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蔡英文為何重用民進黨新系扁系人馬?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6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7月號刊文說,由於臺灣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此外,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扁當局時代的「行政院長」張俊雄透露,前「國安會秘書長」、民進黨 「新潮流系」領導人邱義仁,將為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復出,加入民進黨的輔選陣容。

  其實,不只是邱義仁將投入蔡英文的競選團隊,當年為陳水扁贏取「政權」的助選團隊,特別是「新潮流系」與「扁系」人馬,也將投入,成為蔡助選團隊的骨幹。所謂的「蔡皮扁骨」選舉模式將正式登場。

  主打「年輕世代」與「階級」牌

  由於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

  蔡英文在3月11日宣布參選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時,發表「我聽見臺灣的聲音——召喚新世代,把未來扛起來」參選聲明。同時,蔡英文以臺灣產業外移到大陸,臺灣卻沒有新的就業機會,導致臺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等所謂問題,刻意拉大社會階級對立的情緒。

  從蔡英文的表現來看,一方面是訴求年輕人選票,特別是第一次有投票權的「首投族」;另一方面,則強調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打「階級牌」。

  從蔡的參選聲明已經可以看出,她會與黨內哪一些派繫結盟。首先,這樣「文」、「情」並茂的參選聲明,非常符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調子,就是候選人必須提出一個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參選聲明,替未來描繪出一個美麗願景。

  另一方面,如何達成這樣的願景,需點出問題所在,以及解決問題之道,選戰策略就此產生。當然,以後會不會「按圖索驥」,那是另一個問題。「美麗的謊言」經常是西方代議式政治在選戰過程中必用的手法,因為選民在決定投票的當下,不是那麼在意政見能否落實,會不會「被感動」才是重點。

  這樣的選舉策略是「新潮流系」與「扁系」人馬最擅長的,也就是說,就單純選舉策略的擬定與執行面來看,蔡英文也不得不與他們結盟。據了解,上述蔡英文動人的參選聲明,就是陳水扁非常器重的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林錦昌所撰,扁當年的領導人文告也多出自林之手。

  蔡英文的參選聲明明確指出,明年選舉她將主打兩張牌,一個是年輕世代牌,另一個是階級牌。選擇這兩個領域是經過分析與調研之後得來,特別是在馬英九上臺後的調研,發現年輕人找不到未來、社會貧富拉大,這是民進黨很容易發揮的。

  「新潮流系」是黨內最大派系

  民進黨內有能耐就「臺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臺灣社會力發展方向為何」等議題進行辯論的,只有「新潮流系」與當年由前「立委」林正杰、新竹市長蔡仁堅所領導的「前進系」。「前進系」屬於許信良領導的「美麗島系」的一支,當年與「新潮流系」進行過多次激烈的黨內鬥爭。最後,「前進系」全面潰敗。「新潮流系」幾乎主導整個民進黨的發展論述。

  「新潮流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派系,且與基督教長老教會和美國方面的關係密切。他們講策略,不冒進,逐步推動「臺獨」政策,目前是民進黨內最大的派系。

  當年,蔡英文被李登輝推薦給陳水扁,在「國安」系統發展她的仕途。當時的扁即將這個系統交由「新潮流系」掌控,邱義仁擔任「國安會秘書長」,蔡英文則擔任「陸委會主委」,兩人搭配負責大陸與美國關係的事務。據了解,當時蔡、邱兩人配合良好,也建立起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因此蔡英文找上邱義仁幫忙打選戰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蔡英文與「新潮流系」和「扁系」的合作,絕非建立在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早在蔡決定接掌黨機器時,黨內的主要核心幹部就以這兩個派係為主,原因當然是因為在扁當局時代雙方所建立起來的交情與認識,另外就是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邱義仁是民進黨「頭號軍師」

  除了邱義仁「歸隊」外,「新潮流系」的另一領導人吳乃仁,也一直協助蔡英文。被民進黨視為最具謀略的「雙仁」將成為蔡英文選戰中最重要的策士。吳或將擔任競選總幹事,邱義仁因在巴紐案中被列為被告,將不會在競選總部掛名,但同樣會扮演吃重的角色。

  民進黨多位「立委」表示,邱義仁在黨內的輩分高、資歷深,又是公認有謀略的軍師,因為是決策級的人物,大家還會認他是「地下院長」。邱的加入對蔡英文選情有幫助,沒有人會否認。

  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的邱義仁,在選戰中格外冷靜沉默,永遠能夠在逆境中殺出一條血路。「新潮流系」在他領導下,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每次都能藉由合縱連橫獲取派系最大利益。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內有陳水扁、許信良之爭。本來以邱義仁與許信良的關係,「新系」理應支持許信良,但擅長於觀察情勢的邱義仁卻早就看出,民進黨若要獲勝,唯有推出陳水扁才能奮力一搏。於是「新系」全力支持陳水扁,邱義仁還出任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

  選戰開打之初,黨內外都不看好陳水扁,但邱義仁卻一早提出「宋楚瑜出局說」。在他沉穩的操盤下,民進黨終於勝選。這一戰更奠定邱義仁在黨內「頭號軍師」的地位。

  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夕,國民黨特別找專人研究「邱義仁兵法」。當時陳水扁選情不好,完全沒有人看扁能連任。邱義仁提出所謂的「割喉戰術」,找出國民黨的弱點,一步步鯨吞蠶食,到最後甚至弄出個「3.19槍擊案」,最終國民黨「連宋配」得票率竟然以0.228%的些微差距,輸掉選戰。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軍同樣是集中精力研究邱義仁將會出什麼「怪招」。當時由於謝長廷在初選中與「新潮流系」交惡,並在正式競選中排斥「新系」。否則對方陣營很難順利大勝。

  「新系」「扁系」要角紛紛加入

  據了解,在蔡英文的競選團隊納入了「新系」的臺北市議員徐佳青當發言人,而「新系」新一代培養的接班人包括前「立委」李文忠、段宜康等自動向助選團隊表態效忠。而「扁系」的核心成員、「立委」陳其邁出任黨的政策會執行長兼發言人,「扁辦」前主任林德訓出任政策會副執行長,林錦昌負責競選總部的文宣工作,「扁系」領導人、「立委」柯建銘還在蔡英文角逐黨內初選時,暫代黨主席,為蔡英文「看家」。

  這些「新系」與「扁系」的核心成員,年紀都在四五十歲,是民進黨內的青壯派。這些年輕世代政治幕僚具有豐富的政治與選戰經歷,也是黨內各大派系「政治操盤」的要角。這對比較缺乏政治領導能力與政治格局的蔡英文而言,無疑是如虎添翼,同時也象徵著蔡英文有意經由這一次選舉,進行民進黨內的「世代交替」革命。

  因此,2012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於島內政情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至為關鍵,如果蔡英文勝出,意味著民進黨四、五十歲這一批青壯世代,在蔡英文帶領之下,完成黨內「世代交替」的接班動作。再以年齡來估算,這批人必將主導或至少是強烈影響島內政局20年。另一方面,「獨派」的「新潮流系」配合蔡英文「臺獨」思想,兩岸關係發展或會面臨一個新「拐點」,這是應該關注的地方。(林志成)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是不是被新潮流架空?
    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日前公開抨擊,蔡英文被民進黨派系「新潮流」架空,引發島內熱議。臺灣「大華網絡報」29日專欄文章指出,韓國瑜的說法不是無的放矢,新潮流在派系林立的民進黨中一枝獨秀,也不是始自今日,不管陳水扁還是蔡英文,在競選和上臺執政後都高度倚賴新潮流。新潮流的勢力究竟有多大?可以從幾個數據來看。
  • 國民黨新主席吳敦義提出要「特赦陳水扁」,為什麼蔡英文當局卻不...
    面對陳水扁的頻頻刷「存在感」,被稱為「綠懼人」的中國國民黨新主席吳敦義劍走偏鋒。與前任洪秀柱抨擊臺灣當局縱容保外就醫的陳水扁享受特權不同,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反而呼籲,「敦請蔡英文趕快『特赦』陳水扁!」用臺媒的話說,(國民黨)兵臨臨城下要蔡英文攤牌,讓蔡英文陷入黨內外為難的困境,一旦阿扁可以豪無忌憚地趴趴走,會不會出現(陳水扁、蔡英文)兩個太陽的矛盾?
  • 民進黨黨部主委血腥戰,考驗蔡英文能力!
    民進黨縣市黨部24日改選主委,此役攸關7月即將改選的常執委選舉,涉及未來民進黨中央的權力重組,更是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前哨戰,各派系都卯足全力搶奪地盤,亂象百出,堪稱民進黨史之最。其中最難看的爭鬥莫過於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的競選。
  • 陳水扁施壓挾持蔡英文 長扁之爭繼續
    、方式劫持蔡英文,促使其成為自己在民進黨內和政壇上的「總代理人」。無論是指示蔡英文起用邱義仁作其競選總綰,還是向蔡英文施壓,將王定宇列為民代候選人,這些行動無一不透露出與謝長廷較勁之意味,20多年前就已開始的「長扁之爭」,將繼續延續下去。
  • 民進黨內亂蔡英文難控大局?不要被假象蒙蔽了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3月25日,臺灣九合一大選的鬧劇繼續進行,與國民黨內部推不出人的節奏不同,民進黨內部早早地確定了競選人選,但是面對這場異常嚴峻的戰鬥,民進黨依舊是暗流湧動,多方人馬互相廝殺,形成了一場亂局,而面對亂局,蔡英文不聞不問,隔岸觀火,有網友認為這是一種認命的表現
  • 蔡英文上任 民進黨一級黨務主管人事異動
    華夏經緯網5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新任主席蔡英文昨天上任,一級黨務主管也跟著洗牌。民進黨原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轉任黨秘書長,蔡英文也延攬新系「立委」段宜康出任政策會執行長。    據報導,吳釗燮說,他前天才被告知,會全力以赴。黨副秘書長將由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洪耀福、紀錄片導演廖錦桂擔任。
  • 英系頻頻遭內鬥,蔡英文拉抬「正國會」抗衡新潮流?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雖聲勢仍旺,英系最近卻很不順遂,蔡辦秘書長蘇嘉全頻遭爆料,「綠委」陳明文參選中評委主委原本穩操勝選,卻被與新潮流合作的高雄市議員康裕成擊敗。蔡英文近來頻拉抬「正國會」被認為有抗衡新系之意。
  • 蔡英文2016競選總部擬定在新北 搶票意味濃烈
    原標題:蔡英文2016競選總部擬定在新北 搶票意味濃烈   民進黨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蔡英文今以「找回自信,點亮臺灣」為題發表聲明。(圖片來自臺媒)   蔡英文15日正式宣布角逐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她除了發表參選宣言,相關作戰架構也在陸續進行規劃。
  • 張善政批 蔡英文與新潮流系「蛇鼠一窩」
    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2020副手候選人張善政昨在臺中座談會中痛批,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一腦袋漿糊」、「民進黨『立委『少一個,就是臺灣多一分福氣」,民進黨新潮流跟蔡英文根本就是「蛇鼠一窩」。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也說,新潮流一派獨大,主導非常多人事,蔡英文應該出來說明。
  • 蔡英文為啥對林飛帆委以重任?
    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日前正式成為民進黨幹部,第一步就是擔任副秘書長,讓各界紛紛臆測民進黨的布局究竟所為何來。臺灣「中時電子報」16日發表評論指出,理由很簡單:民進黨要吸納太陽花以來的所有浮躁選票,直接把時代力量打為山寨貨,讓大家認清蔡英文才是選票的「真正依歸」,不要分散選票,以免害蔡英文落選。
  • 蔡英文的「天然成分」為何物?
    蔡英文近日表示,「臺獨」已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她還說,「臺灣前途決議文」是民進黨的共識,也已經成為「臺灣人民的共識」。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署名洛杉基的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她不但自信到認為自己最懂年輕世代,就連臺灣人民的「共識」,她都一樣了如指掌。說穿了,蔡英文的「天然成分」已經被臺灣人看透透,那就是:充滿了空氣。
  • 蔡英文變保護民主的人? 林濁水:外太空邏輯
    民進黨「新系」大佬林濁水(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2020初選仍懸而未定,對於前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賴清德的新方案
  • 蔡英文「美豬」開放令闖關失敗!民進黨為何認慫?
    在在野黨和輿論抨擊下,民進黨黨團被迫轉彎,同意將「備查」改「審查」。這是蔡英文二次執政以來遭遇最大阻力的一次。蔡英文遭遇民意的最大阻力對於民進黨同意將「備查」改「審查」,是否是因顧慮到社會的反彈?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沒感覺到「社會上有太明顯的反對」,民進黨就是認為開放政策「符合臺灣利益、照顧民眾需求」。
  • 親綠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下滑,2021年民進黨可能「盛極而衰」
    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天針對「2020蔡『政府』重大施政表現」公布最新民調,與上個月相比,贊同蔡英文處理大事方式的人減少 2.4個百分點,不贊同的人增加5.2個百分點;贊同者只比不贊同者多16.5個百分點,比上個月明顯減少7.6個百分點。
  • 陳鳳馨獨家解讀:陳其邁早已搭上蔡英文,為何仍屢戰屢敗
    陳鳳馨:我覺得其實陳其邁的政治轉折都是在2005年,那個時候在整個民進黨上面,大家所關注的一邊是謝長廷,一邊是蘇貞昌,這些其實都是陳水扁的競爭對手。所以陳水扁的人馬不管要靠攏到謝長廷或者是靠攏到蘇貞昌,恐怕這兩邊都是不會接受的。
  • 蔡英文任命被多次彈劾的陳菊為監察機構負責人,民進黨已無下限
    民進黨的「髮夾彎」,又添一例。 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宣布第6屆「監察委員」提名人選。27名「監察委員」提名人中,有24名與民進黨關係密切或直接擁有民進黨黨籍。其中,多名深綠背景的提名人選,都曾長期主張廢除自己即將履新的監察機構。在國民黨執政期間,部分提名人員還曾公開提出「監察機構這個紙老虎應該廢除,避免成為國民黨的酬庸工具」。
  • 起底民進黨「網軍」:黨副秘書長領軍、蔡英文競選發言人擔任主任
    今年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同一天,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發表了一則並不起眼的新聞:民進黨成立網絡社群中心,由蔡英文2020連任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廖泰翔擔任主任,曾成功操刀蔡英文網絡社群的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領軍督導。這一刻,民進黨「網軍」班底浮出水面。當然,這只是擺在檯面上的網絡文宣正規軍團,還有見不得光的僱傭兵。
  • 蔡英文民調直落 民進黨基層:拜託不要再亂推新東西
    華夏經緯網12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執政」半年民調直落,同性戀「修法」、日本核災食品、一例一休等爭議話題不斷,民進黨昨日在嘉義縣舉辦的臺灣好政說明會,向來溫和的民進黨籍樸子市長王如經忍不住抱怨說「拜託臺當局、『立委』不要再亂推新東西了!」請腳踏實地好好做,不要讓國民黨有見縫插針的機會。
  •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馬曉光在答問環節表示,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此外,針對蔡英文勝選之後,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聲音迅速升高的情況,馬曉光表示,這是被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記者:在近期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蔡英文獲得連任,請問這一結果對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