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 綜合報導 8月21日下午14時,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從目前的路徑概率預報來看,「白鹿」直指我國,預計24日前後影響我國東南沿海,但也有可能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我們先來看看「白鹿」的最新路徑圖吧!
第11號颱風「白鹿」最新路徑圖
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熱帶風暴級)於昨天下午生成,今8時位於臺灣省花蓮市東南方向約1230公裡,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預計「白鹿」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10~12級),將於24日白天在臺灣東部沿海登陸,25日白天在粵閩沿海再次登陸。
颱風「白鹿」實時位置
儘管颱風的目標還不能拍板,但大概率是要登陸我國,臺灣、福建、廣東開始準備起來吧。24日起落臺北的航班,有可能出現較多的延誤和取消,可以考慮改期了。
颱風「白鹿」或引發秋汛 國家防總:將及時預警
8月22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應急管理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防汛防颱風有關情況。中國網 孫宇 攝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管理部副部長葉建春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全國降水量431毫米,較常年同期(428毫米)偏多1%,總體呈現「南北多、中間少」格局。3月份以來共出現30次強降雨過程,多地出現局地極端強降雨,「利奇馬」過程最大點雨量浙江溫州福溪水庫831毫米,突破浙江省歷史極值。
今年以來,共有10個颱風生成,其中3個登陸我國,接近常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以超強颱風登陸浙江,影響長江、太湖、淮河、黃河、海河、松遼6個流域, 12個省(市),長達8天,一般颱風影響時間3天。
全國有23個省(區、市)54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較1998年以來同期超警河流數量明顯偏多。其中湖南湘江中下遊發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廣西桂江、湖南湘江資水、黑龍江幹流等98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27條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目前,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仍在超警,局部河段水位仍超保證水位。
國家防總各成員單位加強會商分析和科學研判,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強化水工程科學調度運用,強化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組織做好搶險救援,及時下撥中央補助資金。6月下旬和8月中旬,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兩次商財政部向遭受暴雨洪澇和乾旱災害的省份緊急下撥中央防汛抗旱補助資金23.8億元;水利部商財政部下達水利救災資金11.13億元。
截至目前,全國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主要江河堤防無一決口。
「當前,全國仍處於主汛期,颱風生成和發展仍舊十分活躍,11號颱風「白鹿」已經生成,可能在明、後天登陸我國臺灣,25號可能再次登陸我國的福建、廣東沿海。還有可能發生秋汛,我們將繼續密切監視、及時預警、強化措施,全力做好防汛防颱風各項工作。」葉建春說。
「白鹿」或於周日前後登陸華南沿海
中國天氣網氣象服務首席胡嘯表示,目前颱風「白鹿」未來走勢還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目前,副熱帶高壓處在一個斷裂的狀態,一部分位於我國江南華南上空,製造大範圍高溫晴熱,而主體則位於我國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
颱風「白鹿」位置及天氣形勢示意。(圖形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今明兩天,颱風「白鹿」將穩定的以西偏北方向移動。而決定其走勢的關鍵時間,是在本周五,也就是23日。核心路逕取決於未來副熱帶高壓強度以及兩部分高壓是否打通,從而引導颱風登陸我國。目前判斷,「白鹿」若強度發展較快,則受高壓上層引導明顯,有利於登陸我國。若「白鹿」強度較弱,則容易受底層氣流影響,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
若兩部分副熱帶高壓打通增強,則颱風將登陸我國。(示意圖)
若副熱帶高壓未能打通,則颱風將沿其邊緣轉向,不會登陸我國。(示意圖)
如果出現登陸我國的情況,可能會在25日前後登陸臺灣廣東福建一帶沿海。不過這個颱風並不會是一個很強的颱風,遠遠不如之前登陸我國的9號颱風「利奇馬」。目前西北太平洋的海溫有利於「白鹿」的加強,但整體預測來看強度有限,就算登陸我國,強度也以熱帶風暴或強熱帶風暴為主。
未來五天全國降水量預報圖
預計今天,四川盆地西部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23日強降雨過程基本結束;今明兩天,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大部有小到中雨或雷陣雨,黑龍江東部有大雨,局地暴雨;未來三天,雲南中西部、華南西部沿海、海南島等地有分散性大到暴雨天氣。
另外,22日夜間開始,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黃淮西北部自西向東有一次降雨過程,以小到中雨為主,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摘要】8月21日下午14時,今年第11號颱風「白鹿」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未來,白鹿可能在本周末登陸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沿海,也有可能轉向不影響我國陸地。目前,颱風具體走向尚不能確定。
2019年颱風白鹿會登陸廣東嗎?
深圳天氣預報
廣東天氣:#颱風白鹿#很多人問「白鹿」強度如何,來不來廣東。我們先看看它目前所處的環境場:圖①海溫條件好,基本都在29℃以上,有利於發展。圖②,垂直風切條件也較有利。圖③,西南季風捲入較弱,北邊邊偏東氣流不強。吃不飽估計不太利於長個,所以它未來的強度不會太強,最強可能是颱風級別。24日後,「白鹿」轉向去日本,還是撞臺灣趨向閩粵沿海,目前仍存在較大變數,閩粵地區在攻擊範圍概率內,主要是看副熱帶高壓系統形態以及「白鹿」自身強度,請保持關注,過兩天會明朗一些。
「白鹿」前世是颱風「海燕」 曾在菲律賓製造嚴重傷亡
今年11號颱風「白鹿」目前預測來看強度不強,但它的前世可是大名鼎鼎的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
「海燕」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登陸菲律賓前後,最大風速達到75米/秒,風力17級以上,超過了風力等級劃分的最高標準(61.2米/秒),與1983年第10號颱風「Forrest」和1990年第25號颱風「Mike」並列為1981年以來西北太平洋上最強颱風。
2013年11月7日18時25分(北京時間)FY2E氣象衛星3D雲圖。(圖形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根據2014年4月17日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事後發布的最終報告,「海燕」共造成菲律賓6300人死亡、1062人失蹤、28688人受傷,經濟損失1813.25億菲律賓比索(約合36.4億美元)。
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於「海燕」給菲律賓造成了嚴重災情,在泰國曼谷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46次屆會上,菲律賓提出將「海燕」除名。
2015年2月,在颱風委員會第47次屆會上,作為「海燕」名稱的提供國,中國提出用「白鹿」一名作為「海燕」的替補名,颱風「白鹿」,也是首次在西北太平洋上登場。