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12月16日消息(顏翊)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量子科技浪潮的演進,有望改變和提升人類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為未來信息社會的演進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量子科技將與通信、計算和傳感測量等信息學科相融合,形成全新的量子信息技術領域。
昨日,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在南京舉行,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發表致辭稱,在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未來,量子信息技術有望成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換道超車」、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重要核心技術。
我國高度重視量子信息科技的發展,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和2018年新年賀詞中分別提到「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僅近7年來,量子科技相關成果就3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特別是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潘建偉院士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總體而言,我國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方面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線,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發展迅速。
朱玉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享受「數字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數字風險」帶來的挑戰。由於技術的快速迭代,疊加主客觀因素作用,導致出現治理手段滯後的「時差」、技術能力對比的「落差」、價值導向判斷的「偏差」、不同主體博弈的「溫差」,從而催生新情況、新問題,帶來新風險、新挑戰。一是制度規範滯後場景迭代,成為治理效能的「堵點」;二是數據安全問題迫在眉睫,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三是內容安全風險更加突出,成為著力整治的「難點」;四是基礎設施安全風險外溢,成為全力保護的「重點」;五是大國博弈態勢不斷加劇,成為國際治理的「痛點」。
量子保密通信是首個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量子信息技術分支,也是近代社會以來,第一個由中國創造的新產業,這也意味著中國量子通信的發展除了能讓我們享受技術和科技本身給生產力帶來的提升以外,我們還將成為全球相關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
朱玉認為,未來我國的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一是區域的擴展,從京津冀、長三角、海南等區域城際量子網擴展到全國、全球;二是產品的擴展,未來將出現光電集成度更高、功能更豐富的加密晶片和設備;三是應用的擴展,隨著量子通信帶寬的增加以及網絡覆蓋的加深,基於圖片、視頻、VR等傳輸形式的應用將出現。在國際上率先掌握能夠形成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率先建立下一代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推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是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的重要使命。
在競爭激烈的量子科技領域,我國科學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樹起了一座舉世矚目的裡程碑,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正在構建形成,有望引領量子網際網路的革命,出現量子物聯網、量子云計算等先進形態。量子是時代的必然,量子理論和技術正迅速發展,量子之帆已露出海平面,正向我們駛來,並將毫無疑問地改變世界。 「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令人心潮澎湃。」朱玉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