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透支利率已經放開!這將如何影響你我的錢包,如何影響銀行信用卡業務,乃至包括花唄、京東白條等產品在內的消費金融格局?
近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為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
另外,《通知》還明確,發卡機構應通過本機構官方網站等渠道充分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並及時更新,應在信用卡協議中以顯著方式提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和計結息方式,確保持卡人充分知悉並確認接受。披露信用卡透支利率時應以明顯方式展示年化利率,不得僅展示日利率、日還款額等。
業內資深專家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近年來信用卡市場逐漸成熟,風險管理體系日趨完善,當前推進信用卡利率市場化的條件已基本成熟。預計信用卡透支利率大概率下行,但不會出現惡性價格競爭。
01
利率市場化改革再邁一步
自1985年6月,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率先發行第一張信用卡以來,我國信用卡行業已經走過36年,取得了長足發展。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66億張,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5 張;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2.43萬元,授信使用率為 41.7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10906.63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7%。
據了解,信用卡免息還款期最長為60天,多數銀行信用卡免息期在50天左右。在免息期內持卡人無需就待還金額支付利息,當持卡人無法全額還款出現逾期後,才會產生利息,即從消費當天開始按日計息按月複利。
在2016年之前,信用卡利率一直採用0.05%/日(日利率萬分之五)的利率標準。但長期固定單一的利率束縛了發卡機構信用卡資產業務的精細化發展,也不利於滿足持卡人的多樣化需求。基於此,2016年4月15日,央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此前統一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浮30%,也就是萬分之三點五。
從實踐來看,上述政策並未得到較好落實,也不能明顯拉開銀行對於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定價。據報導,目前21家主流銀行中,9家銀行按日息萬分之五計收取透支利息,剩餘12家銀行均曾下調透支利率,最低達到萬分之三點五。
「信用卡利率實行區間管理成為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三十多年來,管理規則的首次重大變革,一定程度上為信用卡業務鬆綁,並為信用卡的個性化經營奠定了基礎。但在發卡行中,落實這項政策的積極性並不高,多數銀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依舊採用日息萬分之五的標準。」信用卡資深專家董崢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消費金融領域,信用卡競爭力或將重振。
02
信用卡透支利率會降低嗎?
作為信用卡持卡人而言,更為關注新政實施後,信用卡透支利率將呈現何種走勢。
「未來信用卡透支利率有一定下行空間,預計多數銀行信用卡利率將維持在年利率10%-18%之間。」在被問及透支利率是否將大幅下降時,董崢認為,概率較低。透支利率市場化定價後,銀行也要考慮資金成本,最終會逐漸形成行業公認的定價範圍標準,透支利率不會出現「斷崖式」超低定價標準。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金融時報》記者,未來信用卡透支利率將更加差異化。一方面,不同銀行會根據信貸資源、發展目標、市場策略等採取不同的透支利率,中小銀行或將通過較低利率吸引客戶。另一方面,透支頻率和金額高、信用良好的客戶,將獲得更優惠的透支利率。
值得關注的是,銀行信用卡透支利率採取萬分之五的日息計算,即年化利率為18.25%,已經超過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線,即一年期LPR的4倍,也就是15.4%左右。對此,董崢表示,金融機構借貸利率與民間借貸利率不可混為一談。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貸款利率,並不適用民間借貸相關法律規定。
03
如何影響消費金融市場?
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參與機構眾多,其中銀行信用卡業務被視為「主力軍」。但隨著持牌消金機構以及花唄、京東白條等網際網路消費信貸產品持續入場,銀行信用卡在消金市場的競爭力有所下降。
受透支利率區間限制,銀行信用卡客源基本集中在還款能力較強的人群,風控和審核授信額度更為嚴格。
「由於信用卡在政策合規、交易場景、業務流程等諸多方面缺乏競爭優勢,多年來信用卡業務在與其它信用消費產品的競爭中處於下風。透支利率可以靈活定價之後,有助於信用卡業務重新獲得市場主流地位。」董崢說道。
董希淼表示,靈活的定價策略有助於銀行加大信用卡產品創新,有益於增強信用卡對年輕客戶群體的吸引力,也豐富了信用卡客戶的選擇性。同時,市場競爭將更激烈,但不會出現無序競爭現象。放開上下限之後,預計管理層仍將通過自律機制、窗口指導等方式,引導銀行保持良好的競爭秩序。銀行也會根據自身資金成本、風險偏好等進行合理定價,不會打無底線的「價格戰」。
對於在信用卡行業中不佔優勢的中小銀行而言,這或許是一次打「翻身仗」的機會,但同時也考驗著各家銀行的差異化定價能力。對不同持卡人進行精準畫像並提供差異化服務,將成為消費金融市場的大趨勢。
據董崢介紹,國內發行信用卡的商業銀行超過百家,但排名前十幾位的發卡銀行,信用卡業務規模佔據超過98%的市場份額,中小銀行發展空間有限。中小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制訂有利於信用卡業務發展的經營策略,參與差異化市場競爭。
「透支利率放開後,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如何,更多取決於其經營策略能否實現與時俱進的調整,能否顯著提升自身業務實力和產品競爭力。」董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