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整理:苗夢佳
核心要點:
日前,不少媒體援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官方消息稱,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這項科研成果於1月7日被發布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這項成果有多麼重要?這意味著中國把量子保密通信推進到了實用的程度,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伴隨著量子通信發展的方興未艾,四大運營商紛紛擔當起了先行者的角色。
2020年10月14日,由中國科學院控股的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與中國廣電控股的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海口就「共建海南星地一體環島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完成戰略合作籤約,並同步推出「量子保密視頻會議機頂盒融合產品」。
在籤約儀式上,雙方就國科量子全球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和中國有線海南公司豐富的光纖資源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一致同意在自貿港相關政策指引下,全力推進世界首個「星地一體」環島量子通信網絡建設。
據了解,量子保密通信無需大面積地改造現有的通信設備和網絡,可將量子通信技術無縫融入傳統數據網絡中,服務範圍可涵蓋所有的IP網絡數據,信息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鏈路安全得到極大增強,從而保證用戶的無條件安全通信。隨著安全應用向個體化、移動化發展,依託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面向企業、面向公眾的量子安全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將不斷推出,例如量子密碼雲、量子數據中心、量子數據存儲、量子身份認證、量子手機、量子視頻會議等。
雙方在籤約儀式上聯合推出的「量子保密視頻會議機頂盒融合產品」是將中國有線的機頂盒和雲視頻會議系統融合,把電視機變成視頻會議終端,並進一步結合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應用量子密鑰對雲視頻會議的音視頻媒體流進行加密,保障音視頻通過網際網路傳輸的機密性。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中國廣電,其他三大電信運營商也紛紛在量子通信領域進行布局。
2020年11月7日,在2020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量子暨安全合作論壇上,中國電信正式發布了「量子城域網」及「可信通信」解決方案。據悉,「量子城域網」解決方案以量子通信核心資源整合為切入點,將量子通信網絡建設推廣所需的技術、產品、資源及服務進行整合,使其具備良好的可推廣性和商業價值。「可信通信」解決方案通過主叫方去電時主動展示身份信息,且所展示的身份信息防篡改、可溯源、具有法律效力,解決了主叫方身份無法被可信識別的問題,實現可信通信。
此外,中國電信還在活動的高峰論壇上正式啟動「量子鑄盾行動」,將率先為10個城市公共安全提供量子安全雲,為100個城市提供量子安全組網方案,為1萬個政企客戶提供量子安全加密解決方案,為1000萬移動終端用戶提供量子安全通話服務。
同樣是在11月,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2020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主論壇的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共同致力於促進協同創新,推進信息通信基礎理論、核心技術、融合應用等創新突破,強化6G、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謀劃布局,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效。
據通信媒體表示,此前三大運營商齊推量子超級SIM卡。中國移動在近期舉辦的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媒體溝通會上,發布了超級SIM卡,內含加密晶片以及NFC功能,線下可充當飯卡、門禁卡、交通卡、車鑰匙;線上可以進行金融安全認證、5G電子籤名,大額轉帳等。
2020年年底,中國聯通、亨通光電和安徽問天量子成功完成區塊鏈BaaS及應用+量子通信的驗證測試。據了解,此次的驗證測試通過在「京雄量子加密幹線」部署區塊鏈BaaS基礎設施節點與聯盟區塊鏈應用,測試團隊在量子信息安全保障下驗證了區塊鏈帳本數據同步、共識、帳本數據讀寫、智能合約管理、區塊鏈節點管理等應用操作,相關功能及穩定性達到預期,充分驗證了量子通信+區塊鏈結合的安全性與可行性,為該技術在金融、政務、供應鏈、智慧城市等領域的落地打下了基礎,也為區塊鏈技術與量子通信結合應用的實踐與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
早在2019年5月15日,中國聯通就曾宣布與亨通共同承建的「京雄量子加密通信幹線」開通。中國聯通與亨通集團強強聯手中科大問天量子,聯合成立的「量子加密通信聯合實驗室」也同步揭牌,宣布三方將面向前沿通信科技發展態勢,整合量子保密通信產業資源。聯合實驗室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創新應用,將陸續接入量子網絡,為帶動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與現有ICT技術融合,拓寬量子保密通信產業之路作出貢獻。
2020年3月,科技部發布《關於科技創新支撐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措施》,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5G、量子通信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和支持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產業化,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高科技產業,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此後,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在公開採訪中提到,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將按照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需要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的先發優勢。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安排這次集體學習,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
對此,平安證券指出,學習的背後,都是在就前沿科技問題、核心技術等問題展開布局。從長期來看,量子通信產業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網絡信息安全、量子通信幹線、量子城域網、金融、國防等方面,整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
雖然我國在量子科學領域的起步不算早,但發展卻是最快的。早在2016年8月,中國成功發射人類歷史上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2017年9月,「京滬幹線」正式開通。2018年,國家廣域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絡建設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在「京滬幹線」基礎上,增加武漢和廣州兩個骨幹節點,中國使用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長度達到7000公裡左右。
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長三角地區將建設覆蓋16個主要城市、1013公裡的量子保密幹線環網,並在城市群內廣泛開展量子通信應用試點。
可以說,我國在量子通信產業化方面走在全球前列,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80億元,並預測2023年,我國量子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