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設備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光纖的類型也在不斷更新,不同特性的光纖以適應不同的應用。國際電信聯盟的分類中,常用的光纖種類有常規單模光纖G.652、色散位移光纖G.653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纖G.655,這些光纖的低損耗區都在1310~1600nm波長範圍內。
色散位移光纖主要為1550nm頻段的單一波長高速率傳輸研製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它包括大有效面積光纖 LEAF、色散平坦光纖DFF、全波光纖ALL Wave等,真波光纖對波長窗口、色散和PMD特性做了優化,使之適宜1550nm頻帶上高比特率 DWDM傳輸。
接下來我們分別介紹這幾類光纖
一、G.652單模光纖
它是目前傳輸網中敷設最為普遍的一種光纖。零色散波長在1.31μm處,在1.55μm處衰減最小,但有較大的正色散,約為18ps/(nm·km)。
適用波長:既可選用1.31μm ,又可選用1.55μm。最佳工作波長在1.31μm 。
不足之處:系統速率達到2.5Gbit/s以上時,需要進行色散補償,在10Gbit/s時系統色散補償成本較大。
二、G.653色散位移光纖
G.653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 段和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1~3.5psnm·km,在1550nm是零 色散,系統速率可達到20Gbit/s和40Gbit/s,是單波長超長 距離傳輸的最佳光纖。
但是,由於其零色散的特性,在採用DWDM擴容時, 會出現非線性效應,導致信號串擾,產生四波混頻FWM,因此不適合採用DWDM。
適合長距離高速系統(海底光纜)。
三、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在C波段的色散為1~6psnm·km,在L波段的色散一般為6~10ps nm·km,色散較小,避開了零色散區,既抑制了四波混頻FWM,可採用DWDM擴容,也可以開通高速系統。
屬色散位移光纖,但在1550nm處色散不是零,用以平衡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用較低的色散抑制了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使其能用於高速率(10Gb/s以上)、大容量、DWDM的長距離光纖通信系統中。
四、光纖分類編號方法
我國光纖標準等同採用了IEC(國際電工委員會)的分類編號方法,但人們有時也按ITU-T(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建議的編號稱呼相應的光纖,例如G. 652光纖、G. 655光纖。玻璃芯/玻璃包層單模光纖的分類如表所示。目前在全球通信網絡中最常用的單模光纖是:G.652,G.655和G.656光纖。
表 單模光纖的分類
關於這三類光纖,如有問題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