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幾次險些在太空犧牲的楊利偉:落地時候嘴角都是血

2020-10-23 甄比比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發生了一件令全中國人民興奮的大事。


一個叫楊利偉的男人,從浩瀚的太空回到了中國,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著陸。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為此,美國人試驗過8次,前蘇聯人試驗過5次,中國人試驗過4次。


而楊利偉的太空21小時更讓中國圓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1965年,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葫蘆島的一個沿海的小城鎮裡面。當時,家家都不富裕,日子也過得苦。


楊利偉最大的夢想就是可以頓頓吃細糧,他想著,如果當兵或者當個飛行員或許就可以實現這個願望。


很多年過去了,楊利偉進入高三,恰巧空軍到他所在的中學招飛行員。


楊利偉想都沒想就報了名。


可報名後,楊利偉才知道原來飛行員的審核標準是極其苛刻的,其中有一項是測試者坐在360°旋轉的椅子上,等椅子快速旋轉幾圈後,需要馬上站立並且可以行走。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些考核對於楊利偉來說卻是出奇的簡單,那一年,楊利偉成為五名通過複選的同學之一。


1992年,已經是一名出色飛行員的楊利偉在新疆馬蘭機場照常執行著訓練任務。


可就在戰機飛上天空的瞬間,突然一聲巨響,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


這時,他可以選擇跳傘逃生,但他不甘心,於是楊利偉一邊向地面報告情況,一邊沉穩操作。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當戰機接近機場跑道時,發動機卻不工作了,他當機立斷應急放起落架,將完全失去動力的戰機安全地降落在跑道上。


也因為這次出色的應對,楊利偉獲得了三等功。


四年後,楊利偉參加了航天員選拔,在全軍初選的886名最頂尖的戰鬥機飛行員中,楊利偉和其他11名飛行員組成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隊伍。


他們知道,從這一刻起,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進入訓練中心後,楊利偉面臨的是魔鬼式的訓練和生活。


他不能外出、不能暴露身份、不能與身份不明者接觸、不能抽菸喝酒,所吃的每一樣東西都有嚴格的規定。


為了適應天空狀態,楊利偉每天都要進行八個G的加速度訓練,而這些力量相當於把8個成年人全部壓在一個人身上。


由於壓力過大,楊利偉的臉經常會因此變形,甚至控制不住流淚。


除此之外,他還要每天接受十五分鐘的連續旋轉,接受立位耐力的訓練和下體負壓的訓練。


最難受的還有剝奪睡眠訓練:楊利偉要三天三夜,在密閉的環境中,一個人在裡面不允許睡覺,只能工作。


在訓練的時候,航天員手裡都會拿著一個報警器,如果身體不能承受可以按下報警器。


但自從1998年中國航天員大隊成立以來,中國的太空人沒有一個按下過這個報警器。


經過多年的訓練,楊利偉順利完成了8大類58個專業的訓練任務。


在神舟五號發射的前一天晚上,楊利偉才正式接到上級通知,確定由他執行任務。


2003年10月15日6時15分,楊利偉接到了進艙命令。


就在關艙門前,一位工程師還跟楊利偉開玩笑說:「你知不知道當年給蘇聯航天員加加林關艙門的工程師現在在幹什麼?」


楊利偉說:「不知道。」


工程師說:「他現在是俄羅斯航天博物館的館長。」


楊利偉笑著說:「那好,館長,咱們明天見。」


9點整,神舟五號飛船正式點火起飛,火箭的不斷加速讓壓力不斷加大。


那時,楊利偉的整個身體都好像要被撕碎了。後來,他回憶說,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而此時在地面的工作人員也十分緊張,因為大家在大屏幕中看楊利偉一直處於的是靜止狀態,直到整流罩打開,強烈的光線讓楊利偉眨了一下眼。


這一下眨眼,讓工作人員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瞬間歡呼一片:「楊利偉還活著!」

在太空的時間,楊利偉數位相機拍了100多張照片,當他第一次能夠把手套摘下來、能夠用筆寫字的時候,楊利偉鄭重的寫下了:「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


在太空的21小時23分中,楊利偉按照規定一共有6小時的休息時間,但他只睡了半個小時。


他說:「我實在是不捨得睡,因為在太空的時間實在太寶貴了。」

2003年10月16日4時31分,楊利偉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


楊利偉知道,他將面臨的是又一次的生命考驗。


因為,自從人類開展載人航天活動以來,已有22名航天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著陸過程中犧牲的。


楊利偉極力的安慰自己,但讓他擔心的一幕還是發生了。


在飛船距地面100公裡,逐步進入大氣層時,飛船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把舷窗外面燒得一片通紅,飛船瞬間變成了一團大火球。更為恐怖的是飛船右側的舷窗竟然開始出現裂紋。


等到右邊舷窗裂到一半的時候,楊利偉轉頭看了一眼左邊的舷窗,當他看到左邊的也開始出現裂紋後,心裡竟然稍微穩當了一些。


「可能沒什麼問題,因為如果是故障,兩邊同時出現的概率並不高。」


後來,楊利偉才知道,裂開的不是舷窗而是外面的防燒塗層。


離地面5公裡的時候,座椅自動提升起來,打開減震裝置。


楊利偉固定好自己,等著飛船接地。


離地面1.2米時,緩衝發動機點火。接著飛船「嗵」的一下落地了。


但飛船在著地後又彈了起來,因為沒有緩衝,楊利偉的嘴角被麥克風撞破了。


「飛船落地時我感到嘴上一麻,心想壞了,肯定磕破了。我把面窗打開,伸手一摸,血流了下來。手邊沒有別的東西,我就開始用裡面的布手套在那裡擦,擦了半天也沒能止住。」


但他顧不上這些了,楊利偉打開信號發射器向指揮部鄭重報告:「我是神舟五號,我已安全著陸!」

當楊利偉從返回艙中走出的那一刻,全國沸騰!


他說:「這是祖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也是我生命中最偉大的一天。」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第三個獨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楊利偉也成為了「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如今,我們的載人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


而這一切成績背後站著的是一代代像楊利偉一樣的航天人。


楊利偉曾說: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烈士陵園內,有六百多位烈士安息於此,中國航天的發展不僅承載了汗水,還有生命。

他們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四歲,最小的只有十七歲。現在那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是哪來的車輛,在路過烈士陵園的時候都會鳴笛。」


後來,有記者問楊利偉::「如果神舟五號再來一遍,還願意嗎?」


他說:「沒有問題,就算付出生命,去實現一個民族的夢想,這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楊利偉在天上聽見"敲窗"聲,17後真相揭開,慶幸返回及時
    楊利偉在天上聽見"敲窗"聲,17後真相揭開,慶幸返回及時!編輯/有料娛情校稿/有料娛情【導語】:古往今來,人們對宇宙的想像從來沒有停止過。經歷層層選拔之後,楊利偉脫穎而出,並從那個時候起開始專注進行訓練,連當時媽媽生了病都不知情。
  • 楊利偉進入太空聽見敲窗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運撿回一條命
    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國對於太空的探索是從近現代才開始的,其實並不是的,在古時候,人們就對於太空有了一定的研究。在《易經》中提到過:「觀乎天文」,在這個時候其實人們對於天上的星象就已經開始有觀察,並且古代時期就已經設立專門監測天象的部門。
  • 航天英雄楊利偉(嘴角流血)上天時經歷了瀕死26秒
    2003年是激動人心的一年,那一年,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因此成了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在那之前,他接受過長期的嚴格艱苦的訓練,可謂是從千百萬個飛行員中挑出了一個最出類拔萃的。他是最幸運的,也是最特別的。伴隨著一聲巨響,「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也被送上了太空。
  • 楊利偉出艙嘴角流血,還要坐輪椅,主要是因為在太空時間太久了
    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月亮就像是一個白玉盤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在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腳印之後,各個國家都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就在2003年的時候,楊利偉雖然沒有登上月球,但是在太空中轉了一圈,也是我們國家第一次離月亮最近。但是距今已經15年的時間,小編卻不常見,楊利偉在新聞中出現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楊利偉回到地球後,為何再也沒上太空?看看怎麼回事
    2003年,我們首次將載人飛船發射至太空。這是我們國家的第一艘載人飛船,在這之前,沒有前輩,沒有經驗,沒有指導,一切都是未知的。因此,太空人必須是要挑選最優秀的飛行員來擔任。楊利偉便是經過了層層嚴格的篩選,從上千名飛行員當中脫穎而出。之後他每天都要接受最嚴格的,最系統的相關培訓與訓練。
  • 細數中國航天史上的意外,楊利偉: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我國的航天工程已經走進了世界前列,探月工程更是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景海鵬、翟志剛、聶海勝等英雄更是為我國載人航天的先驅英雄。我國取得如此矚目的成就,是一帆風順的嗎?不是的,是我們踩著一個個坑踩過來的。楊利偉: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最早飛上太空的中國人是楊利偉,那時候我國還是第一次載人航天,一切都是探索摸索。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流血,他經歷了什麼?專家說出真相才知多危險
    而作為首次飛船的航天員估計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曾是多少少年少女的偶像,這個偉大的中國人就是楊利偉。不過,有細心的網友就發現了,楊利偉出艙時嘴角殘留有血跡。這讓很多人都懷疑傳聞中說他滿臉的血液是否是真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因為人們傳播得越來越離譜,所以有專家出來澄清楊利偉嘴角上的的確是血跡。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當時連楊利偉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外星人在他的飛船外面,他當時提著手槍去看了好幾次,都嚇出汗來了。但執行命令是第一位的,楊利偉著疑惑進行了返航操作。後來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少奔赴太空的航天員成功返航,其中有一部分人也表示在太空時聽見這種奇怪的「敲門聲」,這才引起了基層科研人員們的重視。
  • 當年的太空英雄楊利偉,現在怎麼樣了?
    追星,追星,追到太空中最亮的星。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那浩瀚星空充滿無限遐想,太空人楊利偉帶著無數人的期待飛向太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
  • 太空中聽到奇怪「敲門聲」,17年前楊利偉為什麼選擇不予理會?
    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太空中的一次小小的「敲門聲」都是那麼的讓人心存神秘與恐懼。那麼,他當年到底經歷了什麼了呢?太空與人類新紀元站在地球上的我們覺得地球是多麼的巨大,當人類進入太空時,才發現,即使在太陽系裡,地球也僅僅是一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星球。
  • 楊利偉太空發現了什麼?
    楊利偉是大家都熟悉的人,是中國第一個成功飛上太空的人,但是有人提出楊利偉在出太空艙的時候嘴角有血跡,不過後來就沒有了明顯是被直接擦掉了,而後面楊利偉很多舉動有些不正常,人們更有了不同的猜想,楊利偉到底在太空有了什麼驚人發現呢,和探秘志一起探究一下。
  • 楊利偉前已犧牲22人:返回地球的開傘極危險,傳言出艙時滿臉是血
    在一個國家的科研領域中,航天事業的研究向來都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視。每個國家都在航天的發展中貢獻了數不清的人力物力,而每一位能夠得以發射前往外太空的航天人,都肩負著整個國家的希望和重任,同時也背負著一路上所有的驚險與未知。每一次的太空之旅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 17年前,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誰在敲門?答案終於揭曉
    我們都知道,太空空無一人,太空也是無邊無際相對於昨天,都要進步了呢,今年,相對於去年,肯定也是有了許多收穫。在神話傳說中,有許多的超能力,但是,這些能力竟都被如今的我們應用各種科學技術而實現了,比如說騰雲駕霧,在現代,有了飛機,甚至還有了宇宙飛船,不僅能飛上九重天,更能飛上第三十三重天,第三十六重天呢,這可是孫悟空都做不到的哦!有了宇宙飛船,讓我們在太空觀測地球的夢想成了現實,真正騰雲駕霧,十分帥氣。
  • 17年前,航天英雄楊利偉乘飛船進入太空,如今他生活、工作如何?
    17年前,航天英雄楊利偉乘飛船進入太空,如今他生活、工作如何? 文/無計讀史楊利偉,曾經在全世界響亮了一個航天時代的名字。2003年10月15日,對中國來說,是載入史冊的一天。伴隨著「……三、二、一」的緊張口號,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由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見敲窗聲?17年後終於查明真相:差點就回不來
    可是當楊利偉走出艙門,接受鮮花和掌聲時,科學家就知道神州5號雖成功了,但也有不足之處。楊利偉的嘴角被拍到了鮮血,事後楊利偉接受採訪時才得知,楊利偉以為自己未突破地球大氣層時就要犧牲了。他感到五臟六腑都受到了強烈的擠壓。幸好有著出色的飛行經驗和高的身體素質,楊利偉很快冷靜下來,才讓身體慢慢恢復到正常指標。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帶血,他返航時遇到了什麼?五臟六腑可能被震碎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的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後,於16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返回地面。楊利偉成為第一個乘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掀起了中國探索外太空嶄新的一頁。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技術的國家,而當年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財力和精力培養出來的,他們對於國家來都十分的金貴,就算從太空回來之後沒有再上天,他們也能夠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人。
  • 楊利偉在飛船裡聽到「敲窗」聲,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回來及時
    不過外太空未知的危險太多了,誰也無法保證上了太空之後能夠安全返回,蘇聯、美國在科技競賽當中就犧牲了好幾位航天飛行員,還有一些航天員的遺體至今在軌道上流浪,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位航天員,同時也面臨了一個巨大的風險。
  • 17年前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他直接「溜了」,專家:機智
    如果想知道最能理解這些事情的人,那就是那些曾代表國家登上過太空的太空人。太空英雄楊利偉他們接觸了人類最頂級的科技成果,還親歷了浩瀚的宇宙,那種震撼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國家的太空探索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和太空人,要說探索第一人,那一定是楊利偉。
  • 中國第一名太空人楊利偉,現狀如何?看完讓人忍不住落淚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飛天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踏入了飛天之旅,實現了我國的太空夢。這次太空之旅是一次承載了整個中國人民希望的旅行。楊利偉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個中國人,意義重大,他的順利返回地球,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國航天事業的成功。楊利偉在自傳《天地九重》中介紹說當時由於飛船運動非常劇烈,以至於他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並因此受傷,所以當艙蓋打開時,大家發現他的嘴角是掛著血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