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知乎上曾有一個問題:中國有沒有一提起來,就讓人窒息的美少男?有人回答:王德民。
王德民不是明星,卻有秒殺一切男明星的顏值,是一個可以靠臉蛋吃飯的人,卻偏偏要靠才華。王德民被稱為"最帥院士",對於自己的外貌,他表示"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說容貌"。
被譽為"最帥院士"的王德民就是出生一個中瑞混血家庭,從小他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可謂是比同齡人領先一步了。
但是他的中文卻非常不好,幾乎不認識漢字,這對於在中國生活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但他上了四年級後發奮學習,克服了困難。
最後高考的他成績近乎滿分,然而優秀的他卻被清北拒收,只因他的身份比較特殊,無奈的他最後被北京石油學院錄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最後他在油氣田開發領域成為了專家級人物。
"高富帥"的學霸之路
王德民於1932年出生在一個中瑞混血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醫院院長,其母親是中央外貿學院的教師。王德民的母親在他小時候就教他用英語交流,因此小時候的他就會一口流利的英語,但卻不識幾個漢字。最後在小學四年級上了中文課程以後,他克服了困難,並且中考成績十分優異。
他的優秀持續到了高中,高考成績近乎滿分的他卻被清北接連拒絕,最終他被北京石油學院錄取,進入鑽採系採油專業學習。
雖然因為身份特殊被國內頂尖院校拒收,但他在大學期間也非常刻苦勤奮,門門科目都拿到了滿分5分,是班裡的佼佼者。
1960年即將畢業的時候,學校有意留下這位高材生,但王德民卻主動請纓去生活環境較差的大慶油田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油氣田開發之路。
在專業領域發光發亮
剛來大慶的時候,王德民並沒有因為高材生而住進比較好的房子,而是和同事們一樣,住在一個牛棚上。王德民並沒有因此嫌棄,反而很快的適應環境,在大慶工作的近四十年裡,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填補了國家在油氣田開發技術上的空白。
1963年王德民剛進入油田工作三年後就利用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取得突破性成果,也因此被評為科研標兵並破格提升為工程師。
1963年年底,周恩來總理宣布"中國從此石油基本自給了",這給了王德民非常大的鼓舞。
1970年王德民率領同事們攻堅克難,造出了中國自己的偏心配水器。往後的三十年裡,王德民不停地帶領技術人員攻關技術,研發出一套又一套提高採收率的工藝和技術。
王德民在大慶油田上的摸石頭過河做法,給中國油氣田開發研發出了不少的高新技術,也提升了採收率。最後他憑藉在油氣田領域取得的多份獎項和貢獻,被國家評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默默耕耘 不慕名利
如今的王德民院士已經83歲高齡了,但他仍然在油氣田開發一線工作,默默耕耘。同時他還擔任東北石油大學博士生導師,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繼續在油氣田領域進行研究攻關,保持中國石油開採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在2016年,宇宙星空上多了一個已命名的小行星,那就是以王德民院士命名的"王德民星"。對於這種至高無上榮譽,王德民院士受之無愧。
每個時代對於英雄的詮釋都不一樣,處於和平年代,"最帥院士"王德民無疑是人民的英雄,
因為他充分利用祖國給予他的學習資源傾盡所學為祖國的油氣田事業做貢獻,而這一做便是五十年。在一個領域上默默耕耘五十載,不慕名與利,這樣的榜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