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首屆量子信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來自政商學界的量子通信行業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從科技、產業、資本等多個角度全方位熱烈討論量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前景,並見證了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商用幹線 「滬杭幹線 」(浙江段)宣告開通。
從發射「墨子號」用於科研,到商用幹線開通,量子信息技術已走出了實驗室,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代」。不僅受到政府、企業和資本市場的多方青睞,還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爭相搶佔的下一代信息產業高地。
量子通信產業化進程加速
中國是世界上率先把量子通信產業化的國家,據了解,量子通信不僅可以用於軍事、國防等領域的國家級保密通信,還可以用於涉及秘密數據、企業機密、包括政府金融、電信、保險、證券、銀行、工商、財政等領域和部門,而如果技術又正好成熟,未來應用市場前景將異常廣闊。
對於量子通信這種高端前沿科技,全球範圍內正展開著一場頗為激烈的爭奪賽。
隨著量子通信被納入國家戰略,量子通信產業利好不斷,產業加速發展。根據中投顧問的預測,國內量子通信短期市場規模在 100億元到 130億元,長期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九州量子董事長鄭韶輝(出生於1968年,浙江金華人,浙江大學本碩)認為,量子通信產業的發展要經過三個三年,第一個三年是設備商的三年,這三年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國的設備要先做合格,實現工業化的生產。第二個三年是運營商的三年,相關企業將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合作,建設全國性的骨幹網及其無線量子城域網。第三個三年是平臺商的三年,市場上會出現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平臺服務商,市場應用全面展開,中國將擁抱 「量子+ 」時代。
據悉全球首條量子通信商用幹線 「滬杭幹線 」(浙江段)在 2016首屆量子信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宣告開通,是量子通信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標誌性事件。
九州量子總裁曹文釗介紹,「滬杭幹線」全長260公裡,涉及秀浦路、漕河涇、大港、嘉興東、桐鄉、杭州共6個中繼站,貫穿嘉興、烏鎮、餘杭等城市,打造成我國「網際網路+」的核心地帶,在浙江省形成量子金融安全、量子政務安全、量子能源安全、量子商務安全的標杆。
今年底,我國量子通信領域另一重大工程 ——京滬幹線,按計劃有望建成。該幹線連接北京和上海,全長 2000餘公裡,是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主幹網,將大幅提高我國軍事、政務、銀行和金融系統的安全性。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