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晚常客,牛群、馮鞏這一對老搭檔,總能給觀眾帶來歡聲笑語。《坐享其成》、《瞧這倆爹》等,都是他倆的作品。相對比,馮鞏有過30次上春晚的經歷,牛群也有過14次上春晚的經歷,只不過,前者名利雙收,後者卻因為太愛折騰,生生把自己搞涼了。看來,不論啥時候,做事都要腳踏實地,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
19歲時,甫一接觸到快板表演,牛群就決定紮根學習,就這樣,他不僅成了劉學智的徒弟,還成了人家的乘龍快婿。有了嶽父的支持,他的事業順遂了很多。就在這個時候,他結識了馮鞏。兩人相識相知,並成為了搭檔。他倆第一次合作登臺是在1996年春晚,兩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一眾老前輩中都毫不遜色,他倆是眾人眼中的明日之星。
有了名氣之後,兩個人對於未來,有了新的規劃。馮鞏還是老樣子,繼續鑽研小品藝術,還接拍影視劇,在曲藝圈裡浮浮沉沉。而牛群呢?這人又愛上了足球,還和趙本山等人組成了足球明星會。做事三分鐘熱度,可要不得。術業有專攻,什麼都會,卻什麼都不精,就是人生大忌。很顯然,此時的牛群還沒有意識到。
踢著球的牛群,又愛上了攝影。得,足球又丟下了,又跑去學習攝影了。這個時候,人家的老本行也沒丟,該說相聲還是說,只不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顆心分成好幾瓣,絕對是分身乏術啊。這不,在1999年合作完最後一次,這一對昔日的黃金搭檔,還是分道揚鑣了。
這一次,牛群要去當縣長了,就算有人阻止,他也一定要去。當然,這是人家的追求,別人無權過問。馮鞏自然不會阻礙人奔家前程。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牛群同樣如此,為了促進蒙城經濟發展,他身先士卒,招商引資了5億元。他關心當地聾啞兒童,親自擔任聾啞學校校長,並組織募捐,誓要讓這裡的孩子們,擁有好的教育設施。不想當縣長的演員,不是好校長,只有滿腔激情的牛群,還是大意了。
牛群組織募捐,是否是藉機斂財?一時間,各種傳言塵囂直上,他百口莫辯。為了消除不利影響,他把所有家產捐獻出來。任滿回城之後,各種質疑的聲音還是如影隨形,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低調。這就是現實版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啊,原想著轟轟烈烈做一番大事,誰承想,竹籃打水一場空,還弄得一地雞毛,但這又怪得了誰呢?
時隔多年,每每想起往事,牛群都感慨萬千,自己真是好心辦壞事。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了,從來都義無反顧,只是他沒有想過,這件事有沒有要做的意義。千金難買早知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如果他像馮鞏一樣,踏實的鑽研相聲小品,如今的地位,怎麼也差不了。做事三分鐘熱度,最是要不得。沒有專注,哪有成功,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