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第一次探測到揭示宇宙引擎的幽靈信號

2020-12-08 騰訊網

在周三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報告稱,他們首次發現了被稱為中微子的近乎空靈的粒子。這種粒子可以追溯到太陽內部的碳-氮-氧融合,也就是CNO循環。

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證實了20世紀30年代的理論預測,並被譽為新千年物理學中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的Gioacchino Ranucci說:「這確實是太陽和恆星物理學的一次突破。」自從1990年該項目開始以來,Ranucci一直是研究人員之一。

科學家們在義大利中部的格蘭薩索粒子物理實驗室使用了超靈敏的Borexino探測器。格蘭薩索粒子物理實驗室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研究中心,深埋在亞平寧山脈之下,位於羅馬東北約65英裡處。

這一發現終結了Borexino項目數十年來對太陽中微子的研究,並首次揭示了大多數恆星用於將氫聚變為氦的主要核反應。

幾乎所有的恆星,包括我們的太陽,都通過氫聚變成氦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這是一種有效的「燃燒」氫的方式,氫是宇宙中最簡單、最豐富的元素,也是主要的燃料來源。

以太陽為例,它99%的能量來自於質子-質子聚變,這可以產生鈹、鋰和硼,然後將它們分解成氦。

但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都比我們的太陽大得多:例如,紅巨星參宿四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0倍,寬度大約是太陽的700倍。

大型恆星的溫度也高得多,這意味著它們絕大部分是由CNO核聚變提供能量的。CNO核聚變是通過原子核在碳、氮和氧之間進行無窮循環的轉換,將氫聚變為氦。

CNO循環是宇宙中主要的能量來源。但在我們相對較冷的太陽內部很難發現它,它只佔其能量的1%。

巨大的Borexino探測器尋找在太陽核心的核聚變過程中釋放的中微子。

中微子幾乎不與任何東西發生作用,因此它們是研究遠距離核反應的理想材料——但它們也極其難以被探測到。

每秒有數萬億來自太陽的中微子通過Borexino探測器,但它每天只能探測到幾十個中微子,方法是尋找它們在300噸重的黑暗水箱中衰減時微弱的閃光。

拉努奇說,Borexino探測器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測量太陽主要的質子-質子鏈式反應產生的中微子,但是探測它的CNO中微子非常困難——一天中只有大約7個具有CNO周期能量的中微子被發現。

他說,這一發現需要在過去五年中使探測器變得更加靈敏,方法是屏蔽外部輻射源,使探測器的內室成為地球上最不受輻射的地方。

拉努奇說:「這是CNO周期在太陽和恆星中起作用的第一個證據。」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粒子物理學家加布裡埃爾·奧裡比·江恩(Gabriel Orebi Gann)稱這一發現是「一個重大的裡程碑」。

她說:「這一發現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太陽核心的組成和重恆星的形成。」

Orebi Gann是《自然》雜誌關於這項新研究的一篇科學文章的作者,但她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她說,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自然產生的,可以穿透大多數物質而不受影響,因此它們可以用來探測宇宙中其他無法到達的區域。

正因為如此,幾個中微子探測器正在黑暗中監視著它們在世界各地的短暫存在,其中包括位於南極的冰立方天文臺和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

從理論上說,來自大爆炸的中微子可以解釋宇宙中一些神秘的「暗物質」——恆星和星系周圍巨大的不可見的暈,構成了大約四分之一的質量。

Orebi Gann說,中微子和它們的反粒子之間的不對稱也可以解釋我們宇宙中反物質的明顯缺乏和普通物質的支配——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這裡有任何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

相關焦點

  • 靈敏度升級:科學家探測到GW黑洞相撞的引力波信號
    ▼ LIGO 和 Virgo 引力波探測器已運行多年,在經歷了一輪升級之後,其探測範圍已進一步擴大,並且很快揭示了一個新事件的細節。在環繞整個宇宙的「引力波之聲」中,科學家們首次捕捉到了更高頻的諧波。
  • 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幽靈粒子」是何方神聖?
    「幽靈」是何方神聖?我們的宇宙產生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在一秒鐘內產生了無數的中微子。宇宙大爆炸初期,由於光子無法擺脫引力外逃,而中微子卻與物質不發生任何作用,可以暢行無阻。所以,它們攜帶了比光更早的宇宙信息走到了現在。由於中微子難以探測,所以被科學界稱之為「幽靈粒子」。
  • 捕捉到「幽靈粒子」意味著什麼?
    中微子探測器示意圖:球形的中微子探測器置於水池中心,上下與四周均被2米以上的水包圍以屏蔽本底,在水池頂部採用徑跡探測器作為反符合探測器,鋼網架上安放光電倍增管以探測並收集中微子事例。
  • 科學家疑探測到比鄰星發射的神秘無線電信號
    去年,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來自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方向的神秘無線電信號。攝影:A. CHERNEY,CSIRO撰文:NADIA DRAKE  尋找地球外生命訊息的天文學者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60年來一直在尋找外星人   60年來,從奧茲瑪計劃開始,科學家們一直在探測太空中可能是人工起源的無線電信號。奧茲瑪計劃是我父親Frank Drake於1960年進行地一次搜索。
  • 在地底尋覓「宇宙幽靈」——走近全球最深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
    全球最深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地處四川南部地底深處,在那裡,一批中國科學家正尋找目前還是理論存在的暗物質,希望覓得被科學界稱為「宇宙幽靈」的蛛絲馬跡。  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來到錦屏地下實驗室,帶你了解中國的暗物質研究。
  • 科學家探測到規模僅次於宇宙起源的大爆炸
    據英國《衛報》9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近日宣布,探測到了一種十分罕見的宇宙信號,這個信號是兩個黑洞相撞產生的,來自70億光年以外。當時的宇宙只有現在年齡的一半(科學家估算出宇宙的年齡為138.2億年),但現在才被探測到,可見它發生在多麼遙遠的地方。
  • 科學家或已首次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信號
    據外媒BGR報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認為,他們可能已經探測到了一顆遙遠的系外行星的無線電信號,這將是第一次從系外行星上收集到的無線電信號。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51光年,雖然對於信號是來自這顆行星還是它所圍繞運行的雙星系統仍有一些爭論,但數據似乎表明這顆行星在「說話」。如果得到證實,這可能是朝著進一步研究我們附近的系外行星邁出的一大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詳細。
  • 科學家或已初次探測到來源於系外行星的無線電信號
    據外國媒體BGR報導,一個生物學家精英團隊覺得,她們很有可能早已探測來到一顆漫長的系外行星的無線通信數據信號,這將是第一次從系外行星上搜集到的無線通信數據信號。這顆大行星間距地球上大概51億光年,儘管針對數據信號是來源於這顆大行星還是它所緊緊圍繞運作的雙星系統仍有一些爭執,但數據信息好像說明這顆大行星在「講話」。
  • 美媒:科學家在義大利高山下檢測到太陽內部罕見的幽靈粒子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物理學家們首次發現了太陽內部的一種奇異聚變產生的罕見幽靈粒子。這些粒子是碳氮氧(CNO)循環產生的中微子,它們來自太陽,被義大利一座山下的探測器發現。這一發現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劇烈的核反應如何給太陽提供能量。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 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 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的認知 來源:IT之家 • 2020-06-28 16:27:02
  • 美媒:科學家在義大利高山下檢測到太陽內部罕見的幽靈粒子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6日報導,物理學家們首次發現了太陽內部的一種奇異聚變產生的罕見幽靈粒子。這些粒子是碳氮氧(CNO)循環產生的中微子,它們來自太陽,被義大利一座山下的探測器發現。這一發現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劇烈的核反應如何給太陽提供能量。
  • 南極驚現奇怪信號 有人認為是來自反物質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是科幻小說、科幻影視中常見的概念,但是否真的存在誰也不知道。現在,似乎出現了一些蛛絲馬跡。2006年、2014年,位於南極的中微子望遠鏡ANITA兩次探測到一個異常信號,像極了宇宙高能粒子掠過地球時產生的射電波,但奇怪的是,這個信號偏偏來自地球,而不是外太空。
  • 科學家探測到兩黑洞相撞大爆炸,規模僅次於宇宙起源
    據英國《衛報》9月2日報導,天文學家近日宣布,探測到了一種十分罕見的宇宙信號,這個信號是兩個黑洞相撞產生的,來自70億光年以外。當時的宇宙只有現在年齡的一半(科學家估算出宇宙的年齡為138.2億年),但現在才被探測到,可見它發生在多麼遙遠的地方。
  • 科學家在虛擬宇宙中探測暗物質
    科學家對冷暗物質模型中可以形成的各類暗暈的數量和內部結構很有興趣,因為這可以幫我們計算在真實宇宙中探測到暗物質的可能性。現有的理論認為在暗暈中心附近的暗物質粒子可能在對撞的過程中產生高能伽馬輻射,利用望遠鏡和伽馬射線就能探測到這些暗暈。博塞說:到底能怎樣探測到這種伽馬輻射取決於暗物質粒子的性質。對冷暗物質模型中暗物質的主要候選者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s,當下最熱門的暗物質本質的理論)來說,伽馬輻射主要產生在GeV(十億電子伏)能級上。
  • 科學家探測到宇宙生命分子生物進程關鍵步驟
    科學家探測到宇宙生命分子生物進程關鍵步驟  科學家利用綠岸射電望遠鏡探測到距離地球25000光年處的巨型氣體雲。  來自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科學家安東尼認為:我們在星際氣體雲中發現DNA和胺基酸形成的基石物質酷似生命形成的種子,如果這些分子出現在環境適合的行星上,那麼很可能會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宇宙生命。新發現的星際分子與最終具有生命的分子之間還存在許多過程,科學家對這之間的詳細過程仍然不清楚。但這片星際氣體云為這些疑問提供了新的見解,暗示其中可能存在指向生命形成的關鍵步驟。
  • 宇宙深處檢測到的神秘電波信號是不是外星人發來的
    今天看到了一篇微信文章這篇文章標題十分吸引眼球,報導了宇宙深處的神秘信號近日被加拿大科學家探測到,並且大膽預測這極有可能是外星人發來的訊號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電磁波(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只能讓我們看到大爆炸38萬年之後的景象,而引力波能夠讓我們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瞬間,檢驗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否正確,是人類認識宇宙的全新窗口」,張承民進一步解釋道。  2015年9月,LIGO探測到了由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一發現印證了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電磁波(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只能讓我們看到大爆炸38萬年之後的景象,而引力波能夠讓我們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瞬間,檢驗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否正確,是人類認識宇宙的全新窗口」,張承民進一步解釋道。2015年9月,LIGO探測到了由雙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一發現印證了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
  • 科學探測到五萬年前信號,霍金:不要隨便回答外星信號!
    科學探測到五萬年前信號,霍金:不要隨便回答外星信號!說到宇宙的話,大家都是非常敬畏而又未知的,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隻小螞蟻一樣。其實自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我們就過上流浪的生活,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一直是處於流動的狀態。
  • 新聞背景:「宇宙幽靈」暗物質快現形了嗎?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喻菲)中國首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用「火眼金睛」幫助科學家尋找披著「隱身衣」的神秘莫測的暗物質。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了「悟空」對宇宙射線高能電子的探測結果,出乎預料的信號是否來自暗物質,還需要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