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聲四起 民進黨基層:蔡英文別再亂推新東西

2020-11-28 華夏經緯

    民進黨嘉義縣黨部舉辦的「2016臺灣好政:重大施政及政見推動說明會」,在嘉義縣創新學院登場,邀民進黨籍民代、村裡長、農會幹部數百人參加,基層抱怨不斷,連縣黨部主委林沐惠也說,「快招架不住」。

  民進黨嘉義縣黨部安排縣長張花冠、「立委」陳明文、蔡易餘及「農委會副主委」翁章梁為政策辯護說明。

  「什麼是一例一休?」張花冠和陳明文都當場調查,發現不少人對一例一休「霧煞煞」,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張花冠說,臺北發生打人事件(指「立委」柯建銘遭抗議民眾推打)是大家對一例一休不了解。王如經希望臺當局和「立委」不要再推新東西,像日本核災食品、一例一休已經亂糟糟,不分區「立委」又推同性婚姻「修法」,「多亂的啦」,腳踏實地好好做,其他慢點再說。

 

來源:臺灣《聯合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民調直落 民進黨基層:拜託不要再亂推新東西
    華夏經緯網12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執政」半年民調直落,同性戀「修法」、日本核災食品、一例一休等爭議話題不斷,民進黨昨日在嘉義縣舉辦的臺灣好政說明會,向來溫和的民進黨籍樸子市長王如經忍不住抱怨說「拜託臺當局、『立委』不要再亂推新東西了!」請腳踏實地好好做,不要讓國民黨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警告蔡英文別玩火
    且值此兩岸關係低迷及敏感時刻,民進黨出手協助「公投」提案連署,恐引發各界議論和聯想。消息一經披露,臺灣網友紛紛批評民進黨此舉激化兩岸關係。有網友指出民進黨「執政無力,扇動有力;一切行徑,只為自私自利。」「這五大屁案連署完成時,也是民燼(進)黨年底大敗時,可喜可賀!」還有網友指出「臺灣『公投』不三不四,不倫不類,臺灣『公投』將成世界笑話。誰等是『公投』過就能加入的國際組織嗎?
  • 朱立倫勤跑基層蔡英文不見人影 綠基層憂選情
    資料圖:朱立倫的卡通造型環球網7月11日消息,距離臺灣年底的「五都」市長選舉只剩下四個多月時間,藍綠新北市長「英倫之戰」競選模式卻有明顯差異。國民黨參選人朱立倫每天行程滿檔、29個鄉鎮市已經跑過三遍。民進黨方面卻還有縣議員沒有見過蔡英文本人,讓綠營基層備感焦慮。
  • 民進黨公布一級主管名單 蔡英文稱沒有派系之別
    民進黨公布一級主管名單 蔡英文稱沒有派系之別 2008年05月29日 08: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5月29日電 民進黨28日召開中常會,黨部一級主管正式公開亮相。
  • 民進黨一級主管齊亮相 蔡英文:都是民進黨派
    臺海網5月29日訊 民進黨昨天召開中常會,黨部一級主管正式公開亮相,黨主席蔡英文說,這個團隊結合革命世代、執政世代、青壯世代,兼顧經驗傳承跟培養人才,未來民進黨沒有派系之別,只有「民進黨派」。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昨天下午在中常會後宣布黨中央一級主管,包括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任文宣群副秘書長、嘉義縣觀光局長洪耀福任組織群副秘書長併兼任組織部主任。
  • 紫荊:蔡英文為何重用民進黨新系扁系人馬?
    中新網7月26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7月號刊文說,由於臺灣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此外,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 民進黨內亂蔡英文難控大局?不要被假象蒙蔽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3月25日,臺灣九合一大選的鬧劇繼續進行,與國民黨內部推不出人的節奏不同,民進黨內部早早地確定了競選人選,但是面對這場異常嚴峻的戰鬥,民進黨依舊是暗流湧動,多方人馬互相廝殺,形成了一場亂局,而面對亂局,蔡英文不聞不問,隔岸觀火,有網友認為這是一種認命的表現
  • 民進黨推「公投禁五星紅旗」 臺媒:蔡英文不要玩火!
    民進黨近期悄悄在黨部私下連署「禁掛五星紅旗」等5大「公投案」,還拜託黨工幫忙籤名,湊人數。此舉不光引來黨工直批黨部不該強迫湊連署,嗆聲要離職。更有臺媒憂慮這種「危險的玩火之舉,當火舌四竄時,有誰能捲袖滅火,收拾殘局?」
  • 餘天率民進黨19個地方黨部主委連署挺蔡英文
    民進黨中執會今天將討論2020初選時程,各方勢力也在角力中。民進黨新北市黨部在21日晚間深夜也發布一份縣市黨部主委連署的聲明,「籲請團結一致延續小英執政」。這份連署主要由新北市黨部主委餘天串聯全臺18縣市加上勞工黨部,共19名黨部主委連署,表態支持蔡英文連任,晚間透過新北市黨部發出聲明,籲請黨內團結一致,延續蔡英文「執政」。 但連署名單中,臺南市、屏東縣、臺東縣3縣市黨部主委未參與連署。
  • 蔡英文今日與新北黨公職座談
    蔡英文12日以黨主席身份到新北與黨公職座談,討論內容除近期「中央」政策,外界認為2022地方選舉布局也是重點。除「立委」蘇巧慧被認為是下一屆市長熱門人選,地方派系也建議可推林佳龍與陳時中,也有基層力推新北市黨部主委何博文,卡位戰已悄悄開打。
  • 蔡英文上任 民進黨一級黨務主管人事異動
    華夏經緯網5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新任主席蔡英文昨天上任,一級黨務主管也跟著洗牌。民進黨原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轉任黨秘書長,蔡英文也延攬新系「立委」段宜康出任政策會執行長。    據報導,吳釗燮說,他前天才被告知,會全力以赴。黨副秘書長將由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洪耀福、紀錄片導演廖錦桂擔任。
  • 民進黨推「文化臺獨」旗手選2022年臺北市長?
    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31日將改選,新境界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日前登記參選,鄭麗君表示,吳怡農願意出來承擔臺北市黨部主委的工作,她感到非常欣喜,非常期待年輕一代的投入,能夠讓政黨多與社會聯結、對話。她說,尤其從基層促進公民參與、政治參與,會為民主深化帶來新的活力。
  • 颱風肆虐日本,蔡英文又用日文發推了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用日文發推表示,「日本是最重要的友人,不管何時我們都會趕到支援。」島內網友直批其媚日,「真是丟人丟到了國外,還用日文發,自己的漢語也沒見用這麼熟!」蔡英文推特據臺灣東森新聞雲10月14日報導,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肆虐日本,令日本受災慘重。
  • 蔡英文不放心的人太多,抗疫關鍵時刻民進黨要員一個也不敢往前推
    臺灣新冠肺炎出現醫院內感染和疑似社區感染後日益嚴峻,本周將進入關鍵期。值得注意的是,蔡英文當局將抗疫升高為一級開設後,總指揮並非由民進黨要員擔任,所有綠軍要角都隱身幕後,相當的不尋常。香港中評社3月2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署名文章說,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二級開設之初由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
  • 最大「秋鬥」落幕「豬內臟」之戰上演 蔡英文別錯估民意!
    「換了位置換了腦袋」 臺灣資深媒體人賴嶽謙在《無色覺醒》欄目中分析,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民進黨雖握有全面執政優勢,但在時空背景下,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因為施政不力而不得民心,導致民進黨在2018年地方市長選舉嚴重潰敗,當時首任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不斷創新低,甚至時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也被迫下臺
  • 民進黨提出「流氓」邏輯,蔡英文將站在臺灣對立面?
    民進黨內部混亂「狠起來連自己都打」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可是用來形容現在的民進黨非常貼切。在「萊豬」議題表決過程中,因為幾人跳票,讓民進黨其他官員非常不滿。跳票這幾位民代表示,自己願意尊重民進黨處理結果,願意承擔所有後果。這些跳票民代,擔心自己一旦投下贊同票,可能會遭遇選民抵制,對自己政治前途造成巨大影響。事實上民進黨民代都遭遇了各自選區選民抗議。
  • 「九合一」慘敗兩周年,蔡英文給民進黨敲警鐘
    誰能想到,兩年前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輸得個底朝天,而被預判「沒有明天」的民進黨,兩年後的今天,挾著「817之威」繼續「執政」呢?2018年11月24日,民進黨遭遇其選舉史上最大慘敗,在22個縣市長中,國民黨奪下15席,民進黨大敗退僅存6席,無黨籍1席。尤其在最受外界矚目的「六都」市長方面,國民黨的韓國瑜贏下高雄,打破民進黨20年執政。
  •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此外,針對蔡英文勝選之後,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聲音迅速升高的情況,馬曉光表示,這是被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記者:在近期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獲得連任,請問這一結果對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在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之下,大陸對臺政策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 蔡英文發推祝賀拜登 對方「已讀不回」
    蔡英文發推祝賀拜登,對方「已讀不回」……今天上午(1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令一直緊抱川普大腿的蔡英文始料未及,現在正在極力做各種補救和修正措施,發言人怎麼看?對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歷來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臺灣地區和有關國家發展官方往來關係。
  • 臺報:蔡英文姑息暴力 民進黨分裂危機迫在眉梢
    文章說,對於「暴力黨」事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高呼要求撤換薛香川,持同樣的標準看待黨內暴力事件,蔡英文實在應該認真思考,是否到了應該「清黨」的時刻。  陳水扁海外匯款案發展迄今,不知道有多少民進黨支持者,等著看民進黨怎麼面對,但過了兩個月,只看到陳水扁步步近逼,民進黨節節敗退,已經夠讓人對民進黨標榜的核心價值出現疑慮,若暴力事件再抱持姑息的態度,民進黨還剩多少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