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表示,在他的任期內,美國經濟達到「史上最強」。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則表示,美國經濟「處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那麼,誰的說法是對的?
事實上,這兩種說法都不對,而川普的評估——有時能得到特定數據的支持,但更多時候是沒有數據支撐的——與事實相差更遠。
至少,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評估比川普更接近現實,後者認為現在的美國經濟是「美國歷史上最強」,這種評估甚至沒有資格被稱為「真實的誇張」——這是川普在他與託尼·施瓦茨(Tony Schwarz)合著的《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中創造的一個短語。
雖然一位總統不能宣稱其在執政期間取得的所有經濟成功都應歸功於自己,但川普可以提出一些數據來支持他的評估,來證明即使現在的美國經濟不是「最強」的,至少也是相當好的。
美國現在的失業率為3.5%,處於5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另外,非洲裔美國人和拉美裔美國人的失業率也處於歷史最低水平。(美國勞工統計局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首次開始統計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失業率數據。)
9月份生產和非管理人員的平均時薪較上年同期增長3.5%,較8月份創下的經濟衰退過後的最高水平下降了0.1個百分點。黃金年齡的就業人數與人口總數之間的比率上升到80.1%,創下了自「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前以來的最高水平。
話又說回來,就衡量一個經濟體的健康狀況而言,最被廣泛接受的衡量標準是GDP。在這一點上,川普任內的表現落後於許多前任總統,這就使其有關現在的經濟是美國歷史上最強經濟的說法面臨著挑戰。
自川普2017年1月上任以來,實際GDP的平均增長率為2.6%。這與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當政期間的1.9%相比是不錯的,但與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執政時期的的3.8%、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當政時的3.6%、以及約翰·甘迺迪(John F.Kennedy)和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當政時的5.2%相比就相形見絀了。
最近幾年以來,經濟實際增長速度一直都由於潛在增長率的降低而受到了抑制。潛在增長率是指經濟在不產生通脹壓力的情況下的增長速度,是由生產力和勞動力的增長率決定的。根據美聯儲和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估計,潛在增長率已經下降到了1.8%到1.9%。因此,雖然第二季度2%的增長率可能聽起來不是很好,但除非出現某種新的因素將生產力增長率從2004年以來盛行的1.4%的平均水平向上拉升,否則2%的經濟增長率已經是很好的了。
但即使是美聯儲的評估,也可能是過於樂觀了。今天的「很好的位置」是個固定的時間點,它會改變,會演進,會隨風飄走,今天在這裡,明天就不在了。
在2018年四次上調基準利率之後,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在今年1月份突然來了一個大轉彎,倡導在貨幣政策問題上採取「耐心」立場——然後就對這種做法失去了耐心,轉向出臺更多的刺激措施,在7月底和9月份兩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分別下調了25個基點。
不需要體會什麼言外之意就能理解,美聯儲降息的意圖並不一定是為了改善經濟狀況,而是為了防止經濟狀況惡化。美聯儲降息是基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和持續低通脹環境帶來的風險而做出的決定。
換而言之,美聯儲自己也承認,這是在暗示雖然經濟「處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但也需要加以強化,才能繼續保持良好的狀態。
「我們的工作是讓經濟在儘可能長的時間裡保持這種狀態。」鮑威爾上周在華盛頓舉行的「美聯儲傾聽」(Fed Listens)活動上致開幕詞時說道。
但是,如果有一天想要讓經濟維持良好的狀態,不單需要美聯儲調低短期利率(這是傳統的貨幣刺激形式),還需要採取其他措施,那麼會發生什麼呢?
雖然美國的利率高於其他發達國家,但聯邦基金利率仍然處於相當低的水平: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現為1.75%至2%,而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商預計美聯儲在定於本月底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再次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83%。
從以往歷史來看,平均而言名義隔夜利率需被調低5個百分點才能對抗經濟衰退。根據美聯儲9月17到18日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這種「藥物」在今天的經濟中是無法獲得的,並且很可能會成為未來的一個制約因素。這就意味著美聯儲需要回歸「量化寬鬆」(QE)政策,或是引入負利率機制,但這兩項措施的有效性和潛在的負面影響都需要被重新評估。
美聯儲對美國經濟「處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的評估面臨著另一個挑戰,那就是來自國外的威脅。國際緊張形勢擾亂了供應鏈,並導致全球製造業陷入事實上的衰退;中東地區的緊張形勢正在升級;英國脫離歐盟的方式和影響仍不確定。
在美國國內,通用汽車的罷工活動正在導致該公司推遲生產。波音公司正在在致力於讓737 Max噴氣式客機復飛,其銷售業績已因停飛事件而被壓低。與此同時,有跡象表明製造業衰退正開始向美國服務業蔓延。再加上眾議院針對川普的彈劾調查令美國國內政治陷入混亂狀態,這肯定會分散國會對生產性業務的注意力,從而使得川普的「最偉大的經濟」變得失控。
也就是說,儘管美聯儲只是想要確保美國經濟保持「良好的位置」,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