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和平庸者到底有什麼區別,是什麼造就了人生的不一樣,千百年來有很多人都在鑽研其中的道理,世人多以成敗論英雄,因此成功也是很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世間萬千人,能成功者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還是淪為了平庸。
但是很多時候,能夠有心鑽研此道的,自己的人生要麼是窮困不堪,要麼就是心氣高傲,成為哲人隱士,真正能有所成就的人,他們會將自己成功的奧秘傳之後世,讓後人能夠依循他的成功之路,到達自己的人生目標。
老祖宗通過很多人在成功之路上的拼搏,已經總結出了在這個世界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中,比起其他人,更容易能夠成事,一般來說,往往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在他們的身上,都會有這樣的兩個特徵。
一 、目光長遠
曾國藩說「「凡辦大事者,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也就是做大事的人,他的才能固然重要,可卻並不能起到關鍵作用,真正能夠決定成事與否的,還是一個人的家世。見識的長短深淺,能夠決定一個人的認知水平,可以讓一個人在一般的事物中,看出不一般的機遇。偉大的人並非是生來偉大,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夠抓住偉大的蹤跡。
一個人想要取得和別人不同的成果,那麼就一定要能夠具有不一樣的慧眼,三國時期的人物中,為何諸葛亮能夠受到無以復加的追捧和崇拜,如果光是從能力上來說,和諸葛亮齊肩的人物並非是沒有,如果是從成就上來說,最後劉備的陣營也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
但是諸葛亮之所以能夠名壓群雄,成為「三國風雲第一人」,最大的原因就是諸葛亮的見識,他向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的「隆中對」,成為了一窮二白的劉備起家創業的根本理論,後來天下的形式也正如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種卓越的遠識,便是做大事者最為可貴的品質,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首先他們一定具有先覺的觀察力,正是這樣的觀察力才能夠讓他們注意到尋常人所注意不到的東西,就是在任何事物變化之初,就能夠捕捉到細微的變化,因此我們要從生活中尋找到成功的蹤跡,就需要留心觀察,我們自己是不是能夠做到讓自己在面對事物的時候,能夠目光長遠。
世界的變化和改革,永遠都是具有「先知先覺」的人所引領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在生活中做到目光長遠,畢竟在這個社會上,我們舉目四望,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是勤勤懇懇的在做事,他們或許是早出晚歸,或許是揮汗如雨,可是這樣的辛勞,卻只能夠讓他們勉強的餬口而已。
沒有多少人能夠通過自己的腳踏實地獲得人生中的大成就,最關鍵的便是他們的目光不能夠做到長遠。只有當我們看清了前路的模樣,才能夠通過我們選擇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而這種選擇,又可以在你通過成功之路上,讓你有種如虎添翼的幫助。
二、能夠守住成功
古人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有時候一鼓作氣,便能夠有一些收穫,或許是小的成功,或許是大的成就,但是人生是動態的,有了成功以後,並不代表這成功就一直能夠停留在生活中。
甚至來說,當成功到來之後,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維護他,因為一個人在進取的時候 ,只是一種單一的努力,他的欲望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於目標的實現。但是一旦當目標已經得到了實現,我們就要面臨各種的誘惑和懈怠,當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資源,在這些資源中,我們需要用自制力來抗拒一些不好的東西。
就好像在很多的新聞中,有的普通人一夜之間中了很大的獎項,但是因為他們的沒有對生活的自制力,反而是無限的被欲望所操控,最後不但是將財富白白的揮霍掉,還要染上一些惡習,這些惡習會讓他們的生活水平,變得比中獎之前還要糟糕。
所以一個人不但要有對成功的進取,還要保持好對生活的清醒,對於欲望的防備,只有做好了這樣的準備,那麼成功對人生來說,就只有不斷的利好,而不會讓我們捲入到災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