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出艙嘴角流血,還要坐輪椅,主要是因為在太空時間太久了

2020-12-03 科技知識狗

2003年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年代,因為呢,我們中國人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而對月球探索的第一人,那就是楊利偉,他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楷模,就是因為他勇敢的第一步,才讓我們現在對月球有了更多的了解。楊利偉呢,是我們國家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而且也是我們國家的第一代航天人。

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月亮就像是一個白玉盤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在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腳印之後,各個國家都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就在2003年的時候,楊利偉雖然沒有登上月球,但是在太空中轉了一圈,也是我們國家第一次離月亮最近。但是距今已經15年的時間,小編卻不常見,楊利偉在新聞中出現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其實呢,對於太空人來說,進入一次太空是十分的辛苦的,就在楊利偉順利返航的時候,整個過程也被直播出來,當打開艙門的那一刻,楊利偉的臉色十分蒼白,而且臉上還有血跡。雖然當時是直播,但是據後來所述,其實在楊利偉打開窗,打開艙門的時候滿臉都是鮮血,因為不能夠讓觀眾朋友們看到這一面,所以就會把臉上的血跡給擦乾淨,而且在他出艙門之後根本就站不在那裡,最後還是被醫護人員給抬出去,然後一直坐在輪椅上面,其實這是因為飛船在著陸的時候,衝擊力非常的大。

就在一個不安穩的環境之下了,他的麥克風,就把他的嘴角給劃傷了,在我們看來好像這就是一件小事一樣,但是呢,在外太空那種環境下面,這對於楊利偉來說很可能就會,導致他喪失性命。在楊利偉第一次到太空的時候,全國人民還是比較關注的,因為那正是我們中國的第一次,太空人在太空中可以進行各種姿勢,而且也是比較健康的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但是楊利偉在出艙之後呢,卻要坐著輪椅,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太空是沒有地心引力的,太空人就處在一個失重的狀態,但是這個失重的狀態並不是像我們所想的那樣非常的舒服,在太空中也會出現肌肉萎縮或者是骨質疏鬆的這種情況,所以在太空人回來了之後呢,也不能進行立刻休息,要馬上的進行腿部和身體的一個肌肉復甦,這樣的一個治療復甦,那不僅僅是要改善太空人的肌肉萎縮問題,而且要改善太空人的耐力問題,但是呢,骨質流失可以說是一個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可見太空人為我們的社會進步做出來了多麼大的貢獻。我們會發現,就在楊利偉返回地球之後的很少就很少再去太空了。

但是就在之後的太空人,比如說景海鵬,讓他進入太空就有了三次,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呢,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了,而且現在對於太空人的身體素質要求也是非常的高的,就像楊利偉他的身上已經有了傷口,所以說他是不能夠再次進入太空的。所以說呢,景海鵬是中國唯一的一個三次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而且那也是在太空中飛行時間最長的中國人。

其實對於太空人來說,他們每進一次太空就要面臨著生命危險,尤其是像楊利偉,他作為中國的第一個人,不知道要冒著多麼大的生命危險去探完成這一次探索,對於他們來說完成了這項任務,可以說是十分的光榮,但是如果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們喪失的就是一條生命。在小編看來,這些太空人可以說是十分的偉大了,因為他們面臨的是生命危險。但是就因為他們這樣一次次的付出,才能夠成就中國,現在對於太空研究的成就。

現在楊利偉已經開始做幕後工作,一直都是負責太空人的訓練工作,同時他也不斷的在為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楊利偉出艙嘴角流血,還要坐輪椅,主要是因為在太空時間太久了

相關焦點

  • 航天英雄楊利偉(嘴角流血)上天時經歷了瀕死26秒
    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並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流血,他經歷了什麼?專家說出真相才知多危險
    因為在這一天中國首次載人飛船即「神州五號飛船」發射成功。而作為首次飛船的航天員估計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曾是多少少年少女的偶像,這個偉大的中國人就是楊利偉。不過,有細心的網友就發現了,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殘留有血跡。這讓很多人都懷疑傳聞中說他滿臉的血液是否是真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因為人們傳播得越來越離譜,所以有專家出來澄清楊利偉嘴角上的的確是血跡。
  • 楊利偉太空發現了什麼?
    楊利偉是大家都熟悉的人,是中國第一個成功飛上太空的人,但是有人提出楊利偉在出太空艙的時候嘴角有血跡,不過後來就沒有了明顯是被直接擦掉了,而後面楊利偉很多舉動有些不正常,人們更有了不同的猜想,楊利偉到底在太空有了什麼驚人發現呢,和探秘志一起探究一下。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帶血,他返航時遇到了什麼?五臟六腑可能被震碎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的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後,於16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返回地面。楊利偉成為第一個乘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掀起了中國探索外太空嶄新的一頁。
  • 楊利偉解密航天服 央視「重現」出艙畫面
    向未來》節目中,再度復刻中國人首次太空出艙的偉大一幕。航天英雄楊利偉帶著兩套航天服現身,不僅與科學顧問張雙南一起講解航天航空實驗原理,還與13歲中學生一起「再現」經典出艙畫面。   楊利偉解密航天服袖口鏡子 觀眾點讚設計巧思   當艙內、艙外兩套航天服赫然陳列在《加油!向未來》的舞臺上,便成為「加油」、「未來」兩隊隊員的視覺中心。
  • 細數中國航天史上的意外,楊利偉: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我國的航天工程已經走進了世界前列,探月工程更是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景海鵬、翟志剛、聶海勝等英雄更是為我國載人航天的先驅英雄。我國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是一帆風順的嗎?不是的,是我們踩著一個個坑踩過來的。楊利偉: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最早飛上太空的中國人是楊利偉,那時候我國還是第一次載人航天,一切都是探索摸索。
  • 17年前幾次險些在太空犧牲的楊利偉:落地時候嘴角都是血
    可報名後,楊利偉才知道原來飛行員的審核標準是極其苛刻的,其中有一項是測試者坐在360°旋轉的椅子上,等椅子快速旋轉幾圈後,需要馬上站立並且可以行走。楊利偉數位相機拍了100多張照片,當他第一次能夠把手套摘下來、能夠用筆寫字的時候,楊利偉鄭重的寫下了:「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 資料:專家證實神五返回時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
    資料圖片:神舟5號返回艙艙門打開,航天員楊利偉在艙中向眾人揮手  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專家證實,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
  • 太空人從太空回來後,為什麼都會坐上輪椅?
    對航天航空感興趣的小夥伴應該都注意到了,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太空人只要從太空回來都要先坐輪椅,就是現場有重要的領導人他們也會坐著接受採訪,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首先我們能夠確定的就是,雖然這些太空人會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走出飛船,並且坐到輪椅上,但是他們並沒有受傷,要知道太空中的環境並不像我們地球一樣蘊含著各種氣體,太空一直都處於真空的狀態,所以太空人在太空中每天都會處在一種失重的環境中。
  •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
    楊利偉滿臉鮮血出艙楊利偉,1965年生。2003年10月15日,駕駛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完成飛天任務。有網友發帖稱,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我國首位「太空人」、航天員楊利偉是滿臉鮮血地打開艙門的。對此,擔任神舟飛船應急救生分系統主任設計師的李頤黎教授表示,楊利偉在出艙時確實受了傷。當時飛船落地時有一定衝擊,楊利偉忘記取下戴在頭上的耳麥,被耳麥的稜角劃傷嘴角,「劃破了皮而已,出血並不多」。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的還要兇險
    說起太空人,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飛上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號首次飛進太空的那一瞬間。全國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他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成功的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說起太空人,大家都知道楊利偉是我國飛上太空的第一人,在2003年10月15日他搭乘神舟五號首次飛進太空的那一瞬間。全國人民的心情都十分激動,他對我國航天事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也成功地讓中國成為世界上面第三個踏入太空的國家。
  • 楊利偉首次登太空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太空?比你想像的還要兇險
    神舟五號的主要功能就是載人飛行到太空之上,之後在太空上進行科學實驗。有了神舟五號之後,我國在軌道艙留軌運行了半年的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但說到神舟五號就要提到楊利偉,他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到「敲窗」聲,多年後實情揭開,才知當時兇險
    安全返回的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進入外太空對地球人來說終於觸手可及。2003年10月15日,距蘇聯太空人加加林踏入太空已經過去了46年之久,中國也開始了自己的載人航天之旅。運載著「神舟五號」飛船的「長徵二號F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太空人楊利偉帶著古今所有中國人對太空的遐想出發了。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技術的國家,而當年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可是大家奇怪的是,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首先,每一個太空人都是國家投入大量時間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當時連楊利偉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外星人在他的飛船外面,他當時提著手槍去看了好幾次,都嚇出汗來了。但執行命令是第一位的,楊利偉著疑惑進行了返航操作。後來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少奔赴太空的航天員成功返航,其中有一部分人也表示在太空時聽見這種奇怪的「敲門聲」,這才引起了基層科研人員們的重視。
  • 普通人坐神舟5號能活著回來嗎?楊利偉回答
    如果近視了就很難選上,因為進入太空載荷大,很容易視網膜脫落。」楊利偉說。楊利偉說,航天員隊伍的建設規模主要取決於執行飛行任務的密度、培養訓練周期,以及飛行任務對乘組的基本要求等因素。初步計劃,每間隔4年左右,選拔一批航天員。他介紹,2019年發射長徵5號B火箭,試驗成功後,就可以在那年年底用它將核心艙發射上去。緊接著還要發射神舟12號、神舟13號載人飛船。屆時,航天員在太空駐留的時間會更長,航天員飛行的機會也更多。
  • 當年楊利偉返回後,為何16年都不再上天?原因讓14億國人淚目
    宇宙一直是我們全人類的探索目標,楊利偉作為我國探索太空第一人,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提到楊利偉,眾人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楊利偉艱難完成太空作業的返航途中,飛船左右兩邊的窗戶也因為大氣的高速摩擦,出現了裂紋,塗在窗戶表面的防燒塗層在巨大的衝擊力下直接被燒毀,而楊利偉也不慎被麥克風劃傷了嘴角,出了不少血,
  • 航天員楊利偉職務晉升
    最新消息,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特級航天員楊利偉少將已出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此前他擔任該辦公室副主任。4月23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慶祝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暨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會頒獎大會在京隆重舉行。在發布環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楊利偉代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揭曉真相,慶幸飛船未留太久
    到了1998年,楊利偉又一次面臨巨大的考驗。他通過更加嚴格的篩選,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自此以後,他為了中國載人航天而不斷的努力奮鬥。2003年,有關部門授予他&34;的資格。到了2003年10月,這位航天英雄終於能乘坐國產的神舟飛船飛向美麗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