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太空人出艙前為什麼要吸純氧?

2021-02-22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航天員在宇宙空間中出艙活動(「太空行走」),可不是一開門就出去了。他們的準備時間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久。

 

航天員出艙活動(「太空行走」)

 

首當其衝就是穿太空衣。光是完全穿好艙外太空衣(重量大約120公斤),就需要幾個小時。在飛船發射時,艙外航天服打包固定在軌道艙壁上;因此,航天員首先要啟封、組合,再把淨化器、氧瓶、電池、無線電遙測裝置等可更換部件安裝到太空衣上,然後穿上後還要對服裝進行尺寸調整、氣密性檢查和全性能測試,確保一切正常。太空衣活動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是有另一名航天員輔助的,特別是安全確認工作。

準備工作還包括了「吸氧排氮」,航天員要在氣閘艙進行呼吸幾個小時純氧。

然後就是我們常見到的減壓-開門過程:

太空人檢查好艙外太空衣和艙對接系統的狀態及氣密性後,開始艙外服加壓的過程中和軌道艙減壓。艙外服裡的壓力是40千帕——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標準大氣壓101千帕,艙外服內的這個壓力是人體能夠承受而又保證靈活性與氣密性的壓力值。而外面的軌道艙氣壓降到3千帕時,艙外服與飛船的氣液組合連接器斷開,服裝轉入完全自主供氧和冷卻。

軌道艙的氣壓降至2千帕左右,就可以開門了。飛船上的門當然是密閉性和安全性極佳,要打開門,首先要解鎖,然後拉著艙門的手柄把門開到60度,等到艙內外壓力平衡,才能把艙門完全打開。出艙前,航天員還要給艙門罩上一個保護罩,以防止在出艙過程中發生剮蹭。光是開啟飛船通往太空的軌道艙門需要十幾個小時。當然開門之前,別忘了安全繩和掛鈎。

沉重的航天員服

太空人出艙前,有一道工序是「吸氧排氮」。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航天員需要呼吸一段時間純氧呢?聰明的你快來搶答吧!

下周一我們將會公布答案,並從大家的留言中甄選出的最佳答案進行公布!
請空心粉們快來搶答吧~在文章後給我們留言,寫下您認為正確的答案~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微信公眾訂閱號(ID:nssc1958)

進入空間 發現科學 公益服務 科學傳播

ID:nssc1958

相關焦點

  • 太空人為什麼只能呼吸純氧?專家:含氮有危害,血液或「沸騰」!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呼吸純氧時間過長是會導致中毒的,那麼太空人在太空中為什麼只能呼吸純氧呢?專家表示,太空人體內含氮很危險,血液會沸騰。據了解,太空人在出艙進行太空行走前,幾個小時只能吸入純氧,儘量排出體內的氮氣,否則出倉後將會遇到很大的危險。為什麼必須經歷這個過程才能進入太空行走的?這是由於氮氣在組織血液中溶解度比較低。在出倉時,如果不排除這些氮氣太空中的真空狀態,與人體的氣壓差太大這些,這些氮氣會形成氣泡。
  • 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出艙為什麼坐椅子?還需要有人攙扶!
    為何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出艙需要乘坐椅子?走出來不是更風光嗎?太空人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風光無限的行業,又有誰看到過這些太空人在進入太空之前所經歷的一系列超乎常人的訓練呢?想要成為太空人,不僅要有超強的心理素質,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才可以。
  •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給出艙活動打100分(圖)
    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遠在美國的華裔太空人焦立中,他給這次出艙活動打了滿分——100分,並發來了祝賀信,希望通過本報向航天員表達自己的祝福。  「我今天凌晨5點就起來了,睡不踏實。」北京時間今晨記者致電焦立中時,他說,昨天專門查了翟志剛出艙行走的時間。  焦立中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華裔太空人。
  • 太空人返回出艙後,為什麼都要坐椅子?科學家:他們站不起來
    所以每一個從太空返回地航天員都是人類的英雄,但是我們也發現這這樣的現象,也就是各國的航天員在地面出艙後都是首先坐在椅子上,接受人們的歡迎,那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跟太空和地面環境的差異有關。地球軌道附近的微重力環境在地球表面上存在的任何物體,包括所有的生物,自從誕生就一直處在了1G的重力環境下。
  • NASA玻璃心膨脹,飛船改進設計封死艙門,三名太空人活活燒死
    :「我們這裡著火了」,緊接著是另一名太空人的聲音:「嚴重火災,我們要被燒死了」!,所以你看看這就是求生意志的體現,但他出艙後被染色劑的網袋給兜住了,下沉的自由鐘7號會將它拉入海底,此時空中救援的直升機趕到,卻因為沒有見過如此場面,還在啪啪拍照,耽擱了幾分鐘才發現格裡森已經快被淹死了,終於將他救起!
  • 生命離不開氧氣,如果地球是一個純氧環境,會是什麼樣呢?
    人活著就必須要呼吸,對於一些特殊的人來說只呼吸普通空氣甚至是不夠的,比如醫院中的病人,吸氧可以輔助治療,甚至幫助病人維持生命。那麼氧氣的濃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如果地球是一個純氧的環境,那麼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們知道,平時所呼吸的空氣之中除了氧氣以外,還有著很多其它氣體。
  • 為什麼太空人要穿太空服?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時都要穿特殊的太空服,這是因為太空服能保護他們在太空中免受傷害太空中的環境非常惡劣,輻射、真空、高低溫、微流星等,都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太空人必須藉助太空服保護自己,才能抵禦來自太空的各種侵襲。此外,太空服還能使太空飛行器內外的太空人保持聯絡。如果不穿太空服,太空人就會因體內外的壓力懸殊而造成內臟衰竭,導致死亡。
  • 首位英國太空人出艙任務被迫中斷:搭檔頭盔進水
    圖為皮克在出艙行走前進行最後一次檢查。  圖為皮克少校在艙外邁出了第一步,成為首位進行出艙行走的英國太空人。由於光線太暗,我們很難分清兩位太空人究竟是誰。兩名太空人能見到的光源僅來自空間站和自己的頭盔。  皮克少校離開氣閘室之前,留在空間站的斯科特·凱利指揮官表示:「看著英國太空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真叫人激動。英國已經探索了整個世界,如今它終於開始探索宇宙了。」皮克少校對此的回應是:「能穿著太空衣是我的榮幸,這是一個令人驕傲的時刻。」  皮克少校和科波拉在執行任務之前,要先進行準備工作,通過吸入純氧,將體內的氮氣排空。
  • 太空人戴著這塊表登上了月球,出艙後,表鏡突然脫落……
    超霸表要上交國家之前坊間風傳一種說法,登月太空人的超霸表們是由他們個人購買的。其實不完全是,這些表大部分都是政府資產。所以太空人們飛回地球後,他們戴的表也要上交國家。這也意味著,個人藏家想要買這些表來收藏基本是不可能的。代表人類首次登月的阿姆斯特朗佩戴超霸當然,想要收藏也有別的「特殊」方法,不一定要買。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出艙執行任務時,意外將鏡子丟失在太空!對於國際空間站的建立,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一個國際空間站的建立,並非是在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精密測試,多個國家共同努力才可以完成,那麼建立國際空間站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呢?
  • 太空人在進入太空為什麼要穿厚厚的航天服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電視中我們看到,火箭或者飛船發射的同時,太空人們都會穿著厚厚的航天服從頭到腳裹的嚴嚴實實,而升入太空後,太空人在太空艙內又會把太空衣脫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講解,看完你就明白啦。太空人們穿的衣服是保障太空人生命活動和工作的一種裝備,其實就是航天服把人包裹在裡面讓太空人形成一個真空的狀態(就和我們吃的真空薯片包裝一樣)。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根據NASA的說法,太空人Chris Cassidy在打開艙門後不久,就發現左手腕上的這面鏡子開始鬆動,之後不知什麼時候鏡子從太空衣上脫落了。
  •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出艙行走時,不小心將一面鏡子丟在太空
    據《科技時報》(techtimes)6月27日報導,美國一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一場檢修電池的外勤任務時,不慎將一面小鏡子丟在太空,鏡子將以大約每秒0.3048米的速度漂移。這面鏡子並非太空人私自攜帶,而是每名太空人的手腕上都會配備一面鏡子,以便頭盔視野不佳時方便拿來查看,功能類似於汽車的後視鏡。鏡子體積12.7釐米乘以7.62釐米,重量約等於45克。
  • 五星紅旗太空飄揚——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出艙記
    翟志剛、劉伯明在報告準備進行太空行走後,先後將艙外航天服穿戴整齊,並對服裝的氣密性進行了細緻檢查,隨後開始了出艙前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吸氧排氮。由於艙外航天服內部氣壓較低,為避免航天員進入低壓環境後,血液中溶解的氮氣析出形成氣栓,航天員要提前吸入大量純氧,儘量排出血液中的氮氣。
  • 太空人從太空回來後,為什麼都會坐上輪椅?
    對航天航空感興趣的小夥伴應該都注意到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太空人只要從太空回來都要先坐輪椅,就是現場有重要的領導人他們也會坐著接受採訪,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首先我們能夠確定的就是,雖然這些太空人會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出飛船,並且坐到輪椅上,但是他們並沒有受傷,要知道太空中的環境並不像我們地球一樣蘊含著各種氣體,太空一直都處於真空的狀態,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中每天都會處在一種失重的環境中。
  • 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
    只有一名太空人遇到了…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楊利偉出艙嘴角流血,還要坐輪椅,主要是因為在太空時間太久了
    但是距今已經15年的時間,小編卻不常見,楊利偉在新聞中出現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呢,對於太空人來說,進入一次太空是十分的辛苦的,就在楊利偉順利返航的時候,整個過程也被直播出來,當打開艙門的那一刻,楊利偉的臉色十分蒼白,而且臉上還有血跡。
  • 太空人為什麼不能在太空中使用鉛筆書寫?
    4月12日,為紀念世界航天日,中國航天員宣傳片震撼發布,片中大量珍貴訓練場景首次披露,也讓公眾對太空人神秘的訓練及太空的起居生活產生濃厚興趣,為保障太空人在空間站內正常生活,這裡面究竟有多少特殊設計的「黑科技」?太空人使用什麼筆?
  •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