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我國量子通信實現區域、產品、應用三大擴展

2021-01-08 極客網FromGeek
人閱讀 2020-12-16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12月16日消息(顏翊)當前,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正在不斷形成新的科學前沿,激發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孕育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量子科技浪潮的演進,有望改變和提升人類獲取、傳輸和處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為未來信息社會的演進和發展提供強勁動力。量子科技將與通信、計算和傳感測量等信息學科相融合,形成全新的量子信息技術領域。

昨日,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在南京舉行,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發表致辭稱,在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長遠的未來,量子信息技術有望成為中國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換道超車」、掌握產業鏈話語權的重要核心技術。

我國高度重視量子信息科技的發展,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產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和2018年新年賀詞中分別提到「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僅近7年來,量子科技相關成果就3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特別是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潘建偉院士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總體而言,我國在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量子計算方面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線,在量子精密測量方面發展迅速。

朱玉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享受「數字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數字風險」帶來的挑戰。由於技術的快速迭代,疊加主客觀因素作用,導致出現治理手段滯後的「時差」、技術能力對比的「落差」、價值導向判斷的「偏差」、不同主體博弈的「溫差」,從而催生新情況、新問題,帶來新風險、新挑戰。一是制度規範滯後場景迭代,成為治理效能的「堵點」;二是數據安全問題迫在眉睫,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三是內容安全風險更加突出,成為著力整治的「難點」;四是基礎設施安全風險外溢,成為全力保護的「重點」;五是大國博弈態勢不斷加劇,成為國際治理的「痛點」。

量子保密通信是首個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量子信息技術分支,也是近代社會以來,第一個由中國創造的新產業,這也意味著中國量子通信的發展除了能讓我們享受技術和科技本身給生產力帶來的提升以外,我們還將成為全球相關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

朱玉認為,未來我國的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一是區域的擴展,從京津冀、長三角、海南等區域城際量子網擴展到全國、全球;二是產品的擴展,未來將出現光電集成度更高、功能更豐富的加密晶片和設備;三是應用的擴展,隨著量子通信帶寬的增加以及網絡覆蓋的加深,基於圖片、視頻、VR等傳輸形式的應用將出現。在國際上率先掌握能夠形成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率先建立下一代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體系,推動我國的信息技術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跨越式提升,是我國量子科技領域的重要使命。

在競爭激烈的量子科技領域,我國科學家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樹起了一座舉世矚目的裡程碑,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正在構建形成,有望引領量子網際網路的革命,出現量子物聯網、量子云計算等先進形態。量子是時代的必然,量子理論和技術正迅速發展,量子之帆已露出海平面,正向我們駛來,並將毫無疑問地改變世界。 「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令人心潮澎湃。」朱玉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中國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
    《白皮書》提出,目前,國內外都在研究和實踐量子通信應用模式,在雲和大數據服務、政務信息保護、金融業務加密、電力安全保障等方面已經率先試水並推出相關產品。院士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在京成功舉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量子網絡公司董事長吳樂斌出席並致辭。量子通信產業鏈各方代表、媒體記者約3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朱玉在致辭中表示,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在京召開
    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指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中國信息協會量子信息分會、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聯合主辦,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論壇分為產業篇、產品篇、生態篇三個部分。
  • 什麼是量子科技? 量子通信三大龍頭股是誰
    此次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量子科技,在當前時間窗口進行,也增強了量子科技或將寫入「十四五」規劃的預期。量子科技是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結合工程學中的控制論,目前主要有四個應用領域:量子通信(也稱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傳感和計量,其中量子通信領域的產業化已經較為成熟。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27日表示,近年來,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吸引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資料圖:量子通信系統設備。 中新社記者 張勇 攝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
  • 量子通信行業十四五規劃前瞻:鼓勵量子通信應用市場加速滲透(圖)
    2017年1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提出以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為基礎,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建設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及城域網,並在若干地區建設衛星地面站,形成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環網。
  • 量子通信風口下,中國廣電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布局幾何?
    綜合整理:苗夢佳核心要點: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從32cm到4600km,我國已實現量子通信!
    那麼,什麼是量子?量子通信網有多牛?這張網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我國量子通信技術攻克了哪些難關?量子就是質量、能量等各種物理量的最小單元,它以某種粒子狀態存在。比如光其實是以光子為單位一份一份變化的,一個光子就是一個量子。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科學家利用這些特性,可以製做出最安全的保密鑰匙,從而讓信息傳輸變得更加安全。
  • 「墨子號」提前實現三大科學目標 中國領跑量子通信
    原標題:「墨子號」提前實現三大科學目標—— 中國領跑 量子技術突破天空限制潘建偉團隊這些實驗中,量子技術就已經突破「天空的限制(gone beyond the sky)」,並將應用型量子通信技術方面的研究提升到如此的「天文高度(astronomical height)」。
  • 我國實現量子指紋識別 量子通信應用再獲突破
    中國科技大學官方微博透露,近日,潘建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裡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首次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
  • 量子通信應用漸次落地
    上證報記者獲悉,銀監會、中國電網等部門已將量子保密通信等技術的應用和研發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世界3-5年  中科院院士、我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日前在中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論壇上提出,到「十三五」末期,我國城市間組網通訊的點對點密鑰分發傳輸速度有望達到現階段水平的百倍左右,併到2025年提升幅度達千倍以上。中科院通信與量子技術專家尹浩院士則預測,我國區域量子通信網絡有望在2020年成熟應用。
  •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落地指日可待
    尤其是我國在2011年12月立項、2016年8月成功發射升空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不僅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重要一步,也有效地協助我國科學家們成功將量子通信發展到實用階段。   原則上,量子中繼器能夠為全球網絡提供一個可行的選擇,然而它們不能使用目前的技術部署。 但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研究人員認為基於可信中繼的量子網絡是可行的,並有一個被廣泛接受的實現路線圖:通過光纖的城內城域網絡,使用骨幹網的城際連接,以及通過衛星的遠程通信。 然而,構建一個能實際應用的大規模量子廣域網還需克服不少挑戰。
  • 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實現了全面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類主觀意識裡玄妙的第六感和特異功能之外,量子理論作為數字時代的基石,已在電網領域得到實際應用,量子技術亦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客觀世界。 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方面。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和經典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定理和不可克隆原理所保障,具有經典通信無法比擬的無條件安全性及對竊聽的可檢測性。
  • 量子通信又火了!這篇就講講量子通信第一股及行業解析
    公司是我國率先從事量子通信技術產業化的企業,是量子通信產業化的開拓者、實踐者和引領者。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量子保密通信網絡核心設備、量子安全應用產品、核心組件以及管理與控制軟體四大門類,與經典通信設備、應用終端、光纖信道共同組成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信息安全服務。
  • 墨子號: 樹起量子通信中國標杆
    圓滿實現三大科學目標  「『墨子號』量子衛星圓滿實現預定的全部三大科學目標,為我國在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和空間尺度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檢驗前沿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與技術基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量子科技浪潮的演進,廣域量子通信網絡迎來新突破
    並結合「京滬幹線」與「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成功演示了北京與奧地利維也納之間的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標誌著我國已成功構建國際上首個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除此之外,目前該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已經接入包括金融、電力、政務等150多家行業用戶。
  • 中國量子通信佔領制高點,已實現1120公裡通訊
    據人民日報消息,近期中國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已成功實現1000km級的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中國量子通信邁出了實際應用的重要目前,我國頂級的科學家團隊,就是利用「墨子號」作為量子糾纏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將地面無中繼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間距離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 以量子之名守衛信息安全 啟科量子亮相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處長黃業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李潔、啟科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萬相奎等出席本次論壇並發表了重要演講。數字基礎建設是新基建的核心,網絡安全是數字基建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網絡攻擊愈發猖獗,針對我國發起的APT攻擊事件持續曝光,攻擊規模和烈度逐年遞增,政府機關、能源、金融、交通、電信等重要行業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網絡安全狀況日趨嚴峻。
  • 量子科技主導研發了全球第一套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測控系統
    加速量子通信商業應用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技術層面,量子密鑰的分發距離不斷延伸,分發速度大幅提升;在市場層面,預計到2025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35億元左右。當前量子通信主要在政務網應用,而啟科量子意欲將其進一步產業化,擴展到金融、交通、醫療等商業市場,萬相奎認為「行業客戶更加重視信息安全,將很快理解到量子通信的應用價值。」
  • 量子通信板塊逆勢大漲 多隻概念股漲停
    量子保密通信是首個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的量子信息技術分支。在2016年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和2017年京滬幹線建成並連接後,構成了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也標誌著我國率先進入廣域網階段,我國正在成為全球相關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