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正式在北京成立。
中國廣電晉身為第四大運營商可謂醞釀已久。早在2016年11月25日,多部門就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第一次宣布了「中國廣電」涉足通信運營商的消息。去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放4張5G牌照,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時代。在三大運營商之外,中國廣電入局並獲得了700M的黃金頻段,之後,通過與中國移動籤約,實現基站共建共享,有望用較低成本迅速建立起覆蓋範圍最廣的5G網絡。
在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深耕市場十幾年的背景下,主管部門為何讓中國廣電在此時入局?中國廣電如何與三大傳統運營商形成錯位競爭?其參與5G發展,對於我國推進媒體融合將帶來哪些積極影響?
千億註冊資本,中國廣電不是虛商
與三大運營商不同,中國廣電在成立伊始就已經植入民營企業的基因。據悉,在揭牌儀式上,中國廣電與國家電網、阿里巴巴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8月26日,東方明珠、歌華有線、江蘇有線等多家上市公司分別公告,47家發起人共同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超千億,國家電網、阿里巴巴入局。
這次新成立的中國廣電,不是虛擬運營商。雖然中國廣電在移動業務上租用的是中國移動的信號服務。通過籤署基站共建共享協議,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租借了2G/3G/4G基站與部分5G基站,保證了基礎通訊服務的覆蓋能力,但也有著自己的骨幹網絡。目前,中國廣電手中的「王牌」是握有700MHz的頻譜資源。700MHz頻段一直以來被看作是發展移動通信的黃金頻段,具有信號傳播損耗低、覆蓋廣、穿透力強、組網成本低等優勢特性,作為5G的底層網絡,用作廣覆蓋是非常合適的。
有自己的骨幹網絡,意味著中國廣電在網絡資源的分配上可以有更大的話語權,過去二級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常見的「多人降速」現象也不會在中國廣電上出現。
5G一體化加速,超高清視頻業務是重點
在全國一網整合加速的同時,中國廣電的5G布局也不斷推進。中國廣電相關人士表示,能凝聚千億資本,吸引電網、阿里入局的核心驅動力追根溯源就是廣電5G,或者說是5G賦能後的新廣電。在5G建設的推進下,中國廣電能夠引領傳統廣電行業走出目前的發展困境,找到全新的發展方向。
華為、高通兩大通信設備商巨頭分別在官網宣布與中國廣電完成5G 700MHz大頻寬的全球首個端到端系統方案演示驗證和全球首個數據呼叫。中國廣電推動我國首批5G 700MHz設備完成型號核准入網工作。
中國廣電聯合行業夥伴推動全球5G 700MHz產業鏈成熟,充分挖掘700MHz頻譜資源優勢,集中力量推動相關5G產業鏈成熟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如全球首個5G低頻段大帶寬標準、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 5G試驗網、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 5G基帶晶片網絡能力演示、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 5G手機、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 5G商用基站設備、我國首個跨晶片平臺的5G 700MHz VoNR打通、我國首批通過型號核准的700MHz 5G手機、CPE終端、工業模組、基站設備等等。
而在眾多5G產業裡,目前來說,超高清視頻作為視頻產業的重要趨勢、5G潛在的殺手級應用,正是廣電公司成立的目的和未來的發力點。
有業內人士指出,廣電本身掌握的700M頻段具備頻率低、傳播距離遠、繞射能力強的優勢,在基站較少的廣大農村地區、邊遠山區,非常適合5G的鋪開,滿足開放低段頻率做5G的需要。廣電公司的成立對於推動5G產業、超高清視頻產業的產業鏈、生態鏈都意義重大。廣電有內容入口的優勢、700M頻段傳播的優勢,加上不斷充實的內容生產能力,可以把產業鏈構建得更加完整。
通訊市場未來的變化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中國廣電亮相伊始就有了千億元家底,是一家全國性大型運營商,但中國廣電前方的路並不好走。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三大運營商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高達15.98億戶。對於運營商而言,最關鍵的就是用戶量和通信網絡。
就通信網絡而言,移動和電信覆蓋比較完善,廣電則是新玩家,短時間內沒有能力建成「村村通」的覆蓋,因而只能共享/租用移動的2/4G網絡。從市場上看,廣電相對缺乏活力,市場嗅覺不夠敏銳,三大運營商則是非常市場化的企業,比廣電更具活力。
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廣電的入局勢必會攪動國內通信市場的現有格局,促進通信市場有效競爭,給5G市場帶來新的變化。
一方面,中國廣電為了獲取新用戶,必然會在5G套餐業務上與三大運營商展開競爭,促進5G套餐業務的資費下降。
另一方面,中國廣電入局將有助於釋放700MHZ頻譜的數字紅利,進一步激活5G市場,做大5G蛋糕,讓市場的各方普遍受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