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很早之前就有聽說過古埃及的金字塔,作為世界八大建築奇蹟之一的金字塔,你真的了解嗎?下面給大家普及一下古埃及金字塔的巧妙之處。首先給大家說說古埃及的歷史,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埃及共分為三大部分,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的時候,埃及尼羅河兩岸旁出現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奴隸制的小村莊,當時的古埃及還沒有算是一個完整統一的國家,每個小地方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小王。大概400年過後,就是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才初步把尼羅河岸旁的小國家給統一起來,當時的國王被尊稱為「法老」,法老是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力代表稱號,也是國家奴隸主。法老坐擁所有的一切,自己看作是神的化身,在他們上任後馬上就會召集人手和各種資源為自己建立陵墓,他們的陵墓就是現在的金字塔了,而陵墓的輝煌雄偉程度也代表著法老的權利大小程度。那金字塔的名字由來又是怎樣的呢?其實是因為法老陵墓的外形酷似中國漢字的「金」字,所以金字塔的名字也由此得來。
目前為止,所被人發現的古埃及金字塔共有96座,主要集中在尼羅河的下遊,有80座金字塔遺蹟,最大的是開羅郊區胡夫的三座金字塔,他們是第四王朝第二國王法老胡夫所要求建造的陵墓,在公元前2690年左右,法老胡夫就開始籌備著陵墓的修建,這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前還有一尊獅身人面像的守衛,旨在保護胡夫還有陵墓。胡夫金字塔一直是公認的歷史上最大工程項目之一,據科學家研究這座金字塔在當時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和物力可是相當之大!
古埃及金字塔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是一種古代「水泥」,稱作夯土,這種古代混凝土在當時替代了固有的巖石塊,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為什麼可以一口斷定金字塔建造並非使用巖石呢,如果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使用純天然的巖石為建造材料,建造一座中型金字塔需要的巨大的人力資源和時間,在當時算是內憂外患的古埃及,這些就顯得有點奢侈了,所以在被外來侵略者騷擾的同時,古埃及的人就會選用更加省時省力的夯土。研究表示,在1500人的勞動力下,建造一座金字塔需要10年時間,當時如果是使用天然巖石為建造材料的話,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是用夯土的250倍。公元前2480年時屬於胡夫王的統治時期,在胡夫王剛上任不久,就開始召集各個地方的青壯男子,為建造陵墓準備充足的人力資源,當時青壯年大概有幾十萬之多,他們被分為十萬人為一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為建造金字塔工作三個月,建造這座舉世聞名的胡夫金字塔,前前後後花了30年左右的時間。
在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是王公大臣逝世後,抑或是民間的平民百姓去世後,都會被親人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墳墓,墳墓呈長方形,古代埃及人稱它為「馬斯塔巴」,這時候正是金字塔建造的狂熱時期。到了第六王朝,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無論是規模上還是質量上,都慢慢走向衰落,因為當時古王國的分離,伴隨著古埃及法老權力的部分缺失,並且在那時候的民生並不景氣,會有少許人民起義製造紛亂,從而有些民不聊生,盜墓的現象隨之出現,所以慢慢地,法老們都不在建造金字塔類型的陵墓了,取而代之的是去深山中悄悄開鑿屬於自己的秘密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