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相聲,大家現在最熟悉的可能是郭德綱。但在90年代的時候,馮鞏才是最火最被認可的相聲演員。
他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我想死你們了!每當聽到這句話時,觀眾親切高興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歲月流逝從不留聲,可能大家已然記不清,他已經上過33次春晚了!也就是說,已經陪伴觀眾走過了33年!
雖然大家對馮鞏非常熟悉,但大家可能已經忘了當初和他一起搭檔走紅的牛群了。
90年代的時候,馮鞏和牛群因為愛好相聲而結緣搭檔。此後每一年的春晚,這對經典組合總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大家對相聲的一致認知可能是「大長褂」,但馮鞏和牛群卻是一人一套西裝上場。他們不斷在傳統相聲裡做新的嘗試,不斷增加捧哏的臺詞,讓捧哏不再單單是「輔助」。
這對經典組合,搭檔了將近10年。這十年中,他們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領導冒號》,《小偷公司》。
當時的兩個人,真的是紅透了半邊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果繼續在相聲領域深耕,現在的地位真不可小覷。
但牛群是個「喜歡折騰的藝術家」,自從出名後,他有了更多的資本去折騰。辦過雜誌,玩過攝影,成立過明星足球隊,還下海經過商。偏偏對於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卻再也沒有心思全身心投入。
1999年,牛群和馮鞏最後一次一起登上春晚表演了相聲《瞧這爹倆》,此後兩人徹底分道揚鑣。
2000年,安徽蒙城縣一家牛肉企業的老總提出讓牛群代言,並希望牛群到蒙城這個「中國養牛第一縣」當形象代言人,當時當地的有關領導則提出牛群去當名譽縣長。
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在合法合規的條件下,真的促成了!牛群順理成章涉入官場,做了副縣長!
從「相聲演員「」到「副縣長」,這樣的跨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但「名人效應」也確實讓牛群在蒙城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到來直接招商引資達五億元以上,還不算衍生的品牌價值。蒙城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縣城。
雖說隔行如隔山,但當了副縣長的牛群還是大筆一揮玩起了「財富遊戲」,還宣布把自己今後的一切有形和無形的資產都捐給中華慈善總會用於特殊教育項目,並且進行了5項公證,當年這件事轟動全國。
「裸捐」的這一舉動,著實把「無私奉獻」的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廣大群眾頗為感動震撼。
然而「權力的遊戲」背後,總有一些難見光明的「動作」。
牛群在任期內有「三大業績」:牛群商貿城、五子牛特校的「改制」、五子牛飲品公司的「擴張」。可這「三大傑作」最終也沒能經住三年時間的考驗,均已失敗落幕。
而曾被牛群視為他在蒙城主要「事業」的五子牛特校,至今產權不明。
當時社會各界也給特校捐了大筆資金,牛群在2002年11月接受採訪時親口承認:「我到處去募捐,到9月1日,帳上就有500多萬了。」
那這些善款到底用在哪裡?去向成了解不開的謎。
2004年,牛群卸任副縣長。敗走蒙城的他曾多次嘗試想重回演藝圈,然而市場早已無法接納老人。
為了生計,他只能走穴一些不出名的綜藝。
前幾年他以60多歲的高齡參加了綜藝跳水秀,當牛群從泳池裡狼狽地掙扎出來的時候,不少網友感到唏噓不已,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不顧形象地玩命?
也許在名利面前,形象不值一提。
折騰了一輩子的牛哥,還是覺得娛樂圈的光環更讓他滿足吧?
但從他的眼神裡也能看出,他是真的累了,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