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英國太空人出艙任務被迫中斷:搭檔頭盔進水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北京時間1月20日消息,英國太空人提姆 皮克(Tim Peake)稱,他將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令人興奮不已」的首次太空行走,還發了一張太空中的自拍照,記錄了這歷史性的一刻。這是皮克在成為首次實現太空行走的英國太空人之後發的第一條推特。

  然而,皮克少校的太空行走不得不提前中斷,因為他的美國同事提姆 科波拉報告稱,自己的頭盔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水,水泡直徑達4英寸,說明可能會有危險的情況發生。兩名太空人隨後安全返回了國際空間站。

  NASA任務控制中心強調稱這並不是緊急事件,但還是命令太空人們返回空間站氣閘艙中。當時太空人原定的太空行走剛進行了三分之二。圖為NASA太空人提姆 科波拉。

  在此之後,美國太空人斯科特 凱利(Scott Kelly)用一根注射器收集了頭盔中的水樣,並在頭盔中尋找所有存在水的跡象。他最終收集到的水有15毫升。除了頭盔之外,他還要檢查科波拉的太空衣是否乾燥。

圖為皮克在出艙行走前進行最後一次檢查。

  圖為太空行走中斷之後,皮克摘下了頭盔(圖右),斯科特 凱利(圖中)則在做任務結束之後的必備檢查。

  提姆 皮克創造了歷史,成為了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英國太空人,並在國際空間站外面幫助更換了一個出問題的供電裝置。圖為太空人拿出所需的工具。

  這是一個戲劇性的時刻。兩名太空人盡力想把新的裝置安裝歸為,但皮克設法抽出了一點時間,幫科波拉拍了一張自拍照。

  圖中顯示皮克少校戴著手套的手中拿著一件工具。下方可以依稀看見地球的藍光。

  皮克的妻子瑞貝卡發了一條推特:「謝謝你把他們安全地帶回氣閘艙裡。」這張模糊的照片可能是瑞貝卡在任務控制中心拍攝的,可以看出,皮克的胳膊上有一張全家福照片。

這張光線暗淡的圖片顯示皮克少校正在爭分奪秒地更換出問題的供電裝置。

  這張令人頭暈目眩的圖片顯示皮克少校正在返回國際空間站的氣閘艙,圖中還能瞥見地球的一角。

這張圖片由皮克的頭戴攝像機拍攝,可以看出他正沿著扶手返回氣閘艙。

  圖為皮克打開氣閘艙,將換下來的供電裝置和工具放進去。這張圖片如同電影中的場景。

  兩位太空人都拍了照片,記錄這重要的一刻。從這張圖片中可以看出,皮克正在和拍攝者嬉鬧。前景中還能看到科波拉的任務指令手冊,上面可能有修理指南。

  皮克少校和科波拉一起更換了空間站外面的一臺出問題的連續分流裝置。圖中顯示了戲劇性的一刻,兩人努力想將新裝置安放妥當。

  皮克一把換下來的供電裝置和工具放下之後,就再一次檢查了自己的頭盔和手套。

圖為皮克少校在氣閘艙旁邊。這張照片是科波拉的頭戴攝像機拍攝的。

  圖為兩名太空人做好了準備工作,只等空間站轉到地球的背面。照片前景中可以看出,科波拉好像隨身帶了一本親朋好友的相冊。

  在緩慢的起步之後,皮克開始著手做修理工作。科波拉拍了這張照片,來記錄這重要的一刻。照片右下角可以看到他的攝像機。

修好了主要目標之後,皮克開始執行下一項任務,整理空間站外面的纜繩。

  圖為兩名太空人到達修理點,整理好工具,等空間站進入地球的陰影裡之後,他們就開工。

  圖為皮克少校在艙外邁出了第一步,成為首位進行出艙行走的英國太空人。由於光線太暗,我們很難分清兩位太空人究竟是誰。

  兩名太空人都安全地返回了氣閘艙,當時他們剛剛到達原定太空行走距離的三分之二處。這張照片是在任務開始前拍攝的。

這張圖片顯示皮克少校正要出艙、成為首位進行出艙行走的英國太空人。

  任務執行當天一早,皮克少校就在黑暗中走入了太空。兩名太空人能見到的光源僅來自空間站和自己的頭盔。

  皮克少校離開氣閘室之前,留在空間站的斯科特 凱利指揮官表示:「看著英國太空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真叫人激動。英國已經探索了整個世界,如今它終於開始探索宇宙了。」

  皮克和科波拉在抽成真空的氣閘艙中將太空衣調到「內部電池供電」模式,標誌著第192次太空行走正式開始。

  圖為兩位太空人被關在氣閘艙中。他們一將太空衣調到「內部電池供電」模式,太空行走就正式開始了。

  圖為皮克在太空行走開始之前穿上太空衣。斯科特 凱利則準備將噴氣背包安裝到太空衣上。

  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安裝噴氣背包頗費了一番功夫。斯科特 凱利有著豐富的太空行走經驗,但也能從他的臉上看出緊張的感覺。

  上周四晚上,他在推特上寫道:「明天會出去走一走。我真是激動壞了——但我可沒有時間沉迷於這種情緒之中。」

  在艙室降壓過程中,太空人可以檢查自己的通訊系統和太空衣。圖為太空人被關在氣閘艙中。

提姆 皮克成為了首位進行艙外行走的英國太空人。

  他們需要到達空間站最遠的一端,在那裡完成修理任務。這段距離約61米。圖中大紅圈標示位置為連續分流裝置,小紅圈為氣閘艙。

  在此前的修理任務中,太空人在更換連續分流裝置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因此這次太空人帶了一些「清理工具」,好迅速完成任務。圖為一把特製的「牙刷」。

皮克在國際空間站上僅僅過了一個多月,他表示自己「適應得非常好」。

  皮克的妻子瑞貝卡 皮克將在英國境外觀看這次太空行走,可能是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航天中心。在這條推特中,她表達了皮克的一個兒子對父親此次任務的關切之情。

  他們需要到達空間站最遠的一端,在那裡完成修理任務。這段距離約61米。圖中大紅圈標示位置為連續分流裝置,小紅圈為氣閘艙。

  在此前的修理任務中,太空人在更換連續分流裝置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因此這次太空人帶了一些「清理工具」,好迅速完成任務。圖為一把特製的「牙刷」。

皮克在國際空間站上僅僅過了一個多月,他表示自己「適應得非常好」。

  皮克的妻子瑞貝卡 皮克將在英國境外觀看這次太空行走,可能是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航天中心。在這條推特中,她表達了皮克的一個兒子對父親此次任務的關切之情。

  克裡斯 哈德菲爾德曾在國際空間站上演唱大衛 鮑威的《太空怪人》。他發了一條推特說:「替我們看看這個世界吧,提姆。」

  照片中是飛行機械師科波拉。在鬆開剎車之後,太空人需要將熄火的軌道車拉動4英寸(約合10.1釐米),然後固定到正確的位置。(葉子)

  北京時間1月20日消息,英國太空人提姆·皮克(Tim Peake)稱,他將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令人興奮不已」的首次太空行走,還發了一張太空中的自拍照,記錄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這是皮克在成為首次實現太空行走的英國太空人之後發的第一條推特。他在推特中寫道:「今天的太空行走令人興奮不已,這段經歷將永遠鐫刻在我的記憶中——這種感覺簡直難以置信!」

  然而,皮克少校的太空行走不得不提前中斷,因為他的美國同事提姆·科波拉(Tim Kopra)報告稱,自己的頭盔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水。兩名太空人隨後安全返回了國際空間站。

  NASA任務控制中心強調稱這並不是緊急事件,但還是命令太空人們返回空間站氣閘艙中。當時太空人原定的太空行走剛進行了三分之二。。

  上周五,提姆·皮克創造了歷史,成為了首位進行太空漫步的英國太空人。他和他的搭檔成功地更換了國際空間站外面的一個出問題的供電裝置。

  皮克現年43歲,他和NASA太空人、一名飛行工程師一起,在僅僅31分鐘之內,在空間站外面安裝了一臺新的連續分流裝置(sequentialshunt unit, SSU)。當時國際空間站正好位於地球的影子中,因此周圍一片黑暗。

  在他們工作時,飛行工程師科波拉太空衣內部的二氧化碳警報器響了起來,但人們認為這是由傳感器錯誤引起的,並非由於太空衣中二氧化碳濃度真的有所上升,因此太空行走繼續進行了下去。

  然而,「保守飛行準則」規定,一旦某位成員的太空衣中檢測出有水存在,太空行走就必須中止。

  NASA強調稱,「太空人沒有任何危險」。但在宇宙漫步進行了約4小時10分鐘之後,NASA宣布該任務中止。

  飛行工程師科波拉先是感到頭盔的吸收墊周圍有些潮溼,然後報告稱,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水泡從自己的視野中快速飄過。

  皮克少校的任務包括,帶上一張存貨清單,收回太空人使用的工具和自己使用的纜繩。

  任務中斷之後,他們倆先進入了氣閘室,等待氣閘室降壓。然後由在空間站中等待的太空人幫助科波拉脫下潮溼的頭盔和太空衣。

  在此之後,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Scott Kelly)用一根注射器收集了頭盔中的水樣,並在頭盔中尋找所有存在水的跡象。他最終收集到的水有15毫升。該頭盔的吸收墊也將被保存起來,留供日後分析水泡形成的原因。

  2013年,義大利太空人盧卡·帕米塔諾(Luca Parmitano)在太空行走時,太空衣冷卻系統中的水漏進了他的太空衣中,險些將他淹死。NASA任務控制員們擔心重演這一險情,因此決定中斷此次太空漫步任務。

  在那次事件中,由於太空中沒有引力,水覆蓋住了帕米塔諾的眼睛、嘴和鼻子,讓他看東西和呼吸都成了問題。當他摘下頭盔之後,太空人們發現他的頭盔中足足有1.5升水。

  飛行工程師帕米塔諾表示,他當時感覺自己是「魚缸裡的金魚」。

  「我們看見有一些水滲進了我的頭盔裡。然後我感覺水覆蓋住了我的耳朵。於是我們暫停了太空行走任務。」

  「在返回氣閘室途中,水仍然不停地漏進我的頭盔裡,最後完全蓋住了我的眼睛和鼻子。我很難看清東西,而且什麼都聽不見了。」

  他不得不摸索著返回氣閘室,因為他的視線全被水覆蓋了。如果水繼續蓋住他面部的其它部分,並進一步蓋住他的嘴巴和鼻腔,帕米塔諾可能就死了。

  他事後表示:「對於我來說,最糟糕的一點是,我感覺自己特別慘,但又還撐得住。想像一下你腦袋上頂著個魚缸、閉著眼走路吧。」媒體也在報告中寫道:「整個過程中,你的面部都為水所覆蓋,這的確是一種非常難受的感覺。」

  在這次事件過後,NASA在太空衣中採用了新的安全措施,包括安裝一塊吸收板,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

  然而,科波拉的遭遇將引起人們的擔心,因為這個安全隱患似乎仍然存在。

  先讓我們來一發自拍。太空人們在太空漫步中暫停了一下,拍一張自拍照。詳情請見https://t.co/0Pr5m1bEAZ

  pic.twitter.com/AF4pskYOLJ

  ——國際空間站(@Space_Station),2016年1月15號

  這條由歐洲空間局(ESA)發表的推特記錄了提姆·皮克停下來拍自拍的過程。當時他們身處地球上方400公裡處。

  帕米塔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多數緊急事件都僅僅是機械故障而已,所以你必須隨時小心。」他指出,太空人有好幾套緊急事件處理流程,並在模擬器中分別予以操練,好在意外狀況發生時保持冷靜。

  「太空衣中有許多氧氣——即使太空衣上破了一個大洞,這些氧氣也足夠你呼吸半小時。」

  「知道這一點能幫助你保持鎮靜。你必須依賴那些設計太空衣的人,還要依賴緊急事件處理流程。」他解釋稱,太空衣有一套生命支持系統,甚至有一個噴氣背包,如果太空人飄離國際空間站,後者便能派上用場了。

  就在太空行走任務被迫中斷之前,任務控制中心還報告稱,新安裝的連續分流裝置運行得非常好。

  任務執行當天一早,皮克少校就在黑暗中走入了太空。兩名太空人能見到的光源僅來自空間站和自己的頭盔。

  皮克少校離開氣閘室之前,留在空間站的斯科特·凱利指揮官表示:「看著英國太空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真叫人激動。英國已經探索了整個世界,如今它終於開始探索宇宙了。」皮克少校對此的回應是:「能穿著太空衣是我的榮幸,這是一個令人驕傲的時刻。」

  皮克少校和科波拉在執行任務之前,要先進行準備工作,通過吸入純氧,將體內的氮氣排空。

  這一準備工作能防止太空人在從空間站這樣的高壓環境進入低壓太空衣中時、出現一種名為「減壓病」的嚴重情況。

  太空衣必須在低壓下操作,防止太空衣內部和太空的真空環境之間壓強差過大。並且,降低了太空衣內外的壓強差之後,太空衣就不那麼沉重和笨拙了,太空人也更容易在太空衣中移動自己的胳膊和雙腿。

  穿上太空衣之後,太空人會進入一個特定的艙室。其中的空氣會被慢慢抽出,直到艙室變成真空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太空人可以檢查自己的通訊系統和太空衣。

  斯科特·凱利已經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了一年。在皮克和科波拉進入氣閘艙之後,他對他們倆說道:「祝你們好運,你們會表現得很棒的。」

  中部歐洲標準時間上午6點48分,皮克和科波拉在抽成真空的氣閘艙中將太空衣調到「內部電池供電」模式,標誌著第192次太空行走正式開始。

  然後皮克少校從國際空間站中現身,拿著一袋子纜繩。

  當科波拉沿著空間站外面的扶手前進時,皮克少校和新的分流裝置一起,在氣閘室附近等著他。

  皮克說:「我真是太激動了。」

  然後他將栓繩固定好。如果他在太空行走時沒有抓牢扶手,這個步驟能夠防止他飄離空間站。

  他的栓繩不小心勾在了空間站外面的一處桁架上,耽誤了他一小會兒時間。但他最終還是一點一點地沿著空間站外壁走了過去,來到了科波拉身邊。

  兩人在一個看似不穩固的位置落下腳跟之後,便開始著手幹活,在黑暗中將所需工具一一擺開。

  他們設法忙裡偷閒了幾分鐘,拍了幾張風景照,還有幾張彼此的照片。在等待下一次進入黑暗的短暫時間裡,皮克少校還拍了一張自拍。

  空間站進入地球陰影中之後,這對搭檔迅速開始行動,將供電裝置安放歸位。但它安裝得太鬆了,他們倆不得不用一個棘輪將其固定住,此時時間只剩下了15分鐘。

  他們使用的工具包括一支電動螺絲刀,不過他們在安裝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所以並未使用特製的「牙刷」去除螺絲螺紋上的碎屑。

  在安裝過程中,科波拉太空衣中的二氧化碳警報器響了起來,但他們認為這是由傳感器錯誤導致的,太空衣內氣體濃度並沒有增加。

  在他們轉向下一階段的工作時,任務控制中心要求科波拉關注自己的身體症狀。他們表示:「我們覺得這一現象是由二氧化碳傳感器失靈引起的。」

  皮克少校幫著將新的供電裝置引到了正確的位置,兩人提前15分鐘就完成了更換任務。

  然後他安全地返回空間站氣閘室,將失靈的供電裝置和使用的工具放進去,接著再開始和科波拉展開其它維修工作,周圍盤旋著長長的纜繩。

  皮克少校曾說過,雖然他受過各種各樣的訓練,但「沒有什麼能讓你對置身宇宙中的感覺做好充分的準備」。

  上周四晚上,他在推特上寫道:「明天會出去走一走。我真是激動壞了——但可沒有時間讓我沉迷於這種情緒之中。」

  皮克少校表示,他們倆上周一直在準備要用的工具,以及在空間站裡面排練太空漫步。

  他告訴我們,在他們準備帶出去安裝新供電裝置的工具中,有一把特製的牙刷,用來清理連接處。

  皮克少校執行任務前,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我們模仿《火星救援》的風格,改造了一把牙刷,如果需要的話,就用它來清理螺紋。」

  「在之前的太空行走中,固定該供電設備的螺栓有時轉動起來會不順滑,NASA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螺紋被碎屑堵住了。」

  「我們已經用虛擬實境頭盔模擬了本次任務,並接受了針對飄離空間站這種最壞情況的訓練,但我認為,沒有什麼能讓你對置身宇宙中的感覺做好充分的準備。」

  「雖然我為明天的太空行走感到興奮不已,但我沒有時間沉迷於這種情緒之中。」

  皮克少校說道:「我們將在國際空間站船體上工作6小時30分鐘,這段時間是精打細算安排好了的,提姆和我需要嚴格執行每一步。」

  「我們的工具和太空衣都準備好了,每樣工具要麼夾在了我們太空衣的『迷你工作檯』上,要麼被放在工具包裡。」

  「我仿佛能聽到我在歐洲太空人中心的教練在我耳朵裡喋喋不休:『一停下,就會掉。』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你在從A到B的路上停了下來,你就會『弄掉』一根繫繩。繫繩是一根短短的繩子,將你固定在最近的扶手上。」

  「在宇宙中,任何沒有固定住的東西都會飄走,這其中也包括我們太空人。」

  「我們在前往空間站最遠的一端時,會被一根連在捲軸上的細鐵絲固定在一處固定點上,這根鋼絲名叫安全繩。」

  「這些細鋼絲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時刻小心,防止它們纏在一起。」

  皮克在國際空間站上僅僅過了一個多月,他表示自己「適應得非常好」。他是第二名進入太空的英國太空人。上一位是海倫·沙曼(Helen Sharman),她於1991年造訪了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

  雖然也有其他出生在英國的太空人,但為了進入太空,他們都不得不加入了美國籍。

  1995年,麥可·福勒(Michael Foale)成為了首位出生在英國、實現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另一名NASA太空人,皮爾斯·塞勒斯(Piers Sellers)是第二名進行太空行走的英裔太空人。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太空中漫步時,俯瞰地球的感覺如同「上帝的視角」。

  他說道:「對於大多數太空人來說,艙外行走就像聖杯一樣,當你的職業生涯到達了某個點之後,這就是你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如果你直視前方,就看不到頭盔的邊框了。這就好像你漂浮在地球上方354公裡遠的地方,每秒前進8公裡,無論朝哪個方向看,視線都能覆蓋1000英裡之內的地方。」

  皮克少校自己也說,他很期待欣賞空間站外面的美麗景色。

  在他到達空間站不久後舉辦的一場記者會上,他說道:「昨天,我在空間站的觀景臺上看了一場日出,還看了一場日落。那樣的美景真是難以置信。」

  「而在太空漫步時觀賞日出和日落,那才會是我見過的最為壯觀的事物。」

  但皮克少校不可能有很多賞景的時間。他在博客上寫道:「我們一離開氣閘室,就要對彼此進行檢查了。」

  「我們的太空衣頭盔是固定的,所以我得靠提姆來確保一切正常,他同樣也要依賴我。」

  「太空行走就像其它重要任務一樣,需要依靠彼此合作進行。」

  「提姆和我要不斷檢查對方的太空衣,如果出了什麼問題,我們需要依賴彼此,互相幫助。」

  「在完成了所有訓練任務和準備工作,我們終於準備出發了。氣閘室另一邊見,我們已經收拾好牙刷了!」

  在此次修理任務中,皮克少校扮演了領導的角色,負責新分流裝置的測試盒準備。連續分流裝置用來接受太陽板電池陣產生的電力,並調節太空實驗室中的電壓。(葉子)

相關焦點

  • 太空人頭盔進水:今年第一次太空行走中途叫停
    太空人KOPRA報告說自己的頭盔裡被水泡了,而且水是冰冷的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消息,今年第一次太空行走被緊急叫停
  • NASA再現嚴重太空服事故 太空衣頭盔進水太空人吹漣漪
    據法新社26日報導,2月25日,一名叫特裡•維爾特斯的美國太空人在完成6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後,竟發現自己的宇航頭盔裡有積水,位置在高於眼睛的頭盔前部,直徑約3英寸。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衣缺陷問題再度引發關注,要知道,2013年7月,義大利太空人Parmitano也是在太空行走時,頭盔忽然湧入水,差點淹死…… NASA電視臺播放了維爾特斯頭盔進水的現場直播畫面 NASA電視臺播放了維爾特斯頭盔進水的現場直播畫面,畫面中
  • 美國太空行走太空人 報告太空衣頭盔漏水
    原標題:美國太空行走太空人 報告太空衣頭盔漏水  新華社電 兩名美國太空人25日走出國際空間站,實施一周內的第二次太空行走。當天的太空作業一切順利,但太空人特裡·弗茨返回空間站後卻發現頭盔出現少量水滴,美國太空衣的安全性問題又一次浮出水面。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並非是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測試,多個國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那麼建立國際空間站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 美太空衣頭盔「漏水」 險些「淹死」太空人
    7月16日,義大利籍太空人帕爾米塔諾進行太空行走期間,他的頭盔「漏水」,險些被「淹死」。按美國航天局的說法,事故原因可能是裝有生命支持系統的太空衣背包出現問題。  美國航空航天局21日說,最新故障與7月那次情況不同,與那次發生的太空衣漏水一事沒有關聯。
  • 太空人太空行走頭盔進水沒過雙眼會怎樣?
    25日,一名美國太空人在完成6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後發現自己的宇航頭盔裡有積水,引發了人們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衣缺陷的關注。據悉,該太空人名叫特裡·維爾特斯。維爾特斯返回探索號氣閘艙進行重新加壓後,歐洲空間站太空人薩曼莎·克裡斯託福裡蒂告訴位於美國休斯敦的NASA指揮中心稱:「維爾特斯宇航頭盔裡的水積於頭盔前部,水位已高於眼睛,積水直徑約3英寸。如今維爾特斯沒有緊急危險。」NASA電視臺播放了維爾特斯的現場直播畫面,畫面中維爾特斯正在頭盔中微笑,還吹起層層漣漪,隨後他在克裡斯託福裡蒂的幫助下摘下了頭盔。
  • 蒙古1981年就有首位太空人,搭檔是電影太空救援男主角
    J.古拉格查1981年3月22日,J.古拉格查和他的蘇聯搭檔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一起升空,搭乘聯盟39號飛船與禮炮6號空間站對接,隨後,他和賈尼別科夫在禮炮6號裡工作了7天多再回到地面,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賈尼別科夫正是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根據NASA的說法,太空人Chris Cassidy在打開艙門後不久,就發現左手腕上的這面鏡子開始鬆動,之後不知什麼時候鏡子從太空衣上脫落了。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
  • 現實版地心引力:美太空人平安夜太空行走 被贊「最好的聖誕禮物」
    太空人裡克·馬斯特拉基奧(Rick Mastracchio)和麥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歷時7小時30分鐘,完成了國際空間站今年的第10次太空行走任務,其中花費4個多小時,成功將780磅的替換氨泵模塊安裝到位,並連通線路。國際空間站冷卻系統和所有設備隨之恢復運轉。
  • 2020年首次太空行走:女太空人的頭盔突然「鬆動」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傑西卡·梅爾和克裡斯蒂娜·科赫均於當地時間周三上午7點前走出國際空間站,開始了2020年的首次太空行走。 她們的任務是更換國際空間站外部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然而,在太空行走半小時後,科克的頭盔視頻攝像系統就失靈了。當兩名太空人拼命地想要將其重新連接到頭盔上的凹槽時,恐慌隨之而來。任務控制中心建議他們把它收起來,而不是浪費時間,這個讓人揪心的決定讓科赫失去了照明系統。
  • 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時,如果貿然將航天頭盔摘下,能堅持多久?
    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時,如果貿然將航天頭盔摘下,能堅持多久?相信有很多人從小的夢想,就是長大之後去當一名太空人,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一點來講的話,首先選拔太空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就算是選入太空人之後,所需要面臨的考驗也是有很多的,雖然我們現在看起來太空人在太空當中執行任務時非常的自由自在,但是太空人在訓練時的痛苦,我們平常人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給出艙活動打100分(圖)
    焦立中:祝賀神舟七號太空人順利執行完成中國首次太空行走任務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遠在美國的華裔太空人焦立中,他給這次出艙活動打了滿分——100分,並發來了祝賀信,希望通過本報向航天員表達自己的祝福。  「我今天凌晨5點就起來了,睡不踏實。」北京時間今晨記者致電焦立中時,他說,昨天專門查了翟志剛出艙行走的時間。  焦立中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
  • 太空人是多高危職業?
    原本邦達連科極有可能成為人類首個太空人,但他在人類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進入太空)僅20天前的地面測試中,被活活燒死在飛船裡。阿波羅1號乘組擁有水星七傑之一的格裡森和美國首位太空中出艙行走的懷特,按資歷二者有足夠資格競爭成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類,但他們也在培訓階段葬身於飛船內的火海中。
  • 亞洲首位太空人不是中國人,擊落過美軍轟炸機,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關於太空人,現在大部分人都知道:加加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是首位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中國首位太空人是楊利偉。不過很多人不知道,亞洲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不是中國人,而是越南飛行員範遵。
  •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返回地面就不再露面,她現在怎樣了
    我國首位登天的女太空人,返回地面後不再露面,她現在怎樣?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我們已經在航天領域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早在2003年的時候,我們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便搭乘神舟七號進入太空當中,這樣正是標誌著我國的航天水平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先後又有太空人登上太空,甚至出艙作業,
  • 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出艙為什麼坐椅子?還需要有人攙扶!
    為何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出艙需要乘坐椅子?走出來不是更風光嗎?太空人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行業,又有誰看到過這些太空人在進入太空之前所經歷的一系列超乎常人的訓練呢?想要成為太空人,不僅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才可以。
  • NASA又現太空服事故 太空人返艙後發現頭盔漏水
    太空服(資料圖)中新網2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國際空間站兩名太空人當地時間25日完成第2次太空行走任務,在返回艙內時1人發現自己的太空服頭盔裡有少量水,這一報導引起緊張氣氛,不過美國宇航局(NASA)稱,該名太空人沒有生命危險。
  • 問:太空人出艙前為什麼要吸純氧?
    航天員出艙活動(「太空行走」) 首當其衝就是穿太空衣。光是完全穿好艙外太空衣(重量大約120公斤),就需要幾個小時。然後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減壓-開門過程:太空人檢查好艙外太空衣和艙對接系統的狀態及氣密性後,開始艙外服加壓的過程中和軌道艙減壓。艙外服裡的壓力是40千帕——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標準大氣壓101千帕,艙外服內的這個壓力是人體能夠承受而又保證靈活性與氣密性的壓力值。而外面的軌道艙氣壓降到3千帕時,艙外服與飛船的氣液組合連接器斷開,服裝轉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卻。
  • 太空人在太空行走,少不了一盔一帶
    在戰友的幫助下,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太空漫步,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太空出艙的國家。當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少不了戰甲的保護。頭盔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件物品,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給太空人提供保護的頭盔險釀大禍的頭盔或許你會說,幸好有頭盔保護航天員的安全。殊不知,有時候頭盔也會給航天員帶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