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6日電 香港《紫荊》雜誌7月號刊文說,由於臺灣民進黨2012參選人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此外,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文章摘編如下:
日前,扁當局時代的「行政院長」張俊雄透露,前「國安會秘書長」、民進黨 「新潮流系」領導人邱義仁,將為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復出,加入民進黨的輔選陣容。
其實,不只是邱義仁將投入蔡英文的競選團隊,當年為陳水扁贏取「政權」的助選團隊,特別是「新潮流系」與「扁系」人馬,也將投入,成為蔡助選團隊的骨幹。所謂的「蔡皮扁骨」選舉模式將正式登場。
主打「年輕世代」與「階級」牌
由於蔡英文非政壇「科班出身」,沒有自己的班底,因此要打一場全島性的選舉,向其它派系借將調兵,實屬必然。她之所以找上「新潮流系」與「扁系」,也在預料之中。
蔡英文在3月11日宣布參選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時,發表「我聽見臺灣的聲音——召喚新世代,把未來扛起來」參選聲明。同時,蔡英文以臺灣產業外移到大陸,臺灣卻沒有新的就業機會,導致臺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等所謂問題,刻意拉大社會階級對立的情緒。
從蔡英文的表現來看,一方面是訴求年輕人選票,特別是第一次有投票權的「首投族」;另一方面,則強調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打「階級牌」。
從蔡的參選聲明已經可以看出,她會與黨內哪一些派繫結盟。首先,這樣「文」、「情」並茂的參選聲明,非常符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調子,就是候選人必須提出一個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參選聲明,替未來描繪出一個美麗願景。
另一方面,如何達成這樣的願景,需點出問題所在,以及解決問題之道,選戰策略就此產生。當然,以後會不會「按圖索驥」,那是另一個問題。「美麗的謊言」經常是西方代議式政治在選戰過程中必用的手法,因為選民在決定投票的當下,不是那麼在意政見能否落實,會不會「被感動」才是重點。
這樣的選舉策略是「新潮流系」與「扁系」人馬最擅長的,也就是說,就單純選舉策略的擬定與執行面來看,蔡英文也不得不與他們結盟。據了解,上述蔡英文動人的參選聲明,就是陳水扁非常器重的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林錦昌所撰,扁當年的領導人文告也多出自林之手。
蔡英文的參選聲明明確指出,明年選舉她將主打兩張牌,一個是年輕世代牌,另一個是階級牌。選擇這兩個領域是經過分析與調研之後得來,特別是在馬英九上臺後的調研,發現年輕人找不到未來、社會貧富拉大,這是民進黨很容易發揮的。
「新潮流系」是黨內最大派系
民進黨內有能耐就「臺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臺灣社會力發展方向為何」等議題進行辯論的,只有「新潮流系」與當年由前「立委」林正杰、新竹市長蔡仁堅所領導的「前進系」。「前進系」屬於許信良領導的「美麗島系」的一支,當年與「新潮流系」進行過多次激烈的黨內鬥爭。最後,「前進系」全面潰敗。「新潮流系」幾乎主導整個民進黨的發展論述。
「新潮流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派系,且與基督教長老教會和美國方面的關係密切。他們講策略,不冒進,逐步推動「臺獨」政策,目前是民進黨內最大的派系。
當年,蔡英文被李登輝推薦給陳水扁,在「國安」系統發展她的仕途。當時的扁即將這個系統交由「新潮流系」掌控,邱義仁擔任「國安會秘書長」,蔡英文則擔任「陸委會主委」,兩人搭配負責大陸與美國關係的事務。據了解,當時蔡、邱兩人配合良好,也建立起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因此蔡英文找上邱義仁幫忙打選戰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蔡英文與「新潮流系」和「扁系」的合作,絕非建立在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早在蔡決定接掌黨機器時,黨內的主要核心幹部就以這兩個派係為主,原因當然是因為在扁當局時代雙方所建立起來的交情與認識,另外就是這兩個派系的主導者以50後、60後為主,政治歷練與知名度足夠,符合蔡英文的「世代交替」訴求。
邱義仁是民進黨「頭號軍師」
除了邱義仁「歸隊」外,「新潮流系」的另一領導人吳乃仁,也一直協助蔡英文。被民進黨視為最具謀略的「雙仁」將成為蔡英文選戰中最重要的策士。吳或將擔任競選總幹事,邱義仁因在巴紐案中被列為被告,將不會在競選總部掛名,但同樣會扮演吃重的角色。
民進黨多位「立委」表示,邱義仁在黨內的輩分高、資歷深,又是公認有謀略的軍師,因為是決策級的人物,大家還會認他是「地下院長」。邱的加入對蔡英文選情有幫助,沒有人會否認。
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的邱義仁,在選戰中格外冷靜沉默,永遠能夠在逆境中殺出一條血路。「新潮流系」在他領導下,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每次都能藉由合縱連橫獲取派系最大利益。200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內有陳水扁、許信良之爭。本來以邱義仁與許信良的關係,「新系」理應支持許信良,但擅長於觀察情勢的邱義仁卻早就看出,民進黨若要獲勝,唯有推出陳水扁才能奮力一搏。於是「新系」全力支持陳水扁,邱義仁還出任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
選戰開打之初,黨內外都不看好陳水扁,但邱義仁卻一早提出「宋楚瑜出局說」。在他沉穩的操盤下,民進黨終於勝選。這一戰更奠定邱義仁在黨內「頭號軍師」的地位。
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夕,國民黨特別找專人研究「邱義仁兵法」。當時陳水扁選情不好,完全沒有人看扁能連任。邱義仁提出所謂的「割喉戰術」,找出國民黨的弱點,一步步鯨吞蠶食,到最後甚至弄出個「3.19槍擊案」,最終國民黨「連宋配」得票率竟然以0.228%的些微差距,輸掉選戰。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軍同樣是集中精力研究邱義仁將會出什麼「怪招」。當時由於謝長廷在初選中與「新潮流系」交惡,並在正式競選中排斥「新系」。否則對方陣營很難順利大勝。
「新系」「扁系」要角紛紛加入
據了解,在蔡英文的競選團隊納入了「新系」的臺北市議員徐佳青當發言人,而「新系」新一代培養的接班人包括前「立委」李文忠、段宜康等自動向助選團隊表態效忠。而「扁系」的核心成員、「立委」陳其邁出任黨的政策會執行長兼發言人,「扁辦」前主任林德訓出任政策會副執行長,林錦昌負責競選總部的文宣工作,「扁系」領導人、「立委」柯建銘還在蔡英文角逐黨內初選時,暫代黨主席,為蔡英文「看家」。
這些「新系」與「扁系」的核心成員,年紀都在四五十歲,是民進黨內的青壯派。這些年輕世代政治幕僚具有豐富的政治與選戰經歷,也是黨內各大派系「政治操盤」的要角。這對比較缺乏政治領導能力與政治格局的蔡英文而言,無疑是如虎添翼,同時也象徵著蔡英文有意經由這一次選舉,進行民進黨內的「世代交替」革命。
因此,2012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於島內政情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至為關鍵,如果蔡英文勝出,意味著民進黨四、五十歲這一批青壯世代,在蔡英文帶領之下,完成黨內「世代交替」的接班動作。再以年齡來估算,這批人必將主導或至少是強烈影響島內政局20年。另一方面,「獨派」的「新潮流系」配合蔡英文「臺獨」思想,兩岸關係發展或會面臨一個新「拐點」,這是應該關注的地方。(林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