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山東大學,我們先來看下它的格局。山大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青島、威海)八個校區(濟南中心校區和洪家樓、趵突泉、千佛山、軟體園、興隆山校區及青島校區、威海校區)的辦學格局,但看這個地理位置,不知道各位作何感想?

談論一所大學,很多人都喜歡從學校的歷史開始算,說一說校園的過去有多牛,再看一下現在然後再做一個對比。但從教育史上來看,山東大學及前身山東大學堂沒什麼出彩的地方。和全國大多數學校一樣,多校合併,再合併,改名再改名。並不是說山大沒有培養出優秀學子,而是說,一個雙一流的大學,沒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歷史,他的影響力是不夠來支撐他的名氣的。那為什麼有很多人認為山東大學曾經出彩?
首先,山東大學的數學和化學等相對突出過;
其次,山大是山東最好的大學。山東是人口、經濟大省,特別是高考分高在全國出名,理所當然的,水漲船高;
最後,將經濟GDP的高低與山大排名產生必然的關聯。山東地域不錯,高估了山東大學的實力。
網上有很多關於山東大學的各種評論,說與濟南在山東的尷尬處境有關,也有人強調,山東大學的真實水平就這樣。但今天讓我們理性的來分析一下,在各種排名上以及第四次的學科評估上,山東大學越來越靠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首先,文中開頭就說到了,山東大學這個格局太散亂了。一個大學分居三地,有八個校區,院系與院系之間交流不便,說好聽點是一個大的大學,不好聽了不就是八所各司其職的學院嗎?
其次,山東大學無論哪個校區都在山東省內,儒家思想真的貫徹到位,學校生活起來看不到創新,死氣沉沉。曾經去過山東濟南的校區,走進去學生連個悠閒看書的地方都沒有,全是建築物,學生感覺處事上很死板,做過一些調查,發現山東大學出來的很多學生第一追求竟然是考公務員???
再者,對待以及引進師資嚴重不足,我想這些事情跟當時與「長江學者」陳哲宇坐牢案有很大關係,山東大學啊,你傷透了學者的心。
最後,山東大學內的思想陳舊,辦個事還需要籤字籤字拖拉好長時間才給落實。
總結:
作為一個山東人,當年去省外讀書的時候,山東大學一直是我理想的重回山東的第一站,但看到山東大學一步步走下坡路,真的很痛心。只希望山東在隨著經濟改革的同時能夠看到大學的弊端,希望山東大學能夠真正的在現代騰飛。
不知各位對山東大學有著怎樣的評價?歡迎大家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