遺物。如果成功,那將是對佔統治地位的非洲起源說的重大衝擊,有可能使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認識產生另一次飛躍。
預期這項研究將取得以下成果:(1)獲得一批珍貴的古猿和人類化石標本,為闡明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起源與演化過程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同時澄清許多目前有爭議的有關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重大理論問題;(2)發表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系列專著,它包括古人類化石缺環的研究、早期舊石器文化的研究、人類近親古猿化石和靈長類化石研究、與人類起源有關的陸相地層學、古脊椎動物學、古植物學、微體古生物學、古環境地理學、年代地層學等方面的研究專著。
本文匯總了此項研究的部分成果以饗讀者。
華南早更新世龍骨洞遺址舊石器研究取得進展
2017年1月,《中國科學:地球科學》(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李浩、李超榮和南非金山大學KathleenKuman關於湖北龍骨洞遺址石製品的最新研究進展(SCIENCECHINAEarthSciences60(3),452-462(2017);10.1007/s11430-016-0181-1)。結果表明,龍骨洞遺址是一處含古人類化石和石製品、地層關係明確的華南早更新世洞穴遺址。石製品反映的技術特徵類似於非洲的奧杜威技術,為我們探討早期人類的遷徙、擴散提供了新的證據。
湖北建始龍骨洞遺址發現於上世紀70年代,由於巨猿和「南方古猿」牙齒化石的發現而引起學術界極大關注。在1998年國家組織的「九五」攀登專項「早期人類起源及環境背景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鄂西-秦巴團隊對該遺址進行了再次發掘,發現大量哺乳動物化石,並新發現3顆人類牙齒化石和石製品。對牙齒化石的最新研究表明其屬於早期人屬,南非金山大學ClarkeRJ認為可能更接近於能人。古地磁測年(~214萬年)和哺乳動物群對比結果顯示,該遺址的年代可能為早更新世早期。因此,對該遺址中出土石製品的研究也顯得尤為重要。
▲龍骨洞遺址發現的古人類牙齒化石(劉武供圖)
▲龍骨洞遺址發掘出土的石片(李浩供圖)
▲龍骨洞遺址發掘出土的石核和石片(李浩供圖)
石製品分析顯示,龍骨洞古人類採集洞穴附近基巖的燧石結核為主要原料,掌握簡單的石核剝片方法,除錘擊法外,也見砸擊法的使用。石核消減序列短,缺少定型化的工具加工,可能以獲取刃緣鋒利的石片為最終剝片目的。這些特徵類似於非洲的奧杜威技術體系。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人屬成員年代大約為280萬年,化石發現於東非衣索比亞阿法地區的Ledi-Geraru遺址。之後,東非和南部非洲地區存在多處年代早於200萬年的古人類遺址,如衣索比亞距今約230萬年的Hadar遺址、馬拉威距今約240萬年的Uraha遺址等。對於早期人類何時走出非洲,遷徙到歐亞大陸地區,目前最早的證據來自於西亞喬治亞的Dmanisi遺址,年代距今約185萬年。在歐洲,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發現於義大利距今約160-130萬年的PirroNord遺址和西班牙距今約140萬年的BarrancoLeón遺址。兩處遺址的年代均晚於西亞的Dmanisi遺址。在歐亞大陸東端,早期人類出現的時間也相對較早,跨越的緯度範圍較大。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桑吉蘭地區發現的直立人化石,是目前古人類在該區域活動的最南界,氬-氬法測年結果為距今約166萬年。而中國北方泥河灣盆地的馬圈溝遺址是目前早期人類活動的北界,古地磁年代也為距今約166萬年。
華南長江流域龍骨洞遺址作為一處古人類化石和石製品共存的遺址,為我們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考古學信息。同時,也為我們探討早期人類的遷徙、擴散提供了新的證據。結合人類牙齒化石的研究,我們傾向於認為最早遷徙到東亞的古人類可能是掌握奧杜威技術的能人。他們較為廣泛的分布和活動範圍,表明了最早佔據歐亞大陸的古人類已經具備成功的適應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