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北京時間是從哪兒發播的嗎?
不少人肯定脫口而出:
當然是從北京啊
其實
北京時間不來自北京,
而是在陝西發播的!
北京時間其實是一個定義
是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
而我國的標準時間
都是由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產生和發播的
「北京時間」來源北京?
答:不!來自陝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北京時間」這個詞。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時間」的發播並不在北京。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首席科學家張首鋼所講,「北京時間」是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產生的,這裡給出的時間叫作北京時間。
張首鋼還解釋道,「北京時間」其實是一個定義,它是我國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是通用時間。
為什麼從陝西發播?
答:背後有講究
「北京時間」為什麼要從陝西發播?問題的答案在總臺央視記者此前的專訪可以得出。
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北京時間」從陝西發播,實際上是有歷史淵源的。
上世紀60年代初,需要在內陸腹地建一個專門的授時臺站,當時選派了大量人員進行選址,最後選定陝西。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
陝西位於中原,略偏西,地處我國心臟地帶,發播出來的信號可以覆蓋我國主要城市。
陝西自然屏障保護較好,有秦嶺遮擋,授時臺建在這裡相對安全。
時間從何產生
答:小小原子的功勞
「北京時間」在地理上是從陝西發出,那你知道時間本身產生的原理是什麼嗎?
點擊視頻了解時間從哪兒來
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原子或分子能級之間的躍遷穩定又精確,由此便誕生了原子鐘。原子鐘是利用測量原子振蕩頻率確定的時間標準。在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把時間單位定義從天文時轉變到原子時。
目前,由我國科學家研製的銫原子鐘,精度可以達到每100萬年誤差1秒。日常使用的「北京時間」,就是來源於這樣高精度的原子鐘。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前身是陝西天文臺
高精度的原子鐘不僅極大促進了科學發展,和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GPS導航、定位、通訊、金融交易、無人駕駛等都離不開高精度授時。
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科學院於1966年籌建國家授時中心的前身陝西天文臺,向全國提供授時服務。這座位於陝西蒲城縣的天文臺於1971年試播,使我國具備了國土全覆蓋的高精度陸基短波無線電連續授時能力。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的前身陝西天文臺位於陝西省蒲城縣金幟山上的舊址。
20世紀70年代末,陝西天文臺通過國產原子鐘建立起國際通行的原子時系統;80年代,長波授時臺系統也在蒲城建成,精度比短波授時提高1000倍、達到微秒量級,並在1988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後來為避免授時長波對原子鐘校時計算的幹擾,全臺分設臺本部和授時部兩部分。臺本部包括時頻主控系統、科研實驗室、天文觀測站和領導管理機關,遷駐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授時部(即二部)為長波和短波授時電臺,則仍留在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
近年來,國家授時中心實現了世界時亞毫秒級自主測量。除了高性能原子鐘產品的「從無到有」和世界時的自主測量,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國家授時中心已14次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為什麼我們要不斷追求時間的精度
一微秒, 一納秒 ,甚至一皮秒?
因為有了秒級的精度
就可以對高速鐵路進行調度管理;
有了毫秒級的精度
就可以對廣播電視進行發播控制;
有了微秒級的精度
就可以對電網進行故障定位;
有了納秒級的精度
就可以實現衛星導航的米級定位!
「時間的精度,
只有我們做不到,沒有用不到」
時間對我們而言如此重要
怎麼能輕易浪費
新的一年
願我們都能成為時間的主人
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監製:康樂群
責編:李宏傑
編輯:Summer
大家都在看
聽陝西︱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