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隨著新冠確診持續上升,在第一波疫情中成為歐洲「震中」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再度收緊防疫措施,西班牙再次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歐洲正處於第二波疫情加劇階段,包括法國、英國、捷克、荷蘭在內多國均報告單日新增確診過萬。法國單日新增破5萬,再創新高;捷克每10萬人確診上升至1284.4例,為歐洲最高。
此前,北半球多國警告隨著天氣變冷、空氣溼度下降、更多人留在室內,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將上升。但歐美研究人員指出,氣候只是影響疫情的「小因素」,控制「個人行為」能大大減少感染風險。
據美聯社10月25日報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當天宣布,為控制疫情蔓延,西班牙將再次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在緊急狀態下,地方政府有權禁止跨地區出行。
今年3月,為控制第一波疫情,西班牙進入全國緊急狀態。隨著議會反對聲增大、各地為恢復經濟要求取消限制性措施,西班牙於6月取消全國緊急狀態,隨後放鬆限制政策,民眾恢復旅行聚會。
9月起,西班牙單日新增確診迅速反彈;到本月初,首都馬德裡和馬德裡自治區率先進入緊急狀態。
桑切斯在周日的講話中表示,政府計劃將此次全國緊急狀態延長到明年5月。
除緊急狀態外,西班牙還立刻實施宵禁,從晚上11點持續到次日早上6點;各地政府有權調整宵禁時間;社交聚會人數不得超過六人。
雖然西班牙試圖避免再次進入全國封城,但桑切斯強調,歐洲和西班牙正處於第二波疫情中,「我們現在的情況很嚴重。」
上周,西班牙成為第一個累計確診破100萬的西歐國家。桑切斯在全國電視講話中坦言,由於檢測不足等問題,實際確診人數或超過300萬。
周日,西班牙報告新增確診5.2萬例,累計確診1046132例,累計死亡超過3.4萬例。
每日新增確診。圖片來源:牛津大學
同樣在周日,義大利總理孔特也宣布收緊限制性措施。
從周一開始,全國酒吧、咖啡館、餐館只能營業到下午6點;電影院、健身房、遊泳館、音樂廳關閉;75%的高中生轉為上網課。相關措施將持續一個月。
孔特還「強烈建議」民眾除上班、上學等必要出行之外,不要離開其居住地。在孔特公布新抗疫政策後,數百名示威者在羅馬舉行抗議遊行並與警方發生衝突。
周日,義大利單日新增確診超過2萬例,累計確診525782例。重症監護治療的患者升至1208人,超過3月義大利進入全國封城時的人數。
在義大利的第一波疫情中,經濟情況更好的北部成為重災區,南部則躲過了大規模疫情暴發。但在本輪疫情中,南部地區確診激增,坎帕尼亞成為重災區之一。
截至6月中旬,坎帕尼亞累計確診僅125人;但如今,當地感染人數已經超過1.3萬。
檢測範圍擴大、夏季民眾聚會、前往各地旅行,被認為是義大利疫情反彈的主要原因。
米蘭薩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加利(Massimo Galli)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吐槽,夏季放鬆限制性措施時,義大利忘記了此前為抗擊疫情付出的慘痛代價,「整個國家的表現就像感染從來沒發生,病毒已經消失了一樣」。
包括義大利和西班牙在內,整個歐洲目前正處於第二波疫情加劇階段。
歐洲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歐洲31國14天平均確診已經從7月中旬的每10萬人確診13例激增至250例。
除芬蘭、希臘、賽普勒斯和愛沙尼亞之外,其他歐盟國家和英國均被歐洲疾控中心劃為新冠疫情「嚴重關切」地區。
周末,法國、英國、捷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等多個歐洲國家單日新增病例在1萬以上。法國周日新增確診超過5.2萬,再創新高;德國上周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確診破萬。
歐洲疾控中心統計顯示,目前捷克是疫情擴散最快的歐洲國家,14天內每10萬人累計確診1284.4例;其次為比利時的1202.4例。義大利和德國的每10萬人確診數遠低於法國、西班牙和英國。
圖片來源:歐洲疾控中心
《自然》雜誌周末發文警告,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新冠疫情有惡化風險。
文章指出,實驗室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更喜歡低溫、乾燥、沒有陽光直射的環境。冬季,更多人選擇留在室內,屋內通風不及戶外,再加上暖氣的使用讓空氣更為乾燥,為病毒傳播創造了良好條件。
但普林斯頓大學流行病學家貝克爾(Rachel Baker)認為,天氣變化僅是影響疫情的因素之一。目前能控制疫情暴發程度的最大因素依然是防控,包括及時追蹤、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
摩根大通上周發表的報告對歐洲各國疫情進行比較後指出,與病毒迅速擴散的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國相比,在病毒尚未瘋狂擴散的德國和義大利,人口移動不是造成疫情差別的主要因素。在各國取消限制性措施後,德國和義大利的人口移動都出現了最大增幅。
分析推測,造成疫情差別的主要因素是各國民眾佩戴口罩的情況、病毒檢測以及當局對密接人群的追蹤。
報告指出,雖然很難調查民眾實際佩戴口罩的情況,但各國對不戴口罩的懲罰強度能反映該國民眾遵守規定的可能性。
以荷蘭和義大利為例,荷蘭一直到本月中旬才首次提出將強制性要求民眾在室內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義大利則對不佩戴口罩的民眾處以400到3000歐元罰款,為歐洲國家中最嚴。義大利目前每10萬人確診256.8例,遠低於荷蘭的651.8例。
周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前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在《華爾街日報》發文,呼籲美國政府強制性要求民眾佩戴口罩,以應對冬季疫情高危期。
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和評估研究所最新研究指出,如果95%的美國人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到明年2月,能拯救10萬美國人的生命。
上周五,美國報告單日新增確診83757例,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周六,美國單日新增再度超過8.3萬例。
但白宮辦公廳主任梅多斯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不會控制」疫情,而是通過疫苗、有效治療等方法來減少患者死亡。截至當天,美國累計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2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