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敏
利率市場化又邁出一步。近日,《投資快報》記者獲悉,2020年12月31日,人民銀行下發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據了解,目前信用卡透支利率對應的年化利率上限為18.250%,下限為12.775%。實際上,銀行普遍按照上限計息。
這意味著信用卡透支利率將實現完全市場化,銀行可以根據本行情況靈活定價。市場分析人士向《投資快報》記者表示,不同銀行會根據信貸資源、發展目標、市場策略等採取不同的透支利率,中小銀行或將通過較低利率吸引客戶;其次,透支頻率和金額高、信用良好的客戶,將獲得更優惠的透支利率。但隨著各類消費貸款產品利率的下調,信用卡透支利率慢慢成了高利率的典型代表,取消限制之後,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是要往下走的。
信用卡透支利率普遍18.25%
記者查閱部分主流發卡行信用卡章程發現,目前信用卡透支利率對應的年化利率上限為18.250%,下限為12.775%。實際上,銀行普遍按照上限計息。
東吳證券銀行研究團隊首席分析師馬祥雲認為,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區間限制,從監管方向上符合預期,屬於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步驟。
對於信用卡利率市場化定價改革,人民銀行採取了分步走、漸進式改革的策略。2016年4月15日,人民銀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此前統一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同時,配套放開信用卡透支計結息方式、對溢繳款是否計息及其利率標準等相關政策限制,以進一步完善利率市場化機制。
人民銀行當時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實施分步走、漸進式改革,有利於發卡機構在過渡期內進一步積累定價數據和經驗,引導其完善信用卡利率定價機制。同時,有利於避免個別發卡機構盲目降價打價格戰。
信用卡業務利潤豐厚 佔據各大銀行最重要位置
對於大多數商業銀行而言,信用卡業務是一塊「必爭之地」。特別是近年來,商業銀行轉型零售,信用卡業務扛起大旗,帶來了豐厚的利息收入、中間收入,同時也帶來了客源。
相比銀行其他放貸業務,通過信用卡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銀行貸款業務只能賺取利差,而且還不能賺取暴利的利差,監管部門是有著放款利率要求的。而信用卡能賺取的利潤範圍就多了去了,一方面可以從商戶賺取刷卡費,另一方面可以從用戶身上賺取逾期利息、違約金、分期手續費、現金提取費等等多項利潤。
數據顯示,最近幾年,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股份銀行的發卡量、交易量至少以30%以上速度增長,利潤貢獻也達到30%以上。迅猛增長的信用卡業務,已經成為銀行零售業務、利潤增長的驅動器。零售取代對公成為業務、利潤增長的支點,已成為商業銀行的共同選擇。而在股份制銀行,這一趨勢體現得更為明顯。
2020年上半年,招商銀行交易超2萬億元,無愧「零售之王」之名,平安銀行1.6萬億排在第二;工行、建行、光大、民生等超過1萬億元;招行營收高達409.72億,中信銀行也有304.31億元之巨。
另外,以沒有上市的廣發銀行為例,其信用卡業務是該行業績貢獻的最重磅板塊。2019年,廣發信用卡累計發卡達到了8106萬張,總收入543.16億元,全年交易總額達2.41萬億元。根據廣發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763.1億元,同比增長28.6%;實現淨利潤125.8億元,同比增長17.6%,這兩項增速還是創了歷史最好水平。信用卡業務佔其比重可見一斑。以信用卡業務為代表零售信貸業務快速增長,成為了廣發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不斷構築廣發銀行在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放開區間管理 如何影響利率?
此番放開利率區間限制管理後,短期內銀行會否調整利率?一位銀行人士向記者表示,預計至少一年內,銀行應該不會作出相關調整。他給出的理由是:目前,信用卡市場盤子基本固定,應該不會有銀行主動發起價格戰,但也不排除小銀行未來以低價進入信用卡市場。
東吳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祥雲表示,放開利率區間管制後,考慮信用卡市場競爭激烈,預計商業銀行不會大範圍提高利率,但可能對部分風險表現較差的客戶提價,以實現風險與收益匹配。反之亦然,部分銀行可能會對優質客戶降價,突破此前的利率下限,但優質客戶的生息資產比例更低,所以實際影響預計有限。總體上,頭部零售銀行能夠對信用卡業務更靈活定價,更受益利率市場化。
市場格局出現新分化
時至今日,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已走入下半場,市場需求持續釋放,隨著市場主體的多元化,信用卡所處的消費金融市場競爭激烈。此前螞蟻集團招股書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花唄日利率可低至約萬分之二,大部分貸款的日利率為萬分之四左右或以下。
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記者表示,隨著各類消費貸款產品利率的下調,信用卡透支利率慢慢成了高利率的典型代表,取消限制之後,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是要往下走的。
「利率空間打開後,用戶空間也打開了,信用卡下可與低息消費貸款競爭,上可與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競爭,在銀行內部可以一統個人貸款業務了。」薛洪言表示,取消利率限制後,信用卡部門傾向於向下調整利率,會強化信用卡透支產品與個人金融部的消費貸款產品的競爭關係,信用卡掌握著用戶優勢和場景優勢,只要利率合理,競爭力將強於消費貸款。從行業的角度看,這項政策對於信用卡強勢的銀行是利好,會促使銀行投入更大的資源發展信用卡業務。對於其他弱勢的銀行,消費貸款會受到強勢銀行信用卡業務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