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同一天,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發表了一則並不起眼的新聞:民進黨成立網絡社群中心,由蔡英文2020連任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廖泰翔擔任主任,曾成功操刀蔡英文網絡社群的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領軍督導。
這一刻,民進黨「網軍」班底浮出水面。當然,這只是擺在檯面上的網絡文宣正規軍團,還有見不得光的僱傭兵。
民進黨當局豢養、縱容「網軍」污衊大陸、操縱島內輿論,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今年以來,圍繞著新冠肺炎疫情,民進黨「網軍」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等國際知名人士進行肆意攻擊,還挑起所謂的「中泰網友」對罵等事件。
種種跡象表明,嘗到甜頭的民進黨當局正不斷加強「網軍」建設,從島內到國際,全面打響輿論戰爭。
領軍人物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民進黨當局能夠在網際網路戰場上興風作浪,除了資金支持,最重要的就是籠絡人才。蔡英文社群幕後推手,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便是一員得力幹將。
據臺媒報導,在選舉期間,林鶴明公布蔡英文在過去一年來選戰中社群戰的表現。身為全臺粉絲最多的臉書,增長了45餘萬人,粉絲數來到了266餘萬人。「九合一」選舉慘敗後苦心經營的LINE,粉絲暴增60餘萬人,YouTube則增加29餘萬人,年輕人最愛用的Instagram增加41餘萬人。
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大力推行「口罩外交」、「以疫謀獨」,粉絲數超85萬的蔡英文Twitter便是重要渠道。林鶴明說,在防疫期間,將頻道影片加上英文字幕放上 Twitter 讓外媒能更直接進行轉載,帶來的不只是點閱,更是外國人對臺灣所留下的「正面形象」。
· 蔡英文社群幕後推手,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
除了林鶴明,另一位被蔡英文政府倚重的人物當屬唐鳳。唐鳳被臺媒形容為「最年輕閣員」、「臺灣最具知名度的公民黑客」、「全球首位跨性別『部長』」。2012年唐鳳曾取得政府文件,揭發馬英九政府高層收受政治獻金,製作「懶人包」,為當時在野的民進黨提供政治彈藥。
· 唐鳳
2014年臺灣「太陽花學運」時,唐鳳參與黑客團隊架設相關網站,將運動期間的所有言論直接播出、記錄和存檔,極大煽動了「臺獨」分子的氣焰。據港媒報導,去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事件中,唐鳳也是亂港「網軍」的幕後軍師。
2016年,唐鳳被蔡英文政府招攬為臺灣行政部門政務委員,負責督導數字經濟與開放政府發展。但事實上,他的工作與網絡政治密切相關。臺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政策面上,唐鳳以「防範假新聞」、「防範大陸滲透」的名義,以政府官員身份跟社交媒體方面提一些需求,這是明面上就可以做的。所以在選舉期間就會發現,很多挺韓國瑜的臉書社團都會被封掉,但挺綠營的都不會有事。
僱傭軍
林鶴明與唐鳳,都是檯面上的人物,是明槍。而在臺灣網絡社會,民進黨豢養的公關公司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暗箭。相較於正規軍,僱傭軍的招數更加毒辣、暗黑、無底線。曾擔任謝長廷助理的楊蕙如可謂是暗黑「網軍」的代表。她所牽涉的關西機場事件讓很多臺灣民眾第一次看見在網上操縱信息、布線如何運作,轟動全島。
2018年9月「燕子」颱風侵襲日本,導致臺灣旅客受困於關西國際機場。當時網絡上盛傳「中國領事館優先派車到機場接中國旅客」的訊息,部份臺灣媒體與名嘴未經查證即跟風報導,「大阪辦事處」成為眾矢之的。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承擔臺灣網友的強烈批評。PTT(臺灣本地論壇)上暱稱為「IDCC」的網友發文護航謝長廷,批評「辦事處」外事人員都是「黨國餘孽」。9月14日,大阪「處長」蘇啟誠自殺輕生,部分輿論認為,他就是被「網軍」逼死的。
2019年12月,臺北地檢署公布的檢察官起訴書指出2018年日本關西機場事件時,楊蕙如透過Line群組指示數名人士到PTT等社交媒體,「發文、支持、批評特定文章,或增加留言以提高文章能見度」,其後,發放每人每月1萬元薪水,「將其所欲表達之意思推波助瀾,從網絡迅速散布,影響並帶領輿論風向。」
事件爆發後,島內名嘴邱毅召開發布會指出,楊蕙如在民進黨的「網軍」中只是「小咖」,暗黑「網軍」的頭目及指揮者,是帳號為IDCC的湯文馨,她是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國會辦公室的公費助理,另一個身份是承包民進黨「網軍」經營工作的「南風整合營銷公司」的董事。湯文馨平常聯繫的是民進黨中央「新聞輿情部」黨工陳泳璋,而陳泳璋的上級就是民進黨前秘書長洪耀福。南風公司每半個月向民進黨中央匯報一次「網軍」的執行成果,還將屬於楊蕙如的51個「網軍」帳號列為「友軍」。
邱毅透露驚人內幕指出,2018年3月8日下午3時47分,陳泳璋寄電子郵件給湯文馨,通知委辦籌組「網軍」的合約已經擬妥。這封電子郵件的附件就是一份合約書,甲方籤約代表是蔡英文,乙方是南方整合營銷公司的董事長葉振興。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回應表示,湯文馨確實曾任他的助理,但在2017年就離職,助理離職後要從事什麼工作他無法幹涉,離職後兩人也很少往來。民進黨發言人劉康彥表示,邱毅提出的合約,是民進黨中央黨部委託的網絡輿情項目,是許多公司機構都會做的信息搜集。
臺灣新黨發言人、時政評論員王炳忠則指出,民進黨大多跟他們信得過的人開的公司合作,如民進黨「立委」的助理以及通過各種培訓營培養出的人馬,就讓他們去做個小老闆。這類公司其實是無本生意,因為基本是民進黨在養,民進黨會委託案子給它們接。
手法與陣地
民進黨「網軍」的正規部隊將所有主流社交媒體幾乎一網打盡, 而 PTT和臉書粉絲專頁則是僱傭軍操縱輿論方向的重要工具。PTT是民進黨「網軍」最集中的平臺,因為其最核心的主題就是對大陸的極端仇視。
至於手法,有選戰經驗的「網軍」操盤手說「文章要夠辣、夠勁爆,標題下得夠好,讓大家好奇想要繼續看」,這倒也不難理解。讓人不齒的是,炮製假新聞、人身攻擊也是他們常用的手段。
日本NHK4月5日以「DIGITAL VS REAL」為題製作專題節目,報導臺灣2020選舉的新聞戰,NHK採訪支持蔡英文的臉書粉絲專頁「只是堵藍」如何製造假新聞,操弄輿論。
NHK記者在節目中指出,「在選戰中,我們親眼看到製造假消息的現場,這個支持蔡英文的市民團體(臉書社團)利用20萬的粉絲散布貶低對手的文章。」 NHK舉去年12月韓國瑜出席一場寶寶爬行賽活動,是父母主動把寶寶抱給韓,但該粉絲專頁卻稱韓未經父母同意。NHK報導指出,這就是假新聞。NHK表示,在韓國瑜親寶寶事件後,韓的民調又往下掉一個百分點。受訪小編認為,「基本上不違法,因為做真的、太嚴肅的內容,年輕人根本就不看。」
諷刺的是,「只是堵藍」的自我介紹裡大言不慚地寫著「抵制假新聞」。賊喊捉賊,莫過於此。
必須指出的是,綠營媒體與「網軍」的配合是常見招數。「只是堵藍」散布謠言後,綠營媒體便迅速跟進,寫成傳統新聞發布,在主流輿論場進行放大,以影響到更為廣泛的受眾。此外,買賣帳號、更換IP位址等也是民進黨「網軍」常見的偽裝手段。
· 「網軍」威脅自由民主
假新聞在臺灣社會泛濫,以唐鳳為代表的蔡英文政府過去一年嘗試積極扮演假新聞「消毒劑」,大搞所謂「迷因工程」。「迷因」就是網絡上的爆紅事物,用大家熟悉的話語來說就是「跟熱點」,目前臺灣行政部門各部會紛紛尋找外部公關公司或自行成立新媒體小組,他們都成為蔡政府「迷因工程」團隊的一員。
表面上「迷因工程」是為了宣傳政策、破解謠言,但他們不會去闢像「只是堵藍」這樣的綠營「網軍」的謠,所以本質上也屬於蔡英文政府「網軍」體系。也因此,在網絡輿論戰上,蔡英文政府所掌控的資源比在野的國民黨多得多,且可以名正言順地耗費公帑。
《經濟學人》曾發表封面文章《社交媒體威脅民主》,文章指出,政治正變得越來越醜陋不堪,其中的部分原因在於,通過散布謊言和憤怒情緒,破壞選民的判斷、加劇黨派偏見,社交媒體腐蝕了原本應該促進自由的政治環境。
這一幕正在島內上演,楊惠如案曝光後,激起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反彈。臺灣專欄作者魏孫鴻辛辣指出,蔡英文在就職演說裡,自由、民主與人權已是其反射性的夢囈,事實是在她指揮的「網軍」下,真相、事實與嚴重性,都是她說了算。這種顛倒黑白、毫無底線,一切以政權維繫馬首是瞻的執政風格,才是臺灣安全最大的危機。
蔡英文曾說︰「收購粉專、培養網紅、傳遞假訊息,利用臺灣的言論自由,侵蝕我們所擁有的自由,這種事我無法接受。」
拜託,請蔡英文先把楊蕙如的案子辦起來,順便連自己的「網軍」也一併辦一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