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

2020-12-01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12月1日消息,以「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11年「中國IT兩會」今日在成都舉行,網易科技做為大會戰略合作門戶全程直播此次大會。

以下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演講:

楊海成: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在中國最高層次的IT峰會上和大家共同探討和分享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國兩化深入融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一些認識和體會。我來自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同時也參與國家信息化諮詢兩化融合這方面的戰略研究和一些重要的項目部署,我想把我們對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倡導的如何通過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特別是深度融合,促進我國工業轉型的升級探討給大家做一個介紹。主要三個方面認識。

我們認識一下兩化深度融合對工業發展和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也要從實踐的角度,從工業化提升企業主體競爭力的角度來認識一下兩化深度融合對於推動企業生產力的有效途徑。最後從推動兩化融合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一些認識。

兩化融合是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技術與傳統工業領域所有工業要素進行有機融合,通過這種融合進一步提升變革、創新和改造我們的傳統工業,形成我們在新型工業模式下發展的現代工業體系,催生新的工業模式,構建新型工業體系,建立現代產業結構,進而提高工業能力和工業素質。

我們看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包括工業產品,包括工業環境、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也包括我們工業發展現代工業的裝備,也包括工業的基礎設施,也包括支撐我們工業不斷創新的各類工業技術。信息技術正在以如此迅速而日新月異的進度,不斷地改造著我們的工業產品,不斷地優化著我們的工業活動,不斷地提升著我們工業裝備的改造提升,不斷地促進我國工業設施的基礎建設和發展,也不斷促進各項工業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從兩化深度融合來講,兩化就是改造的過程,就是再工業化的過程,本質上來講又是一次偉大的工業革命。

當然兩化融合經歷了若干個階段,相當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以IT技術的應用認識在兩化中的作用。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把IT技術和工業技術的各個要素進行結合,和我們業務去融合,和我們的環節融合,進而來提升業務的能力,提升業務的效率,進展到一個綜合競爭期。現在我們開展的大部分IT廣泛應用和IT業務的融合,我們處在了這個綜合期階段。兩化融合的高級階段就是深度融合的創新階段,我們要通過信息化、工業化各要素的融合,與工業化的各要素密切融合發生化學反應,要改變企業的業務流程,變革企業的結構,促進工業體系的變革。在這一方面應該講,我國正處在一個工業化轉型和與IT融合改造工業基礎,現在應該講恰恰處在了從兩化融合走向深度融合、變革工業體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形成新型工業體系的過程。

所以我們講兩化深度融合是兩化融合的高級,是信息化進程與工業化進程全面融合與同步共榮的狀態,這種融合一方面促進先進工業技術日新月異,促進工業產品和工業設備極大滿足工業化發展,同時又有一大批新型的業務模式促進工業升級,新的工業業態在創造和發展,工業素質和工業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我們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另一方面,在這個進程中,正是因為新型技術得到不斷深化應用和融合,工業領域又不斷牽引我們現代IT技術不斷催生發展,像包括雲計算、網際網路,應該講都是和工業化進程同步共融,相互催生而共同發展。在新型工業化和兩化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正在構建現代的新型工業裝備,也就是說我們主張看得見摸的著的工業硬裝備,工具機、大型工業流程化自動化裝備,也有信息化的軟裝備,我們把現代IT和企業信息標準融合在一起,形成重要的軟裝備,像我們新的研發系統、新的供應鏈電子商務系統,這實際上也構成了現代工業的軟裝備。如果說硬裝備為我們新型工業提供硬能力的軀體,現在有兩化融合構成的軟裝備作為現代工業提供靈魂和頭腦。

軟裝備不僅僅是軟體,包括工具、知識、標準規範、業務流程,這些兩化融合的軟裝備恰恰是支撐我國工業改造,支撐我國工業發展,進一步改造工業的重要元素。

兩化融合過去由IT技術支撐,進入到現在構建新型的工業模式,建造新的工業能力,從而支撐高端工業裝備的製造。兩化深度融合的目標就是通過滲透、提升,打造新型工業裝備,目標是構建新的工業體系,提升我國工業能力和整體素質,提升我國工業技能。

兩化深度融合的標誌在於一方面工業產品融合可以說現在複雜高端的工業裝備沒有一個不是在信息化系統支持下所形成的現代的工業裝備、工業系統,聯網的工業系統,所以應該講,信息化和工業產品的融合正在改變工業產品的結構,而且促進下一步的物聯網,物聯網是大型裝備的互聯,所以兩化融合首先表現在工業產品的兩化融合。

第二方面是湧現出一大批信息化支撐的新型業務模式,比如現在汽車工業,既是大型生產又是個性定製。既是生產又是服務,比如海爾的家電可以服務到家,可以服務到所有產品過程進行診斷。我們大飛機可以在全球協調研製,新型的工業模式形成。兩化融合正在促進工業轉型,一方面使得我國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率下降,在這方面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在技術改造、流程、安全等方面,研發製造、售後服務等全壽命周期的環節,都在發揮重要作用。兩化融合會催生新的產業蓬勃發展,建立新的產業體系。正是在兩化融合牽引下,我們看到戰略性新興行業,無論是海洋裝備、智能裝備都是通過信息化。也支撐一批新興產業,比如傳感、光電產業等等。也能催生一大批工業軟體發展不斷初具規模,國產高端工業軟體也正在不斷發展,正是通過兩化深度融合使得現代服務業和製造業融合。

兩化深度融合很顯著的標準就是我們通過大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視野資源優化配置和數字管控的大型企業,我們企業走到全球一方面要進行異地協作,通過兩化深度融合,通過我們的體系管理能夠構建一批具有全球戰略選擇與協作能力的國際企業,而極大地提升這種大型製造企業帶動產業鏈整合,同時也塑造一批具有集中管控與科學管理決策能力的精英企業,顯著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批數位化全球化的企業。

兩化深度融合第六個標識一方面帶動工業化網絡環境跟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同時形成在新的兩化標準體系下的規範,造就一批兩化融合的人才,培訓一批第三方的服務機構,同時制定相關制度。

關於第二個方面,兩化融合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也是實實在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能力,信息化和工業化體現在一個企業上,首先是提升我們產品的創新設計能力,使得我們原來產品的設計模式從原來以二維的工程圖紙的定義進入到全三維數字樣機的定義。建立產品虛擬樣機,並在這種環境下進行人機互動和性能比對,極大提高產品創新的設計能力和一次成功率,縮短了產品上市的周期。

兩化融合不光是提供產品的設計,更是構建一個能夠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構建一個研發平臺,提高產品設計能力。通過兩化融合,我們把傳統生產線、生產管理構建成能夠進行仿真的技術、智能調度管理集成在一起的自動化軟體,這樣的生產線應該講能夠在推動我國工業技術改造方面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兩化融合實際上把現在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融入在ERP的基礎之上,先進的管理模式,各種管理工具,優化管理流程,打造經營管理能力。我們講ERP是一個軟體,但是ERP只有和企業融合,管理能力、管理平臺融合在一起的現代工業軟裝備只能靠建設和構建,不能靠購買。

兩化融合也在發生深度的變化,原來產品製造關注到產品全生命周期,提供技術支持,承包大型工程,提供技術的專業外包。現在信息化和產業化的浪潮正在興起,為我們企業整合為我們企業走向全球數字企業開展一系列的支撐途徑和要素。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這方面的話應該講對企業來講,從產品創意設計到最後產品回收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臺是我們企業完成產品製造最高的境界。

在這個過程中,轉型升級恰恰是我國發展的主旋律,目前製造業正在從傳統的生產式向服務式的轉變,兩化深度融合恰恰是推動製造業升級的有效途徑,是推動我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契機。這個過程中希望工業企業能夠在這個大浪潮中找準自己的重點發展方向,一個是要通過兩化深度融合推動產品的高端化發展。第二推動研發生產知識化,把我們知識、智力和能力結合。第三就是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模式。第四,促進位造業朝製造服務業的發展模式。

現在高端裝備的大飛機都在朝著這樣的聯網智能方面發展,研發智創模式,使得我們研發設計和大量生產過程中的知識、經驗、流程、規範實現它與工具與知識的集成。產品線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模式也是我國工業提高我們工業能力向循環經濟的發展,通過兩化融合的戰略手段達到這樣一個目標。

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模式實際上就是對所有不管是流程工業還是離散工業,在全過程優化體系中實現高效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提高生產自動化。製造業原來由產品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化,都在提供全產品的生命周期服務,甚至包括出租服務。

企業的兩化融合發展是我們不斷提出工業能力發展過程中的新階段新的機遇,我們要努力促進我們企業從過去的單向工業技術的創新到構建工業的軟裝備和硬裝備,朝著構建現代數字生產線,設計、製造、管理方面的發展,從而為我國工業進一步朝高端方向發展奠定必要基礎。

今天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交流分享一下我們在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方面的實踐,這方面的工作正在全國蓬勃開展,我相信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工信部大力倡導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使得我們IT兩會的諸多精英們能夠會聚在我國偉大的工業實踐中,推動我國工業化改造和提升的進程,為我國構建現代服務體系,促進產業升級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為二中學子作科技講座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為二中學子作科技講座創新班學生獨有的「筆記」方式  9月2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智能製造重大工程聯合論證專家組組長楊海成應邀為鄭州二中創新班學生作了一場題為《網際網路+促工業轉型與創新發展
  • 【大咖匯】築夢航天,描畫未來:中國航天總工程師楊海成高交會談大國工匠精神
    隨著「天宮二號」、「神州十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的航天事業正朝下一個裡程碑前進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
  • 航天科技總工楊海成:我國十二五將探索"雲製造"
    CNET科技資訊網 1月25日 北京報導(文/蔣湘輝):1月22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楊海成在「2010第五屆中國製造業信息化新年趨勢論壇」做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國「十二五」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擬針對我國製造企業發展應對全球市場競爭挑戰,參與全球協作,走向服務化的需求,重點發展「製造即服務」、「雲製造」、服務增效等重點領域,結合各地方的需求和特色產業
  • 楊海成:中國製造2050要實現工業與網際網路高度融合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指導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中國經濟網記者石昊鑫/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5日訊 (記者 段丹峰)2015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工業大會今天上午在中國青島開幕,大會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指導,青島市政府、經濟日報社主辦,聚焦網際網路時代工業變革之路。
  • 航天科技集團楊海成:雲製造是一種服務
    首先是針對大型集團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服務平臺。針對大型集團企業,利用網格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整合集團企業內部現有的計算資源、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建立面向複雜產品研發設計能力服務平臺,為集團內部各下屬企業提供技術能力、軟體應用和數據服務,支持多學科優化、性能分析、虛擬驗證等產品研製活動,極大促進產品創新設計能力。這類服務平臺主要是面向集團內部下屬企業的。
  • "兩化融合與自主創新"系列高端訪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
    主要嘉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工程師楊海成    其它嘉賓:ZiffDavis媒體集團戰略研究主任,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常務理事段永朝    訪談時間:10月19日 18:30——19:30
  • 廣東航天研究院與一鼎科技共建「神舟智能陶瓷裝備研究中心」
    人民網5月29日電 昨日,廣東神舟航天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研究院」)與來自佛山市南莊鎮的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鼎科技」)在廣州市琶洲展館籤約,聯合共建「神舟智能陶瓷裝備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李伯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學會雲計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科技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伯虎,首先帶來演講「智慧雲製造的初步研究與實踐」。
  •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基地產業規模達50億元時間: 2012-04-28   來源: 濟南日報   作者: 海嶼 4月27日上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協辦,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承辦的
  • 中國航天科技園落戶濟南 佔地65畝總投資15億
    (2012-04-28濟南日報)今天上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協辦,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航天科技園(濟南)暨航天工業軟體研發基地」奠基儀式在濟南高新區總部基地北區隆重舉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周志成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周志成演講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8-11-27 11:35
  • 當前院士最多的央企|航天科技集團有33位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祝學軍、朱廣生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當前,航天科技集團有33位(在職10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人數位居央企之首。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袁潔調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
    袁潔 中國航天科工微信公眾號 圖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工」消息,2020年6月18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調整的決定:袁潔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免去高紅衛同志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職務。
  • 嶽華峰在北京考察京東方集團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8月27日至28日,市政協主席、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嶽華峰在北京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先後赴京東方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考察。京東方集團是提供智慧埠產品和專業服務的物聯網公司。
  • 許達哲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1月8日晚,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長沙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1月8日晚,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長沙會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一行。  許達哲首先向老同事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提到的系列振奮人心的重大科技成就中,有三項就是航天科技集團為主完成的,我們為航天科技集團取得的發展成就感到由衷高興。
  • 軍工行業:改革專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承擔著我國幾乎全部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飛彈和部分戰術飛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同時,集團著力發展航天技術轉化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在很多領域也已取得了矚目成績。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招聘信息分享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成立於1962年7月1日,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立足於固體火箭發動機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專業研究院。比如:航天四院下屬的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在2020年七月六日就到了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招聘,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高職院校並且還提供安家費購房補貼和免費單身公寓。2020年九月十八日四院下屬的十七所到了北京理工大學招收碩博畢業生。可見航天四院招收的學歷範圍確實比較廣。航天四院的下屬單位比較多,有北京,南京,武漢,孝感,成都等地。
  • 南洋科技「投奔」航天科技集團
    停牌四個多月的南洋科技果然是玩出了「大動作」,公司今天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收購標的公司為彩虹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和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兩家標的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技集團」)。
  • 航天科技集團亮相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
    11月19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拉開帷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主論壇上作題為《模式創新開放共贏共謀商業航天發展(000547)》的報告。
  • 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
    原標題: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 本報訊(記者楊文)11月13日,省委書記樓陽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舉行工作會談,就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進行深入交流。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省領導李鳳岐、王一新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