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軍用晶片的早期設計中,一般先採用比較成熟的商用協議晶片進行軍用化改造(通常做成板卡形式),而商用晶片的軍用化改造主要體現在確定性、實時性、穩定性、安全性等問題上,所以一般需要在商用協議晶片的上層加入較多的控制功能。FPGA以其資源豐富,易於組織流水和並行處理等優點,為這種複雜控制提供了很好的選擇。而SPI在晶片的管腳上只佔用四根線,節約了晶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省空間,因此在基於FPGA的讀寫接口設計中,高速SPI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1 SPI結構
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設備接口)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種高效率全雙工同步串行數據接口,以主從模式工作,廣泛應用於FLASH,實時時鐘,AD轉換器等。SPI串行外圍設備總線根據串行同步時鐘極性(CPOL)和時鐘相位(CPHA)兩個參數的設置分為四種工作方式(SPO,SP1,SP2,SP3)。本板卡選用的片外存儲器AT25F1024僅支持0和3模式,為簡化設計,本設計的SPI時鐘採用SP0模式(CP-OL=0,CPHA=0),時鐘極性為低電平,時鐘相位串行時鐘上升沿採樣數據,下降沿數據輸出.SPI為主從工作方式,主設備由三部分構成,SPI_CFG_LOAD配置加載模塊可自動讀取存儲器FLASH的值,並加載到片內DPRAM中。主機通過配置SPI_CTRL控制模塊相應的寄存器,來完成對片外FLASH的訪問。SPI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2 高速SPI接口設計
2.1 配置加載模塊的設計
SPI_CFG_LOAD配置加載模塊主要完成從片外FLASH讀取數據,並將數據存入片內DPRAM中的功能。圖2給出了對應的狀態機設計。
各狀態說明如下:
SPI_IDLE:空閒狀態,如果主機配置了寄存器SPICFGSTART,狀態就跳到SPI_TX_BUFFER狀態。
SPI_TX_BUFFER:在此狀態主要向SPI_CTRL模塊的發送緩衝區地址0填入8位讀命令及讀取數據的三字節起始地址,狀態機之間進入下一狀態。
SPI_CTRL_REG:在這一狀態,配置SPI_CTRL模塊CTRL寄存器的值,包括一次讀操作搬運的數據位數,數據加載方式。如果配置GO位為「1」,表明可以開始進行讀傳輸,進入下一狀態SPI_CS。
SPI_CS:配置SPI_CTRL)模塊寄存器SS位的值,以選擇傳輸數據的從設備。
SPI_WAIT:本狀態判斷讀操作的起始地址和終止地址是否在要求的範圍內,如果處於相應的範圍,地址自動加64後,狀態機進入SPI_SS_ UA狀態。
SPI_SS_UA:等待片內DPRAM的寫操作完成,如果DPRAM_WR_END_T信號為高,說明當前的傳輸操作已經結束,可以進入下一次的訪問,狀態機進入SPI_IDLE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