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的最大問題在於,其應用價值根本微不足道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最近的一篇報導中介紹了一項對量子通信的破解工作,這樣的工作其實很多,在後來發布的聲明中,兩位作者也指出「十多年來,針對量子密鑰分發物理漏洞的攻擊方案陸續被提出」。

量子通信被破解,屬於正常的研究,毫不意外。真正的問題是,此前量子通信在宣傳上被故意誤導和一再誇大。

了解相關協議的內行都清楚,量子通信其實既「很不量子」,也「很不通信」。量子通信只是以硬體方式為「熟人」之間提供一個共享的密鑰,除此之外它啥也幹不了。

1、無法替代公鑰密碼為網際網路億萬「非熟人」之間分發密鑰

2、沒有公鑰、私鑰的協同配合難以實施網際網路上的身份認證、數字籤名等等服務

3、隨著用戶數增長,難以管理收發方之間建立和保存的海量初始密鑰

4、組網時必須依賴專用網絡設備,而這些設備的可信度又回到了傳統的安全問題

5、單光子在光纖中最大傳播距離有極限,依賴「可信中繼站」是難以克服的安全隱患

綜上所述,量子通信在現實中缺乏適用性,也永遠無法做到理論上的「無條件安全」,反覆拿理論上的「無條件安全」來說事,本身就是一種誤導性的話術。

現實中做不到,僅僅做到理論上「無條件安全」,是否也算戴上了光環呢?

不算。對稱密碼就在理論上是無條件安全的。早在1949年,資訊理論鼻祖香農就在他發表的「保密系統的通信理論」一文中證明了異或方式的對稱加密算法在滿足:密鑰長度不小於明文、密鑰生成充分隨機、一次一密這三個條件下,攻擊方完全無法破解密文。

對稱密碼主要用在「熟人」之間,為各類企業、政府機構和軍隊內部提供通信的安全保障。量子通信就是利用對稱密碼來加密解密的。那麼量子通信自己到底做了啥?只是用硬體方式分發了共享密鑰,僅此而已。

網際網路億萬「非熟人」之間通信,離不開公鑰密碼(非對稱密碼)。提升公鑰密碼的算法安全性,建立後量子公鑰密碼技術,才是國際主流的方向。《徐令予:英美等國家如何評估「量子通信」工程化》一文中,已經介紹了英國情報部門的白皮書、美國空軍的一份調研報告和日本科學家的一篇綜述性論文,都不認同量子通信的戰略價值。

去年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組建的一個專家委員會向公眾發布的長達205頁的報告《量子計算:進展和前景》中,談到密碼學部分只談PQC(後量子密碼技術),一字未提QKD(量子密鑰分發,或「量子通信」)。

結論:量子通信的最大問題在於,其應用價值根本微不足道。

那麼什麼才是重要的?保證信息從A傳輸到B之間有充分的安全,密碼學已經很成熟了,也不需要量子通信參與,即使量子通信參與也只能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密鑰分發。信息安全之所以還有隱患,問題出在信源的安全上,也就是大家用的手機、電腦中的微處理器可能有漏洞或者後門。英特爾的「熔斷和幽靈」就是例子。

量子通信合肥總控中心控制臺上的計算機用了英特爾的微處理器

所以,中國非常重視網信領域的自主可控問題,從來沒人說因為量子通信,中國不需要擔心網信安全了。美國一直拿華為的設備說有安全隱患,美國也不會說趕快發展某種量子技術就能高枕無憂了。信息安全是一個綜合的問題,物理學家本來就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多少發言權,現在一批人卻幾乎壟斷了發言權,才是很奇怪的事情。

我不想評價這批人,凡是了解「量子之父」、「木星上的汽車牌照」、「錘殺案」等有公開報導可查的事情,每個有科學素養的人,都會對是否應該信任他們得出自己的判斷。德國物理學家霍森菲爾德老太太的博客大家可以再讀一遍:

「科學家把研究項目的前景吹的天花亂墜,換取經費;高校吃掉一部分經費,然後把成果透露給媒體;既然有利可圖,媒體便大肆報導所謂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其輿論影響力能夠取悅政客,讓他們有吹噓國際競爭力的資本;然後政客又會保證充裕的經費流向科研項目。」

「如果科學家可以靠誇誇其談來增加獲得經費的機會,他們當然會選擇誇誇其談。如果他們可以靠當好好先生來增加獲得經費的機會,他們當然會選擇當好好先生。如果他們發表成果時可以靠蹭熱點來增加獲得經費的機會,他們自然會去蹭熱點。」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應該支持這些量子信息學的科研,應該給他們合理的經費。需要糾正的是錯誤的宣傳,在應用上則要儘快出臺更規範的標準。

任正非很了不起,他說過華為肯定不會第一個做出量子計算機,他還說過一個國家首先要重視教育,重視基礎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基礎教育。對於基礎研究,任正非說過,華為對基礎研究,失敗了就漲工資,成功了就漲級。

基礎研究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你知道一條路走不通,這也是把錢變成了知識和人才。中國爆炸氫彈用的時間短,因為前面幾個大國再保密也給了一個重要信息:這件事能找到一條走得通的路。

但是,這不等於浮誇風不需要糾正。如果缺少了科研工作者的自覺,再多的經費也無助於得出正確的判斷。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九州量子趙義博:量子通信不能替代傳統通信,產業化亟需市場化機制
    由於高科技的神秘面紗和資本的狂熱追逐,不少人會提出疑問,量子通信的應用到底發展到什麼程度,它究竟能給人們創造什麼價值?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物理專業博士、浙江九州量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九州量子)副總裁趙義博對科工力量表示,對量子通信理解的爭議的主要起因是名稱有歧義和產業化應用模糊不清。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例如2019年,谷歌宣布實現了「量子霸權」,意思是對一個特殊的任務,他們的量子計算機計算得比現有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這個特殊的任務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所以這個成就目前並沒有實用價值,但它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科創板量子保密通信第一股
    在行業中最大的疑慮點在於商業化程度不高,可供商業化的基礎不強,在產業周期理論中處於幼稚期——成長期的過度。現階段盈利來源於政府項目的上馬,由於國際上同樣對該項目市場需求的稀缺,業務主要聚焦於國內的政府項目。5、改變這種狀況,要麼他國量子計算有了突破,矛的強韌倒逼盾的建設,即政府有大量項目上馬;要麼隨著時間推進或某些特殊的事件發生,大規模商業化苗頭開始顯現。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 袁嵐峰
    例如2019年,谷歌宣布實現了「量子霸權」,意思是對一個特殊的任務,他們的量子計算機計算得比現有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還要快。這個特殊的任務沒有什麼實用價值,所以這個成就目前並沒有實用價值,但它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量子通信技術原理與發展前景解讀
    量子通信具有絕對安全保密性,量子隱形傳態甚至還具有無障礙傳輸通信能力,量子通信的這些優良特性決定了其具有廣闊的無法估量的應用前景,隨著我國以及國外對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視和對通信速率的旺盛需求,具有安全可靠和高速傳輸優勢的量子通信,將是未來網絡通信系統的主流通信技術,是未來通信技術的一次偉大的革命,必將改變未來信息產業的格局。
  • 量子通信現實應用再突破!
    該實驗成果不僅將以往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並且通過物理原理確保了即使在衛星被他方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現實應用的重要突破。6月15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 2019-2023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預測分析
    (二)實際應用中的通信保密性問題  目前,量子通信技術還不能達到絕對安全的要求。從量子通信技術的特點來看,保密安全性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在實際操作中,通信密碼不可能做到絕對的保密,量子通信技術操作者可有意或無意洩密;另外,量子通信系統中的物理元件也不能保證其絕對的安全,這與理論分析中所設計的數學及物理模型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 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突飛猛進!那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近年來,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速度早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量子通信產業化如火如荼。這項新技術對於傳統通信方式而言是顛覆性的。但具體顛覆在哪裡,似乎也很難用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作為一個非行業內人士,我其實也只懂得一些最粗淺的皮毛,不過這或許有助於我利用儘可能淺顯易懂的表述以便讓更多人了解量子通信的偉大之處。
  • 量子通信成為現實,「墨子號」是最大功臣,首次實現千裡級通信
    審核-小文近些年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墨子號」作為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裡的主要系列,一直承擔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根據光明網6月28日的報導,近日我國「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再次取得新成就,由我國主導的科研團隊利用該衛星在兩個相距甚遠的地方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跨越上千公裡的量子密鑰分發,該成就有望為量子通信的現實應用鋪墊道路。
  • 量子通信應用漸次落地
    上證報記者獲悉,銀監會、中國電網等部門已將量子保密通信等技術的應用和研發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世界3-5年  中科院院士、我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日前在中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論壇上提出,到「十三五」末期,我國城市間組網通訊的點對點密鑰分發傳輸速度有望達到現階段水平的百倍左右,併到2025年提升幅度達千倍以上。中科院通信與量子技術專家尹浩院士則預測,我國區域量子通信網絡有望在2020年成熟應用。
  • 量子密碼是量子通信嗎?其實真正的量子通信離實際應用還很遠
    上述這種保密通信,實質上是「一次一密」的經典通信,只是密鑰是由QKD生成的,通常也稱為量子保密通信。那麼有兩個問題出現:一是, 如果竊聽者不停地竊聽,甲乙雙方就無法獲得安全的密鑰,於是保密通信便無法進行。確實如此,QKD對此無能為力!它唯一的優勢功能就是斷定是否有竊聽者存在,所分配的密鑰是否安全而已。這點在傳統密鑰分配原則上做不到。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將保持10到15年世界領先,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據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報導,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活動現場,「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相關技術水平5年,並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
  • 徐令予:反對高鐵的邏輯,要用到量子通信上了?
    因為只要有人在量子密鑰分配信道上竊聽,不管他是外鬼、內鬼、什麼鬼(英文使用Eve一詞,非常傳神),只要竊聽必被察覺,這部份密碼位全部丟棄,什麼損失也不會造成。真正做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才是密鑰配送安全的根本保證,通信雙方有了安全可靠的對稱密鑰,安全穩定地交換信息根本沒有任何問題。
  • 量子科技的兩塊試驗田: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丨前途有「量」
    量子計算機和經典計算機都是輔助人類進行計算的工具,但它們處理數據以獲得答案的方式是根本不同的。量子計算是利用疊加和糾纏等量子現象來進行計算。現階段的量子計算機能夠在某些計算問題的解決上,如整數分解(這是RSA加密的基礎),大大快於經典計算機。
  • 量子科技的兩塊試驗田:量子計算與量子通信丨前途有「量」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量子技術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但無論是近幾年的輿論熱點還是大型科技公司的投入重心毫無例外的都偏向了「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兩個板塊,這兩個領域的進展也較為迅速。 另外,量子計算機的優勢在於計算速度快而非「萬能計算」,實際上,任何可以由經典計算機解決的計算問題也可以由量子計算機解決。
  • 量子通信行業十四五規劃前瞻:鼓勵量子通信應用市場加速滲透(圖)
    中商情報網訊: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通信技術,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量子狀態的不確定性產生隨機密鑰,一旦通信被竊聽則會改變量子的狀態,竊聽就會被察覺,進而使得密鑰無法被破解,實現了通信的保密性。
  • 我國研製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打開APP 我國研製國際上第一臺具有實用價值的量子直接通信樣機 科技部 發表於 2020-11-21 11:53:13   隨著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通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能防範竊聽的量子保密通信受到廣泛重視。
  • 2019年中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利好政策推動...
    2、實際應用中的通信保密性問題目前,量子通信技術還不能達到絕對安全的要求。在理想條件下,量子通信在形成單子光源、量子檢測和控制量子信息方面還有待提高。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還不能完全保證量子信息的保密安全。如果要在量子通信上做到絕對安全,還需要在單光子態的制發、傳送和儲存等技術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量子通信由於在配套技術上開發上的不足,使一些通信技術在安全上的問題和難題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限制了量子通信的發展與應用。
  • 浙江九州量子:用量子「盔甲」打造量子通信商業化標杆!
    在應用示範上,《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10日 第 05 版 中國量子科技加快實現天地一體化)報導時提到的:蕭山區量子應用「盔甲」,蕭清大道超載治理項目便體現出融合基礎設施的亮點,打造了量子通信的商業化標杆!該項目在智慧交通建設的開展過程中,保障了交通大數據的安全。最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用上了量子「盔甲」。
  • 朱玉:我國量子通信實現區域、產品、應用三大擴展
    總體而言,我國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方面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線,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發展迅速。朱玉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享受「數字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數字風險」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